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5

福清三中130周年校庆《陈毓峰:忆念老校长林贞瑞先生》

 
福清百事通 发表于 2022-11-11 22: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6509 1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忆念老校长林贞瑞先生

——为福清三中建校130周年而作

        

陈毓峰



      我第一次侧面见到林贞瑞校长,是1954年,在福清一中读初三年,有十个同班同学租住在福清后巷3号有几进老房子的前落西边正房,有一天房东“会母”就对我们说,那是应祥伊叔、龙田融美中学校长,他正走向大门准备出去之时。林贞瑞校长的老母与哥哥一家就住在我们对面房子里,他而立之年,风度翩翩,一表人才。没有想到,7年后我大学毕业就被分配到福清三中任教;更难料到,此后在东张中学、福清高考补习班、福建供销学校福清分班,我都是在林校长领导下任教或兼课。
      1961年8月31日,福建师范学院毕业分配是由学校各系宣布到各专区,而分配到闽侯专区的各系毕业生通知在校内等待,过几天闽侯专区教育局再来宣布分配到各县去的名单。于是,我大概在9月10日左右,才去福清三中报到,学校已经开学一个多星期。我被安排给语文教研组组长郑钦镛老师做助手,郑老师教62届高三年三个班,上学期他上课,我专门替他批改三个班的作文,下学期轮流上课。为了筹办明年七十周年校庆,充实学校图书等设备,学校就派没有课程的我专门上福州采购图书。当年还处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纸张供应紧张,出版新书不多。我跑遍福州城各新华书店,才花完带去大约500元的购书款。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新华书店有专门回收旧书再售出的业务。我为学校买了许多新书,也买了一些旧书。我记得,其中有一本旧书是王利器辑录《历代笑话集》,1956年出版,深受读者欢迎。后来语文组副组长沈清正老师,从图书馆借读了此书,随即就写出《笑话这朵花》,发表在《福建日报》的副刊上。10月25日,我采购图书回到学校,林校长半开玩笑对我说:“毓峰,你在福州睡啦,买书怎么会买了一礼拜!”其实不然,当年几乎所有物资都十分匮乏,也包括图书。每天在各书店买的都手提肩背到亲戚家寄存。有一晚住不上旅店就在南门兜榕树下睡觉,半夜被巡逻的纠察队赶走,只得在大街上来回走,走累了就坐一段四轮车,相当辛苦。再说我刚参加工作个把月的人,哪敢在福州玩许多天,况且我还是守规矩的人。
      我在福清三中任教相跨十三年,只有一次大概是1965年,林校长在教职员大会上,不点名批评说:“有的老师白天反锁宿舍门在里头干什么?”会上大家听了也不知道是指谁。但我心知肚明是说我的。我有开夜车习惯,晚上备课、改作文到深夜,有时通宵达旦。上午上完课,下午就要关门睡大觉。为了避免人家打扰,我就把宿舍门反锁着午睡。融美中学当初建设南洋楼做学生宿舍,为了便于管理学生,就在房门上留下一个约20见方空洞,然后镶上玻璃,可以观察学生的动静,或有病倒在床的学生。后来这楼上房间改作教师宿舍,大家就把这块玻璃用纸贴上了。我就利用这个装置,临时把玻璃拿开,伸手出去反锁房门。有天下午高二(2)班学生薛水官上楼就喊:“毓峰老师你在哪个房间?”我以为找我总是有事,不能再蒙头睡大觉,就开门出去了。我反锁房门睡大觉之事,不知道怎么会传到林校长那里,又是怎么传说?校长批评的是事实,但我没干不可告人的勾当,也就十分坦然而不加辩解。本来每个房间要住两个教职员。总务处主任林和善老师,了解我惯开夜车爱独住的希求,有意要照顾我,就对我说,他准备在南洋楼东边中间安排一个房间,与我同住,午睡来休息,晚上他就回到街上家里睡觉,你就可以独自去开夜车而不影响同室的人。我自然感激不尽。直到“四清运动”时有人提意见,和善主任才撤销了他的床位,另排他人入住。
      福清三中初中部一般有十八个班;高中部一般只有六个班。语文组副组长分管初中部教学,教初中语文;语文组组长分管高中教学,教高中语文。高中语文教师只需三四个就够了,是语文组长和个别老教师。在我到校前后,有两个大学早我两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并分配到福建师范学院当助教,随后下放我校的教师,只教过一年半载的高中语文,后来就去教初中。而我只是一个青年教师,却能够一直在教高中。也就说明林校长等学校领导,对我教学和人品的表现认可。

