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百事通 发表于 2020-12-8 23:00:08

刚刚!北京传来重磅喜讯!福清申遗成功!

12月8日晚上10点,正在通过线上视频会议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1届执行理事会,公布2020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第七批)评选结果,福清市天宝陂成功入选。(图/黄崇稀)

当晚,在北京参加国际灌排委网络授牌视频连线会议的福清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张新怿表示,天宝陂列为世界灌溉遗产名录,标志着天宝陂成功走上全球视野的大舞台,成为全人类共同呵护的瑰宝,这是福清经济社会发展史上值得庆贺的一件大事、喜事。


他说,近年来,福清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精神,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福建工作时留下的宝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扎实做好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借鉴国际上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进理念,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不断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和保护管理水平,坚持严格保护与有序治理相结合、弘扬传承与永续发展相结合,真正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传承下去。
在今后的工作中,福清将以天宝陂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为新起点,继续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动员全市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深入系统推进福清龙江流域水系综合治理,切实把龙江流域打造成为福清的生态轴、景观轴、发展轴,加快新福清高质量发展,争当省会新跨越排头兵,为新时代新福建和有福之州、幸福之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据了解,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被称为“灌溉工程界的诺贝尔奖”。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世界上最大的灌溉排水非政府组织——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评选并授予的荣誉称号,每年审定一次。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景观、世界农业遗产、国际湿地遗产并称为世界遗产,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概念上等同于世界文化遗产,但又有所不同。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从2014年开始评选的世界遗产项目,旨在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在用古代灌溉工程,挖掘和宣传灌溉工程发展史及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学习古人可持续性灌溉的智慧,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自正式启动天宝陂申遗工作,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天宝陂申遗工作领导小组,申遗工作得到了国家灌排委和福建省、福州市有关领导与部门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申遗专家、学者的精准指导和全力帮助。1月9日, 2020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第七批)申报国内初审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内7个省份的9个项目参与了申报,福清唐代灌溉工程遗产——天宝陂“申遗”,以高票顺利通过国内初评。6月30日迎接国家灌排委组织国内专家现场评估活动,完成现场标识展示,申遗视频制作,申遗文本材料,完成政府对遗产的保护承诺信。7月31日前完成申遗文本视频等材料修改及翻译,并报送国际灌排委。
(图/黄崇稀)
今年与福清天宝陂同时申遗成功的还有陕西省龙首渠引洛古灌区、浙江省金华白沙溪三十六堰、广东省佛山桑园围3个工程。至此,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23项。
今年与中国的4项遗产同时列入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还有来自印度、伊朗、日本、韩国、南非10个项目。目前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总数量已达到105项,遍布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五大洲的16个国家。
福清之源——天宝陂的前世今生
天宝陂位于福清母亲河——龙江的中段,是唐代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被列为福建省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福建省水文化遗产。天宝陂名字源自其修建年代——唐天宝年间,是闽中历史上最早建成的,集引水灌溉、排洪排涝和蓄淡拒咸于一体的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它的修建使福清大面积农田得以旱涝保收,为福清农业发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图/吴伯锋)
福清自古以来就干旱缺水。天宝年间,福清地方官员带领老百姓,开始兴建天宝陂。在龙江河畔、五马山麓,工匠们用竹笼拦水,筑木成桩,采山石围堰,砌高陂横江截流,历载建成。宋祥符年间,知县郎简主持重修天宝陂;宋元符年间,知县庄柔正搬在天宝陂旁大树下审案,败诉者,罚其搬石修陂。明万历年间,周大勋周文遴父子分别奉知县欧阳劲、王命卿之命,先后重修天宝陂。民国34年(1945),福清成立十三洋水利协会,重修天宝陂。据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记载:“元符二年,钟提举因巡历,乃委知县庄柔正修之,移旧地之上,陂旁有大榕,日听讼其下以董役,汁铁以锢其基,广十丈,溉田如昔时。”天宝陂采用铁汁固基的处理方式,这在当时较为罕见。
(天宝陂老照片,市水利局提供)
据介绍,天宝陂陂首(堰坝工程)主要包含拦河坝、泄洪闸、进水口三大建筑物。陂首坝底系鱼鳞卵石砌成,坝身以条石砌筑而成,呈台阶式结构,坝高3.5米,坝体长216米,其中150米为唐至明代所修的旧坝。引水口设置在大坝右岸,下接19.4公里长的引水干渠,干渠引水流量达每秒1.5立方米。灌溉渠道主要为天然土渠、天然石渠、硬化渠等。
(图/欧王俊)天宝陂申遗小组成员何高光说,时至今日,天宝陂依然保存古有的工程布局,其坝轴线呈东西走向布置,灌区涵盖福清龙江街道、海口镇等地的14个行政村以及东阁华侨农场、三华农业园等,总灌溉面积达1.9万亩。
千年古陂——天宝陂隐藏的智慧
龙江流域面积538 平方公里,是福清最大的河流,下游有着广袤的农田,天宝陂至出海口长19.75公里,河短流急,属感潮河段,水质受海潮影响不宜灌溉。

