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攻城狮 发表于 2020-6-22 11:16:39

孩子第1次正式跟你谈论死亡时,你的回答是?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率”节节攀升。对于孩子如此轻易放弃生命,我们既痛心又悔恨!痛心的是孩子对生命的鄙弃,悔恨的是没有对孩子进行生命的教育。
那么究竟生命教育应该如何开始呢?




其实在孩子3岁以后,就会开始问一些跟“生死”有关的问题。父母对于此类问题的回答,就是生命教育的开始。所以一定要慎重!你的答案,很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在发展心理学中,孩子18~24个月大的时期,被称之为:学步期

这个时候,孩子出现了自我意识,他开始明白自己的存在
这个阶段,在孩子的脸上涂一块颜色,然后带他照镜子,他不会去擦镜子里的脸,而是会准确地摸上自己的脸,他会知道镜子里的自己和现实里的自己,哪个是真实存在的。
这时,他们既不明白“生”也不知道“死”,仅仅知道,我是存在的。



3~6岁通常被称为学龄前期
这个阶段孩子完成学步期到童年期的过渡,不再是“小婴儿”,而是一个好奇宝宝和冒险家。他渴望和探索各种可能性,进而发展了自己的身体和心智。
这时,他们能分清,一个东西坏了和彻底消失的分别。会知道自己不只存在,还会担心自己“不存在”,第一次有了与“死”有关的感知。
不过学龄前期的孩子,这时普遍关心的都是与“我”有关的事。因此他们可能会第一次跟你谈论起“死亡”,但他们真正想知道的是:我会不会“死”,或者我在意的人会不会“死”。



当他们开始好奇并发问时,就是生命教育最好的时机
女儿4岁时,第一次问我关于“死亡”的问题。
有天我下班回家,一进门就看见哭成小花猫的女儿。边哭边喊我不要长大,不要长大。
我赶忙把她抱在怀里,一边轻轻哄着一边问她怎么了?
女儿告诉我,婆婆对她说:她长大了,妈妈就老了,婆婆可能都死了。
听了她磕磕巴巴的描述,我抱着她笑了,然后告诉她,妈妈变老,会死这些事情跟她长大没有关系。接着,女儿严肃地看着我说:那你为什么会死?
我并没有回答她,随后问她:那你为什么怕妈妈死?
她说:因为妈妈“死了”就是再也见不到了。
我说:所以,你是怕和妈妈分开是吗?
她说:嗯!我想和妈妈一直在一起。
我告诉她,我一定会和她在一起的,所以不要害怕。



其实这时候的孩子,你无法跟他们去解释“死亡”的深层含义,他们所产生的害怕和恐惧,是对安全和被爱的需要。
我们的回答,基本以安抚情绪为主,让他们找到安全感就可以了。因为此时他们理解不了更深的意义。也并不算是正式跟你谈论死亡。





当他们第一次非常正式跟你谈论死亡时,我们必须慎重而认真地回答

女儿6岁半时,特别正式地跟我谈论起死亡,她先是跟爸爸讨论了人死了会去哪?然后又来跟我求证。



女儿:妈妈,爸爸说人死了会去天堂,是真的吗?
我:嗯,你觉得是真的吗?
女儿:我不知道,才问你呀!
我:爸爸说的是真的!但是他只说了一半,还有另外一半没有说。有一部分人会去天堂,有一部分人不会!(不能完全否定爸爸的话)
女儿:那不去天堂的会去哪?
我:他们可能会去“很绿的地方、很蓝的地方、很黑的地方、很红的地方,有很多种可能。不过天堂是这些地方里最好的!但是去天堂是有条件的,不是随便就能去的。”
对于孩子来说,与其用复杂的语言去解释地狱或别的时空,不如用比喻句。同时不要马上否定孩子的探索,比如:“总说什么死啊死的……”



女儿:有什么条件?
我:首先,要在现在的世界里好好活着,就像你学画画,老师给你的奖励卡,拿到的分数越多,最后换到的奖品越好。天堂也是一样的,需要你积累积分。
女儿:那需要做什么才能得到积分呢?
我:第一点就是保持身心健康,让自己活得快乐。然后遇到好的事情,学会与人分享,让别人快乐!遇到坏的事情,知道怎么面对!学习各种技能,提高能力。最后呢,就是努力让自己活得久一点,这样积累积分的时间就越多呀!这些都是需要你在长大的过程中慢慢学习的!
女儿:妈妈,真的有天堂吗?
我:其实天堂是对活得开心幸福的形容,只要你身体健康,有本领,有朋友,有家人,就会获得天堂般幸福的感觉。
女儿:那我现在就很开心,我是在天堂吗?
我:是呀,我们要守护这种幸福,才需要不断长大,增加能力呀。
女儿:那我要好好活着!






