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边缘99 发表于 2020-6-16 09:00:17

怎么说话,孩子才愿意听?

家长是一份不容易胜任的工作,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费尽了心血,却常常只换来孩子的沉默或对抗。当孩子渐渐长大,家长似乎越来越难以和他们沟通。
“提醒你多少遍了,要认真书写,怎么总是忘记?给我擦了重写。”
“为什么你的房间总是乱七八糟,赶快收拾!”
“背诵的结结巴巴就算完成了,为什么对自己要求这么低?背熟了才能睡。”
当家长苦口婆心地一遍遍重复着对孩子有益的提醒,得到的却往往是孩子的沉默、反驳、对抗、甚至争吵和肢体冲突。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应该如何化解这样的沟通困境呢?
今天我们来共同分享一个沟通方法,非暴力沟通方式,通过思维方式的转变,提升自我认知,家长们可以尝试学习运用更有效的方式来与孩子相处,会提高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效果,改善亲子关系。
什么是非暴力沟通

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引用圣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哲学思想,提出了神奇的非暴力沟通方式。通过非暴力沟通的传播,世界范围内无数的人们改变了自己与他人相处的方式,重新获得了爱的能力和幸福。
该模式引导人们培育彼此的尊重和关爱,转变表达和倾听的方式,有意识地使用语言去表明自己观察到的事实,感受和需求,并提出请求,最大限度的避免语言暴力以及由此带来的沟通障碍。
因此非暴力沟通又被称为“爱的语言”。



非暴力沟通模式包括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下面我们结合家庭教育中,家长和孩子的日常沟通为应用场景,来了解和体会这四个沟通要素。
1、观察
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第一步要观察正在发生的客观事情,并清楚地表达。
看似简单,但家长们很容易犯的一个问题是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
观察的对象是客观事实,而评论则加入了个人的价值判断。观察后的表达应是清晰和具体的,而评论则显得笼统。
比如:
“你这周让我喊你起床了3次了。”这句话就属于观察,因其针对观事实并表达具体清晰。
而如果采取评价方式,则是家长们常常脱口而出的“你怎么这么懒?”或者“你怎么总是需要我喊你起床?”



那么,为什么一定要区分观察和评论呢?看看上述例子,其实就可以明白其中缘由。
当家长说的是具体清晰的客观事实,孩子也无话可说,只能接受自己在这个行为上的不足。
而当孩子听到带有个人意识和情绪的评论时,情况就立刻不同了。
孩子会直接理解为家长在批评他,而且,由于家长陈述的不是客观事实,孩子不会坦然接受“自己懒“或“总是...”这种笼统的批评,反而会激起心底的不服气,形成对抗和逆反心理。
最终的沟通结果可想而知,不是心里不服气,就是顶嘴,无论哪种结果,对于亲子关系和解决这件事本身都没有任何建设性。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才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所以,家长们首先需要修炼的就是,当想和孩子沟通时,需要先观察孩子的行为,而不评判、指责或以其他方式进行分析,只有不激起孩子的抵抗,有效的沟通才能进行下去。



2、感受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要素是感受。
在客观和准确地形成对孩子行为的观察后,家长需要试着倾听自己的感受,并把真实情感向孩子表达出来。
举例说明会更直观一些。
假设当家长发现,孩子开始有说谎的行为后,家长可以有二种不同的处理方式。

[*]如果按照普遍的处理方式
此时,家长出于习惯、或家长威信等原因,并未去体会和分析自己情绪激动背后的真实想法,取而代之地是条件反射式的责骂和批评:“你怎么能撒谎呢?你现在都开始学会撒谎了?还有什么事情瞒着我的?”
这样的言语,只会激起孩子负面的应激反应,要么逃避退缩,要么逆反顶撞,最终结果肯定是不欢而散,而希望解决孩子撒谎问题的沟通目的自然也没有达成。



如果运用非暴力沟通方式
家长就应该体察自己的感受,生气吗?是的,可是为什么生气?因为对孩子寄予了希望,而他竟然学会了撒谎,自己感到很失望。
那么,此时家长需要做的就不是发泄怒火,而是将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出来: “发现了你居然在说谎之后,我感到非常的失望和痛心”。
看似示弱的表达情感,却会起到比貌似强势的批评更能触动孩子的心灵。
这会使得孩子觉得自己做了一件让妈妈伤心的事,辜负了妈妈的信任和期望,如果妈妈再运用后续的沟通方式,孩子会更容易接受,实现有效的沟通。



