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飞的鱼 发表于 2021-2-2 09:13:05

2021年福清将在这些领域这样花钱

福清市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福清市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市十七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全市各级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积极应对疫情防控和减税降费力度加大等因素影响,深入开展“抓收入、强运作、促筹资”行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严格执行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审查批准的预算,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强预算执行管理,财政运行情况总体平稳。   (一)2020年预算收支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   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55.26亿元,完成预算的109.3%,增长11.5%。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1.26亿元,完成预算的105.2%,增长7.3%。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7.11亿元(含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转和一般债券安排的支出),增长0.1%。   市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06亿元,完成预算的112.7%,增长17.7%。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2.08亿元(含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转和一般债券安排的支出),下降2.7%。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106.18亿元,完成预算的87.7%,增长12.1%。政府性基金支出119.31亿元(含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转和专项债券安排的支出),下降15.4%,主要是专项债券和上年结余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减少。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收入0.12亿元,完成预算的120%,下降58.9%。国有资本经营支出0.1亿元,下降58.3%。收支降幅较大主要是市城投集团等国有企业上缴利润减少,相应减少支出安排。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1.99亿元,完成预算的95.8%,下降3.5%。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0.29亿元,完成预算的98.3%,增长18.8%。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滚存结余14.41亿元。   省财政厅核定我市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37.63亿元,其中,2020年新增债务限额9.89亿元,增长7.6%。全市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29.83 亿元,严格控制在核定限额内。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三十二次和三十四次会议批准的2020年第一批、二批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债券和第二批专项债券资金举借及安排使用方案,增加市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8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2亿元。   以上快报数在决算编制中可能还会有所变动,决算编成后再按规定报市人大常委会审批。   (二)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决议情况   2020年,财政部门认真贯彻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严格落实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预算决议和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审议意见的要求,大力提质增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加大对“六稳”“六保”、疫情防控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全力服务我市高质量发展超越。   1.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入实施减税降费。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和省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有针对性出台我市一系列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强化阶段性政策与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加强惠企政策宣传和辅导,帮助企业用好用足政策,确保减税降费政策落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年减税降费12.6亿元,其中落实抗疫税费减免6.25亿元。落实“三去一降一补”政策,持续降低企业用电、用气等运营成本。出台国有经营性房产租金减免政策,累计为559家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减免国有房产租金0.12亿元。   促进企业增产增效。从开拓市场、要素保障、金融信贷支持、税费奖励等方面出台多项政策,实施“双百双千”增产增效行动,下达资金0.72亿元,支持企业增产增效、开拓市场、转型升级。加大援企稳岗支持力度,下达中央抗疫特别国债援企稳岗补贴资金0.84亿元。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的增信作用,共为202家企业提供纾困贷款等担保服务,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困难。下达市级以上财政贴息补助0.66亿元,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以及企业技术改造等给予贷款贴息支持。   着力扩内需稳外贸。出台一揽子措施加快商业消费增长,实行财政奖励、补助等扶持政策,推动生活服务业线上线下融合,激发市场消费潜力,恢复市场内生动力。下达0.39亿元,重点支持商贸企业复商复市、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出台产业发展扶持奖励办法,分类制定招商引资引税政策,下达税收奖励9.7亿元,促进平台经济、建筑施工、商务贸易等产业加快发展。下达0.66亿元,实行企业出口增量财政贴息、外贸补助等政策,支持重点企业外贸出口,稳定外贸出口基本盘。下达869万元,实行省外货源协议出口奖励,加大对跨境电商等外贸新模式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出口转内销,助力外贸企业挖掘新增长点。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实行技改项目补助、设备购置补贴、高新技术企业奖励等扶持政策,下达科技专项资金2.55亿元,支持“百项千亿”工程推动企业技改行动,加大企业技改项目投资奖补力度,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创新发展。下达人才专项资金和住房补贴等资金0.21亿元,落实税收优惠和引才奖励政策,支持实施“重点产业引才计划”,引进和培育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下达0.32亿元,支持海洋经济创新企业发展。   2.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支持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下达预算内基建资金43.89亿元,重点支持滨海大通道、福厦高铁客专福清段等战略通道、国省县道改造提升、市政道路畅通工程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重点项目征迁“清盘攻坚”专项行动。