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头侄儿 发表于 2018-9-24 15:11:35

宏路街道

宏路俗称横路,为古今交通要道,素有福清“西大门”之称。行政区划面积36.6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一个社区。常住人口近6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1560人,有畲族、回族等少数民族近3000人。宏路是着名侨乡,旅外侨胞2万多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辖区内有省市直驻宏单位近50家。
历史沿革。宏路建制于唐圣历二年(公元699年),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自福清置县后,唐朝至民国时期分属永福里、宏路乡等。解放初期属第六区,1952年7月起属第一区,1956年4月改茶亭区,1958年9月划归城关乡,1959年改为城关公社,1961年7月并入音西公社。1970年5月,音西公社更名宏路公社,社址迁现宏路街道,1978年10月,分拆为音西、宏路两个公社,1984年9月宏路公社改为宏路镇。2006年12月,宏路镇撤镇建街,设立宏路街道办事处。
宏路名片。宏路有“新、强、旺、名”四大鲜明特色与优势,也是宏路四张亮丽的名片。
宏路是城西新村。在福清城市“一中心三轴线七组团”的发展格局中,宏路地处福清中心城区的西部片区,地理位置十分显要,两条城市发展主轴线(元洪、清盛)纵贯全境。宏路由建制镇改设为街道,预示着宏路城市化步入了新阶段。同时,街道内“两横两纵”国省道(福厦高速公路、福厦公路)、城市主干道构成了“开”字型道路骨架,交通便捷,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量较大,交汇频繁。
宏路是工业强街。宏路是国家级融侨经济开发区中心区和南部片区所在地,发展工业拥有得天独厚的政策优势和基础设施配套优势。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开发与建设,至2007年,宏路耕地面积虽然减少了70%,但工业产值却增长了900倍,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437亿元(按原宏路镇辖区统计口径);农民人均年纯收入比1978年增长25倍,达7037元。宏路街道属地工业总量区划调整后仍达32亿元之多,居全市各镇街前茅。2007年度宏路街道获全市绩效考评优胜奖。宏路还曾先后让荣获全国千强乡镇、福建省百强乡镇和福州市超一流经济强镇等殊荣。
宏路是商贸旺街。宏路是福州市确定的首批“商贸旺镇”之一。辖区内各类商业网点星罗棋布,总数超千家。与宏路工业化浪潮相伴而生的物流配套行业发展迅猛,国内20余家大型物流公司在宏设立营业网点。国家4A级旅游区--石竹山风景名胜区以“中华梦乡”品牌驰名海内外,带动了旅游及相关产业的繁荣。近年来,新兴的城市房地产业发展尤为迅猛,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成长迅速,购物超市、休闲娱乐、酒店餐饮行业日臻成熟,都市型经济特征日益显现。
宏路是文化名街。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宏路社会各项事业得以协调发展。辖区内拥有一所一级甲等医院(福清市红十字医院)、一所大专院校(省侨兴轻工学校)、两所中学、三所中专学校,城市文化功能较为完善。宏路先后获得全国绿化300强单位、省级文明镇、省级园林式镇、省级卫生镇等殊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宏路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