“天宝陂处在赶潮断面上,扼守着龙江的水势,拒咸蓄淡,位置关键、选址精妙,在航运、引水、灌溉、泄洪、排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市水利局局长林爱光说,天宝陂选址在弯道下游河势较高处,上游有足够的集雨面积及水头,可拦蓄淡水,抵御咸潮上溯。同时,利用弯道环流原理,水砂分离,引清水自流灌溉。

(图/黄崇稀)
林爱光说,如何抵御洪水和海潮的冲击是筑坝面临的最大问题。天宝陂坝轴线顺水流方向凸出成拱形,与河道斜交,在右岸处形成漏斗状,右岸的取水口正好处于漏斗嘴,不仅能够调整河道水流,有利于枯水期取水口顺畅取水,而且有意增加坝体轴线长度,使得相同洪水的单宽过流量减小,有效减轻坝体受洪水冲击以及坝脚受海潮上溯的压力。
(图/郭高明)
“这种工程布置的理念是近现代鸭嘴堰、异形堰等长轴线堰坝的鼻祖。” 何高光说,古代人民充分发挥聪明才智,通过铁汁固基的方式,将坝基连接一起,并用俗称“将军柱”的石柱加强坝体受力,有效解决了坝基和坝体结构牢固问题。
(图/黄崇稀)

传承古人治水理念
千百年来,历朝历代治水者励精图治,千年天宝陂见证了福清的沧桑巨变,完美诠释了古人“择水而居”的理念。天宝陂水利工程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水利工程技术,而且还建立了严格的岁修制度。宋代形成岁修制度,历朝历代维修天宝陂,有唐代高璠建陂传说;有宋代郎简、崔宗臣、庄柔正修陂记载,有叶向高碑记、传说故事、宗教民俗等。明代内阁首辅叶向高在《重修天宝陂记》中记载:“水利悉复,岁不能灾。五洋二十五墩,数万人咸被其泽”。此外,天宝陂在1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还衍生出了丰富多彩、具有福清本土特色的水文化,包括文艺、传说、宗教、建筑、民俗等。
(图/周微)(图/黄崇稀)
林爱光说,天宝陂工程的治水方针体现了中国古老哲学“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内涵。在工程布局上,天宝陂的建造主要利用山形地势,避免对环境的破坏性改造;在水量控制上,天宝陂引水灌溉是顺应引导而不是阻碍对抗;在工程材料上天宝陂主材选择卵石、条石、铁等,就地取材、注重环保。
(图/黄崇稀)
张新怿市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水利工程虽历经千年,却仍在发挥作用,其治水理念、思想和智慧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以及丰富的学习、借鉴意义。今年以来,福清启动了龙江流域水系综合治理,投入67.6亿元,分三年逐步实现全流域水质的综合治理提升。在治理的过程中,我市将传承古人的治水理念、治水精神,深入系统推进龙江流域水系综合治理,把龙江流域打造成为福清的生态轴、景观轴、发展轴,不断提升天宝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薰☆薰♀ 发表于 2020-12-9 10:18:41

{:5_270:}{:5_270:}

w854791050 发表于 2020-12-9 10:19:11

哇 我大福清

瞬间文采 发表于 2020-12-9 10:19:35

普天同庆

小白不白 发表于 2020-12-9 10:19:47

{:5_270:}

氵各書 发表于 2020-12-9 10:20:09

厉害{:5_27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刚刚!北京传来重磅喜讯!福清申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