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1

[楼市杂谈] 这8个巨变,将影响无数地产人

爱吃橙 发表于 2022-2-17 10:5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2262 3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2021年三轮集中土拍结束,在第三轮土拍中,尽管政策有所松动,但是大部分民营房企仍是躺平,国企央企在托底。但有一个比较让人震撼的是港企恒基兆业地产旗下的国基发展以508亿港元拿下中环新海滨三号用地,折合楼面价约每平米28万港元!

一口气拿出508亿港元,港企的资金雄厚让无数房企羡慕不已,港资房企看着规模不大,但是真有钱。

内地房企激进扩张的玩法,港资房企早在上个世纪就玩过了,但吃一堑长一智,经历过多轮周期洗礼之后,才形成今天的格局。

经过此次危机后,楼市规则改变,运营规律也会随之更改,更加适应未来。

告别高负债、高周转模式

过去,敢于负债的房企,往往能获得快速的发展。因为,长期以来,对房企来说,负债即资产。

房企的利润来自两部分:一是盖房、卖房赚取的差价;二是土地增值的钱。在过去几十年,地价单边上扬,土地是非常优质的资产,金融机构愿意提供贷款。

总结来说房地产是一个“前融—开发贷—销售回款”的彼此咬合、循环覆盖的游戏,但这个游戏能转起来,要有个前提,即过程中任何一笔负债始终有办法不爆雷,不违约,这样整个高负债的游戏,就能玩下去!

所以当房价被限制,三道红线一发布,房企就陷入流动性问题,严重的就暴雷。

目前,针对行业流动性问题,陆续有政策出台,资金紧张的情况会有所改善。但去杠杆的大方向依然未变。未来高负债高周转的打法将会逆转。

之前有房企看不懂港资房企净负债率30%太保守,还可以再激进一点,但有一点要明白内地房企激进扩张的玩法,已经是港资房企在上个世纪经历过了,现在港资房企由于亲身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惨烈”和高负债的清算切肤之痛所以能守住财务克制,毕竟这几年暴涨的营业额在后面会得到清算的。

在“高盛2021年中国投资论坛”上,旭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就这样表示:

“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此轮去杠杆的核心还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只有财务稳健、经营卓越、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才能跑赢,而这里面既有央企,也有一批像旭辉这类的民企。”

现房销售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日前,有媒体称全国性商品房预售资金管理办法出台,而预售资金监管指购房人的定金、首付款、按揭款和他形式的购房款,应全部直接存入预售资金监管账户。

105251n53t55ba6ax32d7r.png

目前,众多城市都有出台针对本城市的预售资金监管政策,地方政府严控预售资金,怕出现半拉子工程和烂尾楼,保障购房者利益。

例如,一月中旬,福州又发布新规对商品房预售资金强化监管,新建商品房项目的监管额度原则上不少于项目工程总造价的1.2倍,并按工程建设进度节点拨付使用监管额度内的商品房预售资金。

某房企老总表示,明明压2亿元可以交楼,但是非要压6亿元,卖了房但钱却看得到摸不着,跟现房销售的差距也不大了。

即使全国性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办法出台,可以改善房企的流动性资金问题,但是未来,现房销售仍旧是一个趋势。其实,早在几年前,各地已开始鼓励、要求,甚至在土拍时就限定必须现房销售。

供方垫资情况会越来越少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是未来一段时间开发商都是供方的大金主。

面对“大金主”,为了达成合作,供方往往委曲求全,愿意垫资,或者即便合同里标明了是现金交易,但最后拿到的往往是商票。

可是,去年以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商票”无法如期兑付的事件出现,让供方对垫资和收商票变得十分谨慎。宁愿少要几个点,也要现金。这也使得财务状况良好的房企,采购成本要比同行低不少,因为他们能够及时现金……

一旦房企告别高负债发展的模式,本身对供方垫资的需求也会变小,垫资的现象,会逐步淡出房地产行业。

头部房企变小,中部房企受益

房地产市场的蛋糕规模,正在渐渐“缩水”。

今年1月份,仅15家房企销售额超百亿,较去年同期减少14家。开发商冲规模、促销售正越来越难。

前不久,许家印在恒大集团复工复产专题会上透露,房地产的销售规模要从去年的7000多亿,10年内要压降到每年2000亿左右。

万科董事局主席郁亮在万科年终大会上有一次内部发言,提到了行业现状,称地产已进入“黑铁时代”,对万科来说如果有些地方确实做不好,可能就要整建制撤销,收回番号。

同时地产行业目前出现一个状况:以前觉得和中小房企合作不安全,担心钱被中小房企腾挪走,而今年以来,应接不暇的违约,摧毁了这一信仰……现在,500亿以下的客户,付款反而比较准时。

为啥?因为规模小,以前,一般的金融机构,不愿意借钱给他们。如果不走野路子,他们的表外债也比较少。现在虽然也受影响,但受到的冲击没那么大。

中金认为,中国城镇居民的新房合理需求中枢(以套数计量)在经历过去 3 年的高位平台期后,已逐渐步入长周期的下行通道……

这种态势下,需求会进一步细化,像过去那样大规模的复制已行不通,而一家公司不可能在所有的细分市场都占主导,这让“小而美”成为可能。

前几年房地产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的趋势会改变,未来,会出现“头部房企变小,中部房企受益”的格局。

