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羊叔叔 发表于 2018-9-24 15:20:12

令人大开眼界的福清筷子文化

随着时代变迁,过去不少常见的生活物品因不合时宜而逐渐被淘汰,“箸笼”就是其中之一。现在的年轻人对“箸笼”比较陌生。然而,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每当看到“箸笼”,仍会勾起不少往昔的回忆。


认识“箸笼”之前,首先要认识什么是“箸”。“箸”就是现在人们用餐时所使用的“筷(子)”。“箸”在先秦时称做“挟”,也写作“荚”。

“箸”产生于新石器时代,距今有3000多年历史。汉代史学家司马迁著《史记》时,称商纣时期的“筷子”为“箸”。两汉时期又出现了“筯”字。

唐朝诗人李白《行路难》中“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之句,以及诗人杜甫《丽人行》中“犀箸厌饮久来下,鍪刀镂切空纷纶”之句,都提到“箸”字。

在唐代,“筯”、“箸”通用。唐代以降,则统称为“箸”。近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背影》中“举箸提笔,诸多不便”,也提到“箸”字。可见,“箸”是福州话中仍保留古汉语特征的典型例子,有古汉语“活化石”之称。

“箸”为什么改称为“筷子”呢?素有两说:一说古人十分讲究忌讳。“箸”、“住”谐音,“住”有停止之意。人们希望事业一帆风顺,不住地前行,故改“箸”为“筷”;

另一说是“筷子”——快也,表达了食者进餐时的动作情状和欣慰之态,故改“箸”为“快”。由于“快”多以竹制成,人们便在“快”字上冠以“竹”头,就成了“筷”。

民以食为天。福州人在饮食文化发展过程中,对“箸”产生了膜拜情结。这种情结在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宗教、礼仪等活动中无处不在。

在福清农村,无论生卒、嫁娶,或多或少都与“箸”有一定关联。新厝镇一带,春节期间要炖好满满一钵米饭,然后插上纸糊的迎春花及十双“箸”,以示年年有余。

女儿出嫁时,娘家要出送十双“箸”,新人要唱“闹箸歌”(即“哭嫁歌”),以示对父母兄弟姐妹的感恩之情。

人们祭奠死者时,每每在供品旁摆上一双“箸”,或在米饭上竖插一双“箸”,以示追忆故人。

家中若购买一副新“箸”,就会拿一块红布把它包裹起来保存好。启用新“箸”,必择吉日。每年大年初一,人们一般都会换上新“箸”。

而“退休”的旧“箸”,绝不会随便丢弃、挪作他用,而是慎重地保管好。因“箸”代表人丁兴旺,随便丢弃就意味着“损丁”。


“箸笼”就是盛装“箸”的器物。在福清,通常将置于饭桌上的称为“筷筒”,而将挂在墙上的称为“箸笼”。

“箸笼”是民间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具,具有浓郁的民间工艺特色,充满乡土民俗文化气息。“箸笼”一般由陶、瓷、木、竹、砖等材料制成。自从发明塑料之后,也有用塑料制成的“箸笼”。

在福清民间,陶质“箸笼”最常见,其次是瓷质、木质、竹质,砖质鲜见。“箸笼”多分为左右两个槽。一个槽存放“筷子”,另一个槽存放调羹。其外观虽万变,却不离其宗。

陶质“箸笼”一般上口略大,往下逐渐收束,或呈圆形,或呈扇形,或呈梯形……正面一般上釉,背部、底部露胎不上釉,背部较为平整,上有一或两个小圆孔,便于悬挂,也有的背部呈半圆的弧型,以便挂在圆柱上。有的“箸笼”不上釉,呈现其本来面目。

陶质“箸笼”便于清洗,能长期使用。古拙、美观、实用是其最主要特色。“箸笼”前面一般饰有“八仙”、“龙凤”、“松鹤”、“梅雀”、“耕种”等吉祥图案。

还配有“福”、“禄”、“寿”、“喜”、“五子登科”、“三星拱月”、“天官赐福”、“和气生财”等吉祥语,以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文革期间,“箸笼”也带上整治色彩,打上阶级斗争的烙印,不但饰有各种毛主席图案等,还配有毛主席语录、林彪题词等等。

一般来说,农家的“筷子”并不放在碗橱里,而是放在“箸笼”里,这样不易长出黑斑。旧时,人们常常把“箸笼”挂在饭桌的上方,一来表示主人对“箸”的尊重,二来便于存、取。
tupian/n1ep21ckicj7152.jpg
据福清一收藏家介绍,在收藏过程中每遇到一个“箸笼”,他都不会轻易错过,总会收购予以珍藏。
tupian/qg0jldyjfi57153.jpg
因为每一个“箸笼”都是特定年代的见证物,其背后都有一个个不同寻常的故事。他所收藏的数十个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箸笼”,让人大开眼界。
tupian/ryzf40hvsvy7154.jpg
虽然“箸笼”现在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箸”作为华夏民族的文化特征之一,仍是人们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用具。
tupian/ip4uw3o53cw7155.jpg
不仅如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箸”的制作原料不断丰富,制作技术不断提高,相继出现了铁箸、铝箸、骨箸、铜箸、玉箸、象牙箸等等。
tupian/3hqeja33bzh7156.jpg
遗憾的是,这些高贵的“箸”大多躺在消毒柜或碗柜里,再也无法找到与之相匹配的“箸笼”了。
tupian/ymdazijuy3h7157.jp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令人大开眼界的福清筷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