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3

黄檗良冶:闽侯旗山与长乐玉田往事

梦想何先生 发表于 2024-5-1 12:11: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212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顺治十一年,受日本长崎僧众四度礼请,隐元禅师率众弟子东渡。接棒住持黄檗的是慧门如沛禅师,他是顺治三年从隐元禅师手中接法。顺治四年,隐元禅师付法良冶性乐禅师,良冶性乐禅师以“西堂”之职辅佐慧门当山。

 

种蔬采樵狮子岩

良冶性乐禅师是谁?《黄檗宗鉴录》“乾”之部,记载了“隐元禅师法嗣二十三位”,良冶性乐禅师也是排第六位,接法时间是顺治丁亥四年春。元禄十二年(1699年),日本刊刻的《檗宗谱略》,书前有独湛性莹、铁牛道机、千呆性侒所作序言,署名“檗林后学释仙门浄寿撰”。此书卷上是隐元禅师七大弟子传记,此七人均未东渡,排第六位的是“旗山寺良冶性乐禅师传”。

 

书中记载,良冶性乐禅师法名“性乐”,法号“良冶”,福清县人。“为童神志高远,无心于世”。崇祯四年,良冶性乐禅师三十二岁的时候,和他的师兄良哉,一起在狮子岩隐元和尚帐下薙度。“种蔬采樵,清淡自守”,“六经寒暑,犹一日也”。崇祯十年,隐元禅师住持黄檗。《隐元禅师年谱》记载,“夏,立良冶乐为西堂”。南明弘光年,退居辽天居。顺治三年夏到黄檗山省觐隐元禅师,又被立为西堂。

 

《隐元禅师年谱》记载,“顺治四年丁亥,春,付良冶乐住旗山”。隐元禅师“付拂子”于良冶性乐禅师后,良冶性乐禅师就“受请住旗山”。《檗宗谱略》记载,隐元禅师送良冶性乐禅师偈颂一首:“忽然一声破三关,信步崚嶒气象闲。掣得胜旗峰顶竖,龙蛇影里走千山”。这一年,良冶性乐禅师四十八岁。

石松古寺在旗山

旗山石松寺位于闽侯县南屿镇中溪村,始建于宋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初名灵凤寺。绍兴十年(1140年),寺僧天石和尚于寺旁种植龙爪松长成,易名为“石松寺”。曾经历明成化、万历年间两次修建。1999年,石松寺得以重建并因寺藏万尊白瓷佛,更名为“旗山万佛寺”。

 

据《隐元禅师年谱》记载:“顺治年丁亥(1647年),(良冶性乐)师五十六岁,春付良冶乐住旗山”。住持旗山石松寺这一年,良冶禅师四十八岁。

 

在如今“万佛寺”大殿西侧,原来“沙门广霖题”的花岗岩寺额“旗山石松寺”,现今已改为“瑞霖题”的黑石“石松古殿”。此番改动,也许是避免人们误解为什么“寺中有寺”。但是,早在1989年就列为闽侯县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是“石松寺”,而不是这个“石松古殿”。

 

很多人说,当今万佛寺之古刹气象,皆在“石松寺”。这里有南宋绍兴十年旗山祖师“天石”所立《法真松碑》,碑文是:偃盖覆岩石,岁寒傲霜雪。深根蟠茯苓,千古饱风月。住山老祖天石上植松三本,一与寺门立名实,二与山林为标致,三与一切人作阴凉,勿剪勿伐,永荫此山丘。

在石松寺后山,有五处宋代摩崖题刻:一为禅坐山洞右侧之“坐禅室”,下托莲。有诗偈一首:行禅勤宴坐,宴坐健行禅。禅宴无余事,饥食困即眠。二为禅坐山洞左侧之“灵凤山”楷书题刻,上为覆荷,下为托莲。三为“灵凤山”刻石左侧之“果木我栽我培,杉松我种我植,宜护惜之。绍兴二十六年,住山老祖天白”。上覆荷,下托莲。四为坐禅室里面右侧楷书“远山万朵碧旋螺,曹源一派有余波,巍然静坐神不劳,鸟窠无端拈布毛”题刻,落款“祖天书”。五是楷书“炉熏香献长生供,瓶具花敷无尽春,珍重尸迦已陈迹,不知谁识解空人”题刻,于坐禅室左侧三块石刻的最左边。

