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第一章 地方概况

福清机灵弟 发表于 2019-2-21 16: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45304 3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第一章地方概况

第一节建制沿革

(一)唐至清朝区划及归属

1.唐

(武后)圣历二年(699年)

置万安县,设太平、感德、崇德、孝义、万安、长东、永福、永乐等八个乡。霞盛(下沁)、广林、溪前、杨厝、桔围、音埔(阴埔)、林中等七个自然村属太平乡所辖。东桥、园中等两个自然村属永福乡所辖。

2.宋

庆历八年(1048年)

全县建十个乡,辖五十个里,后并为七个乡,辖三十六个里。霞盛(下沁)、广林、溪前、杨厝、桔围、音埔(阴埔)、林中等七个自然村属太平乡修仁里。东桥、园中等两个自然村属永福乡善福里。

3.明

霞盛(下沁)、广林、溪前、杨厝、桔围、音埔(阴埔)、林中等七个自然村属北一隅太平乡修仁里所辖。东桥、园中等两个自然村属东隅永福乡善福里所辖。

4.清

明代区划沿用至清末。

宣统二年(1910年),福清县划为五镇十乡。霞盛(下沁)、广林、溪前、杨厝、桔围、音埔(阴埔)、林中等七个自然村属修仁乡所辖。东桥、园中等两个自然村属永福乡所辖。

(二)中华民国时期区划及归属

清代行政区划沿用至民国初期。

民国十六年(1927年)

全县划分为九个区,不久,其中的西北乡和东南乡合并,称乡区,区址设茶亭西涧寺。霞盛、广林、溪前、杨厝、桔围、音埔、林中、东桥、园中等九个自然村属乡区所辖。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

福清县设八个区,以序数编排一至八区名。霞盛、广林、溪前、杨厝:桔围、音埔、林中、东桥、园中等九个自然村属二区所辖。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

福清县改设区署,实行保甲制,共设九个区署,辖五百一十一保,五千零七十八甲。霞盛、广林、溪前、杨厝、桔围、音埔、林中、东桥、园中等九个自然村属第一区署。其中,霞盛属霞盛保,广林属霞盛保,溪前属溪前保,杨厝属溪前保,桔围属溪前保,音埔属音埔保,林中属林中保。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

全县仍划分为四个区署。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

全县划分为六镇二十五乡。霞盛、广林、溪前、杨厝、桔围、音埔、林中、东桥、园中等九个自然村属融城镇瑶峰乡所辖;镇址楼锦霞,乡址瑶峰村。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

全县调整为六镇六乡辖三百一十一保,三千五百四十三甲。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

全县调整为六镇八乡,辖二百六十二保,三千三百八十八甲。霞盛、广林、溪前、杨厝、桔围、音埔、林中、东桥、园中等九个自然村属仁义乡所辖。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区划及归属

1949年

8月16日,福清县解放。

9月20,全县建立七个区。霞盛、广林、溪前、杨厝、桔围、音埔、林中、东桥、园中等九个自然村属第一区仁义乡所辖,区址溪前村。

1952年

7月,全县划为十五区,辖五镇,一百二十九个乡,一千三百四十村。霞盛、广林、溪前、杨厝、桔围、音埔、林中属第一区音西乡所辖,区址溪前村。东桥、园中属第十区观石乡所辖,区址瑞亭后山顶。

1955年

9月,全县调整为一镇十一个区,区名以区公所所在地命名。霞盛、广林、溪前、杨厝、桔围、音埔、林中属茶亭区音西乡所辖,区址西门茶亭。东桥、园中属茶亭区观石乡所辖,区址西门茶亭。

1958年

9月6日,全县设六个乡(茶亭区和城关镇合并称城关乡),同时成立六个人民公社(政社合一),建立一百二十三个生产大队。霞盛、广林、溪前、杨厝、桔围、音埔、林中、东桥、园中属城关人民公社音西大队所辖。

1961年

7月,全县调整为十八个人民公社。音西大队属音西公社所辖。

1970年

5月11日,音西人民公社改名为宏路人民公社,社址由城关迁往宏路。音西大队改名为反修大队。

1972年

11月中旬,恢复音西大队名称。

1978年

10月8日,宏路公社划为音西、宏路两个公社,音西公社社址设城关青巷。

1984年

9月26日,音西人民公社改名为音西乡,音西大队改为音西村。霞盛、广林、溪前、杨厝、桔围、音埔、林中、东桥、园中属音西乡音西村所辖。

1990年

11月8日,音西乡改为音西镇。霞盛、广林、溪前、杨厝、桔围、音埔、林中、东桥、园中属音西镇音西村所辖。

2006年

12月,音西镇改为福清市音西街道,音西村随之改隶。


再苦,也别忘坚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3)
福清机灵弟 | 来自福建
第二节姓氏宗族

(一)姓氏分布及历史渊源

据2006年8月统计,音西村9个自然村共有2929户、10380人,村民中分别有45个单字姓氏(按笔画顺序排列):王、毛、方、石、卢、刘、庄、许、李、杨、肖、吴、邱、何、余、邹、陈、张、林、金、周、郑、柯、侯、俞、施、洪、姚、倪、徐、顾、翁、高、郭、黄、梁、董、傅、曾、游、谢、蔡、潘、薛、魏。各自然村村民多以同姓宗亲聚居,不同姓氏家族之间历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谐相处。

各自然村姓氏一览表
微信截图_20190221165324.png
(二)部分姓氏渊源

霞盛徐氏祖居地河南豫章,唐天宝八年迁到福建兴化府莆田县北居广业里(即延寿徐州村),传至二十一世祖子谋公次子因兰田事件被控避居福清县永宾里盛林村,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由永宾里迁入,繁衍至今,计有178户,658人。

霞盛余氏 祖居地江苏下邳,宋嘉定时自江苏迁至福建永春县洋上,清康熙年问由洋上迁入。繁衍至今,计有171户,684人。

霞盛李氏 始祖甘肃陇西,支衍河南固始,祖宗曾入翰林院,系官宦之家。兄弟俩大约于明末清初由河南固始南迁福建,一个在长乐县琅尾,一个迁到福清县,先在音西东桥山定居,后由东桥自然村迁入,繁衍至今,计有136户,450人。

霞盛陈氏始居地山东,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兄弟俩一个迁长乐县,一个迁福清县海口,至第十三代,叔侄俩由海口迁入,繁衍至今,计有57户,258人。

霞盛陈氏祖居地河南光州固始县,系官宦世家。五代时为避梁开平之乱,从唐节度使王审知人闽,居福清县之小南洋,故谓南洋陈,由小南洋再迁往长乐县江田。以后家族庞大分散各地,其中一支由长乐县江田迁至福清县海口星桥,另一支迁至霞盛村。

霞盛周氏 由松潭迁入(迁入时问不详),繁衍至今,计有58户,160余人。

霞盛俞氏 由里美迁入(迁入时间不详),繁衍至今,计有38户,147人。

霞盛张氏祖居地河北清河,故谓清河张。宋嘉熙年间(1237—1240年),张若水带武职入闽避难,择居福清县牛田(今龙田),故张若水奉为龙田张氏一世祖。以后一支由龙田迁至城头彭洋村。民国十三年(1924年),张正祥单身迁入,繁衍至今,计有2户,14人。

溪前杨氏先祖于宋朝(年份不详)跟随杨文广征“南蛮”时,由陕西南迁至福建闽南,后由惠安县迁入杨厝开发。始祖杨高锋,裔五男,唯一、四、五有嗣,繁衍至今,计有190余户,710余人(包括海外)。

溪前吴氏祖居地泉州井岗孩灶,因弱房受族人欺侮,难以驻足,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年),吴世为公单身迁至山埔,后由山埔再迁入围后定居,繁衍至今,计有98户,498人。

桔围、溪前孔里吴氏 入闽始祖吴祭,字孝先,河南光州人,唐工部屯田员外郎。唐乾符时人闽,居莆田县黄石钱坡。传至十四世元益公(字惕谦,号六善),宋嘉熙年间(1237—1240年),自莆田县迁至玉塘,另一支迁入桔围、孔底,繁衍至今,计有164户,538人。

溪前张氏始祖张元振,宋末自清河南迁,故称清河张。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三个兄弟因逃荒由泉州南门迁入,繁衍至今,计有200多户,700多人。

溪前上围后陈氏 民国三十年(1941年)从龙田后华迁入,繁衍至今,计有15户,66人。

溪前下围后陈氏 由闽南漳浦县迁至新厝凤迹溪西自然村(迁移时间不详),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由凤迹迁入,繁衍至今,计有14户,69人。

溪前陈氏 唐御史中丞陈崇,由河南固始随王审知人闽,居福州石井,唐天韦占年间(904—907年),福清县为陈崇封地,择居县城西涧,故称玉涧陈。后因火灾,家族宗亲流落各地,其中一支迁到马山苍下口自然村,民国初,迁到溪前的有两户,繁衍至今,计有8户,37人。

溪前翁氏 清朝光绪年间,由闽南迁至龙田瑟江,1842年,由瑟江迁入,繁衍至今,计有9户,40余人。

溪前肖氏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由福州建新后巷迁至溪前张厝,繁衍至今,计有6户,30余人。

溪前方氏 于清末民国初年从凤迹迁入,繁衍至今,计有6户,20余人。

音埔林氏 晋永嘉二年(308年)由河南迁至福建仙游县,后迁至龙溪县,又南迁长泰县基霞坡,再北移同安县莲花镇岭尾村,传至十五世公林宗龄、宗敬、宗智三兄弟,因逃荒于乾隆七年(1742年)迁入,繁衍至今,计有445户,1995人。

音埔王氏 于元末明初迁入(始居地不详),始祖王一言系明初户部一官员,著有《重建福清邑堂记》一文,据传融城四城门由王一言筹建。后代分下四支,一支迁居瑶峰,一支迁居马山,一支迁居东张里坪,一支留下居音埔,繁衍至今,计有16户,85人。

音埔郑氏 民国十四年(1925年)由闽南南湖迁入,繁衍至今,计有30余户,150余人。

林中董氏祖籍陕西长安永桥南,汉献帝年间家族流落各地,其中一支迁徙到海口,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从海口迁入,繁衍至今,计有235户,1016人。

林中李氏祖居在浙江定海,先祖系定海知县,因避难迁徙宏路洋梓(时间不详),后于清朝中期迁入,繁衍至今,计有64户,307人。

林中姚氏祖居地河南,汉代迁居到福清县棉亭,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迁入,繁衍至今,计有51户,177人。

林中陈氏 明末清初(年份不详)由福州中模迁入,繁衍至今,计有21户,83人。

林中林氏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从东瀚迁至溪南,后于民国初迁入,繁衍至今,计有14户,73人。

林中黄氏清道光年间从同安迁至瑶峰黄厝,民国初迁入下瓦窑,繁衍至今,计有11户,40余人。

东桥洪氏 清嘉庆十年(1805年)由小南洋迁入,繁衍至今,计有112户,461人。

东桥顾氏 明嘉靖年间从苏北迁入,繁衍至今,计有34户,112人。

园中王氏 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自河南商丘迁到闽南,其中一支由闽南迁入(时间不详),繁衍至今,计有112户,461人。

园中庄氏 1954年建设“5795”国防工程时从龙田迁入,繁衍至今,计有18户,73人。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2-21 16:59:19
再苦,也别忘坚持!
福清机灵弟 | 来自福建
第三节自然环境

一、地理环境
音西村辖区较大,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村落分散,地理环境也复杂多样。