221501rbvupss7piuw7wes.png

上图:福清三中63届高三年(3)班高考后合影于福清卫校住处

      上图是福清三中63届高三年(3)班高考后合影于福清卫校住处。有七个学生上街去没有在场。
      二排(左起):林能士(教导处副主任、政治教师) 、庄启麟(工会主席、历史教师)、
      林贞瑞 (校长)、陈毓峰(班主任、语文教师)、林金华(校医)、张修顺(总务处职员)。
      四排(右3):曹德淦:2003—2008年任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玻璃大王曹德旺兄长。
      1966年2月间,全体教工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自我检查,学校领导干部作“四清下楼”,林校长的检查内容记不得了,但我的印象是字斟句酌,无懈可击,显示出他青年时代参加“原野读书会”,并参与创办《原野》半月刊,留下深厚的语文功底。我只记住了结尾说的三句话:“我性格如此,条件如此,也只能如此。”这“三如此”也就成了林校长在大家心目中的口碑。随后以副县长刘志权、和县长王建道太太、县妇联会主席崔秀莲为首拥有三四十个人马的“四清”工作队改作“文革”工作组,进驻我校。党中央号召人人参加运动,不能做“逍遥派”,否则,要秋后算账,于是,揭批校内“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和大部分教师的大字报铺天盖地。这时候,我也写过一张批判林校长的大字报,我抄人家揭发出来的材料说,年纪轻轻的林贞瑞为什么会得到国民党县党部书记林朝机的赏识,其中有没有问题大可质疑?我只是改写时,在林朝机之前加上一个成语:说1947年,国民党县党部书记老气横秋的林朝机怎么会如此赏识年纪轻轻(才26岁)的林贞瑞,请他担任私立闽海初中校长?敬业的语文教师往往对成语和词语有职业性的敏感。同行的余乃昌老师,对我用上“老气横秋”一语大加赞赏。我说这是从毛主席的文章或讲话中学来的。
      1971年8月,全校教师集中在福清侨中参加“斗私批修”学习班。学习班结束后,全校有15个领导和教师被调离。大部分是有所谓“问题”的领导干部和当过“派头”的教师,小部分是正常的工作调动。林贞瑞、薛德惠夫妇被调到东张中学。而林校长又被再下放到更偏僻的山沟沟的东张玉林小学初中班任教。班上有个我的堂弟名叫陈毓培,林校长就猜测这应该是与陈毓峰同族兄弟,就问毓培认识毓峰吗?毓培答道,我认识,叫他“楼顶阿哥”。毓培父母是农民,兼忙于制作线面,就把两三岁的小毓培寄托给我祖母照看。我在福州上学回家后往往一个人躲在楼上看书,他不懂我的名字,所以只叫我“楼顶阿哥。”林校长就交代毓培说,毓峰有回家你要叫他来看我。于是,有一次我从福清三中回家时,就去玉林小学看望林校长。玉林小学是办在玉林村陈家的“宝山店”里,该店是一栋两层楼有附厝的大房子。初中班是放在后厅东侧坐北的较为阴暗角落里,只有三面墙,没有窗户,西边是天井。是从来不做教室用的。没有水泥或三合土的地面,只有已被踩成黑色的泥土。林贞瑞校长面前一张红漆的八仙桌,就是讲台,面对眼前稀稀落落的十几个初一下学生,据说原有四十名学生,但出勤率不高。他教的是语文、历史和地理。真没有想到,一所建校80年的福清三中老校长、享有99元月工资的中级干部,在“文革”中却落魄到这种地步!他正在上课,不允许多交谈,只是寒暄两句;在偏远的小山村里,居然还有当年的下属能够来看望他,也就心满意足了。还好只上了一学期的课,第二学年这个初中班就并到东张中学,林校长也随之回去。但他教什么课,有没有兼什么职务不清楚。