下达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5亿元、一般债券资金4.88亿元、中央财政抗疫特别国债资金2.76亿元,加快推动江阴工业区、中印“两国双园”、福清市医院二期工程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投入5.5亿元,并从税收收入返还4.11亿元,推进园区重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项目建设,增强园区对产业的支撑能力。筹集安排10亿元,用于支持土地收储,强化土地要素保障。改进财政支持方式,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新增落地PPP项目2个,总投资61.65亿元。综合运用投资补助、贷款贴息、运营补贴等方式,全面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并实行正向激励机制,实施城镇“十位一体”综合提升工程。   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筹集安排4.62亿元,支持江阴镇省级“小城市”和龙田、高山、渔溪小城镇开发建设,推动特色小镇加快发展。推进现代农业设施建设,下达市级以上资金0.58亿元支持建设高标准农田3.5万亩。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大户补贴、再生稻种植补贴政策,及时下达资金0.3亿元。实行财政奖励、补助等方式,落实“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特色现代农业、现代渔业发展等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下达市级以上资金1.4亿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下达0.28亿元支持新改建农村公路。筹集安排2.7亿元,支持创建和提升 84个美丽乡村,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着力提升农村基层治理能力,下达财政转移支付补助资金1.9亿元,保障基层政府和村级(社区)组织正常运转。设立科技特派员专项经费,从2020年起市本级每年安排300万元,支持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生态保护激励机制,下达生态保护财力转移支付和重点流域生态保护资金0.14亿元。支持全域综合治水,安排2.66亿元,推进“湖库水系连通”工程、“两江八溪”河道综合整治、“污水零排河”等专项行动。下达市级以上资金0.98亿元,推进龙江流域水系及小流域治理,实施养鳗场拆除退养、生猪养殖无害化处理补偿。下达0.48亿元,实施提升沿路沿江“两整治”行动。安排3.64亿元,支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推进植树造林、园林绿化、村庄绿化。下达节能环保支出1.1亿元,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动工业企业节能降耗,支持园区环保配套设施提标改造等。   3.着力促进民生福祉提升   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启动应急处理保障机制,发挥财政政策、资金保障作用,全力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累计调拨疫情防控专项资金1.37亿元,对疫情防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保障,落实医疗救助保障政策,实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疫情防控专项补助、防治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促进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有力开展。筹集0.62亿元,支持福清市医院新感染病区、核酸检测基地建设。下达中央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补助直达资金0.18亿元,用于支持重点救治药品、医疗防护物资、医疗救治设备储备等项目,加强应急物资保障生产动员能力建设,保障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推进民生事业补短板。投入4.5亿元,支持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0所,新增学位1.5万个。下达6.94亿元,完善城乡一体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每生每年从450元提高到600元,公办普通高中每生每年从900元提高到1000元。下达4.61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府补助标准分别从每人每年550元、69元提高到580元和74元。保障市疾控中心、海口中心卫生院住院楼等医疗补短板项目建设,下达市级以上资金0.49亿元。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达0.15亿元,支持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实施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改造提升工程、“文化惠民乐万家”工程等。支持体育事业发展,从体彩公益金中安排0.15亿元,实施体育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等。   兜牢社会保障底线。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资金中筹集0.26亿元,并下达就业专项资金866万元,支持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补助标准从每人每月165元提高到190元,落实高龄老年人补贴等政策,扩大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下达市级以上资金5.05亿元。推进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建设,实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下达城乡低保、特困补助资金0.77亿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0.24亿元。支持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化“平安福清”建设,下达各类专项资金1.19亿元。支持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下达专项经费0.12亿元。   4.扎实推进财政各项改革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制定实施新一轮市与镇街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市与镇街收入划分,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加大市对镇街转移支付力度,完善镇街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建立健全稳定的市与镇街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相适应的制度。修订完善市与镇街土地出让分成办法,合理划分市与镇街土地收益分成比例,规范土地出让收入核算。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方案,精准发力施策,加强督导考核,初步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部门整体绩效管理全覆盖,市本级预算绩效管理资金覆盖比例达90%以上。推动部门全面开展绩效自评,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施“双监控”,对11.76亿元财政资金开展绩效重点评价,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相挂钩。   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出台市属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总体方案,分类推进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组建石竹梦乡旅游有限公司,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监管,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出租类资产规范管理。加强回购房、安置房、配建房等资产处置,推动城区停车场经营权、保障房配建租售商业设施、客运站等国有资产资源市场化运作。   5.持续加强财政监督管理   强化预算收支管理。强化税源监控、税源挖掘、税收管征,加大协税护税工作力度,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大力挖潜非税收入,多渠道盘活国有资源资产。加强预算统筹,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9.3亿元,清理盘活存量资金1.3亿元,国有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由20%提高到30%。出台精打细算过紧日子加强支出管理13条举措,压减一般性支出10%。