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集-心态 发表于 2020-6-9 14:33:01

为什么孩子被妈妈打哭了,还要妈妈抱?

宝宝犯错误,过于固执、倔强、不知悔改,总是气的父母跳脚,不禁感叹:养娃真是个辛苦活啊!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模式阶段理论认为:0~9岁的儿童处于道德发展的前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的第一阶段是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儿童会根据行为后果,以及是否受到惩罚来判断行为好坏。



因此,有些时候家长实在是忍无可忍,孩子就免不了一顿皮肉之苦,让孩子明白他的行为是坏的,我们总是戏称为“竹板炒肉”。
但是打完孩子,孩子身上疼,父母心上疼,孩子疼能大声哭出来,父母却不能在孩子面前哭。



有一次在我商场,围观了一个母亲打孩子的场景。
起因是孩子要买新玩具,站在玩具店门口,撒泼打滚就要买,不买就不走了,当时看这孩子是真的“熊”,开始他妈妈温声细语的哄孩子,给孩子讲道理,询问孩子:“昨天不是买了新玩具吗?”
熊孩子说了一句:“新玩具今天旧了!”把这位温柔的母亲气的忍无可忍,大庭广众赏了孩子一顿“竹板炒肉”。



孩子哭的闻者伤心,见者落泪,这哪里是刚刚那个“特别有骨气”的熊孩子啊!整个就是一个委屈的小可怜,脸上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像个小花猫一样,往妈妈身边凑,向妈妈伸胳膊,哭着说:“妈妈,你抱抱我,你抱抱我。”
最后宝妈,抱住孩子亲了亲,然后带着宝宝消失在了人群中。



后来,我就这件事向一位育儿专家讨教:“孩子哭着要妈妈抱是不是代表孩子认错了。”
专家说:“孩子被打了向妈妈要求抱抱,这不只是认错的表现,还有以下几点原因,能抱就多抱吧。”



为什么孩子被打后向母亲索取拥抱?

研究人员发现:被拥抱时,孩子大脑分泌“催产素”,孩子感觉到被信任和被支持;孩子经常被拥抱,内心的安全感系数也较高。
陶行知先生曾经告诫大人,要用儿童的视角对待儿童: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受了你盛怒之下的鞭挞,连在梦里也觉得有法国革命模样的恐怖。



他写字想得而没有得到“优”,仿佛是候选总统落了选一样的失意,他想你抱他一会儿,您偏去抱了别的孩子,好比是一个爱人被夺去一般的伤心,父母必须要走进孩子的内心,去体会儿童的情感,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




[*]向妈妈认错
年幼的孩子,通常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如他意他笑,不如他意就闹,孩子自己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只觉得他所想的所做的都是理所当然,父母对孩子说:“你做错了。”或者“你不应该这样做。”孩子可能会反问一句:“我错在哪里?”
在父母盛怒之下,孩子遭受皮肉之苦,孩子本身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过错,但通过挨打,会明白这么做妈妈不允许,孩子就会哭着要妈妈抱,来向妈妈低头认错,希望妈妈不要那么生气了。



★孩子索要拥抱,妈妈要不要满足呢?
答案是一定的,虽然有些父母认为拥抱等于原谅、纵容,但该给孩子的拥抱必须给,给宝宝一个你还是爱他的信号,孩子痛过之后,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挨打,再通过拥抱安抚好孩子的情绪,这样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增加孩子的幸福感。




[*]害怕失去妈妈
妈妈怀胎十月生下宝宝,宝宝对妈妈有着天然的依赖和信任,妈妈就是宝宝的全世界,所以如果妈妈对孩子的行为大发脾气甚至动手,会让孩子有种被抛弃的错觉,心里会想“妈妈对我这么凶,是不是不爱我了,妈妈会不会不要我?”
宝宝在可能被妈妈抛弃的恐慌下,冲到妈妈身边,希望妈妈给一个抱抱,妈妈的拥抱对宝宝来说,能够帮助宝宝克服对妈妈的恐惧,知道妈妈并没有讨厌自己。




[*]向妈妈寻找安全感
宝宝挨打后向妈妈索取拥抱,实际上是在索取来自妈妈的安全感。
★拥抱和安全感有什么必然联系吗?
19世纪80年代,美国孤儿院的婴儿死亡潮告诉我们:拥抱对于婴儿来说是维持生命的必须品,拥抱的缺失,同样使婴儿失去生活下去的意志力,拥抱是宝宝的最原始的情感。
拥抱对于孩子来说就像子宫里包裹着他们的羊水,是温暖的、舒服的,是来自母亲的保护。



因此,即使孩子长大,也需要拥抱来维持内心的安全感,当孩子遭受来自母亲的批评、打骂时,她们更需要母亲爱的回应,来重新构造安全感和幸福感。
心理研究表明:孩子的安全感主要来自母亲,即使妈妈打他,孩子仍然爱自己的母亲,如果遭受爸爸的打骂,孩子也会向母亲索取拥抱,这是宝宝对母亲与生俱来的依恋。

感情就屁 发表于 2020-6-9 14:33:27

转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什么孩子被妈妈打哭了,还要妈妈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