      直到1973年3月,我请调回东张中学,才知道落实政策后,林校长任教改组组长(即“文革”前的教导主任)。见到与林校长同时调到东张中学的原福清三中老同事:工会主席、历史教师庄启麟、语文教师蔡长溪和英语教师薛德惠(林校长的爱人)。已调到福清县进修学校的郑年钗老师,原是东张中学74届高二年(5)(6)两班语文教师、(6)班班主任,兼语文组组长(副组长是倪秉炯老师)。我是接替他的语文课、班主任。语文组组长空缺。老蔡是福清三中同教研组十年的老同事,对彼此的业务水平、性格特点都十分了解。他1959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分配到福建师范学院历史系当助教,大概只有一年半载即下放到闽侯一中教语文,1960年又调到福清三中,开头教过高中语文,1961年我进校后他都在教初中。他的口才是语文组第一,活动能力也最强,“文革”初期是福清三中“前战团”派的第一个教工组织“红旗战斗队”的一个头目,挂帅的是中共党员、初中语文教师薛行琅。因为“派性问题”才被调到东张中学来,担任74届高二年(3)(4)班语文。庄启麟老师担任高二年(1)(2)班语文兼(1)班班主任。我看出了老蔡有谋语文教研组组长的欲望,他也意识到我是他的对手,对我相当热情,为我买来我无法买到的三斤鸭蛋。我由衷地对他表白,他当语文组组长我拥护。的确他的组织领导的能力比我强,但我的语文功底或许略胜一筹。不久,福清三中教改组组长李为柱(他原来是东张中学教导主任,1971年调到福清三中为教改组组长)带领几位老教师:语文教师张修潮、英文教师吴章培等人来东张中学听课,学校食堂烹调好菜好饭请客。饭桌摆在礼堂兼食堂的舞台上。学校领导作陪,教师只见老蔡上去。随后担任教改组组长林贞瑞就对我说,毓峰你为什么不上去吃,我说我不是语文组组长,怎么好意思去作陪。林组长又说蔡长溪不是去了。此时语文组组长仍是空缺着。大概直到三月底四月初,学校决定语文组全体教师到莆田一中听课,为了代表学校语文组与对方交流语文教学问题,学校就必须确定语文组组长。听课带队是教改组副组长郑式侨(原是福清侨中教导处副主任),出发前一晚,郑式侨副组长代表学校宣布:经学校领导研究决定,陈毓峰同志担任语文教研组组长。老蔡听到即大为光火,与郑式侨副组长摩擦起来,并说不去听课!第二天他还是去了。因为他趁听课后回泉州探亲可以报销东张至莆田的往返车费。随后不久,老蔡就调回泉州去了,留下两个班就由我与庄启麟老师各教一个班。此时,东张中学革委会主任是福清县原教育局局长杨尔兴。我之所以能够被确定为语文教研组组长,自然首先得到福清三中老领导林贞瑞校长、陈栋徽副校长、工会主席庄启麟(1962年他是福清三中高三年3班班主任兼历史教师,我是语文教师)的一致认可,自然也应该得到一把手杨尔兴主任的首肯。