(一)耕地中水田和园地分布

1.霞盛自然村

霞盛自然村,耕地分为上顶蛘和下底蝉。以清昌路为界,清昌路西北片为上顶蝉,清昌路东南片为下底蛘。无论上顶蝉或下底蛘,都分布有水田和农地。上顶蝉水田分布地点及大约亩数是:上墩后30亩、下墩后42亩、圳新(鹅豆)55亩、半龙墩40亩、半龙下55亩、广林前150亩、路上35亩、店仔后15亩、下井仔28亩、后头亭47亩、池盘顶16亩、启闭机4亩。农地分布地点及亩数大约是:广林后6亩、上乾(广林与美林中间)15亩、西埔埕5亩、店仔后2亩。

下底蝉水田有池头65亩、梅圳头70亩、园中后85亩、连粪仔45亩、门前烊80亩、轿店边50亩、丁排箍35亩、牛嘴笼35亩、大王前6亩、蔗仔栏5亩、蔗仔栏后17亩、代马40亩、大王后17亩、下溪30亩、乌鸦圳45亩、油坊兜45亩;农地有犬尾山95亩、轿店墩2亩、坝头园60亩、油坊墩9亩、圣帝园18亩、大王墩4亩、文椅头7亩、北厝园44亩。

2.东桥自然村

东桥自然村,水田有门口蝉105亩、破河55亩、七亩塘210亩;农地有溪埔108亩、犬仔圳15亩、山仔尾25亩。

3.园中自然村

园中自然村,耕地水田有镜面田20亩、上顶蛘300亩、下底蝉150亩、城井20亩;农地有东桥园100亩、犬尾山60亩。

4.溪前自然村

溪前自然村,是围后、张厝两个小自然村的总称。据说溪前原名“街前”,相传原来村前有一条十分繁华的街道,故而得名。但这条街道建于何时,毁于何时,史料中无从查考。人们记忆中的溪前,是个美丽而幽静的村庄。可洛溪、鲤鱼潭从村前流过,清澈的溪水中生长着各种鱼类,有鲫鱼、鲤鱼、鲈鱼、鳗鱼、胡子
鲶等,还有龟鳖、毛蟹、草虾等甲壳类动物。特别是那溪中石头下藏着大量的草虾,放牛娃一个上午就能捉到一两斤。溪滩的草丛和石缝中还有蟋蟀和各种昆虫,每到夏夜,蟋蟀鸣叫声、蛙声、潺潺的流水声,形成一曲美妙的交响曲,听起来令人心旷神怡。过去进城的大道从围后村前经过,大道两旁是一片广阔的田野。在田野上散落着许多土墩和池塘。较大的土墩有七星墩(七座土墩按七星方位排列)、箭墩。箭墩是人工堆成的,相传在溪前北相距五里路之远的马山村是“白马穴”(因为村北有一座山像白马),溪前村是“桑叶穴”,于是明朝东阁大学士、宰相叶向高令人在溪前的北边堆了这座土墩。这土墩像箭一样射向“白马”,又像一条春蚕吞食“蚕叶”,一箭双雕,破了两处风水穴。此外,还有北霞盛墩、大墓墩。池塘有大池、圆池和长池。池塘里有鲫鱼、鲤鱼、青鱼、甲鱼、泥鳅、胡子鲶、河蚌、田螺等。

围后与张厝之间,有一个宽阔地带,面积约60亩,过去栽满了果树。大墓敦上还长着20多棵又粗又高的松树和杜仲。围后和张厝耕地的土质截然不同。围后厝前,从原音西机砖厂至桔围,约有耕地500多亩,土质含沙较多,土层浅,宜种花生、甘蔗、番薯、小麦等,若种植水稻易漏水、漏肥,花工多,成本高,但烤田容易,病虫害少,水稻结实好,产量高。

张厝前也有一片耕地,约450亩左右,属盐渍地。土层厚,土质肥沃,但黏性重,潮湿时土质滑腻,干旱时土质坚硬。这种土质宜种植水稻,但烤田不容易,且病虫害多。旱作时,因土质坚硬,花工多,成本也高。

5.杨厝自然村

杨厝自然村位于音西辖区的北端,靠近山地边缘地带,又有沿海地缘,其地理环境和自然生态较具综合性和典型性。杨厝村是音西的“北极地”,地势较高,离公路干线也最远,属于音西村的“边远地带”。在过去,杨厝的文化、经济在整个音西村中算最落后的。

由于杨厝的位置靠近北部山区的边缘,因此杨厝的村民曾经以砍柴作为主要副业。每到农闲季节,女人小孩都纷纷上山砍柴,几乎家家户户都在自家的门前屋后垒起大大小小的柴垛。每年农历八、九月间砍的柴最多,叫“八月柴”,卖的价钱也最高。越是农闲,农民们也越不闲。每当逢年过节或需要用钱的时候,农民们就把堆存的柴火挑到街上去卖,换点油盐酱醋之类的当家行当。柴火成了农民们相对可靠的收入。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地理环境决定了人们的生活出路。杨厝人因靠近山区,故曾经以砍柴为副业。杨厝村坐落于大荒埔、黄塘埔之南,村庄不远处有一条溪,溪滩上和水渠两边有茂盛的荒草,适宜于饲养牛、羊、猪、鸭之类的禽畜。这里曾有一个“牛牙”,专门接待外地(主要是长乐、莆田等地)来此交易买卖耕牛的牛贩子,俗称“牛客”。

由于教育事业的落后,村民生活的贫困,孩子们常常为牛贩子放牛挣点小钱。他们把牛赶到溪埔、黄塘埔、田埂上和大圳边、池塘边荒草茂盛的地方放牧。当时也有少数农民饲养小耕牛,以期养大升值,增加经济收入。饲养耕牛也因此成了一项小小副业。

草地经过放牧,积聚了大量牛羊粪便,经过发酵孳生了野生菌类。春夏季节,每逢雷雨,草地会突突冒出丛丛黑色“草皮菇”(形似黑木耳)和野蘑菇(俗称雷腾菇)。妇女和孩子们常提着竹篮去拾取,烹成美味菜肴。杨厝人曾经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在当地利用其自然环境特色,发展了种蘑菇、木耳和饲养牛羊等副业。蘑菇生产的发展,由个体到集体,音西大队蘑菇场的建立,就是源自杨厝蘑菇场。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农民们个体的蘑菇生产和饲养小牛等副业竞成了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对象,遭到了打击。

过去,杨厝村的后面和北边是一大片黄土坡和荒埔,不宜种地瓜、花生,因此栽了许多桃子、石榴和荔枝,成了一片花果园。在这块贫瘠的红壤地带,最多只能种甘蔗,蔗茎枯瘦,亩产不到500斤,收成时,农民把蔗送到邻村草寮仔“蔗寮”,以畜力和手工榨制红糖,制成的红糖,割成20厘米见方的板块,色红褐,故又名。‘’红糖板“。农户把它贮藏起来,作为家庭贵重的当家食品或上市出售。

杨厝村所在地坐落于斜坡型准红壤地带,其前后分别分布着南北走向的农田区域。共有三大板块。

杨厝前面是一片高黏度透气性差的泥块田,土地底层是灰黑色的滩涂黏土层,是制砖瓦的好材料,曾经是音西大队砖瓦厂取土的基地,遗留下了三个大土坑,
成了人工养鱼池。

杨厝门前烊上,共有大小八口池塘。紧临杨厝旧村门前埕嵫村道有两口大池、一口长池、两口池仔(小池),是过去洗衣服、放养鸭子和灌溉周边农田的主要
水源。

门前蝉前沿与山埔村交界处有一脉水流,俗称”山埔汶“。由此向南流去,流经音埔蝉,终点汇人龙江。

杨厝的门前烊,没有流水灌溉,被称为”看天田“,依靠池塘防旱。遇久晴不雨,农民用木制叶轮式水车放在池塘里,把水侔到田里,有的用戽斗两个人面对面站立,各拉一边绳索,把水戽到地里。有的是一个人执拿着带长柄的戽斗,把水戽到地里。

池塘在不需用水时,蓄满了水,池内长着浮萍、水草或鱼腥草,可以养鸭。池塘里有许多天然鱼虾,一到干旱季节,村民常在池里捉鱼、摸池螺。过去在”山埔汶“和水田里,遇到雨季水多时节,常有白鹭、田鸡、水鸟、水鸭子在此落脚。

杨厝的第二个农田地质板块是”厝后蝉“,是在杨厝村后黄土埔园的东边。面积与门前蝉差不多,也是南北走势,北高南低。这里的土质沙和黏土结构正常,属壤土地质,是主要农田区,没有池塘,也没有土墩,有自然水流灌溉。这里有一条大圳,源于黄塘村以北的一个小坝塘,全长约二三公里,在杨厝厝后,以”铁瓣“分成东西两小圳,分别流向围后、桔围和张厝。在大圳中游,有一个小塘坝,农业合作化时期,音西大队曾计划在此建一座小发电站,但因水力不足,结果仅在圳边建了一座土木四扇两层瓦房,成了后来的集体蘑菇场。厝后蛘的南面终端,曾有一座音西大队办的集体砖瓦厂(后来改为机砖厂)。厝后蝉虽为自流灌溉区,但于东张水库建造之前,一遇旱情,圳里断水,农民就自发组织起来,扛着木制叶轮式大水车,前往顺芦坝塘,在溪潭中车水。水流经几公里流程,一路渗漏,到了用水地方已剩无几。再按参加车水的劳力多少分配,流到各家各户地里已是“杯水车薪”。

杨厝的第三个农田地质板块是“溪底蝉”,也是自北向南走势,北高南低面积比前两大板块略小,地势比厝后烊低,落差约两米左右。溪底烊东边有一条自北向南流向的可洛溪,这块田地因此名为“溪底”。顾名思义这块地的形成,可能是源自这条溪。据推测,这块土地原始时,可能是由广阔的溪滩填积而成。其表层是沙土地质,含沙量多,土质疏松,底层为沙石地架,易漏水,不宜种水稻。溪底烊地面上散落着许多砂石丘,俗称“墩”,墩上曾发现有瓦片和陶瓷碎片,是否古时候这里曾经住过人,未能考证。

这里没有池塘,但有一个永不干枯的水涡,可能是溪洪经久冲刷而成。农地靠溪底圳灌溉,水由北部的乌坝流下。溪底圳由北向南,沿厝后蛘与溪底烊交界处的陡壁下向南流去,至箭墩后的三瓣头分流至桔围、围后烊和音埔蝉。过去这条圳水流很大,两边水草茂盛,也是牧牛好地方。从厝后蝉到溪底蝉,北部和南部各有一道小石板桥可通过。从厝后蛘走下一个斜坡,过了小桥,就可到溪底烊。溪底蝉东边紧临可洛溪。可洛溪水来自北部山区,沿融城边缘地带向南流去,其下段又叫虎溪。现在,在清荣道地段被拦溪筑坝,作为福清市自来水厂的天然水源。过去溪滩面积广阔,溪滩之上,杂草丛生;溪床水浅,溪水清澈,是牧牛牧羊的好地方。放牛娃也常在这里捉鱼摸虾。

由于可洛溪溪滩在合作化时期改溪造田,以至后来福清市自来水厂在溪流两岸砌起了防护堤,昔日的地理环境和生态景观已完全改变。

在杨厝地域的溪流上部,有一座水泥桥,叫“可洛桥”,横架于可洛溪之上,是过去云中洋华侨首富戴祥慈捐资建造的,是当时云中人及这里周边村民进城必经通途。杨厝人当年也经这里进入福清城。但是时过境迁,随着地理环境的改变,这道桥也失去了原来的作用,桥体也在不断的毁坏中。

