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南岭镇采风】春山如笑 以梦为马 ——大山村风情

酥吟宠儿 发表于 2021-7-24 11: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7393 2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福清崩山与大姆山层峦交叠之腹,有一处名为“大山村”的行政村,下辖食菜厝、卢厝楼、下底楼、高厝楼、单斜埔5个自然村,平均海拔345米,四面环山,北高南低,风雾环绕。村民生活于地势平缓处,过着草场放牧、桃林饮酒式的悠然生活。

大山村与长乐连片的6500亩的大姆山草场为福州辖区最大最美的草场。其草质天然,不同季节在阳光照耀下,呈现浅豆绿、橄榄绿、茶绿、葱绿、原野绿等丰富色韵,自西向东绵延十几座山头,被美誉为家门口的“呼伦贝尔”。

我们采风队在一路红地透火的映山红陪伴下,徒步石阶而上,来到这片广袤的高原草场。农闲之时,村民赶着牛羊来此放牧。牛羊摆蹄摇尾,散落地咀嚼着新鲜、甘甜的草料,远处映着翠峦起伏、云雾如海,彷如画境。这里静可享风起云舒,动可与牛羊共趣,待上一时半刻,心绪好似被点燃一星灯火,不禁柔软、温煦起来

山色青青,怎能少了鲜艳相称?大山村还有一处桃花谷。下山七拐八转,踩着青石小路一步步走近,立刻被晕染开的大片绿枝桃红迷了眼。仔细看,每一朵花瓣形状、颜色都不尽相同,嫣红、深红、水红、粉红,枝枝蔓蔓地摇曳着、昂扬着或低垂着,似美人的艳,又似月光的润。倘若用深瓷白碗盛些农家自酿的地瓜酒,坐在桃树下,呡上几口,想必喉咙深处也会带上几分桃花香。

桃花灼灼,赏花、对酌,颇有古人风韵。相传古时,宋代理学家朱熹从尤溪县步行半旬至福清,听闻桃花谷盛景便想一睹芳容。可惜,当时气候萧瑟,桃花迟迟未开。同行的福清名士建议他先去长乐拜访友人,再回来亦不迟。朱熹却生怕错失花期而决意留在大山村,一边在私塾讲课,一边等待春风花百枝。朱熹的名气吸引了众多村民前来听课,小小私塾人满为患,不堪重负。朱熹便把课堂移到桃花谷前面的空地上,一边引经据典,启领村民开悟,一边暗自观察桃林枝叶花蕊,度过了一段清雅的时光。

岂料,某夜暴雨突降,河水骤涨,把数百棵桃树全部冲毁。村民痛惜不已,为朱熹满心期待成空而伤心。隔日晨起,朱熹目睹桃林惨景,虽难免叹息,却并无不悦,自认是上天旨意,反而宽慰村民说道:“现实的桃花开了还会谢,心中的桃花要常开不败……”朱熹离开大山村时,特地写了一首诗《桃花谷》来纪念心中的桃花源:“大姆山下沐春风,满谷仙桃照水红。何必武陵源上去,涧边好过落花中。”村民把诗句刻在桃花谷石头上。说来神奇,此后这里的桃花一年盛似一年,远远望去如一带粉红浓云半拢住村庄,成为闻名遐迩的网红美景。

除了春山如笑的自然美景,大山村还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现存众多祠堂、民居、寨堡、宫庙等清代、民国时期古建筑。古厝多斜坡屋顶、花岗岩墙面,以宽敞的庭院大埕为中心,形成进深短、面阔宽的布局特色。它们带着岁月颜色分散于田地和山体之间,使这里多了一份悠远的古朴气韵。

食菜厝是一座由13座古厝组成的古堡式建筑群,建于清嘉庆年间,历时18年建成。几株小叶榕、朴树、铁冬青等百年古树旁侧掩映,光线明暗,纵深错落,清风霏雨下颇有门额题刻的“松风竹雨”般意境。食菜厝不仅保留了古建筑风貌,还有一段传奇增添了其神秘。

大山村古厝多以姓氏命名,如卢厝楼、高厝楼。这座大厝是陈姓祖传,为什么不叫陈厝楼?

原来,陈家祖先陈传松(字云五)因家贫投奔岳父卢家,以养鸭为生。他听说石竹山祈梦灵验,便前往问卜发家之道。得到的解梦之语为:“要想富,换肠肚。”陈传松百思不得其解。不久,其父亲因吃蛏饼被蛏壳卡住喉咙而去世。陈传松大悟“换肠肚”的含义,从此“食素不食荤”。

一天清晨,妻子卢氏烧饭时,灶脚突然塌陷。陈传松觉得蹊跷,扒开泥土,竟发现灶台下是个大坑。坑里埋着3个用石盘盖着的大缸,缸里满满都是银子。夫妻俩欣喜过望,但当时正值土匪横行之际,恐意外之财招来祸事,便把银子藏好,决定对此事守口如瓶。后来,陈传松想盖新厝,就对外敷衍说是仙翁托梦,挖出少许钱财。陈氏大厝经18年才全部完工,银子一点一点用,世人才没有起疑。福清民间把食素称为“食菜”,陈传松坚信食素能带来福气,便把家宅取名“食菜厝”。久而久之,厝名也成了地名。

