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菜饼表妹 发表于 2018-9-24 14:41:36

詠春拳第八代





福清人郑祖杰

福建言詠春拳传人郑祖杰(右)与李小龙扮演者陈国坤过招


陈国坤与郑祖杰

▍据可靠消息,福建传统詠春拳第八代指字辈弟子郑祖杰系福清柏度人,曾经为中央电视台热播剧《李小龙传奇》主演陈国坤当过动作替身。目前郑祖杰在福州开馆授拳。

以下转自海峡都市报2010年的报道
“詠春”命名含义
请注意,这里采用的是古体字“詠” 带言字边的,字, 詠春拳。之所以用“詠春”二字命名,而不同于拳种常规的以姓名、地名、植物、动物等“四大命名”方式,这是詠春拳祖师五枚师太一生博学心得的结晶体现。如简单的一个“詠”的右半边“永”字的点、 折、 勾、 撇、 就暗藏着詠春拳的拳理与招法,横、 竖、 挑、 捺, 蕴含着文与武的精华,字里行间通透着五枚师太用心至高的大智慧境界。
福建传统詠春拳第八代指字辈弟子郑祖杰“抬出”省非遗牌匾“福建传统詠春拳源自福清,与福建‘永春县’这个地名毫无关系”

从《李小龙传奇》到入选省遗
2008年10月,根据李小龙生平改编的50集电视连续剧《李小龙传奇》在央视一套黄金剧场播出。这部号称央视大手笔制作,离不开福建传统詠春拳门人的精彩奉献。早在《李小龙传奇》拍摄之初,福建传统詠春拳第七代传承人郑忠便应邀出任该剧詠春拳总顾问一职。其麾下众弟子亦同时参加该剧制作和演出工作,弟子们还专为李小龙扮演者陈国坤先生设计一系列詠春拳真实招式动作,及做高难度的特殊替身动作等。作为李小龙生前的多年旧友,郑忠为此剧费心诸多。“詠到梅花椿法妙,春来桃李宛留香。”福建传统詠春拳的“寸劲神功”凭借这部电视剧揭开神秘面纱重现江湖,福建传统詠春拳于2009年1月入选“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9年6月,再度入选“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詠春拳的发源地及传说
说到詠春拳,很多人都以为这个拳种是广东的,其实是发源于福建,是福清南少林后山少林庵庵主五枚师太。但与福建“永春县”这个地名毫无关系。詠春拳取名“詠春”,是因为这两字里包含着这个拳的法度,与练习要诀和书法有关。“永”字八法,点、横、竖、勾等笔画,在詠春拳中都有动作与之对应。
詠春拳是福建南少林五枚师太所创。清朝初期,郑成功反清复明失败退守台湾,福建沿海各地的男丁死了很多,村里更多的是孤儿寡母。同为反清志士的五枚师太,为了帮助这些弱女,创了一套拳法传授给她们。那时候,嫁出去的女人没有名字,她们练习詠春拳后,学会写“詠春”二字,绣在贴身衣物上,慢慢地詠春就成了她们的名字。据传,这些叫“詠春”的女性最后发展到300多位,姓马的,就叫马詠春,姓严的就叫严詠春。后来清廷察觉福建反清势力有所抬头,于是进行残酷绞杀,这些人为自保只能秘密行动,甚至外逃,从而将詠春拳带到了广东,学拳之人也不再限于女性。
慈悲为怀的五枚师太,不忍心妇女、小孩、老人在封建社会里因战争和种种大自然灾难等而饱受残害,不辞辛劳地带领各庵院的尼姑姐妹及女弟子,尽其所能地拯救灾难深重的黎民百姓。五枚师太的菩萨心肠、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及武林的一绝“詠春拳”,声誉远播。
当时有许多村姑、尼姑、道姑、寡妇、千金小姐等慕名而来拜五枚师太为师学习医术、武艺、禅功健身等,各阶层的女性都有,全是女弟子,女弟子们后来大多数都以“詠春”二字为己名,以纪念少林庵的恩师或报答五枚师太救命之恩等。如有林詠春、陈詠春、高詠春、李詠春、张詠春、严詠春等等,人数不下300多位,许多同姓同名,在各村庄曾发生嫁女提亲、仇家寻门、买卖交易等阴差阳错且颇为有趣的故事。后来她们有的出嫁到外省或海外,有的与家人出门经商,有的移居逃难等,长期生活在外地,这也把福建詠春拳流传出去。在旧社会里传授武功,都是以口传身授,鲜有文字记载,加上每个人传拳目的不同、武功好坏参差不齐、天资各异、勤奋有别,所以至今各地五枚祖师的詠春拳出入差别很大,失去许多传统原貌,派别源流也是五花八门,传说纷纷。事到今天詠春拳起源于福建已经真相大白,更是不争的事实,已被社会所公认。
流传最广的广东省詠春拳,是出自福建开豆腐店生意人“严三娘”,又称“严詠春”。是五枚师太的女弟子中比较拔萃的晚期弟子中的一位。始祖五枚师太早期女弟子和晚期女弟子在时间上相差大约八十多年,年龄上差别三四代之多。严詠春当年嫁给盐茶商人梁博涛,他们长年来往于福建、江西、广东、广西、四川等一带。梁博涛也得妻子真传詠春拳,梁博涛再传外地的广东、四川大凉山,传说有一尘庵主、摊手五、膀手王、梁二俤、陈华顺等人。

福建传统詠春拳套路
“小念头”为入门基本功,主要训练上、 下结为一体。内练中、气,外练形。讲究“拳打心口出,力从膝盖起”,马步讲究“男扎三角钳阳马,女扎三角钳阴马”。“寻桥”为中级套路,在小念头的身形、马步、手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手、 步合一、身、 攻守合一。特点是攻防同时,连削带打,手脚并用。“标指”为高级套路,特点是三肘五拳、七手八脚。以攻为守,以进为退。化万法为一法,以一法破万法。

福建传统詠春拳的器械主要有八斩刀、六点半棍和木人桩。
“八斩刀”,福建传统詠春拳八斩刀有双刀与单刀。刀法简单,“永”以 字笔画中的点、 折、横、竖、 挑、 捺八法攻防为目标勾、 撇、方向,故命名为“永字八斩刀”。“拳脚为种、刀为王。”刀是拳脚的延伸,刀在詠春拳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如寸劲寸身、寸劲寸步、八卦方位身形步法手法、阴阳太极平衡手脚身形步法、五行相生相克的攻防、形意精气神内外相结合等高深武学理论与实践都包括在此八斩刀法其中。
“六点半棍”,詠春的棍法叫六点半棍,为单头棍,棍长3米以上,重量随功力而增加。“六点为功,半点为法,三三不息,六六无穷。”棍是詠春拳弟子功力的延伸。所谓的六点其实就是练功力与棍法的六个方法,吞、 浮、 标、 ,“ 吐、 沉、 封”半就是斜,是棍攻防的法度。“108式木人桩法”为福建传统詠春拳独有。是为出师的詠春拳弟子,防止拳技生疏而设的。弟子出师后,在没有师父指导、同门师兄弟陪练时,木人桩是最好的练功对象,保证拳脚娴熟,更重要的是训练练习者手脚的硬度。同时,108是取天上星宿的数字,代表吉祥之数,暗含着师父对弟子的祝福。
以上资料由福建传统詠春拳第八代指字辈弟子郑祖杰提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詠春拳第八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