6.林中自然村

林中自然村所在地是酸性较强的黄土埔,俗称南墩,过去其四周松柏茂密,村舍掩映其中,故名为林中;福清北部有个村庄叫北林中,而林中自然村位于福清西部,故又称为西林中。

南墩南侧及东南侧分别长着一棵百年的白榕树和红榕树。松柏林里还夹杂着几棵樟树、杜仲树、野枣树,还有一些荔枝树。

董氏宗祠坐落于南墩的北侧,由于地理优势,1949年前曾经成为西区游击队秘密活动地点,20世纪50年代初又先后作为音西乡农会和音西乡人民政府办公场所,1959年改为音西乡敬老院。

在茂密的松林里,斑鸠、猫头鹰、喜鹊、鹧鸪、乌鸦、白鹭、老鹰等鸟类在这里搭窝筑巢。早晨,树林里的清新空气和鸟儿悦耳的呜叫声使人们心旷神怡。在这里曾经流传着“久旱斑鸠叫,必会下雨;久雨斑鸠叫,必会晴天”;“喜鹊叫,客人来;乌鸦叫,坏事到”等民谚。

春天,松林间时常有黄鼠狼、野猫、白尾狐等出没;夏天,蝉儿在树上呜叫,预示荔枝红了,早稻快成熟了,收成季节即将来临。

在南墩东北方的黄土园里,有一台王厝墓,1949年前墓地周围的土地是林中与瑶峰两村村民争执的地盘。

祠堂边耕地约有10亩,地势较高,黄土壤,是雨停田也干的“望天田”。西边是一块大荒坡埔,埔上有两块大岩石,一块形似公鸡,一块形似母鸡,俗称“鸡母鸡角”。这两块岩石周围也有许多裸露出地面的小岩石,人们说是“鸡母”带“鸡仔”,荒埔周围有10余亩地,是瘦瘠的黄土园地,人们戏说,这里“种花生会放炮,栽地瓜穿心臭”,后来只好种上甘蔗。1964年,人们在“鸡母鸡角”地段开荒造田,安装了抽水机,并在高地上用黄土夯出一条200多米的引水渠,引水到林中埔农田灌溉。

后门顶,约20余亩地,是酸性较强的黄土园地。由于水温低、土质瘦,水稻分蘖又慢又差,经常出葱(Tk稻病变的一种现象),属于低产田。这片高地不能自流灌溉,遇到旱情,就全靠水车在后门顶池和坛池车水抗旱。

北洋埔,位于后门顶北面,是一块东西横向的大荒埔,西边有一座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由5个自然村合建的应天寺,因此,这个荒埔又称为“应天寺埔”,1949年前,寺南有一附属建筑,曾是一家油坊,周围坟墓遍布。埔东南方有几户人家,因邻近有一家砖瓦坊,故称下瓦窑。人们认为这里是“风水宝地”,都在这里造坟墓,后来便成了墓埔。在荒埔上,龙舌兰遍地都是。1958年村民在这里开荒造田,种上地瓜、甘蔗,还植造一片梨园。

圆圆烊位于村东北,土质黏性较强,是制砖瓦较好的材料。前人曾在这里建窑烧制红砖、红瓦。田烊中有一座荒墩,俗称圆圆墩。山埔前有一条文奈溪从东边流过,前人为了进县城方便,就在下游用松木搭桥,俗称文奈桥,但是一遇大水就被淹没。1949年后,在当地驻军的支持下,从瑶峰到县城修筑了一条大道,又在文奈溪上建了一座石板桥,再也不受洪水威胁,原有弯弯曲曲的小道和小木桥已不存在。

乌池烊位于村东边,面积约10亩,泥土呈墨色,黏性强,小孩子经常取土捏泥玩具。其中有烂泥田,耕作时一不小心,人和牛就会深陷进去,而且地表常长满苔藓,耕作很不便。田蝉中有一口池,俗称乌池,池中长满席草。

弯山仔过去是荒坡,东临文奈桥,南临乌池烊。土坡表面有黄豆粒般淡红色的沙砾。1958年开荒造田,栽上一片桃树、石榴树,并从林中埔修筑一条水渠引水灌溉。

大王兜烊位于乌池之西,耕地面积约10亩,土壤为黏性黄土,田烊中间有池仔和莲池。莲池长菱角,年年自生自灭,任人采摘。这片耕地地势较高,是“望天田”,一遇旱情,农民就在这两口池里车水抗旱。门口蝉位于村东南,耕地面积20余亩,黏性土质,上下蚯高低不平,过去也是“望天田”。前人单干种田,为了抗旱保收,有能力的就在自家地头挖池蓄水,因此在这里就有下兰池、池子、犁头池、大池、井池、东兜山池等好几口,过去农民利用农闲时间在池边网捞池螺,能当美食,又能卖钱。在门口蝉中有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是过去林中与音埔两村村民来往通道。

下陈门嘴耕地位于李厝边,面积10余亩,属半黄土黏性土质。据传说,在宋代前这里曾有陈姓住户,后来因兵荒马乱逃难他乡,因此得名“下陈门嘴”。这里有一个黄土埔叫魁藤埔。这片耕地土壤属半黄土黏性土质,也是“望天田”。猴婆池、陈厝埔池、池子、河品厝边池等都是抗旱的水源。

棋盘后蝉位于李厝南边,面积约30亩左右,土壤为半沙质。北面有一条从坝仔流向半头园的水圳,南边有一条从顶塘坝流出的溪流,俗称为下过溪。1949年前,人们要到这片田地耕作,要通过一条窄小的石板桥。这桥一遇下雨就被淹没,给通行带来不便。20世纪50年代中期,音西大队为了解决这片耕地缺水问题,在下过溪下游建了拦水坝,终于实现灌溉自流,旱涝保收。60年代,又修筑一条宽阔的机耕道通往下过溪蝉,并建造一座水泥桥,实现了耕作运输半机械化,彻底改变人们来往挤小道的历史。

五斗面和三顶塘两片毗邻的水田位于棋盘石西侧,总面积30亩左右,土壤含沙多。这片田烊中有一座荒墩长满荆棘,墩边烂泥田里年年种茭白笋。北边有一条由坝仔流向牛头园的水圳,在流域中向南分支流经中圳沽汇人过溪上游,正好是五斗面与三顶塘分界线。每年冬季,人们都在这水圳上搭草寮捉毛蟹。过溪烊位于过溪南面,面积大,约200亩,沙质土壤。过溪墩临近过溪桥,杂草丛生。一条由联坝流至广林前转北汇入过溪再穿过过溪蝉,成为过溪烊与上营顶蝉的分界线。南边有一条通往元洪路的泥土大道,池仔位于这条路的北边。上营顶烊位于美林自然村前,沙质土壤,面积约20亩。南边是通往县城的大道,北邻美林村前流向猪母窟的圳沟,这片田蛘泥鳅很多,冬季挖稻根时,多可发现泥鳅。

龟墓顶荒埔位于应天寺西边,黄土壤。荒埔中有一座坟墓,形似乌龟,龟墓顶因此得名。解放前这里荒草萋萋。夏秋季节孩子们在这里捉蟋蟀玩,冬天人们就在这里扒枯草烧火。荒埔的南边有一条通往县城的大道,在应天寺路段,两边长满龙舌兰,形成一段“衙道”,两边不易排水,天一下雨就积水,红黏土路泥泞难走。20世纪70年代,莆田供电局在这处荒埔上建立变电站,称为林中变电站。

马衙位于林中西边,原来也是大荒埔,过去有一家蔗糖坊就建在这里。安田蛘是低洼地,面积20余亩,位于大墓顶西边,土壤带有白黏土,酸性较强,属低产田。犬仔池、棺材池、月爿池、汉仔池、乞水池都在田蝉之中。安田烊西边是魁藤埔。

鸡石垄位于鸡角石南边、魁藤埔西边,耕地面积约20亩,土质黏性较强,上下蚯落差较大。西边有一条从埔墩自然村东边流经坝仔的河流,前人为了便于埔墩和林中两自然村群众来往,曾在河上铺设石板桥称为大桥,并在桥头建一口蓄水坝塘。

过塔位于西楼村前,耕地面积约20亩,东邻坝仔,南邻鳖沟窟、圆圆窟、顶塘坝。

埕南位于顶塘坝南侧,东邻猪母窟,耕地面积约30亩,沙质土壤。南边有一条从美林村前流向猪母窟的圳沟,圳沟两边是一片烂泥地,是放鸭的好场地。园顶蛘位于池兜东南面,耕地面积10余亩,黄土壤,含沙多。园青池位于这片田烊北侧。

7.音埔自然村

音埔自然村旧称阴埔,后改为音埔,原属黄土质荒埔,整个地形酷似一口倒扣的大鼎(锅),中顶部向周围平缓倾斜,坡度不大。整个音埔自然村周围环绕着黏性地质田烊,大多数耕地适宜栽种芋头、蒜头等经济作物。以前,民居集中在荒埔的东北和东南斜坡边缘。1949年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及西北、西南斜坡边缘,民居和公共建筑逐年增多。

门口蝉位于音埔西厝门口和东兜山东侧,耕地面积约70亩,土壤黏性较强,上下蚯落差大,有的相连几块耕地阶梯式排列,是“望天田”,而且一蚯田从这头到那头弯度较大,不好耕作。一条弯弯曲曲的田间道路贯串于田烊之中,是林中与音埔两自然村群众来往之路。大围池、灰池、中池仔、墙池散落在这片耕地上,大旱之时可解短时之急。

大墓后耕地位于音埔自然村南边和牛头园圳沟东边,面积200余亩,也属黏性土质。团蛘南边有一条由顶塘坝流经过溪、下坝溪、霞峒沟,汇入龙江的溪流。双连池、当年池、池仔、灰池均坐落于田蝉之中。

乞丐坝蛘位于音埔东南向,耕地面积200亩左右,黏性土壤。田烊南边有一条从下坝溪流经霞峒沟、桥仔下,直汇龙江的溪流。20世纪60年代,音西大队为了蓄水灌溉,在这条溪流上建一座水坝,安装启闭机。还有一条从顶塘坝流经牛头园口的溪流,其中一条支流叫横汶,横串大墓后,过了乞丐坝,汇人霞盛后头溪。

音埔蝉在横汶以北,耕地属黏性土壤,面积300亩左右。文奈溪在流经新坝蛘、油坝洋中段建一个蓄水坝塘,这就是油坝。音埔蝉只有大池和鸡母池两个水池。五分尾烊位于音埔蛘北侧、三官宫东边,耕地面积约30亩,也是黏性土壤。

一口池仔落于田烊西边,一条弯弯曲曲的田间道路也是音埔过去通往县城之路。油坝蛘位于音埔烊东侧,耕地面积100亩左右,沙质土壤。田烊西边有蓄水坝塘,叫油坝,油坝蛘因此得名。北霞盛墩位于田烊东侧,墩附近有一口池仔。新坝烊位于文奈溪东侧,溪前自然村南侧,耕地属沙质土壤,面积200亩左右。北霞盛墩位于该蝉的南面。20世纪60年代,为了农田灌溉需要,生产队在墩上安装抽水机。一条田间道路从田蛘中横穿而过,是瑶峰村村民进城必经之路。一条圳沟从溪前自然村东边延伸至田烊东边,一口池仔落于田烊之中。