陈传松是颇有商业头脑之人,深知财源不断才能富裕长久,又陆续购置田地以出租收租。陈氏几代人享受着富裕生活,食菜厝村也成为远近闻名的富饶之乡。

解放战争时期,闽中游击队司令兼政委黄国璋、副司令员陈亨源曾带领100多名游击队员住在食菜厝村开展武装斗争。这也让此地又兼具了红色基地意义。村民陈宜春请我们去他家开设的民宿品茶聊天,便讲起了他父亲陈世琛的一段红色情缘。

1946年春末,乡亲们披着棕衣在田间插秧,看到一大队游击队员依着山边,沿着小溪开拔而来。战士们衣衫褴褛、精疲力竭,领队陈亨源副司令征求村民同意后,下令在此安顿、休整。村民纷纷放下锄头,男人们拆门板打铺,生火吹木桶饭,女人们上山采笋尖、摘杨梅。不多时,十几桌晚餐便准备妥当。大家喝酒夹菜吃得正欢,一群喜鹊落在屋檐和枝头喳喳地叫个不听。黄国璋司令员放下碗筷,调侃道:“看来到这地方是来对的,连鸟儿都欢迎。”

游击队在村子安营扎寨后,与村民朝夕相处,很快亲如一家。这支队伍纪律严明、骁勇善战,为闽中地区的革命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当时,黄国璋、陈亨源等人就住在陈世琛家里,他们秉烛夜谈革命理想,结下了深厚的兄弟情谊。后来,陈世琛受到感召,自愿前往国民党军队当间谍,为共产党提供了很多重要情报。

“文革”期间,陈世琛因双重身份无法得到证明,惨遭迫害。幸而经多方奔走,终得平反。20世纪80年代,福清县民政局特意给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建国后退职人员发放生活补助。陈世琛“冒生死而不顾,为党为革命进行秘密通信活动。”且暴露后“坐牢、受刑,历尽非人之苦。出狱后即随军工作……解放后编入长乐县三溪区中队为队员”。为表彰其功绩,每月发放325角补助。325角在当时不算小数目,已能让他安度晚年。陈世琛不曾后悔自已的抉择,甚至让儿子在家中墙壁上镶嵌口述文字,以示纪念。“一位地下党员老革命的口述,勒石铭记,让晚辈记住乡愁,不忘历史……”

食菜厝村属于陈姓家族,而卢厝楼村和下底楼村则是卢姓家族聚集地。两个村子因地势高低和先后迁移分别取名区分。下底楼村在卢厝楼村的下方,村子不大,几栋石头古厝都有些年头。高厝楼村顾名思义,便是高氏族人开枝散叶之地。高氏祖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为高氏先祖高允联建造,总面积约108平方米,共有大小房间7间。这些古迹都已被政府保护起来,作为文化资源以待进一步开发。

我们几个村落依次参观、走访,感受着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纯粹、淳朴的人文和乡村气息。一位老妇坐在自家屋头,看到我们交头接耳走来,站起来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老人已有百岁高龄,却精神矍铄,笑谈自己身体还硬朗,有时还会到自家菜园种菜、挖菜。这里山好、水好,长寿的人很多,难怪大山村也被称为“长寿村”。

山坡处一块浅褐色岩石镌刻着一方漆红“寿”字,跟“长寿村”美名相得益彰。此字一气呵成,飘逸灵动,笔画叠合拆开后竟可分解成“生命至上”四字,可谓神妙!相传,南宋时有一位仙翁在此炼丹,吸日月之精华,汇山水之福气,历经九九八十一年,终炼出3粒仙丹。他把2粒进献给皇帝,1粒赠与村民。皇帝请太后服用后,太后活至99岁方寿终正寝。皇帝感念在怀,遂亲自书写大大的“寿”字,赐名仙翁炼丹之处为寿字岩。村民深受皇恩,把“寿”字雕刻于此,以永世铭记。

一条蜿蜒溪水在寿字岩附近静静流淌着,水色澄莹,既让此地增添几分灵性,又让炎炎夏日多了分清凉。多年前溪里经常挤满嬉闹孩童,抓小鱼、小虾,打水仗,一闹就是一天,整个山脉都洋溢着欢笑声。夕阳西下,余晖弥漫半个天空,呼唤孩子回家吃饭的乡音开始此起彼伏。孩子们甩着湿漉漉头发,大颗大颗银白水珠从肩头划过,洒下一路水渍……

可惜,那些欢畅、童趣的画面已许久未见了!

许多年轻人不甘蛰伏于山村,纷纷携妻女远赴城市创业谋生。人口流失是很多农村都面临的严峻考验。如今,大山村在政府引导和村干部的积极努力下,正在探索一条把分散的自然资源、饮食资源、文化资源相整合的新路,紧跟乡村旅游热潮,致力创新致富、人才回流。在保留传统又能跟紧时代发展的大跃动中,这里的草场、古厝、桃林、传说、人心都在蠢蠢欲动。越来越多的游客驱车慕名而至,游走在古迹和美景之间,流连忘返。大山村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如春笋般正拨开层层外壳,以甘甜、明媚面貌让世界重新看见。

“揽景会心,便得真趣。”我们虽只是匆匆半日,囫囵吞枣般深深浅浅地感受大山村,但是那些入眼、入心的情绪,会似一纸蝴蝶,以各种形式,向外用情地飞翔出去。每一个与它擦肩而过的人都会无形中成为剥笋人,何其幸甚!

作者:王春燕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2)
非诚勿扰888 | 来自福建
桃花灼灼,赏花、对酌,颇有古人风韵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1-11-21 06:34:00 来自手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爱你一芳 | 来自福建
家门口的“呼伦贝尔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1-12-31 06:40:21 来自手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4-25 07:57 , Processed in 0.057108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