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4

戚继光在福清的文武往事

小帮 发表于 2024-5-27 09: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1174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093644wuq6ul7uqj68cqob.png

戚继光在福清写下的诗


093644s8bwmnxbdwokduo8.jpeg


关于戚继光在福清留下的诗词,乾隆《福清县志》卷十二“艺文”收有《宜睡洞》《望阙台》两首。明末欧应昌《瑞岩山志》卷三,在这两首之外还收有一首《振衣台》。也就是说,戚继光至少在福清留下了三首诗。清人林以寀《海口特志》“瑞岩寺”一条对此也有记载:“隆庆中,戚参军继光搜奇剔险,开辟洞天,勒石纪胜。碑文周天球书。又镌“望阙台”三大字于飞来岩上。泰昌元年,相国叶文忠公募缘重建。”


093645aoi5heyp6aoahzzu.png

093644bjwjzwjt8e7fg08b.jpeg

戚继光不仅镌“望阙台”三个大字“于飞来岩上”,还写有《望阙台》七绝一首:十载驰驱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093644nk3hmqqo7mh0u50b.jpeg

这首诗不简单!央广网北京2018年5月30日报道,2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在讲到我国科学家的爱国主义情怀时,习近平总书记使用了戚继光诗词的后两句:“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央广网在背景介绍时讲到,这句诗出自戚继光的《望阙台》。戚继光在守卫福建时,将福清县的一座山峰命名为“望阙台”,用来表明自己身在远方而不忘国家的重托。

093644a8ixy9igxmp8q88e.jpeg

戚继光利用“疆事”之隙,发动军士开辟瑞岩山的大洞天、宜睡洞、归云洞。戚继光为新辟的“宜睡洞”,作了一首五律《宜睡洞》:共爱朝曦好,吾怜夕照斜。听桡归晚渡,看鸟篆晴沙。啸发悲高叶,杯空落断霞。醉衔三尺舞,直欲挽天槎。

093644ul74w34rttnlwvr4.jpeg

戚继光是山东登州(今蓬莱)人,在《振衣台》一诗中,写下“蓬莱有佳人,佩剑游南纪”之句,以表达其“浩歌空九衢,义士轻其躯”的慷慨志气。

093645lj4gfeq52ublbmms.jpeg


093645z17ylyws1y37nylt.png

戚继光在福清写下的碑文

093645si52yltu885lorgm.jpeg

093645vyn922usb2y90x2x.jpeg

戚继光在福清写了一篇《福清瑞岩寺新洞碑》碑文,收录在《瑞岩山志》卷二“艺文志”以及乾隆《福清县志》卷十一“艺文”。这篇碑文1539字,算得上一篇长文,作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丙寅秋九月”,碑文的落款是“敕镇守福、浙、广东伸威营等处总兵官定远戚继光撰”。碑文上石书丹由“吴郡周天球书”。


093646n6bbddlhwiveq6jb.png

这篇碑文不简单!在这篇碑文中,戚继光写到,“余(指戚继光)以此一山冠冕,故遂以瑞岩名”。也就是说,“瑞岩山”系戚继光所命名,并以“瑞岩山”取代了“仙峰岩”的原名。


戚继光是在战事之余写下这篇文字的。碑文中写到:“余雅志林壑,故伺疆事之隙,芒屦选胜,聊适逸怀。”戚继光这篇碑文立意高远,吐露对朝廷忠贞不渝的情怀。戚继光写道:“盖一山极高处,举目四顾,群山开閤,下临绿野,水绕诸村,可以望宸京,名之曰‘望阙台’。”并且,戚继光还找人刻下了唐代诗人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中的两句:“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戚继光以此成联勒于石,以表达自己“不忘君也”的忠怀。


一个堂堂的大将军,为一个寺院写碑铭,足见“瑞岩”对于戚继光的重要。我们曾几次来到瑞岩寺,远眺微茫浩瀚的海面,思绪围绕戚继光在此屯兵、作诗、题碑、抗倭的文武往事徘徊游走。

093646fiw63wn5h199hz1n.jpeg

093646f58me5ekkuaa8eel.png

戚继光在福清交下的朋友

在戚继光在福清抗倭前八九年,有一位泉州卫童乾震,曾在福清海口抗倭牺牲,在戚继光第二次来福清平倭之后,福清有一位名叫郭造卿的,给戚继光写了一封《与戚将军言挥使童乾震死事书》。乾隆《福清县志》卷三十“遗编”,收录了郭造卿这封书信。在书信的开头,郭造卿写到:“闽苦倭久矣,藉明公一鼓而歼之,俾复见太平,幸甚。”


093647dqtud8t082jer7u2.png


谁是郭造卿?乾隆《福清县志》卷十四“人物志·文苑”之部记载:“郭造卿,字建初,化南人(今福清海口镇),为诸生”。“闽中倭起,客游吴越,胡少保宗宪、李襄敏遂礼致之。新安汪司马道昆抚闽,一见奇其文而高其行,礼为上宾”。戚继光与郭造卿也是一见如故,“戚都护继光在闽有平寇之功,枉车骑于造卿,甚委心焉”。时任福清县令叶梦熊,也与之“订盟莫逆”。

093647suwwcuozleueqaau.jpeg


郭造卿作《与戚将军言挥使童乾震死事书》给戚继光,追述童乾震的抗倭功绩,“请赐庙”。这是怎么回事呢?郭造卿给戚继光陈述的,是“乙卯(嘉靖三十四年,1555)倭陷海口”之役。这次倭寇进犯福清,是自涵头(今莆田涵江)经上迳,纠集数千人,反复攻打,致使海口沦陷。泉州卫童乾震应召前来,奋战寇首“万人敌”,斩断其胳膊,倭寇士气大挫。童乾震带军趁势追杀,歼倭两百余。后因寡不敌众,童乾震一边抵御,一边退至覆釜山(位于连江县城西南)下,和自己的部下诀别说:“吾世受国恩,分死于此矣,尔曹速去,无俱毙也!”最后,童乾震在鏖战中和二十五个战士一起牺牲。


093647eb0br5f4zb40zhg4.png


郭造卿可谓有情有义,他给戚继光郑重作书,请求在福清海口、镇东建祠,祭祀这位碧血丹心的“英魂”,以使其为国捐躯的壮烈之举“彰而不湮”。

093648ferdxgrjtrtnhrdw.jpeg


撰文:福建省黄檗禅文化研究院副院长

白撞雨

高山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6-18 01:20 , Processed in 0.071454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