祠堂前蝉位于音埔自然村北面,耕地面积30余亩,黏性土质。弯山仔坐落于田蝉北侧,文奈坝位于田蝉东侧,在烊中还有花大池和池仔两口水池。下卢蝉位于音埔自然村西北,东北边是弯山仔,耕地土壤黏性强,呈墨炭色,属低产田,一口小水池落于田蛘中。

(二)耕地灌溉及水系分布

1.霞盛自然村

霞盛自然村耕地灌溉水源来自太城溪。太城溪之水分支经洋梓进入前亭溪,过去人们在前亭溪经大洋堂地段建筑水坝,取名联坝。联坝拦溪蓄水提高水位后,沿水渠往东先后流经前亭蝉、洋埔蝉。过去,洋埔、美林、东桥、园中、霞盛等自然村村民为了公平利用联坝之水,在洋埔蛘渠道顺流分三处用石板设流量水限,分为“一限”、“二限”、“三限”。霞盛、园中、东桥等自然村大部分耕地和洋埔、美林等自然村小部分耕地用水被“三限”控制。“三限”出水往东南拐弯,沿渠道经洋埔和美林自然村下片田蛘流经霞盛自然村所属的半龙湖。半龙湖设东、南两处流量水限。东限斗渠流水经广林自然村前又分两条毛渠,一条毛渠继续往东经新厝前,过“亩二涧”(石渡槽)、下井仔、后头亭;另一条毛渠经西埔埕、店仔后、坝仔,至公路边水渠后,一股流水往东流入后头溪,另一股流水穿过公路涵洞,经北厝后、大王后,流入下溪。南限斗渠经半龙下、池头,至公路(现元洪路)边水渠后,分一股水流往东,沿路灌溉公路东北片农田,另一股流水穿过公路涵洞,沿公路边水渠东流,然后南拐注入三条毛渠。一条毛渠经园中村所属的城井、园中前,流入乌鸦圳(乌鸦圳流水注入龙江);一条毛渠经霞盛自然村所属的梅圳头、园中后、轿店边、油坊兜、圣帝园,注入龙江;另一条毛渠经霞盛自然村的门前田、大王前、下溪田,注入龙江。

2.东桥自然村

东桥自然村耕地灌溉水源也是来自太城溪。分两支水路,一支与霞盛、园中自然村共用,即受“三限”控制,经洋埔和美林下片田洋、上墩后、下墩后、破河,至公路边水渠后,穿过公路涵洞,往南流经七亩塘、东桥前、溪埔;另一支也是和霞盛、园中自然村共用,即霞盛半龙湖南限斗渠,经半龙下、池头,至公路(现元洪路)边渠道,穿过公路涵洞,经园中村所属的城井、园中前、东桥后耕地,流入乌鸦圳。

3.园中自然村

园中自然村耕地灌溉与霞盛自然村同源。其中一条水路与东桥自然村共用,另一条与霞盛自然村共用。

4.溪前和桔围自然村

溪前和桔围自然村耕地灌溉水源来自可洛溪全长约2500米。可洛溪在可洛桥处往西南分一支流,沿千米溪流注入长塘窟后又分大大小小几条渠道,流入溪前、桔围自然村耕地。

5.音埔自然村

音埔自然村耕地灌溉水源有三处。一是来自“三限”,“三限”出水先后流经美林、林中、音埔地段后,分两条斗渠,多条毛渠灌溉大墓后200多亩耕地和门口蛘70多亩耕地和乞丐坝烊部分耕地。二是来自马山和前埔山的涧水,到达平地汇集成一条小河流,经珠洋自然村和山埔自然村地域后进入文奈坝,流水在文奈坝提高水位后顺多条渠道灌溉音埔烊、五分尾烊、柯堂前蛘、下卢烊等360多亩耕地。三是来自可洛溪,可洛溪鲤鱼潭往西南分一支流经溪前自然村耕地进入油坝,从油坝分多条渠道,灌溉音埔烊和油坝蝉100多亩耕地,新坝烊200亩耕地和乞丐坝蛘部分耕地。

6.林中自然村

林中自然村高坡农地多,多是“望天田”,自家挖掘的池塘多,部分耕地依靠车水灌溉,能自流灌溉耕地的主要水系和溪前、音埔两个自然村耕地灌溉水系同源,但主要水源来自“三限”(“三限”上溯源头与霞盛水系源头相同)。“三限”出水经过美林自然村地段后,分为两支渠道,一支渠道流水经过广林自然村厝后进入林中自然村地段,沿路灌溉埕南烊、上营顶蝉、过溪蛘等几片耕地;一支渠道流水经过下黄厝和西楼自然村地段进入顶塘坝。流水出顶塘坝后沿路灌溉林中的过塔烊、三顶塘蛘、五斗面蛘、基盘石蛘等耕地。另一水系源头来自马山和前埔山。马山和前埔山多条山沟流水到平地汇集后冲刷成一条小河流,河流经珠洋自然村和山埔自然村地域后进入“山埔汶”。“山埔汶”流水经过音西村的杨厝、溪前和音埔等自然村地域后到达文奈坝,就近灌溉圆圆蛘耕地。

7.杨厝自然村

杨厝自然村地处接近山地边缘地带,距离农田灌溉的水源较近,所以音西村东部几个自然村农田灌溉的水流都与这里同源同道,形成了一个自然灌溉网络。杨厝地区的主要灌溉水系有两条,即杨厝厝后圳(顺芦圳)和溪底圳(新坝圳)。

厝后圳源自黄塘村以北的山地附近的顺芦坝塘。该圳全长约3公里,流经黄塘村和黄塘埔东边的边缘,是黄塘埔黄土园与厝后烊水田的分界线。杨厝厝后烊的100多亩土地均由这条渠道进行灌溉。

厝后圳在杨厝后分成了两条支流,东边的一条叫东圳,从厝后蛘东部往南流至桔围、围后田烊以及音埔自然村的部分耕地。西边的一条叫后圳仔,从杨厝村后向南、经杨厝村南,向张厝田蛘流去,这条支流也灌溉着杨厝门前蛘南部的部分田地。另一条灌溉渠道是溪底圳,其源头在溪底烊以北不远处的“新坝”,是在可洛桥以北的溪滩上挖渠引可洛溪之水进新坝坝塘。这条渠道比厝后圳短,但流量大,地势低,属溪滩沙石型渠道。也是自北向南流向,从厝后烊与溪底烊的交界处,向南流至南边的桔围、围后田烊以及音埔自然村的部分田地。与厝后圳相平行、只是厝后圳的地势比溪底圳高得多。

由于厝后圳的水源高,水量并不充足,而且流程远、坝水流失大,因此每逢久晴不雨时节,圳里时常断水,春耕、夏种时,常出现车水抗旱局面。东张水库建成之后,这种现象才不再出现。

杨厝的门前蛘也是一片“望天田”,也就是没有可灌溉的水流。虽然其间有“山埔汶”从杨厝的门前烊与山埔村的田地之间流过,但河床较低,无法灌溉杨厝田地。门前蛘上百亩的土地就靠大小8口池塘进行应急。杨厝的池塘绝大部分集中在门前,厝后烊与溪底蛘虽也各有一口,但那只是天然形成,不起灌田作用。

(三)池塘分布

池塘分布一览表
1111.png
2222.png
(四)江、溪分布

1.龙 江

龙江流经东桥和霞盛自然村地段全长2500米,其中从东桥自然村至天宝陂大坝这一段属天宝陂蓄水江段,长1800米,宽平均150米,蓄水面积大约540亩。从天宝陂大坝下游至圣桥(已于20世纪60年代初垮塌拆除)这一江段,长520米,宽平均130米,面积大约100亩。该江段在枯水期大部分江底暴露,只有深沟流水不断。每逢天文大潮,海水逆江而上,可淹没到霞盛灰店下江段,1949年前,从海口水运贝壳的百多吨的帆船可以到达这里。如今,这一江段海泥淤积,河床升高,载重船只不能到达这里。同时,这一江段由于经常受特大洪水冲刷,形成几个面积较大的深潭,分布在天宝陂下的有绛下潭,面积1.8亩;陂下潭,面积1.5亩;坝头园下潭,面积3亩;油坊下潭,面积1亩;朱乌潭,面积4亩。天宝陂及下游几个深水潭之水虽然与耕地落差大,不能自流灌溉,但是在过去抗旱救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1976年末,音西大队在天宝陂下填溪造田,这几个深潭已不存在了。

2.虎 溪

虎溪是条大溪,流经杨厝、溪前和桔围自然村的地段,全长2500米,宽平均60米,溪床面积大约225亩,枯水期大部分溪床见底。虎溪水流经过了桔围,下游经西云村注入龙江。从杨厝以北到溪前鲤鱼潭这一溪段,人们自古习惯叫可洛溪,长1500米,溪前至桔围这一溪段,长500米。虎溪在可洛桥处往西南分一支流,沿千米溪滩注入长塘窟,出长塘窟后流水又分大大小小几条渠道,分别进入溪前、桔围、音埔等自然村耕地。鲤鱼潭系历次特大洪水冲刷成的一个深水潭,面积3亩,潭深平均5米。鲤鱼潭往西南分一支流经溪前自然村耕地,到达音埔自然村耕地,沿途分多条毛渠灌溉农田。

3.后头溪

后头溪在霞盛自然村新厝前分两条水流。一条是半龙湖东限斗渠,流水经广林前以后,又分两条毛渠,其中一条毛渠经西埔埕、店仔后坝仔,部分流水出坝仔后北限流入后头溪。另一支流水是来自下坝溪,下坝溪在广林自然村上乾后往东南分一条支流经“亩二涧”(石渡槽)、下井仔、新厝坝流人后头溪。后头溪从下坝溪分支处起,经店子后、公路(元洪路)桥下、北厝后、蔗仔栏后、代马、圣帝园、坯桥头,注入龙江,全长2300米。

4.过溪、下坝溪

过溪和下坝溪同属一条溪流。过溪在林中自然村地段,属上游。下坝溪在音埔自然村和霞盛自然村地段,属下游。过溪和下坝溪主要水源来自音西村西北的大山坡。大山坡山区条条涧水汇流后经洋埔村、下黄厝、敏营等自然村的地段进入林中自然村叮塘坝,再流入林中自然村的过溪、然后进入音埔自然村的下坝溪。过溪和下坝溪从进入林中自然村地段起,经林中、广林、音埔、霞盛、西云等自然村地段后,穿过公路(元洪路)到乞丐坝,从乞丐坝下水窟西拐进入后头溪,全长1400米。过去,过溪和下坝溪是一条小溪流,平均4米宽,1965年,从下坝溪水闸往上游拓宽了溪道,宽平均增加到7米,虽然增加了蓄水量,可是从水闸到乞丐坝这200多米的溪道还很狭窄,上游经常大雨成灾。1966年春,这段溪道也进行拓宽,过公路(元洪路)后直接挖通溪道直达乞丐坝下,增强排洪能力,彻底解除洪涝威胁。

5.文奈溪

文奈溪水源来自马山和前埔山的涧水。马山和前埔山多条山沟流水到平地汇集后冲刷成一条小河流,经瑶峰村的珠洋自然村和山埔自然村地域后进入文奈溪。这段水流俗称“山埔汶”,文奈溪流水经过音西村的杨厝、溪前等自然村地域后到达文奈坝。流水出文奈坝,过桥仔下,绕过三官宫,横穿公路(元洪路),流经西云村500亩耕地,到达新坝(石排龟)后注人龙江。

