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丸女士 发表于 2018-9-24 15:19:06

清代福清人对台湾的贡献(一)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收复台湾后,为应对外侵或内乱,朝廷先后任命1000多名五品官以上的官员驻守台湾。其中,有11名是福清人(含福清籍),分别是副将江继芸、陈景新、萧得华、詹功显、林瑞凤、施得高,参将林得义、吴清华,以及施琅、施世骠、杨仕珦、胡宗明。此外,福清儒士张士昊、林庆旺、薛士中、何朝炳,也为台湾文化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本号分四期连载。
一、名将

●江继芸(1788~1841),字源选,号香山。福清海坛(时属福清,今平潭)人。祖父江全韬曾任福建水师提标参将,参与平定台湾。父亲江毓亭,曾受封“武略骑尉”。

江继芸从小生长在军营,深谙水性,精通武艺及兵法。嘉庆十三年(1808年),江继芸从军,编入水师海坛镇,参加了黑水洋大战。嘉庆二十年(1815年),因缉拿海盗有功,升千总。道光六年(1826年),升福建水师前营守备。4年后,转任福建水师右营守备,再迁都司、游击。道光十五年(1835年),任台湾水师协副将。

道光十九年(1839年),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江继芸积极缉查鸦片。随后,代理南澳镇总兵,亲率水师在闽粤交界海域,堵截贩运鸦片船只,没收烟毒,击退英船,博得林则徐、邓廷桢赞赏。

次年,经邓廷桢举荐,升福建海坛镇总兵。上任后,大力整顿海防,加强防御力量,深得朝廷好评,不久调任金门镇总兵。时英军正策划进犯厦门,闽浙总督颜伯焘派江继芸任厦门前线副总指挥,出镇左翼防线。他慨然受命,驻扎湖里山炮台。

由于英国政府不满足于《穿鼻草约》的侵略战果,炮轰厦门及湖里山炮台。江继芸命令各炮台奋起还击。由于后援不继,官兵伤亡殆尽。江继芸受伤后落水,为国捐躯。朝廷闻讯,诰授江继芸为“武显将军”。《清史稿》对江继芸抗英事迹作了记载。江继芸是福建抗英第一人。

●陈景新,生卒不详。福清人。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升任副将。
●萧得华,生卒不详。福清海坛(时属福清,今平潭)人。萧得华自幼熟悉水性,未及壮年即投身海坛镇军营,并参加与海盗的作战。因屡获战功,先后获升把总、千总、台湾水师左营守备。

嘉庆十四年(1809年)4月,率部歼灭海盗。8月,又在浙江定海渔山洋剿捕海盗船,得以升迁为台湾水师左营都司,后再升为澎湖水师右营游击。其间,曾护理澎湖水师副将。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萧得华出任澎湖水师协副将,统帅两标水营的数千名兵勇。后虽几经沉浮,但长期戍守澎澎湖。

●詹功显(1772~1854),字鹤峰,福清海坛(时属福清,今平潭)人。祖父詹元,任福建海坛镇把总。父亲詹殿擢,因屡立战功,任浙江温州镇总兵。詹功显自小酷爱武艺。清嘉庆元年(1796年),詹功显加入清军水师,充任营弁。

从嘉庆十八年(1813年)开始,詹功显领命统兵奔赴台湾,在鹿耳登陆,随后即调任澎湖左营右哨千总。嘉庆二十年(1815年),调任台湾协水师中营守备,驻扎台南安平镇,屡建奇功。

3年后,升任台湾协水师右营守备。道光七年(1827年),调任澎湖协标右营守备。2年后,再升台湾水师协标中营护游击。

道光十八年(1838年),升安平台湾协水师副将,其上司是水师提督陈化成。道光二十年(1840年),詹功显临危受命调任澎湖协副将,驻妈宫汛,统辖左右二营。

次年,英军滋事,重占厦门,詹功显令澎湖所属的巡洋水师全部调回,协守口岸。詹功显的妹夫、金门镇总兵江继芸阵亡。道光皇帝采纳各方意见,詹功显升任金门镇总兵。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11月,詹功显任金门总兵,12月在金门镇防区的东沪、平海湾及后涵头港等处洋面巡缉洋匪,轰沉3艘海盗船,俘获林进等46名海盗。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赴任浙江水陆提督。他建造炮台、增设火炮、训练水师,为坚固海防做出了积极贡献。

从嘉庆十八年(1813年)赴台至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离台赴江苏宁波任水陆提督,詹功显驻守台湾整整30载。无论清剿海盗、追杀倭寇,还是鸦片战争中与英军作战,他均身先士卒,勇猛抗敌,被誉为“台海守护神”。

●林瑞凤,生卒不详。一作凤瑞。福清人。以本标右营游击署,待考。
●施得高,生卒不详。福清人。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任金门总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代福清人对台湾的贡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