踏踏实实干房地产,远离金融

起于2015年的最近一轮楼市大牛市期间,很多房企纷纷布局金控平台。对此,2016年冯仑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表示:

根据我过去老中医的感觉,(房地产行业中)所有现在急着往金融跑的,都是面临了很大的困难的,都是有问题的。

为什么呢?很多人觉得金融很赚钱。但其实如果你把它当做一个正经生意做,是很难赚钱的。

冯仑指出:现在基本上新的这些保险公司,很多就是通过卖万能险这样的理财产品迅速扩大规模。卖理财产品,成本大概5%左右,银行通道费1%,加管理费成本,算下来就7%左右了……你拿的钱多了,麻烦就来了。

最后也确实如冯仑所说,前几年急着往金融跑的房企,如今已经有不少出了大问题。因为理财产品大多数是卖给了业主,还有自己的员工,最后内外部矛盾一起爆发。

而在万科2022年终大会上,郁亮称外部环境的第一个特征是行业进入缩表出清阶段。对房地产业来说,缩表出清就是去金融化。国家不允许房地产占用过多金融资源,也不能允许居民因买房背负了高额的债务负担,因为这些金融资源没有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去金融化是一个心然的趋势,也是痛苦的过程。

所以往后房企的财富金控平台会快速萎缩,甚至消失掉。金融的钱,没那么好赚!

更多的轻资产会被拆分上市

2022年新年伊始,龙湖向资本市场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分拆“物管+商管”业务赴港上市。

1月7日晚间,就在宣布分拆物业板块上市的同时,龙湖智创生活有限公司(简称“龙湖智创生活”)向港交所正式递交了招股书。同日,龙湖集团官网也宣布启用“龙湖智创生活”这个全新品牌。

105251rpmej3iwaqhqaumt.jpeg

而在去年11月5日晚间,万科公告宣布拟分拆万物云到港交所上市。

在资本市场物业板块持续遇冷,物业股去年全年跌幅达47.5%,同期恒生指数下跌14.7%,行业指数远低于恒生指数的时候,龙湖、万科等房企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将物业业务上市?

市场普遍认为核心原因就一个字——钱

事实上,房企拆分旗下物业子公司上市,通常包括多重考虑,包括拓宽融资渠道、提高房企的流动性,通过资产重估推动房企股价的上扬,变现其子公司股份、获得资本收益及管理层激励等。

过去几年,房企估值总体偏低、物业公司估值远高于开发业务的背景下,分拆物业单独上市,实现价值重估,可谓合情合理。

最近陷入困境的房企,物业等轻资产业务也是最容易变卖的资产。

资金压力之下,除了拆分物业板块上市,很多房企还会积极将酒店、商业、代建、健康、教育等,甚至还有营销、产业园、景观及装修服务等子板块分拆。有些房企已经在行动,未来房企将变得更纯粹。

持有+开发的模式效仿者会越来越多

2021年7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下称《意见》),史上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了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顶层设计,为未来我国租赁住房市场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

而现在整理可以发现,在98年经济危机时大的港资房企都撑过去了,为什么?

除了港资房企负债率低,基本都是开发+持有,两条腿走路的模式,甚至有港口、电力持续提供现金流。

其中,租赁物业是非常重要的一块。

例如新鸿基地产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向出租物业拓展,并不断强化,至今仍稳居香港地产公司榜首。

恒隆地产的收入结构中租赁业务收入占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105251n9lzzipcdvllilhc.png

▲恒隆地产收入结构

内地房企,龙湖很早就开始进入商业地产,长期不被理解,近几年,又成了行业学习的标杆;旭辉将商业地产和长租公寓作为第二曲线……现在,这些房企发展也很稳健。

地产人会进一步精英化

据中新经纬不完全梳理,2021年以来,包括万科、碧桂园、华润置地、龙湖、世茂、新城、旭辉、中南、中骏、阳光城、荣盛、雅居乐、佳兆业、奥园、融信、祥生、金辉、俊发、时代、弘阳等不下20家规模型房企进行了组织架构变革,其中,有多家企业进行了不止一次的调整。

说是“架构调整”,但说白了,就是“裁员”。35周岁以上却没有做到管理层,又不是本科学历的地产人,这几年来一直是被优化的对象。

人员优化在目前的行业背景下无可厚非,但是一刀切的优化是有问题的,经过这一轮的动荡,地产行业的用人策略,将不可避免地走向精英化,且这一过程更会加速。

虽然当前很多房企压力山大,地产人没被优化的大多也无法加薪,甚至降薪,这样的现象早已在房地产成熟国家和地区上演过,但洗牌之后,地产依然是一个高薪行业,岗位少了竞争的人依然多,必然进一步提高门槛。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3)
起名字真难 | 来自陕西
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2-2-17 12:34:35 来自手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绝色 | 来自福建
这两年对于房地产来说就是活下去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2-2-21 22:53:43 来自手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绝色 | 来自福建
高负债已经让很多房企顶不住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2-2-21 22:54:20 来自手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5-19 22:29 , Processed in 0.065201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