(五)土墩坡地分布

1.土墩分布

333.png

2.土坡分布

主要分布在霞盛自然村的西步埕5亩、北厝园21亩、文椅头7亩、蔗仔栏16亩、大王埔4亩、圣帝园35亩、油坊兜9亩、坝头园60亩、轿店墩4亩,广林的上乾(广林与美林之间)15亩、广林后4亩、犬尾山95亩。溪前自然村的兴利围24亩、黄塘埔75亩(杨厝后);音埔自然村的大墓后×亩、大墓顶×亩、弯山仔×亩;林中自然村的北洋埔3亩、东兜山埔7亩、弯山仔埔7亩、大埔顶埔8亩、松柏下埔20亩、鸡母鸡角埔10亩、鬼墓顶埔3亩;东桥自然村的犬仔圳15亩、山仔尾25亩、溪埔100亩;园中自然村的东桥园100亩、犬尾山园60亩。

二、自然生态

历史的变迁使自然生态也起了很大变化。过去的自然原生貌,经过农田基本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后,相继出现了完全田园化和城镇化景象。现在的景象过去没有,而过去有的东西,现在再也见不到了。

(一)野生植物

在开发之前,各自然村均有荒埔、土丘和野地。屋宇周边大多都有些许空旷之地和野地,过去杂草繁生、荆棘成丛。各种灌木和荆棘构成村间田舍的防护带,荆棘刺尖如针,观音草叶利如刀,因此成为村野间田舍最普遍的天然防护篱笆。

春天,在绿草地上长着无数的鸡角刺和苦栋刺,都长着细刺,会扎人手脚,农民下地时都怕踩上它们。但春天时鸡角刺会开出鲜艳的淡紫色的锋芒式半球形针瓣花,掩映在绿草中显得春意盎然。苦栋刺是蔓生草本小植物,浑身也长满小刺,跟鸡角刺一样,也扎人手脚,但在清明节前后会结出鲜红嫩小的野果,酸甜可口,小孩们非常喜欢吃,还常用一种狗尾巴草的草芯把野果串起来,又好吃又好玩。草地上还有许多草本小野果,如“乌梨勒”和“猴耳”等,在秋天里也能结出小野果,这也是放牛孩子喜欢采食的。还有一种长在荆棘丛中的小野果,颜色呈紫黑色,甜而偏酸,也有长在荆棘丛中的叫“楸米”,籽实如豆,呈紫黑色,也是村野里常见的小野果。

春天的田野上,到处可以看到在田埂上长着开出金黄色粒瓣形小花叫“鼠菊草”(即“棉菊”),这种草可做成“鼠菊棵”,几乎年年清明节,家家户户都要做,成为传统习俗。

在村前村后的荒埔草地上,只要有牛羊活动过的,每逢夏天午后雷雨之后,艳阳当空,草地上便会长出白色和黑色的食用真菌,白色的是伞状野蘑菇,黑色的是“土耳菇”,趴在地皮上,妇女、孩子们常会提着竹篮或箩盖,到各处草地去寻找采摘,拿回家做汤做菜。

过去,许多村落都长有野生的刺竹丛,这种竹子叶小,茎细而长,可高到10余米,成丛而生,每丛占地范围直径都在三四米左右,而且都是多丛连片而长,形成天然屏障,长在房屋的周边的还会起着防风作用。另外还有一种竹子叫“粽叶竹”,其叶子长而宽,可作为包粽子之用,有一定经济价值,但比较少见。过去,这里还有榕树、松树、柏树、“阁冬”、野酸枣、柏籽树、乳胶树等较为大型的野生树木。这些树大多是常青乔木,一般都长在挨村或近屋的间杂地上,盛夏时是人们乘凉却暑的理想地方。

以前在荒埔野地里还长着“龙舌兰”(俗称“黄葛”)、“番仔刺”和“观音草”等野生植物,多被作为田园和房舍的篱笆。

现在,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上述的各种野生植物及自然景观已基本消失。

(二)野生动物

音西村地域广阔,地形复杂多样。有田蝉,有坡地,有溪流,有池塘,周边还有深潭和荒坡。境内还有很多土墩、小丘和天然树木。这种自然环境很适合各类野生动物的生存和活动。

1.哺乳类

主要有野猫、黄鼠(黄色、形似老鼠比老鼠大)、土狗、白尾狐、野兔等。有时还会出现来自周边山地的狼(当时称为“狗头豹”,因其形似狗而得名)以及鹿(麂)和刺猬(豪猪)等较为少见的动物。这些动物经常在阴雨天的夜间出没在村舍和田间,叼走农家的鸡、鸭、猪、羊或挖食地里的地瓜或上树采食果子。

2.鸟 类

境内常见的有喜鹊、乌鸦、老鹰、鹞子、猫头鹰、鸽子、斑鸠、八哥、白头翁、麻雀、燕子、白鹭、田鸡、野鸭、翠鸟、百灵鸟等。周边山地还常飞来鹧鸪、画眉。霞盛近旁的天宝陂水面上,常有鸳鸯和野鸭子等水鸟在游弋戏水。以往,这里的天空、地面、水域以至民居,常可看到以上一些鸟类。

3.两栖类

音西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也适合青蛙、。蛤蟆等田间小动物的生存。每当春耕播种插秧季节,在大片的水田上,到处可听见青蛙、蛤蟆的呜叫声。它们时而泡在水里,时而登陆田埂,当路人经过田埂时它们都会惊慌地纷纷往田里跳。每当初夏凉爽的夜晚,青蛙、蛤蟆这些族类就会起劲地齐声呜叫,此时会有一些人拿着麦秆扎成的火把,循声往地里去捕捉青蛙,叫“照水鸡”。白天时,小孩们则常常在田埂草丛里捉蛤蟆,拿回去喂鸭子。也有人用大网兜沿着水塘边“拍水鸡”。

4.爬行类

常见的爬行类动物有眼镜王蛇、银环蛇、黄轮蛇、水蛇、蜥蜴、壁虎和龟、鳖等。民宅周围的暗沟、倒塌房屋的宅基地、杂草地也偶见眼镜王蛇、银环蛇和蜥蜴。蜥蜴俗称“四脚蛇”,当地又把它叫做“犬拇蛇”,跑得非常快。

5.鱼 类

音西村境内的溪、河、沟、渠、池塘的鱼类主要有鲤鱼、鲢鱼、草鱼、青鱼、鲫鱼、胡子鲶、河鳗、黄鳝、溪梭、泥鳅。雷雨天,可看见成群鲫鱼在浅水沟逆水疾游。有的靠近水圳的稻田也繁殖着许多小鱼虾,有时一部分小鱼虾会顺着水流游人邻近田里,于是繁殖的范围越来越广。龙江天宝陂还有鲈鳗,大的鲈鳗有十多斤重,过去每年洪水过后,在大坝下游都能捕捉到一两条鲈鳗。此外,龙江和虎溪都有青头鱼、鲈鱼。秋末季节,人们常到稻田边、水沟里翻泥鳅,有时一个半天会翻到好几斤。

6.甲壳类

江、溪、沟、渠、池塘生长着毛蟹、黄种蟹、草虾。春季里,黄种蟹爱在水田田埂边挖洞安“家”,小孩子尤喜掏洞捕捉玩耍。夏秋两个季节,龙江和虎溪中的卵石下栖息的草虾又肥又大,一会儿就能摸到好几只。放牛孩子常在浅溪的石缝里捕捉草虾。此外,水草中还藏有小土虾。在农闲时,农妇用粗麻布和竹竿做成“土虾扒”,沿着池塘边的水草“扒土虾”。

7.昆虫类

有蜜蜂、蝴蝶、蜻蜓、萤火虫、夏蝉、金龟子、蟋蟀、秋绿蝉等,春天时这些昆虫相继出现。油菜花开时节,蜜蜂在花丛中采蜜忙。夏秋两个季节里,白天蝉鸣蝶舞,蜻蜓成群低飞;晚上田野里到处萤火虫闪烁着点点荧光,蟋蟀呜叫声此起彼落。此外,境内还有各种巨毒蜂、蚊、蝇、蛾及庄稼害虫等几十种。

8.贝 类

池塘、溪边、沟渠、水田等浅水地方还出产池螺、田螺、蚬仔、河蚌等淡水贝类。过去时常有人到水池旁、小河边和稻田里去摸池螺、拾田螺、拾蚬仔,更有人用竹竿和网兜做成的打捞工具在池塘边“挨池螺”。由于农村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昔日的田园风光和自然生态环境已不复存在,各种野生动物也基本看不到了。因为到处是高楼林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已逐渐被城市模式所取代,当地目前已几乎感受不到农村的气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2-21 17:28:04
再苦,也别忘坚持!
福清机灵弟 | 来自福建
第四节历史纪要

一、新中国建立以前的“旧音西”

(一)旧政权时代的社会现实

音西行政村成立于新中国诞生以后的民主建政时期。包含五个“片”,即五个大自然村:音埔、林中、溪前、霞盛、东园,九个小自然村:霞盛、东桥、园中、广兰、林中、音埔、桔围、溪前和杨厝。

新中国建立以前,农村实行保、甲建制,五个片分别为五个保,保以下设甲。保、甲分别设有保长与甲长,构成了旧政府在农村的行政体系。各个保、甲之间行政上相对独立,互不关联。保、甲的主要职能只是政府在地方的施政工具。保、甲平时协助当地政府(县、乡政府)执行各种公务。主要有征兵、摊派劳役以及征收粮赋、捐税等。大多是有关部门派出公差、兵丁,由当地保长、甲长协同下户执行。由于旧社会农民生活普遍十分贫困,完不成任务时,官府采取强制手段,如抓人,掏棉被。那时棉被是老百姓最值钱也是最要紧的生活资料。农民们普遍陷于内忧外患的困境中,民生维艰。他们除了要蒙受苛政的统治,还要横遭地方上黑恶势力的欺压和虐害。那时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和无赖之徒常互相勾结,形成黑帮,对弱势的农户,横加敲诈勒索,甚至明抢暗偷,弱肉强食,以至民不聊生。

在那黑暗的年代里,尚有一口饭吃的农户,不仅要遭受地方上恶势力的虐害,还要担心匪患的劫掠,尤其是家有“南洋客”者更是不得安宁。当时在乡间稍有一点“名气”的“番客户”,都建一座小土楼,俗称“铳楼”(四周设有枪眼,可以打枪),约二三层,作防御土匪之用,条件差的家庭,又处于受威胁之中,只好在小瓦房顶上搭个小棚,以躲避土匪人侵时受残害。

过去社会上有一些不务正业、心术不正的无赖之徒肆虐乡里,常搞些偷鸡摸狗、伤天害理的事。如盗取村人的鸡鸭牛羊或田间的薯芋稻麦。溪前村就有一伙人把人家的耕牛毒死后,还强行把被毒死的耕牛抬走宰了吃掉。在那黑暗的日子里,社会上类似的无法无天、以强欺弱的事时有发生,使一些善良的弱势农民难以安生。