3、需要
非暴力沟通方式的第三要素是,倾听自我的感受,追寻产生感受的根源,即我们为什么有这个感受,我们的诉求是什么?并且表达出来,让对方知道。
在与孩子沟通过程中,如果家长感到失望、难过,那并不一定是由于孩子造成的,也许只是因为自己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比如说,同样一个孩子考了班级第20名的成绩,如果他原先一直班级垫底,家长肯定对这次进步非常满意,而如果他原先是班级前三,那家长多半淡定不了。
可见,引起家长感受和情绪变化的,并不是孩子行为本身,而是家长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当清楚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体察到自己的感受的真实原因,在沟通中,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告诉孩子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自己看重和需要的是什么?
这样的思维逻辑下,家长可以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轻易用批评的言语责怪孩子。
还是以上述那个孩子撒谎的例子来分析,家长在表达了观察和感受之后,就可以再说明自己感受产生的原因,帮助孩子理解和体会家长的感受及其产生的原因。
家长也许会这样表达:“发现了你居然在说谎之后,我感到非常的失望和痛心。因为,我一直很信任你,我也认为你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4、请求
非暴力沟通的最后一个要素是请求,即清楚地告诉对方,希望他怎么做,越具体越好。
这里要注意很重要的一点,家长务必分清楚请求和命令。
因为,请求是在前面三步沟通的基础上,通过情感和感受上的交流和共鸣,向孩子提出希望,更便于孩子接受。
而命令的语气则会让孩子感觉到内疚、不受尊重、或者害怕受到处罚,无论哪种感受,孩子都没有从内心认同家长,而这恰恰说明了沟通的失败。
比如,在孩子一周有三天需要妈妈喊起床的案例中,妈妈可以这样提出自己的希望。“你这一周有三天都是妈妈喊你起床的,妈妈觉得有些失望,因为我一直觉得你已经长大了,能够自己独立了。下周开始你能做到自己按时起床吗?”



在家庭教育的场景中,家长如何具体运用非暴力沟通方式来与孩子沟通呢?

当理解了非暴力沟通方式的四要素原理之后,紧接着就需要在实际生活中去尝试运用。
可以预见,在应对与孩子沟通时,肯定会存在逐步熟练的过程,在这里,不妨参考一个四要素的表达模板,可以为家长们提供一个提示。

[*]观察:当我看见……;
[*]感受:我感觉……;
[*]需要:因为我需要/重视;
[*]请求:你愿意……吗?
通过运用这四要素的模板,当需要与孩子沟通时,家长就可以不再条件反射式地立即批评或者评价孩子。
而是试着运用非暴力沟通模式,首先就事论事地观察孩子的行为,再体会自己的真实感受及其产生根源,最后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希望,与孩子进行平等和真诚的交流。



举例:
孩子的字写得总是不认真,妈妈怒火积压,终于有一天,当妈妈看到孩子龙飞凤舞的作业本时,实在控制不住情绪,大吼:“你怎么这么不认真?说了好多遍,还是屡教不改,给我重写,写到认真为止。”妈妈带有情绪的言语,只会引来孩子的反感,甚至会想“我已经挺认真地写了,你还不满意,那我认真也没用了”,进一步加深对学习的抵触情绪。
如果运用非暴力沟通方式的四要素模板,妈妈可以这样沟通。
首先,客观清晰地说出具体事实,不掺杂个人情绪和评价。“你这一周的作业,老师都只打了B,并且有4次都批注了提醒书写认真的评语。”
其次,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批评。“我感到很着急和担忧。”
然后,说出需求“因为我非常重视你的升学考试,字迹潦草,在考试时的卷面和作文部分都会被扣分的。”
最后,提出明确的希望“我希望你能从每天作业开始,认真写字,保证不再因为书写被扣分。可以吗?”



结语

非暴力沟通的核心是建立一个家长与孩子平等和真诚交流的桥梁,避免批评和指责。
因此,在学会有效表达的同时,家长也需要注意倾听和感受孩子的情绪和需求,用心去理解和沟通,方能得到孩子的真诚的回应。
非暴力沟通方式并不一定每次都会生效,家长只有在不断地尝试和演练当中,结合自家情况,不断摸索和调整,最终琢磨出适合自己的沟通方式。



做家长就是一场修炼,非暴力沟通就如同一位良师,给予我们一些启发,指引我们在这条漫长的修行之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只要一路坚持,终有一日会等来陌上花开。

快快乐乐如如 发表于 2020-6-16 09:00:18

真是说的容易做起来难,当你家孩子出尔反尔反复无常做错事,你会怎样?他该认错认错,该犯错还犯错,教教我啊?

byltj 发表于 2020-6-16 09:00:19

好文,但是真的好难[害羞][害羞][害羞]

上官紫渊 发表于 2020-6-16 09:00:20

与孩子沟通是一门大学问,父母都要好好学习!

小陆同学 发表于 2020-6-16 09:00:21

no no , 适当的暴力具有一定的威慑力,孩子作为一个智力还达不到一定层度能够理解你说的话的时候,必须用动物世界本能武力去约束

lular心 发表于 2020-6-16 09:00:22

做家长太难了,没有小孩的好好看看此文再决定是否做家长[害羞][害羞][害羞]

chunky 发表于 2020-6-16 09:00:23

说的容易,只要有一个手机世界就是他的

秋天的眼睛 发表于 2020-6-16 09:00:24

家长应该注意和孩子的沟通方式。

路影 发表于 2020-6-16 09:00:25

昨晚都被孩子气哭了,今早就看到这篇文章。感谢

皑皑莽莽 发表于 2020-6-16 09:00:26

家长应该多注意和孩子沟通!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怎么说话,孩子才愿意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