加强财政投资项目评审管理,涉及评审金额52.24亿元,节约财政资金4.78亿元。   有效防控政府债务风险。加强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严格落实化债计划,通过安排预算资金、盘活存量资产等多渠道化解存量债务,逐步降低债务率,全年化解存量隐性债务11.08亿元。做好专项债券项目融资工作,依法合规推进重点项目融资。根据财政部通报结果,我市一般债务率、专项债务率、综合债务率等各项指标均低于警戒线,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提高财政监督管理效能。建立中央直达资金管理机制,对资金分配、资金支付、惠企利民补助发放等进行全覆盖、全链条监控,确保资金“最后一公里”落实。加强对预决算公开、政府采购、会计信息质量和疫情防控、涉农专项资金等领域监督,加大违法行为惩处力度。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加强内控监督检查,推动各单位加快完善内控制度。着力抓好巡视巡察、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推动建立治根本、管长远的制度体系。   总的看,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总体平稳,财政改革发展工作取得新进展。这是市委和市政府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以及代表委员们监督指导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以及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我市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和减税降费力度加大,财政持续增收难度增大,财力增长较为乏力;财政支出刚性较强,基建资金缺口较大,财政运行压力加大;一些部门的预算绩效管理意识还比较薄弱,预算执行力度还需加大,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偿债压力较大,防控风险任务较重。我们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将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1年预算草案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关键之年。做好2021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精准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加大优化支出结构力度,增强重点领域财力保障;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打细算,全面落实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的要求;加快建立现代财政体制,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一)2021年预算编制原则   1.实事求是、积极稳妥。收入预算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十四五”规划相衔接。既综合考虑我市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要求,又充分考虑减税降费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2.以收定支、突出重点。支出预算要严格控制,坚持量入为出,切实落实精打细算过“紧日子”的要求。加大支出结构调整力度,全力保障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领域支出,严格控制和压减一般性支出,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3.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财力状况,合理确定基本民生支出标准,加强重大建设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评估,按照可持续、保基本安排好各项民生支出,提高公共服务支出效率。稳妥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增强财政可持续性。   4.注重绩效、打破固化。推进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坚持目标和结果导向,将绩效评价结果、审计发现问题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和改进管理挂钩,完善能增能减、有保有压的分配机制,打破支出固化僵化格局。大力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二)2021年全市及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   1.全市代编一般公共预算   综合考虑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的关联程度、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带来的减收效应持续释放等政策性因素,2021年全市代编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预计增长8%,按167.68亿元编制;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增长12%,按102.22亿元编制。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预计上级财政净补助5.98亿元(其中上级提前下达专项转移支付1.5亿元,下同)、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亿元,扣减安排债券还本支出6.65亿元,全市总财力预计为111.55亿元。按照以收定支原则,相应安排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1.55亿元。   2.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   市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按80.7亿元编制,增长12%。市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预计上级财政净补助5.98亿元、镇街财政净上解收入9.01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亿元,扣减安排债券还本支出6.65亿元,市本级财力预计99.04亿元。按照以收定支原则,相应安排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9.04亿元。   (三)其他三本预算   1.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按141.21亿元编制,增长33%。按照以收定支原则,相应安排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141.21亿元,扣除债务还本支出0.64亿元后,相应安排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140.57亿元。   2.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收入按511万元编制,下降56.6%,主要是市政府所出资国有企业预计上缴利润大幅减少。加上上年结转177万元,按照以收定支原则,相应安排全市国有资本经营支出688万元。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按14.04亿元编制,增长17.1%。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按11.41亿元编制,增长10.9%。   (四)2021年全市四本预算支出安排情况   2021年,全市全口径预算统筹安排支出263.6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1.55亿元、政府性基金支出140.57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688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1.41亿元。除保运转支出外,对照市政府工作报告部署,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支出保障:   1.支持产业优化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方面,安排17亿元。一是强化创新驱动发展。落实支持企业创新的财税政策,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技改项目投资奖补力度,推进重点技改项目建设,形成项目落地、开工、建设、投产的良好接续和滚动循环。实施技改项目融资贴息办法,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倍增作用。完善税收优惠和引才奖励政策,推动聚龙国际创业小镇等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和模式,增强创新动力。