音西地处福清县城的边缘,在日本侵略者入侵福清县时,溪前(靠近城关)曾两度遭受入侵福清的日军的蹂躏。当时日军曾在溪前的矿底小自然村(今属杨厝自然村)设立了据点。那里曾经长有一排高大茂密的刺竹丛,高约丈余。日本军队凭着这一道天然的“屏障”,在其下面挖了壕沟。白天在那里安下岗哨,监控着邻近村庄经过那里进城的老百姓(防止抗日游击队进城)。日本兵每天清晨扛着日本旗和步枪来到哨位上岗,凶神恶煞,老百姓老远就要躲开。杨厝村有些青年妇女和小孩白天都到邻村黄塘村去躲避,到太阳下山后才回家,因为晚上日军就收兵回城。白天日本兵经常进村挨家挨户进行搜索,发现青壮男人会用白晃晃的刺刀顶着肚皮进行威胁,意思是要逼出“游击队”来,碰到女人们就逼着要鸡蛋。日本兵非常缺德,曾经抓了一男一女,逼着他们当众做男女的事。有一回,有个日本兵不慎掉进路边的粪池,浑身是粪便,却逼着一位妇女替他冲洗。日军惨无人道,经常滥杀无辜,光在溪前及其周边村庄就出现过三起。有一天,溪前有个吴姓男子,在自家屋子旁边的粪坑里拉完大便出来时,刚好撞上了日本兵,日本兵便一刀将他刺死。在一个雨天,杨厝一农妇穿着棕蓑(雨具),抱着一只母鸡拿到自家门前水稻田里藏起来(怕被日本兵捉去宰掉),被哨位上的日本兵发现,便举枪射击,打中了大腿,结果农妇落得了终身残废。还有一起是杨厝对面村的山埔村,一个刘姓老农在自家门前的埕地上晒稻谷时,杨厝岗哨上的日本兵举枪将其打死在埕地上。

音西的杨厝自然村,过去是音西最穷、最落后的地方,历史上也曾是一块是非之地。据说在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时,南北两军曾在杨厝村北边的黄塘埔上发生过一场激战,很久以后,在那荒埔上还遗留着作战时挖的战壕,到解放后开荒造田时才被填掉。

在抗日战争时期,杨厝曾是国民党军第八十师的驻地,驻扎着一批人马,并设有他们练兵的操场。操场旁边还罗列着被杀士兵的坟堆。村民们曾目睹国民党军阀治军的残酷和士兵们的痛苦,长官们经常对士兵施以残酷的刑罚,如用棍棒吊打,违纪者被按在地上用扁担打屁股,打得死去活来,扁担打断了换一把再打,人打昏了喷上凉水,在地上拖几圈醒来时再打,不打得皮开肉绽不会罢休。最惨的是割耳朵和枪决,枪决时是让“犯兵”跪在操场中央,让号兵吹起令号,然后执行,令人目不忍睹。每当此刻,村民都远远避开,不敢近前。

解放前夕,又有几批国民党正规军(第七十三军、第九十六军)驻扎过杨厝村,他们大概是打败仗退下来的残余部队。他们经常到处抓丁抓侠,以补充兵源或运输物资(当时运送物资都是用人挑),因此青壮年男子也尽量躲开,而被抓去服役的自然是凶多吉少。

(二)音西地下党组织活动概况

音西人民历史上有着反侵略、反压迫的优良传统。不管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都表现出勇敢的斗争精神。

抗日战争时期,1941年福清县第一次沦陷,闽中游击队司令部派遣沈祖澄、戴教温、沈祖夏等同志到林中自然村宣传、发动群众,号召有志青年参加抗日游击队,抗击日本侵略者。在他们的发动下,林中村董诚兵、董诚和、董至基等加入了闽中游击队,并以林中的董氏祠堂作为闽中游击队在福清西区的活动据点,为抗日战争做了大量工作。

解放战争时期,首任闽侯专署专员陈亨源和福清县委书记沈祖澄、沈祖夏等同志经常到林中自然村,开展减租减息和反霸斗争的宣传发动工作,并组织群众参加地下革命活动,使闽中游击队得到了壮大,革命斗争形势蓬勃发展。

1947年3月,由董至基带领董至春、董至玉等同志到磨石村开展地下革命活动,途中与国民党押钞部队遭遇,发生激烈战斗。同年4月,在上级指示下,由董至基带领董至玉、董爱恩等lo位同志到宏路进行毁桥、断路、切断电话线等活动,干扰和牵制了国民党福清县政府与驻军的信息传递和军事行动。

由于共产党领导的地下游击队活动频繁,国民党福清县政府对林中据点恨之入骨。1948年春,县保安团包抄了林中董氏祠堂,妄图摧毁游击队据点。游击队在闽中游击队支援下,击退了国民党保安团的围攻,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林中反围攻的胜利,大大鼓舞了音西人的革命斗志,许多有志青年纷纷加入了游击队。他们是:林兆全、姚德福、林兆兰、董诚谨、董番猴、董诚流、董春莲、董吓明、林友宝、林友添、徐庆福、林孝月、张玉狮、林友唐、吴金山、徐金灯、俞乌妹、董诚秋、董诚杞、陈达金、董至銮、林宝顺、张宝增、林孝仁、林孝爱、何金梅、邹华祥、李金梅、余坤金、徐立彩、李春水、洪家香、李梓明等。其中,林兆全、姚德福、林兆兰、董诚谨、董番猴、董诚流、董春莲、董吓明、林友宝、徐庆福、林孝月、张玉狮、林友唐、吴金山、徐金灯、俞乌妹等16人被送往莆田县的大洋参加闽中游击队司令部武装队伍,还有徐治杰、徐传金两位在校学生由陈拓夫介绍,也加入了队伍。

音西地下游击队不断壮大,为福清革命斗争增添了力量,也引起了中共福清县委的重视。1949年3月,中共福清县委书记沈祖澄以及戴教温派遣董至基回乡成立西林中地下游击分队,游击队长董爱恩,副队长林友添。同年4月,成立地下党支部,任命董至基为支部书记,董爱恩为组织委员,董诚兵为宣传委员,林友添、翁进财为军事委员。

地下党支部积极发动群众,宣传革命道理,开展革命斗争。1949年春,音西游击分队协助闽中游击队在县城西门外石门村古屯桥袭击了国民党福清保安车队,同年5月,闽中游击队高飞部队在大山坡菜安自然村被国民党第九十六军“围剿”,发生激烈战斗,音西游击分队12个队员奉命参战。1949年8月,音西游击分队积极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福清县的军事行动。游击队员对当地道路交通和地形熟悉,为解放军带路,并发动群众积极参加支前行动。

音西人民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许多有志之士为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1985年10月,全村有45人被福清县老区办授予“五老”的光荣称号。他们是:林兆全、姚德福、林兆兰、董诚谨、董番猴、董诚流、董春莲、董吓明、林友宝、徐庆福、林孝月、张玉狮、林友堂、吴金山、徐金灯、俞乌妹、徐治杰、董至基、董爱恩、董诚秋、董诚和、董诚兵、董诚杞、董至春、董至玉、陈达金、董至銮、林友添、林宝顺、张宝增、林孝仁、林孝爱、何金梅、吴友灯、吴友仁、邹华祥、李金梅、余坤金、张正发、徐立彩、李春水、洪家香、李梓明、庄财喜、杨宗明。

二、新中国建立初的音西

1949年8月15日傍晚,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福清县的大军,由福清西部山区向福清县城迸发,一路炮声隆隆,震撼大地。解放大军途经霞盛向县城进逼,逼近县城时,在县城几处重要关卡与国民党守城部队发生了激烈战斗。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城部队经过了一夜的战斗,终于在翌日太阳升起的时候,在呐喊声与欢呼声中攻进了福清城,福清人民从此宣告获得了解放。1949年8月16日,福清县结束了国民党的统治,进入了新民主主义时代,随后“音西”也从新政权的怀抱里获得新生,原来的保甲制度宣告结束,接着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民主建政工作,建立乡人民政权。

1.建立人民政权

1949年9月初,福清县西区区长王心齐来到林中村,筹建音西乡临时政府。乡政府主席由董至基担任,民政委员为李春水,治保委员由邹华祥、李天祥、董性杞等3人担任,农会主席为林友添。后来董至基被调到闽侯专署工作,林友添也被解放军第二十八军后勤处借用。

1950年3月,音西乡广大贫苦农民在乡政府和农会带领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

音西乡土改工作结束后,免去董诚基音西乡主席职务。1950年9月,由群众推选林友宝为音西乡人民政府主席。

1951年4月,免去林友宝音西乡主席职务,改选林兆开为音西乡人民政府主席。

同年8月,实行民主选举,通过全乡人民选举,翁祥高任音西乡乡长,李荣发任副乡长,王天来任农会主席,陈月珍任妇代会主任,李春水任民政委员,张同年5月,闽中游击队高飞部队在大山坡菜安自然村被国民党第九十六军“围剿”,发生激烈战斗,音西游击分队12个队员奉命参战。

1949年8月,音西游击分队积极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福清县的军事行动。游击队员对当地道路交通和地形熟悉,为解放军带路,并发动群众积极参加支前行动。音西人民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许多有志之士为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1985年10月,全村有45人被福清县老区办授予“五老”的光荣称号。他们是:林兆全、姚德福、林兆兰、董诚谨、董番猴、董诚流、董春莲、董吓明、林友宝、徐庆福、林孝月、张玉狮、林友堂、吴金山、徐金灯、俞乌妹、徐治杰、董至基、董爱恩、董诚秋、董诚和、董诚兵、董诚杞、董至春、董至玉、陈达金、董至銮、林友添、林宝顺、张宝增、林孝仁、林孝爱、何金梅、吴友灯、吴友仁、邹华祥、李金梅、余坤金、张正发、徐立彩、李春水、洪家香、李梓明、庄财喜、杨宗明。

二、新中国建立初的音西

1949年8月15日傍晚,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福清县的大军,由福清西部山区向福清县城迸发,一路炮声隆隆,震撼大地。解放大军途经霞盛向县城进逼,逼近县城时,在县城几处重要关卡与国民党守城部队发生了激烈战斗。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城部队经过了一夜的战斗,终于在翌日太阳升起的时候,在呐喊声与欢呼声中攻进了福清城,福清人民从此宣告获得了解放。1949年8月16日,福清县结束了国民党的统治,进入了新民主主义时代,随后“音西”也从新政权的怀抱里获得新生,原来的保甲制度宣告结束,接着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民主建政工作,建立乡人民政权。

1.建立人民政权

1949年9月初,福清县西区区长王心齐来到林中村,筹建音西乡临时政府。乡政府主席由董至基担任,民政委员为李春水,治保委员由邹华祥、李天祥、董性杞等3人担任,农会主席为林友添。后来董至基被调到闽侯专署工作,林友添也被解放军第二十八军后勤处借用。

1950年3月,音西乡广大贫苦农民在乡政府和农会带领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

音西乡土改工作结束后,免去董诚基音西乡主席职务。1950年9月,由群众推选林友宝为音西乡人民政府主席。

1951年4月,免去林友宝音西乡主席职务,改选林兆开为音西乡人民政府主席。

同年8月,实行民主选举,通过全乡人民选举,翁祥高任音西乡乡长,李荣发任副乡长,王天来任农会主席,陈月珍任妇代会主任,李春水任民政委员,张志正任财粮委员。不久后,民政委员由董至川担任,财粮委员由董至铭担任。

1952年4月,翁祥高因工作调动,音西乡乡长改由蔡瑞霖担任。

2.党的组织建设与发展

继民主政权建设之后,开始进行党的组织建设工作。音西的党组织建立于1952年3月间。随着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农业学大寨等各种运动深入开展,党的组织建设不断发展和壮大。

1952年4月5日,王天来、陈德顺、林兴兴等3人第一批加入了党组织,音西乡党支部也同时建立。王天来任第一任乡党支部书记,林兴兴任组织委员,陈德顺任宣传委员。

1955年,音西的党员已增到了21人。1956年以后,音西党支部带领干部群众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不少成绩。

1956年至1965年10年中,党员发展到65名,到1966年,党员人数增到了86名。

1958年10月,音西党支部升格为音西党总支。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党员政治生活和党组织处于瘫痪状态。