221501fjnu1nr10jtojy22.jpeg

上图:东张中学74届高二(6)班毕业合影。第二排(左起):郭宝凤(数学教师)、陈绍炎(物理教师)、陈弼(数学教师)、张君钧(生物教师)、黄坤苏(总务组组长)、陈栋徽(副主任)杨尔兴(主任)、林贞瑞(教改组组长)林中钦(政治教师)、唐子金(政治祖组长)、庄启麟(语文教师)、檀永钿(英语教师)、蔡本雄(数学教师)、陈毓峰(班主任、语文教师)。


      74届高中毕业之后,我接着教75届高中毕业班。1975年6月底,在一次教职工大会上,领导宣布我调到道桥分校教初一年语文,接替年纪大调回本校的陈份常老师。我颇感愕然。随后教改组长林贞瑞叫我到他办公室去,他开门见山就说,陈(栋徽)主任(杨尔兴主任已调离)本来是要调初中语文教师倪秉涌去道桥分校,秉涌不愿去,就改作你。我就说为什么要拿唯一一个中文本科毕业、语文组组长、教高中毕业班的教师去顶替高中学历的初中教师?我想不通。陈主任岂能这样欺软怕硬,或另有隐情!再说陈主任搞突然袭击,没有预先通气,人家还以为陈毓峰犯了什么错误被贬到教师都不愿意去的道桥分校。如果陈主任事先有通气,说明派往道桥分校教师有困难,作为福清三中的副校长、现在的一把手,我怎么不会支持他工作而欣然前往。无可奈何,我只提出一个要求,要把家属从老家带到道桥分校,学校答应了,我使用陈份常老师原来的宿舍与厨房。我在道桥分校待了一年又三个月。
      1977年3月底,道桥分校撤销,我才回到本校。家属也搬进玉井宮教职工宿舍,寝室就在戏台下围隔的房间。厨房是在大门内靠墙的临时搭盖,是人家用过的。教改组组长林贞瑞和薛德惠老师一家住在戏台东边的周楼上,厨房是在戏台东边临时围隔起来的。我的寝室与他的厨房的中间是戏台。我们成了邻居。
      我的课程尚未安排。4月初,有一天,陈栋徽主任对我说,莆田地区师训班要借调你去参加《汉语大词典》编写组工作,去不去?我说去。两天后我就到莆田地区师训班报到了。
      1977年12月间,恢复了已经停顿11年的高考。1978年2月,我从莆田回家过春节,陈栋徽主任就对我说,新学期你不能再去莆田,要回来教高中毕业班。于是我就担任了78届高中毕业班的语文教学。1978年7月,再次落实政策,教改组组长林贞瑞调任渔溪中学副校长。我也就搬进了林校长用过的宿舍与厨房。1979年4月,我也调离了东张中学,到福清华侨中学大专班任教。
       1988年秋季,福清民主党派借县总工会房子联合办高考回读班4个班,林贞瑞为校长、倪朝铭为教导主任,我去兼一个班语文。1994年秋季,县农工党借新建的县总工会房间和里美小学教室办福建供销学校福清分班4个班,林贞瑞为校长,倪朝铭、陈华光为教导主任。我又去兼在里美两个班语文课。1995—2005年,退休前后,我都在外兼课兼职10年。这期间只有一次在福清邮局见到林贞瑞校长。他说:“现在你们的工资都比我多了。”的确如此,现在我的学生工资也比我多了。社会在进步,工资在增加,这是大好事。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推到沙滩上。
      大概是2004—2005间,听说林贞瑞校长年事已高,又瘫痪在床,我应该去看望他。于是,有一天我买了10粒进口蛇果和一箱牛奶,去东门高知楼二楼(听说是政府无偿分配给有贡献的高级知识分子住)。找了许久,还是他的长子亚彤(他是东张中学75届高中毕业、我教过的学生)下来接我上去。林校长躺在临时制作的矮床上,薛德惠老师也在场。林校长看到我很高兴。与我谈了许久,虽然他语言有障碍,但大体能够听懂他所说的话。他说:“你校外语系何尚娟老师认识吗?”我说认识。”“她是我的外甥女我姐的女儿。”我认识林校长兄长一家人,但这个外甥女还是第一次知道。后来听说他的长子亚彤意外伤亡,他受到刺激,不久,林校长也与世长辞了。
      林贞瑞校长历史清白,涵养深厚,忠于职守,德高望重,是任职时间最长的老校长。在这福清三中建校130周年的日子里,怎不引起我对在龙田、东张、福清三地四校共事的林校长深切的怀念和由衷的尊敬。
      



作者简介:陈毓峰

    

      1961年8月毕业于福建师范学院中文系,1961年9月—1973年3月福清三中高中语文教师,随后在东张中学、福清侨中大专班任教,1981年3月调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任中文教师直到退休,职称副教授。


生活在福清,爱福清,看福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1)
暖心 | 来自广东
哇哦,还是三中。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2-11-12 00:38:21 来自手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4-26 04:41 , Processed in 0.066311 second(s), 17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