二是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从资金投入、财政体制、资本金注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支持重点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做大产业集群。完善相关财政扶持政策,充分发挥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作用,继续支持京东方等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壮大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不断提高产业链竞争力。支持平台经济、数字经济等新经济新业态加快发展,培育更多增长点,形成更多新动能。三是促进内外贸发展。支持实施“服务业跨越提升”行动,用好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促进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消费升级。用足用好出口退税、出口信用保险、出口增量贴息、外贸补助等政策工具,推进外贸市场多元拓展。对新设外资企业按税收贡献、到资情况等给予奖励,推动利用外资提质增效。   2.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品质提升方面,安排76.85亿元。一是加强土地要素保障。支持土地收储,加大闲置土地盘活力度,为引进好项目、大项目提供土地资源支撑。支持推进重点项目征迁,积极开展土地滚动开发,推进东部新城、高铁片区、观溪片区、城北组团建设发展,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二是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统筹预算内投资等财政专项资金,重点推进福厦高铁客专福清段、沈海高速二期扩容、滨海大通道、联十一线等对外连接交通项目建设,继续支持实施国省县道改造提升,推进重点片区配套道路建设、市政道路提升改造。建立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推动城镇综合提升“十位一体”工程和老旧小区改造,加大对城市地下管网、供水管网改造等的投资建设。三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支持深化江阴镇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和龙田、高山、渔溪小城镇建设,推动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   3.支持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安排5.13亿元。一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创新资金筹措机制,通过争取地方政府债券资金、提高新增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建设比例等方式积极筹措乡村振兴建设资金。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推行一事一议、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贷款贴息、PPP模式等,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乡村,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投融资体制机制。二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支持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巩固稳定粮食生产。实施农业龙头企业贷款财政贴息政策,落实农户小额贷款税收优惠政策和涉农税费减免政策;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和特色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在省、福州市财政承担20%的基础上,市财政再给予20%以上的补贴。三是促进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加快补齐农村科教文卫体等民生短板,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四好农村路”、城乡供水一体化等建设。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支持创建一批乡村振兴“中、高级版”示范村。加大镇街政府和村级组织运转经费转移支付力度,提升基层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4.支持保障改善民生,提高社会建设水平方面,安排30.08亿元。一是促进教育优先发展。持续巩固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公办及普惠性幼儿园学前教育经费保障力度。推进实施智慧校园、智慧课堂试点建设,支持深化课后延时服务。着力补齐教育短板,支持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中小学,推进龙华职专北林校区等项目建设。二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福清市医院二期、市疾中心、市第三医院扩建等补短板项目建设,支持区域分级诊疗中心建设。持续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力度,将城乡居民医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年人均620元和79元。支持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公共卫生服务、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体系。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用好各类就业资金,落实失业保险金稳岗补贴等政策,做好重点人群就业服务。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补助标准,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项目,支持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建设。进一步做好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阶段性提高临时救助筹资标准和加大价格临时补贴。盘活土地和房屋资源,大力发展租赁住房,推进一批保障房建设。四是推进文体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基层基础文化设施优化提升建设,继续实施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传统老街等保护建设。推进体育健身路径建设,完善社区乡村体育健身设施,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开展。五是支持社会治理体系创新。支持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优化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5.支持推动绿色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方面,安排5.97亿元。一是推进全域水环境治理。落实“河湖长制”,重点支持龙江水系综合治理,推进龙江中下游PPP等项目建设。支持污染源治理工程,推进畜禽养殖整治、雨污分流工程、农村小流域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二是支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支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森林城镇建设,推进城市公园建设、龙江两岸景观提升改造等。支持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推进“村植千树”等。三是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建立市、镇(街)两级财政共同分担的资金保障机制,综合运用按实拨补、定额补助、按效付费等手段,重点支持垃圾分类屋、垃圾分类亭(点)建设,实行企业新购置餐厨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运输车辆定额补助和管理服务费用考评补助,实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财政专项补助政策。四是推进节能减排。加大对绿色环保产业的支持,推动发展生态绿色经济,培育绿色经济增长点。