1969年10月,“造反派”借“整党”之名,对音西大队党总支的成员进行了迫害。党总支书记陈德顺被以“走资派”罪名逮捕入狱。总支委员中,有的被撤职,有的被管制,甚至有的被迫害致死。108名党员中,7人被开除党籍,78人被停止组织生活。音西被打成了“黑样板”。

1971年底至1972年春,原音西大队党总支主干王天来和林绍钦以及陈宝瑞、杨为遵等同志,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秘密调集了82位党员和群众,挺身而出,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联名上书党中央、毛主席和周总理,要求落实政策,为音西和被迫害同志平反。在党中央及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关怀下,音西及受迫害的同志,终于获得了平反昭雪,恢复了名誉。

1987年,音西党总支被评为“福清县先进基层党组织”。1988年7月1日,音西党支部被评为“福清县先进党支部”。

同年,为了加强党组织的战斗力,根据“四化”方针和才德兼备原则,选拔了13名优秀的中青年党员充实到总支和各分支的领导岗位。对不合格的党员干部(有违法、违纪行为的)进行必要的批评教育或处理。总支对党员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把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个党员身上。

1995年,音西党总支被评为“福清市农村标兵党支部”。

1995~2000年,共发展新党员41名,至2000年,全村共有党员245名。

2000年7月,音西党总支升格为音西村党委。

2004年,福清市委授予音西党委“五星级”村党委。

至2010年,全村党员352人。

音西村党委继续带领全体党员积极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党风建设,转变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开展“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活动,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音西村党委各支部党员数(2010年)

444.png

(三)共青团的组织建设

1950年9月,音西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支部,何明瑞为第一届团支部书记,共有团员12人。团支部组织团员参加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三反五反”运动。在运动中,团员、青年站在前列,起带头模范作用,成为运动主力军。在维护社会治安上,团员、青年日夜站岗放哨,保证了运动顺利开展。抗美援朝时组织文艺宣传队到村头乡尾宣传,使广大群众认识到保家卫国的重要性,提高群众的爱国主义觉悟,全乡有lo余名团员、青年踊跃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抗美。在后方,团员、青年也以实际行动为抗美援朝作出贡献。1953年,团支部有团员18名,其中新发展团员6名,团支部发动团员、青年带动广大群众参加互助合作运动及爱国增产竞赛活动,团员、青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1953-1954年,在遭受二次严重自然灾害袭击时,团员、青年成立了抗洪救灾抢险队,挺身而出,不顾安危战胜灾害,保护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955年,团支部协助党支部开展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项支前任务,有5位团员、青年参加建筑龙田国防机场工程建设。

1956年3月,根据上级决定,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音西支部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音西支部。共有团员45名,其中女团员8名。

1958年,团支部开展整团工作,当年共有团员81名,其中女团员27名,占总团员数33.3;其中新发展团员12名。

在“大跃进”浪潮中,团员、青年有一股革命奋斗精神,在东张水库建设中,全大队民工中团员、青年占80%以上。他们组织了突击队,掀起了你追我赶的大高潮。当年还成立了“五四”果林场、养猪场。

1960~1961年,国家经济困难时期,音西大队98名团员在困难环境中经受考验,为集体分忧解难。1960年开发万宝山时,虽然吃不饱饭,但广大团员毫无怨言,坚持造林种果,做到了哪里最困难,最艰苦,哪里就有团员、青年出现。

1963年,音西团员响应毛主席号召,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社会上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拾金不昧、助人为乐蔚然成风。团员、青年参加了基于民兵尖子班,在比武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1964“--1965年,音西团支部为提高团员、青年的思想水平,举办了15期毛主席思想学习班,学习”老三篇“,开展访贫问苦、”忆苦思甜“和”活学活用“讲用会活动,请老干部、老贫农讲村史、社史、家史等,结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展”四好“(政治思想好、”三好“活动开展好、组织生活健全好、联系群众作风好)支部和”五好“青年活动,团支部还建立校外少先队,对少年儿童进行队章学习,教唱队歌,举行人队仪式,以团带队,开展经常性活动。

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开始,音西被打成”黑样板“,团工作受到冲击。至1972年,团组织逐步恢复活动,当年下半年至1973年,团支部开展反对资产阶级腐蚀斗争,组织团员青年参观福清县举办的反腐蚀斗争展览会,大唱《国际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革命歌曲,引导团员、青年学习马列主义。

1977年,团支部为纪念毛主席横渡长江11周年,组织团员、青年开展游泳活动,并组织团员青年参加农业科研,搞”三熟三高产“丰产田和”制种田“等试验田,为国家提供优良品种91053公斤。

1978年,团支部对青年进行”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把被”文化大革命“搞乱的社会风气和道德标准纠正过来,组织团员、青年学习《毛泽东选集》,加强革命传统教育。

1979年,团支部对全体团员、青年进行”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产)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是年5月4日,组织194位团员到”五四“果林场开展造林活动。

1981年7月,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60周年,音西团支部开展”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教育活动,以党史、团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为主要内容,对团员、青年进行共产主义信仰教育。

1986~1988年,团支部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为内容的文明礼貌活动,再次掀起学雷锋活动,组织团员、青年打扫乡村周围环境卫生,美化村容村貌,为五保户、困难户、烈军属做好事。

1991年,音西团总支举办社会主义教育活动学习班,组织137名团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使广大团员进一步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党的”三基“知识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教育,认识农村现行政策、方针,带动广大群众发展市场经济,奔向小康共同富裕道路。

1995年,以中共十四届四中、五中全会和共青团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切实抓好团组织建设,举办入团积极分子培训班,当年新发展团员15名,其中女团员7名,团员人数增加到196名;其中女团员77名,并推荐4名优秀团员作为发展党员对象,占新党员60%,组织团员参加“三会一课”教育,举办了两期实用技术培训班,受训率达90%。

2003年4月,团支部在村党委统一部署下,组织团员青年大搞室内外环境卫生,掀起一场大规模的以“三管一灭”为中心的群众性爱国卫生综合整治运动,并对外来人口和返乡人口进行检查、登记造册,防止“非典”病源入侵和扩散,防范非典型性肺炎在本村范围内发生与流行。

2007年,音西团支部组织10名团员、青年为清洁家园突击队,到乡村周围及元洪路、清荣路、福唐路等打扫环境卫生。

(四)妇女工作

解放后,妇女得到了解放,提高了地位。1951年,音西乡成立了妇女联合会,陈月珍任音西乡第一任妇联会主任。妇女们积极投人了“镇反除霸”、土地改革和
农田基本建设等各项重大运动,广大中青年妇女参加夜校和速成识字业余学校学习文化。许多文盲、半文盲通过学习摘掉了文盲“帽子”。

妇代会还积极组织妇女参加破除封建迷信、移风易俗以及宣传新婚姻法活动。使妇女树立起“自立、自强、自尊、自信”的主人翁意识。实行男女平等,消灭了买卖婚姻、包办婚姻和童养媳等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也彻底废除了过去传统的迎亲仪式,改革了落后的风俗习惯。

许多青年妇女冲破家庭和封建礼教的束缚,大胆地走向社会,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还参加了民兵组织,巾帼不让须眉,许多女青年还同男青年一起在“演兵场”练刺杀。

音西妇女在各条战线上,都曾涌现出许许多多先进人物,吴惠英曾被评为“福建省劳动模范”,陈建玉被评为“福建省先进生产者”,吴宝妹、王桂英等当上了女拖拉机手,陈瑞玉积极组织妇女参加民兵训练,并登台表演民兵刺杀技术,受到了县武装部的嘉奖。1976年,音埔村女青年林秀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音西村历史上第一位入伍的女兵。陈桂英曾任音西大队党总支副书记。

妇代会积极提倡婚事新办,1977年11月,在音西大队俱乐部举行了史无前例的集体婚礼,为移风易俗树立了榜样。

同年,音西大队妇代会被评为“福建省三八先进单位”,1979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在改革开放以后,妇代会更以贯彻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为中心任务,艰苦细致地抓紧计生工作,1991年,村计生办被评为“福清市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

1991年,妇代会组织妇女积极开展农民业余文化学习活动,部分妇女参加农业函授大学学习,有15名获得了结业证书,赢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教委和福建省教委的好评。

音西妇女,从人口比例上和力量上看都能显示出“半边天”的作用。据2005年统计,全村女性人口达5292人,占总人口48.7%;有女劳力2481人,占总劳力的48.5%;全村出国务工的女性有200余人,从事各种行业的有500余人,在各种行业中务工的有1650余人。据估计年创产值约1600余万元。

在妇代会委员和妇女代表中,党员占17.6%,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13.7%,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2%,音西的妇代会机构具有较高的政治和文化素质。音西的妇女们在音西的发展历史中,与男人同甘共苦、并肩奋斗,共同为音西的发展谱写新篇章。

(五)民兵工作

音西的民兵组织成立于1950年3月。开始时,只是一个仅有75人的民兵小队,随后不断扩展、壮大。

1952年,中央政府颁布了《民兵组织暂行条例》,全村95%以上适龄的男青年加入了民兵组织。

1958年9月26日,毛泽东主席发出“全民皆兵、大办民兵师”的号召,音西全大队有1213名适龄的男女青年参加了民兵组织,其中有基干民兵216名。

1959年,根据上级指示精神,民兵以生产队为单位进行了整编,音西全大队共编了47个排、6个连、1个营,共有民兵1329名,其中基干民兵239名,骨干民兵53名。

1963年,全国民兵开展军事大比武,音西大队也组织了两个班的基干民兵“尖子班”(其中男、女各一班,共20名)由解放军部队派人当教练,进行了科学、正规训练。“尖子班”还经常到各中学“比武”,成绩优异,受到了县武装部的好评。

音西民兵组织不仅重视民兵组织自身建设,同时还积极发挥了民兵组织的职能作用,努力参与各种政治运动和生产斗争,为社会办实事、办好事。

1953年夏天,下了一场大暴雨,音西大部分群众的危房面临着倒塌的危险,民兵们在紧要关头,奋不顾身地投入了抢险救灾行动。

1954年,当年干旱,音西民兵又夜以继日地投入了抗旱救灾第一线。

1955年,民兵突击队苦战了4个月,帮助修建了18个水利工程,增加灌溉面积500多亩。此外,他们还积极参加了植树、查螺和灭螺(为防治血吸虫病)等社会活动。

1964,-1965年,音西大队开展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农田基本建设运动,“劳武结合”,全体民兵都积极地投入运动,起了先锋模范作用。在开发红山场时,100多名基干民兵扛着武器和工具,雄赳赳地奔赴红山场,林中基干排的“十八勇士“小分队表现得尤为突出,受到了部队教练的赞扬。

多年来,民兵组织在政治运动中都起了骨干带头作用,在成立农会、反霸斗争、镇压反革命和土地改革等运动中,民兵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文化大革命“时期,民兵工作曾在一段时间里处于不正常状态。当时根据有关指示,民兵武器上交,民兵活动也因之停止。

1972年,民兵组织又逐步恢复了活动。

1975年,在公社武装部的指挥和部署下,开展了”应急“演习训练,学习”应急“本领。音西大队的应急小分队在活动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1981年,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民兵组织也进行了整顿改革,要求缩小规模、减少人数,精简训练项目,突出工作重点,重点训练武装基干民兵、连排长和步兵分队、专业分队,民兵人数从1980年的2147名缩减为810名,基于民兵从278名减少到51名。