在对她的回答中,我的每一句话,都围绕着一个重点:活在当下

只有把孩子的注意力,安放到他们能够做的事情上,他们才会产生踏实和安心的感受。让他们明白比死更重要的是好好地活,这才是生命教育的核心。
所以,父母怎样回答孩子的问题,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既要根据他的问题作出相对合适的回答,又不能欺骗;同时最好是正向的。
孩子不会理解很高深的话,并且他们也不是真的要个答案。只要让他觉得这是合理的就可以了!
并且,孩子的生命教育,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这个过程几乎贯穿了他们的成长岁月,每个时间段里他们对同一件事情,提出来的问题都是不同的!
因此,把握每次可以解释生命的机会吧,即便错过一两次,也没有关系,在下一次遇到的时候,你会更有经验和策略!但请不要次次都错过!
来源:依祯

感情就屁 发表于 2020-6-22 11:16:40

儿子四岁多,从半年前开始是不是会说妈妈我不想死然后会怕的大哭,一开始我只是说你会长命百岁的,发现没用,后来开始告诉他这是自然现象每一种生物都会有会遇到。前两星期因为问我妈妈古代的瑞都去哪里了,我说都死掉了,于是又一次崩溃说我不要死,那我死了之后会有谁在啊。总之我自己小时候很怕死不知道如何面对,难道这个也会遗传啊?

皑皑莽莽 发表于 2020-6-22 11:16:41

最近挺忙,上来头条呆的时间也不长,好久没看到你了,想到你了就看到你了,真好! 我记得我小时候对死亡是很恐惧的,在村里,有人死了,我就晚上睡不着了,直到累的不行了,才睡着。然后也会想到鬼之类的,小时候聊斋看的多。 现在我的孩子对死亡是一知半解,但不是很恐怖吧。记得前年的时候,儿子的太公去世,家里在做道场,灵堂设在堂前,小孩子串来串去,不知道死亡的意义,只觉得太公躺着睡着了,蒙着脸,有时竟想用手去摸。把我吓的够呛,牢牢的看住他,心累加身累真叫累! 有时与他说起死亡的话题,小朋友的理解来自家里太公太婆,他们去世后火化抬上山,就永远见不到了。 说起如果妈妈也像太公,太婆一样死亡,以后不会再见到,他还是恐惧的,毕竟从出生到这么些年,和妈妈接触是最多的(我不知道该怎么写了,该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了)。一句话吧,孩子爱母亲多一些,有时他不听话,他爸会打几下他,他会说,爸爸你去死掉吧([石化][石化]),听他那么说,问,那妈妈呢,妈妈好不好死的呢?听了连忙摇头,妈妈不能死的,我要妈妈的。 虽然做了父母,但觉得尤其现在的父母不好当,

秋天的眼睛 发表于 2020-6-22 11:16:42

前阵子孩子每天都会问到这个话题,而且会哭,她恐惧的是,自己长大了,爸爸妈妈就会老了,会死。也会问我死了以后会去到哪里?一开始我会说,人死后,会变成星星,守护还活着的人。我以为解释的很浪漫。她却哭了,说天上星星太多,不知道哪一个是我,也见不到我了,怎么办?那阵子每天都会哭一次,说不想长大了,以为她自己不长大,爸爸妈妈就不会老。后来真是不知道怎么跟她解释了。对了孩子6岁,不知道为什么她这么在意生死。

感情就屁 发表于 2020-6-22 11:16:43

四岁的女儿也问过关于死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死了就是去天上当星星了,就像妈妈的外婆也是去天上当星星了,天上那颗对着我们一闪一闪的星星就是我的外婆在跟我们打招呼。不知道这样回答合适吗?

_猫了个咪oo 发表于 2020-6-22 11:16:44

我和她说每个人都会长大都会老去最终都会死去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 我知道你爱妈妈 舍不得妈妈 会想念妈妈 妈妈也非常爱你 有一天你会遇见并拥有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他也会像妈妈一样非常爱你 你也会拥有自己生命中最爱的孩子 你的孩子也会非常爱你 像你爱妈妈一样 他们以后会代替妈妈来爱你 虽然有一天妈妈不在了 但是妈妈的爱永远都在 我永远永远爱你

superrhidp 发表于 2020-6-22 11:16:45

我已经慢慢让孩子明白了人都是有死亡那天,每个人都是,她已经知道了这样一个规律。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获知方式,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个性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告诉他们

chunky 发表于 2020-6-22 11:16:46

其实没必要,把死亡说的那么美好,就不会敬畏死亡。我儿子问我死亡是什么,我直接告诉他,死了,就是听不到别人喊你,也不能睁开眼睛看好看的,不能呼吸,不能吃东西。他说他不想死,我给他说,要好好活着,在外面不能跟陌生人走,过马路要小心。从小对生命有敬畏之心不是更好吗

李卜克内西 发表于 2020-6-22 11:16:47

我可能后知后觉,上初一音乐课,音乐书上有一幅沙漠图片,我想如果哪天我死了,消失了,和这沙漠中的沙子无异。心情很低落的过了一节课,很伤心������。但他妈下课就玩疯了,忘了这事了[我想静静][我想静静][我想静静]

刊意 发表于 2020-6-22 11:16:48

最近在看一本生命教育的绘本《后来呢,后来怎么了》,可以很好的回答这个问题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孩子第1次正式跟你谈论死亡时,你的回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