落实财政奖补政策,推动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三、扎实做好2021年预算执行工作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预算安排,我们将深入贯彻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全面落实好市十七届人大六次会议决议要求,综合施策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精准发力做好预算执行各项工作,确保全年预算目标顺利完成。   (一)着力培育厚植财源,促进财政收入提质增量   1.巩固减税降费成效。建立减税降费工作协同共治机制,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和辅导力度,加强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实施效果监督检查,推动政策落地见效,切实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加快惠企政策资金兑现,持续增强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壮大财源基础。   2.积极培植优质财源。落实产业发展扶持奖励办法,将支持产业发展与加快财源建设有机结合,分类施策、精准扶持,大力支持引进符合我市高质量发展的产业项目,优化财源结构,提高财政收入质量。用好用活我市总部经济政策,综合实施奖励政策、人才政策、税费优惠政策,服务好、对接好各类总部企业,引导更多税源回流集聚。   3.强化财政收入组织。坚持齐抓共管、综合治税,完善重点税源企业联系监测、税源企业跨县区迁移备案管理、涉税信息共享共通等制度机制,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强化土地出让“两金”征缴,加大收入执行监控力度,规范财政收入核算和缴库管理。建立国有资产资源盘活长效机制,加强非税收入项目储备。   (二)着力加强支出管理,促进开源节流平衡预算   1.坚持精打细算过紧日子。从严从紧编制部门预算,调整存量、优化结构,大力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非急需项目支出,继续按10%压减一般性支出。从严从紧控制“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差旅费、培训费支出,加强对相关支出事项必要性、合理性的审核,严禁安排无实质内容的公务活动。   2.加大各类资金统筹力度。大力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存量资金优先保障中央和省、市确定的重大政策支出,增量资金向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倾斜。加强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统筹衔接。建立部门单位结余资金自动收回机制,加大部门结转资金与年度预算的统筹力度,对于预计结转资金规模较大的项目,不再安排或减少预算安排。   3.继续清理整合专项资金。取消政策到期、预定目标实现等已无必要继续实施的专项资金,及时调整无法完成目标、执行严重滞后等绩效低下的专项资金,切实整合政策目标相似、资金投入方向类同、资金管理方式相近的专项资金,进一步压缩专项资金项目数量。   (三)着力深化财政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1.持续推动预算管理改革。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范围的市政府所出资国有企业从9家扩大到11家,实现全覆盖,提高预算完整性。完善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加强预算支出项目库建设,深入推进预决算公开。探索推行零基预算改革,打破支出固化格局,完善标准科学、规范透明、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全面规范预算管理和切实硬化预算约束,促进预算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和自动化。   2.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完善规范、安全、高效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建立健全专项债券项目库,加快债券申报发行和使用进度,管好用好专项债券资金,提高使用效益。规范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充分发挥政府购买服务、政府采购等引导带动作用,撬动社会资本加大投资。积极对接福州新区发展基金、华侨基金,研究设立汇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及产业引导子基金,加大产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快园区投融资平台转型升级,推进市场化、企业化运作,增强园区融资运作、开发建设能力。采取有力措施化解存量债务特别是隐性债务,积极稳妥防范化解债务风险。   3.推进财政“放管服”改革。简化小微普惠减税退税流程,完善财政授权退库机制,加快企业减税退税速度。推行政府采购意向公开制度,提高政府采购透明度,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规范工程项目财政评审全流程管理,不断提高财政投资评审时效。启动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和电子票据管理改革,解决缴费“最后一公里”问题。   (四)着力强化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   1.构建制度体系。研究制定涵盖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等“1+X”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办法,构建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闭环系统,以刚性制度规范绩效管理、约束支出行为。   2.推动提质增效。持续改进预算绩效管理方式方法,依托预算绩效指标库,提高预算绩效管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编制细化量化绩效目标,开展绩效运行“双监控”,提升单位自评和部门评价质量。建立健全第三方机构、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参与绩效管理机制,扩大选择一些部门和专项重点问效、重点解剖、重点突破,不断提高重点评价质量。   3.强化结果运用。坚持“花钱要问效、有效多安排、低效多压减、无效要问责”,健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改进管理、政策调整的挂钩机制,对绩效好的政策和项目原则上优先保障,对低效无效资金一律削减或取消。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专项资金安排、完善政策和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着力筑牢法治意识,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   1.推进财政法治建设。着力推进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树牢预算法治意识,硬化预算执行约束,严格执行市人大批准的预算,从严控制预算追加、调剂事项。严格执行预决算公开相关规定,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2.依法加强财政监管。严格规范执法监督检查、审理、处理等程序,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持续加强对预决算公开、政府采购、会计信息质量和财政专项资金等领域财政政策执行情况监督,加大违法行为惩处力度。坚持“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进一步加强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不断提高依法监管水平。   3.自觉接受监督。支持和配合人大依法开展预算审查监督,认真贯彻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预算决算的决议,严格落实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预算执行、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等。充分研究吸纳代表委员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办理建议提案,不断改进财政工作。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新的一年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的监督指导,虚心听取市政协的意见建议,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扎实做好财政各项工作,为建设党建更实、实力更强、品质更高、环境更好、民生更优的新福清,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作出更大贡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1年福清将在这些领域这样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