1985年,基干民兵和预编人员继续进行训练,普通民兵停止活动。

1987年,35名民兵干部和”专业技术兵“在县民兵训练基地参加训练。

1989年,根据中共中央有关决定,民兵组织进行了大整顿,”清除“一些不合格的民兵,当时实有民兵人数1067名,其中基干民兵190名。

1992年,再一次进行整顿,加强了民兵组织的纯洁性,提高了民兵组织的政治思想素质。据统计,当时有民兵1099名,其中基干民兵198名,”应急小分队“25名。

2005-2007年,村党委更加重视民兵工作,不断优化民兵组织,加强民兵的基本技能训练,提高民兵队伍的战斗力。据统计,2007年,全村共有民兵1088名,其中基干民兵65名,基干民兵中,专业分队1个排2个班40名,”维稳分队“1个班10名,勤务保障分队15名,警戒分队40名。

(六)”镇反“、”除霸“运动

所谓”镇反“、”除霸“就是镇压反革命分子和清除地方上的土豪恶棍。音西村也与全国一样,经历了解放初期”改朝换代“的历史大转折时期。为了让社会从没落腐朽的旧中国平稳地转入新民主主义的崭新时代,音西村于1951年也开展了”镇压反革命“运动,把当时被认为属于”反革命分子“的人进行清理,协助政法机关将他们逮捕法办。对那些过去曾凭借恶势力在地方上为非作歹、欺压人民群众的土豪劣绅、地痞流氓,进行了”斗争“,或实行政治上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限制其自由)。据统计,当时受到极刑制裁的全村共6人。

(七)实行土地改革

当时,农村中划分了两大对立阶级,即农民与地主两大阶级,属于”敌对矛盾“;农民划分为贫农、下中农、中农、上中农、小土地出租与富农,地主中又分
华侨地主、华侨工商业地主、工商业地主和地主。

划分阶级、实行”土改“分田,是由政府调派大批工作队进村,结合”镇反斗霸“运动进行的。

据史料记载,当时划分阶级成分的情况是:贫农415户、下中农219户、中农166户、上中农17户、小土地出租5户、富农12户、华侨工商业地主1户、华侨地主8户、地主4户。

划分了阶级成分之后,没收了地主的房屋、财产和土地,分给贫下中农。在进行”土地改革“时,把原来掌握在村内外地主手中的土地(约占土地总面积80%)全部集中起来,按人口进行分配,人均分得的土地约9分多,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地主也分给一份,让其”自食其力“,参加生产劳动,改造自己。后来对”土改“时期的一些措施和做法提出了更正。尤其是对待华侨的政策有所改变。以后,陆续落实了华侨政策,采取了相关纠正措施:1955年,把原来的”华侨地主“改为”华侨工商业地主“的有2户,改为”中农“的1户;1956年,把原”华侨工商业地主“改为”华侨工商业“的3户;1979年,把原”华侨地主“改为”中农“的1户,原”富农“改为”中农“的1户。

三、”文化大革命“期间的音西

在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左“的错误发展到顶峰。音西大队无辜受害,被打成”修正主义黑样板“,广大干部、群众惨遭迫害,经济濒临崩溃,集体生产和社员生活逐年下降,音西大队成为十年动乱的重灾区。

在所谓”大批判“中,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及其追随者妄图全盘否认音西广大干群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把音西说成是”刘(刘少奇)、邓(邓小平)路线在福建的代理人叶飞树立的黑样板“,叫嚣坚决拔掉叶飞树立的”假红旗“;把大队党总支书记、劳动模范陈德顺同志污蔑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和”假劳模“;把音西人民贯彻以粮为纲、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经验,说是”只抓钱粮油,不分敌我友“;把音西人在发展集经济中逐步完善的一整套经营管理制度,坚持实行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说是”工分挂帅,管卡压“;把音西人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的一套水旱轮作制度,说是”不问政治,重技术“;把音西人对国家作出的贡献,说是”不顾社员死活“等等。

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叶飞同志十分关怀音西大队干部、群众,1966年9月27日他来到音西大队召开座谈会。听说有人要造音西村的反,他对干部、社员慷慨激昂地说:”音西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不能乱斗,如果说音西大队这样的先进叫做修正主义,那我就甘当这个修正主义的头子。“他以老革命家的胆略,旗帜鲜明地肯定和支持音西。

音西大队广大党员、干部遭受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悲惨情景,更是触目惊心。1970年3月18日,党总支书记陈德顺以所谓“现行反革命”莫须有罪名被捕人狱,副书记林孝涌被斗致死,大队长、支部副书记林绍钦被斗差点自杀,副大队长陈金土遭批斗后被“戴帽”管制,其余总支委员全被撤职。在大队管委会干部,民兵干部,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回乡知识青年47人中,有2个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被捕入狱,27人被定为“黑干将”监督劳动,12个被扣上“黑秀才”帽子,其余的被定为“五类分子”;108人党员中,被开除党籍的有7人,长期不予恢复党籍的有78人;甚至,曾在音西工作过的一些党政干部、科技人员和新闻工作者也受到株连,曾报道过音西先进事迹的《福建El报》记者也遭受迫害。

1967年6月30 Et和1968年1月1日,先后发生打砸霞盛、音埔、溪前3个自然村的严重事件。陈德顺的胞弟陈德兴无辜被枪杀,300多人被殴打致伤,100多间群众住房、1所小学校舍和1座粮油加工厂被砸,即将成熟的10多亩水蜜桃被哄抢。音西大队遭受了一场空前浩劫。

从1968年春开始,所谓揭露、批判音西“黑样板”的文章在报纸上连篇累牍地登载,有的材料汇编成册,到处发行,有的材料绘制成图画,列入“阶级斗争”展览馆展出,更有甚者,有些材料还被编人地方教材小学教科书。1970年,音西大队被强行改名为“反修大队”。

“文化大革命”期间,音西大队的经济遭到了严重的摧残和破坏。许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被取消。以所谓大寨式的“政治评分”取代劳动定额管理,否认按劳取酬的社会主义原则,多劳不能多得;生产责任制被砸烂,导致生产秩序混乱;社员超支年年上升,分配不能兑现,大大挫伤了广大社员的劳动积极性。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社员生活水平明显下降,国家征购任务不能完成,集体积累几乎败光。

详见下表:

555.png
然而,在那非常严酷的逆境中,音西人民没有被压服。1971年底至1972年夏,原音西党总支领导王天来、林绍钦以及陈宝瑞、杨为遵等同志挺身而出,秘密调集联络了82位共产党员和群众,出于公心,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联名上书党中央、毛主席、周总理,反映音西情况。他们在夜色掩护下,秘密聚集于蔗园里签名盖章。周总理接到这份报告后,立刻批示福建省委进行调查处理。

1972年8月20日,福建省委常委会决定,成立“省地县音西问题联合调查组”,由原福建省委副书记黄亚光,省委副秘书长、福州军区政治部群众工作部部长李甲,莆田地区革委会副主任宁殿魁和福清县委副书记吕文龙等50多人组成工作组进驻音西,对音西大队所谓“黑样板”问题进行为时50多天的专门调查,写了《关于“音西问题”的调查报告》和18个专题材料,认为音西大队是福建省农业先进单位,在“文化大革命”中把他们作为“复辟资本主义黑样板”进行批判是错误的。报告中提出了恢复音西大队原名,对被错误处理的干部和群众一律给予平反,按党的政策适当安排工作。

1973年1月4日,恢复了音西大队原名,无端被迫害的干部和群众的冤案也先后得到平反昭雪,原来的干部重返工作岗位,王天来任大队党总支书记;林绍钦任大队革命领导小组组长,陈金土为副组长。他们团结广大干部和社员,努力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农业生产日见起色。1975年粮食增产25万多公斤,一季超额完成全年征购任务。原大队党总支书记陈德顺出狱后提升为城关公社党委书记,1977年提升为福清县委常委、县革委会副主任。

四、改革开放后的新音西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改革开放之风吹到了音西,音西开始走进了新时代。福建日报社常驻音西大队的老记者黄岑和高金德等同志再度联袂来到音西采访,并在《福建日报》头版发表了《重访音西》的通讯报道,对音西进行了热情的肯定和讴歌。

毛祚鸿同志在调任音西乡党委书记之前,曾作为县委派出干部,在音西大队长时间蹲点,指导并协助大队(村)做好各项工作。与其他许多驻队干部一起,与音西人民并肩奋斗,为音西的建设发展作出了贡献。

1979年6月,原福建省委第一书记,时任海军司令员的叶飞同志在福建省委有关领导陪同下率东海舰队、北海舰队司令员等一行人来到音西大队进行视察。1979年底,撤销了大队革命领导小组,恢复了音西大队管委会。

1980年5月,音西大队老一辈领导班子退出了领导岗位,由陈宝瑞同志接任大队党总支书记,陈德清同志任大队长。新班子上任后,带领音西走上新长征之路。1981年,实行了土地联产承包制,结束了人民公社和农业集体经济的体制,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民个人,农民在搞好农业生产的同时,把剩余的劳力投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

音西人民曾经走过了漫长的农业集体化道路,经历政治风浪的磨炼,更知道“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道理,因此也更积极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市场经济的道路。音西人民从此放开了脚步,以高度的勇气和热情去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天地,建设新音西。

1985年8月,音西实行“村民委员会”的体制,音西大队管委会宣告结束,陈德清同志任村党总支书记,杨德兴同志任村民委员会第一任主任。从此“村民”取代了“社员”的称呼。

音西人民素以艰苦奋斗精神著称,并形成了音西人的特有风格,改革开放后,新一代领导班子又带领大家进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长征,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成为福清首批“亿元村”,由农业战线的先进典型发展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明星。

2000年7月,音西村的党组织改为党委制,陈德清同志为首任村党委书记。

2003年3月,为了回顾解放后50年走过的历程,村“两委”主办了“音西村50年光辉历程”展览室。一共有5个展室和1个序厅。全面概括、展示了音西村50年来在政治、经济、文化、卫生和社会各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附:82位共产党员、群众(联名上书党中央)芳名录

历届音西村(大队)党支部、党总支、党委书记更迭表

历届党支部、党总支、党委委员名录

历届音西村(大队)村委会主任(乡主席、乡长、大队长)更迭表

历届共青团书记更迭表

历届妇女主任更迭表

历届民兵大队长(营长)更迭表

1.上书党中央的82位共产党员、群众芳名录

林绍钦 陈宝瑞 杨为遵 王天来方淑钦王茂顺 王为霖 王金福 何针英 张至太 张正兴张家和 吴和平吴声河 吴宗建李木桂 李星天 李新良 李新和余亦谷余国云余来兴余其桐 余章和 余海棠 陈万兴 陈世良 陈世华 陈世典 陈月明 陈月珍 陈明玉 陈严兴 陈友顺 陈仁梅陈和金 陈友琪陈严格 陈吓棋 陈桂珍 陈美珠 陈月霖 金仁发金能铨 周亦珠周吓梅林友乃 林友文 林友沐林水宋林友坤林孝良林金妹林吓桂林绍坤林秋香 林金梅林友锵林孝德柯刘弟 洪金信俞乌妹俞水金俞兆进 翁福銮郭天顺 徐治炎顾元炎 洪伙金黄天灼 黄兴旺 黄诚贵 梁 忠 谢金照 董诚华方大炎 董锦平董诚森余木秋 周玉祥 吴吓海吴金山;

2.历届党支部、党总支、党委书记、副书记更迭表

666.png
777.png
888.png
999.png
1010.png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2-21 17:55:09
再苦,也别忘坚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4-27 01:21 , Processed in 0.068074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