 

除上述摩崖石刻外,寺内尚存有宋代的石构舍利塔、船形石槽、莲瓣式石盆、抱鼓石等文物遗迹,大殿也是保存较好的明代殿堂建筑。

 

上堂说法在玉田

《黄檗宗鉴录》“乾”之部,记载了“隐元禅师法嗣二十三位”,排第六位的是良冶性乐禅师,接法时间是顺治丁亥四年春。《檗宗谱略》记载,良冶禅师“前后所住超山、圆谷、白云、旗山、妙峰、金峰诸刹”。这在隐元禅师诸位得法大弟子中,算是经历寺庙最多的一个。

 

在隐元禅师“行化扶桑后数载”,良冶禅师“寓栖玉田”。顺治十七年庚子夏天,在四月初八佛诞日,良冶禅师上堂说法。

 

他的徒弟谦益庵上前问法:“世尊示生,九龙吐水,和尚出世,有何祥瑞?”

 

良冶禅师说:“泉披瀑布,弹长舌风,鼓松涛,奏梵音”。

 

谦益庵听后说:“恁么则学人得闻所未闻?”

 

良冶禅师说:“若将耳听,终难会,眼里闻声方始知”。

这一年冬天,良冶禅师“回檗山”。康熙三年六月初八,良冶禅师“跏趺而寂”,“葬本山梅福庵祖塔”。良冶禅师“生于万历庚子二十八年”,“有语录六卷”,是他的徒弟谦易庵刊行的。良冶性乐禅师这位徒弟“谦易庵”,就是道光《黄檗山寺志》记载的“清第十代明谦惟吉禅师”。康熙二十七年,明谦惟吉受请继席黄檗,这位高徒了去了良冶禅师没有做过黄檗住持的“未了”心愿。

 

玉田连系黄檗缘

长乐玉田寺,原名观音寺,位于福建长乐玉田镇玉田村西端观音山上,初建于唐代,后移到今天所在之地,改名为“乾巫寺”。明太常寺卿、南明吏部左侍郎刘沂春,曾在此寓读,曾为玉田寺题匾“天表云林”。刘沂春是黄檗山的有力外护,他为《隐元禅师又录》一书作序,名为“隐元大师广录序”,序中讲到: “今读隐元禅师机语,迥脱常情,顿超物表,若以心传心,如水印水,诚所谓佛光朗鉴,智炬同辉,于兹益信。”

 

门额石匾“乾巫古蹟”,系清嘉庆己巳年(1809年)重修时所留。大殿前有两副楹联,其中一联曰:“十方来,十方去,十方共成十方事;万人舍,万人施,万人同结万人缘”。正座堂下东庑土壁上,嵌有一块木刻碑《重修玉田观音山乾巫禅寺碑记》,落款为“民国丙戌三十五年(1946年)九月十九日观音菩萨挂璎珞良辰,住持金福重修勒石”。碑文为闲云今了和尚所撰。今了和尚是福州南台巨商之子,民国初出家雪峰寺,1941年募缘重修乾巫寺并立此木刻碑。

 

此碑碑文记载,玉田寺是康熙年间,示铭祖师所开创。示铭祖师是临济正传,道德高深,神通广大,得少林之精髓。他云游到观音山,见这里风景清幽,天然秀丽,“堪为办道之场,可作参禅之所”,于是结茅栖此。村里的郑氏兄弟被示铭祖师感化,就舍地为寺,因为此山为“观音山”,故寺名“观音寺”,号“乾巫”。

寺院建成后,经历漫长岁月,而致年久失修。后有示铭祖师之嫡派圆明和尚的高徒,福州的金福演慧禅师,在怡山长庆寺受具足戒,在雪峰“得曹溪之旨”。后于1941年,受长乐玉田乡绅礼请,回观音山重整祖寺,先后修建祖师堂、大殿、观音阁,并修筑了全寺四周的围墙,铺成了各方来山的道路,寺院焕然,清净绝尘。金福禅师谨遵百丈怀海禅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祖训,如此“临济儿孙”,“又将大振于斯山,此后法雨宗风,必定重兴于天下”。

 

撰文:福建省黄檗禅文化研究院副院长

白撞雨

高山

编辑:翁秋英

出品:福清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欢迎转载 转载请标明来源出处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5-16 02:25 , Processed in 0.062125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