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侨乡福清民间收藏家捐古物构件助家乡传统文化传承

芋粿哥哥 发表于 2018-9-23 19: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1438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中新网福清6月7日电 (郑松波 陈仁杰)“再过几天,一都镇王坑村的宋代古廊桥就修好了,到时请你们也帮忙宣传一下,吸引游客到当地旅游。”7日,刚从宋代古廊桥修复工地回来的民间收藏家陈修俊对中新网记者说。
陈修俊系福建福清市阳下街道作坊村村民,他的家被称为“民俗博物馆”,藏品有林则徐手书牌匾以及各种秤砣、箸笼、家具、烟斗、石臼、瓷器、陶器、木器、服饰、眠床等,数量达数万件。

p2zvv4kz20m18765.jpg

p2zvv4kz20m18765.jpg

藏品 郑松波 摄
他所说的宋代古廊桥,位于福清一都镇王坑村的古驿道上。古廊桥始建于宋代,历经近千年的风雨,石板桥依在,桥上的古廊桥构件却早已不知去向。今年初,陈修俊获悉古廊桥现状后,愿意捐赠自己收藏的价值30多万元的清代廊桥构件,并由福清市旅游局和一都镇政府、王坑村等单位共同出资出力对廊桥进行修缮。
这不是陈修俊头一次捐赠古物构件。位于福清渔溪镇联华村的黄檗山万福寺,是中国禅宗一大道场,也是日本黄檗宗的祖庭,它在佛教对外交往与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少来自黄檗山万福寺的文物流落于民间。去年4月,万福寺200多年前流失的4个清朝佛塔构件在陈修俊的热心捐赠下回归寺院,让遗失的黄檗文化得以重拾。
陈修俊从事收藏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受父亲的影响,小时候就迷上了收藏古钱币,早年参军时每月7块钱的津贴费,都被积攒下来买“废品”了。如今他收藏的门类越来越广,其中藏品最多的当属旧时木制家具。

p5s3wgmtjrh18766.jpg

p5s3wgmtjrh18766.jpg

陈修俊介绍藏品 郑松波 摄
陈修俊说,这主要因为近三十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很多农村农舍改建、城市旧城改造,很多旧家具、旧物件被当“废品”处理掉。而这些“废品”在他眼里都是宝贝,统统收购来,有次甚至连车费也用掉,扛着收回的藏品走了一夜的路回家。
陈修俊说,他搞收藏不单单是收存物品,更是在收藏历史。“作为收藏爱好者,抢救和保护有价值的历史文物,我责无旁贷。”
而他的心愿是,希望在有关部门支持下,能建一座民间博物馆,将他毕生所收藏的物品陈列到博物馆去,让后代人都能见到,发挥这些旧物品的社会价值,让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6-8 07:07 , Processed in 0.067537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