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粿哥哥 发表于 2018-9-24 15:17:34

50多年了!终于回家了!你知道福清真正的地方戏是什么吗?


经文化部门努力,离开福清50多年的“词明戏”剧目选——《福建戏曲传统剧目选集》,日前有幸重返该市,并收藏于福清闽剧艺术研究会。
这是一本印刷于1962年的福清地方戏剧——词明戏的剧目选,书中登载了明、清、民国时期词明戏之大戏、小戏等剧本。
词明戏来源



词明戏是流行于福清、长乐、平潭一带的地方小戏,原名“高腔”,系明末清初弋阳腔流行福清、长乐后与当地“白字”曲调结合发展而成。为让当地人听懂,特别强调要“词句唱明”,故称“词明戏”。
词明戏的音乐曲牌丰富多彩,已知有138个,既吸收弋阳腔、昆曲、皮黄的曲调,又融入民谣、山歌、坊间土调。曲调根据剧情搭配,由“正字腔”和“白字腔”两大类组成,在音乐曲调上形成用“官话”演唱的“水调”“北调”“阔调”,以及用方言演唱的“白字”。唱出来的音调与口语相近,为当时福清百姓所喜闻乐见。同时,“水调”“北调”“阔调”也逐渐地方化。其中,“水调”节奏自由,速度缓慢,善于表现剧中人物的不幸遭遇和悲伤情感;“北调”缠绵悱恻,善于表现怀乡思亲、忧愁烦闷的心情;“阔调”则辽阔粗犷,奔放高昂,善于表现威风凛凛的英雄形象。
福清词明戏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福清县组织老艺人成立“词明戏研究组”,在1957年省戏曲会演中,演出《浪子卷席》等剧目。1958年,福清县文化部门对词明戏进行挖掘、抢救,收集到一批清代的传统剧目手抄本,其中有清雍正年间的《光武中兴》,乾隆年间的《金凤记》《烈妇记》《杨文广征西》等。1960年7月,福清县成立词明戏研究会,组织老艺人与文艺工作者整理音乐曲牌100多个,同时排练失传的剧目《杀鬼魂》《孩儿井》《朱砂痕》《夜会》等折子戏。1961年9月,福清县词明戏艺人到福州市进行内部观摩与研究演出,获得省文化局颁发的“词明戏枯木逢春,百花园增添一色”锦旗。1963年,福清县文化局曾编印《词明戏音乐》一书。

据了解,20世纪20年代,福清县仅存一个词明班,在一次前往平潭岛演出中,因渡船过海时遇风浪而翻沉,大部分艺人罹难,词明戏从此濒临消亡,少数艺人改习提线木偶,用词明戏音乐曲调演唱,时称“词明线戏”,仅在民间社火神诞、婚丧喜庆期间,作为业余演出。
《福建戏曲传统剧目选集》内容
此次重返福清的剧目选封面写有“福建戏曲传统剧目选集”,以及“词明戏”“第一集”“福建省闽侯专署文化局、福建省戏曲研究所编印”字样。目录第一部分是小(折)戏,剧目有《白兔记》《灵芝认母》《蒙正祭灶》《孟宗哭竹》《孟日红往京》。第二部分是本戏,剧目有《金印记》《白蛇记》《朱序》《世英杰》《金玉满堂》《乌盆记》《洛阳桥》。
内页写有:“福清县对词明戏的发掘工作,在(19)58年八九月间就着手进行,发掘出传统剧目一百多本。吴孝英能唱的(有)150多个曲牌,已全部用简谱记录下来。前年由福清闽剧团排演《杀鬼魂》《夜会》《朱痕记》等传统剧目,作为研究性的演出,并整理《孩儿井》一剧,以本地话对外演出,颇受观众欢迎。

《白兔记》
今年四月十八日由闽剧团一、二队抽出十七人,附属剧团成立一个‘词明组’。人员组成如下,师傅:吴孝英(教唱)、吴绍烨(协助教唱),导演:陈常彬、陈诚香、翁吓命。后台:陈诚香(兼掌鼓)、陈祖成(锣)、林有河(琴)、林安(琴兼文化教员)。学员:骆继智,男,16岁,大花、三花;倪诗斌,男,17岁,武老生;林遵法,男,16岁,文老生;潘香珠,女,20岁,青衣、花旦;王爱珠,女,17岁,花旦;陈月仙,男,16岁,小生……”
由于《福建戏曲传统剧目选集》印刷量少,颇具收藏价值。
延伸阅读
词明戏的传统剧目
1、弋阳腔
弋阳腔在剧目上的特点。是它除了拥有自己的演出剧目之外,还善于吸取文人传奇来丰富自己。正如朱彝尊《静志居诗话》所说:《传奇家曲》弋阳子弟可以改调歌之,独浣纱不能。如:

《刘智远》又名《红袍记》。南词叙录、宋元旧篇有《刘智远白兔记》。
《梁灏》又名《骨袍记》。
《薛仁贵征东》又名《白袍记》。明无名氏有《白袍记传奇》。
《白鹦鹉》又名《黄袍记》。明富春堂刊本有《苏英皇后鹦鹏记传奇》。

《刘锡》,南词叙录、宋元旧篇有《刘锡沉香太子》。
《目连传》、明郑之珍有目连救母行孝戏文。与词明本关目大致相同。
《敬德钓鱼》、《敬德装疯》,系《金貂记》的出目。明富春堂本有《薛平辽金貂记》。
《珍珠记》又名《鬲文举》,包公判中的一书戏。
《雪拥蓝关》明徐田臣著有《昇仙记》中的一折。
《金印记》,明苏复之有《金印记传奇》。

2、青阳腔

又查明万历年间,福建书杯(在建阳麻沙镇)刊行人批青阳腔,徽池戏曲选集。已知的有:
1、新刻京板青阳时调词杯一枝,四卷(万历新岁刊太。书林叶志元梓。)
2、鼎雕昆池新调乐府八能奏锦六巷(万历新岁刊友,书林爱日堂蔡正河祥)。
3、鼎刻时具滚调歌金玉谷调黄六巷(万历庚戍刻,书林刘玖泉刻)。
4、乐府清音歌林拾翠《二集)(明季刊本奎壁斋等书杯刊)。
5,新锓天下时尚南北新调。天乐上下巷(闽建书林熊念寰绣样)
6、鼎锲徽池雅调南北官腔乐府点板曲响大明春六卷(明刊本福建书林拱塘仓魁绣)。
7、新选南北乐府时谓青昆(书林梓饮绣梓)
8、乐府雅调昆曲合选。
9、新刻精选南北尚昆弋雅调(书林广平堂梓行)。
10,歌林初集十六种(奎璧斋原刊本)。
以上十种选集,共刊散曲、散出达三百二十余种。这些刊本以存在词明当时与弋阳有关的青阳,徽池调等在福湛是相当风行的。
这些腔调在福建流播
必然会与本地民间曲调
互相影响、结合
而发生某些变化
它可能一部分流传在
闽中和闽东北地区
演变为词明戏
部分沿着闽西流向闽南
谓之“四平戏”

无论是流行音乐
还是传统戏曲
都各有各的特色
现在大家
对于福清的词明戏
是不是有了更多的了解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50多年了!终于回家了!你知道福清真正的地方戏是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