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cntkms 发表于 2020-1-14 09:09:31

识别10种婴儿依恋行为,看懂婴儿哭与笑,孩子长大更聪明 ...


婴儿抓住乳头和吮吸有两个不同的功能,一个是营养,一个是依恋

从“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分析婴童依恋行为。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还偶遇古话说“三岁定八十”,这里的三和七其实指的都不是年龄,而是特指一个孩子的婴童时期教育与发展阶段。这个阶段一个孩子的生理发展、心理特点和个性倾向的表现如何,可预期评估这个孩子成年后的未来发展。这个观点如今被证实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作为一个婴儿的妈妈,如果要正确理解或分析你离开婴儿身边一会儿或一个白天(上班)婴儿的反应,就要理解婴儿与妈妈之间的联结是如何构建并维持的。
在心理学领域,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流派长久以来都一致认为婴儿最初与人(尤其是母亲)的关系是其人格发展的基石,这个观点现在被认为是俗话或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心理学依据之一。
在心理学(尤其是精神分析以及其他心理学学派)文献中,有关婴童和母亲关系联结的本质和起源有四个主要的理论——
1.婴儿的生理需求需要满足,尤其是温饱需求。婴儿之所以对母亲感兴趣并产生依恋,是因为TA母亲能满足婴儿的生理需要。
2.在婴儿身上本来存在着一种将自己与人类乳房联结吮吸并占有她们的倾向。
3.婴儿身上本来就存在一种需要被爱抚并依附于人类的倾向。
4.婴儿对被从子宫里挤出去感到怨恨并希望回到子宫中去。
现在人们都已经一致认可大部分婴儿在十二个月内已经建立起来与母亲(或母亲人物:即尽管不是母亲,但能起到母亲角色功能的人物)之间的强烈联结这个经验性事实。
尽管人们对母婴联结产生的速度、产生的过程及维持机制、持续时间和能够实现什么功能一致未能取得一致,但对这一联结用“依恋”或“依恋关系”,却越来越统一。
现在认为婴儿与母亲的联结是为了达成接近母亲这一可预期结果的行为系统的产物,进而对依恋行为进行了定义——
依恋行为被定义为寻求和保持另一个个体的接近性,是一类重要性等同于共享某些成分和因过机制又相互独立和重叠的交配行为和亲职行为的社会行为。
与依恋行为相对应的是养育(母性)行为,诸多母性行为中最突出的是取回行为,取回行为被定义为来自父母(或母亲人物)的,可预测结果是将婴儿带回家中或妈妈身边,或两者都有的行为。
人们对“经验性事实”的认知总是充满质疑,为了让婴童依恋行为不再处于充满质疑的经验性事实认知,过去的几十年里科学家尤其是心理学家对依恋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因为人类婴儿出生时的未成熟度很高,发展过程又相当缓慢,研究人类的依恋行为存在着样本和研究周期等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所以科学家们首先从鸟类、哺乳动物和非人灵长类动物领域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其结果尽管存在着差异性,但从类比性和相似性上都证实了生物的依恋行为的进化学和生物学上的本质特征。

小鸭和小鹅的依恋行为——印刻行为研究

小鸭和小鹅的依恋行为——印刻行为研究

人们对出对依恋行为的本质和功能研究,来源于精神分析领域的次级驱力理论研究,认为婴儿对同类其他成员(母亲或母亲人物)的喜好源于被他们喂养。这不奇怪,Frend在1940年认为“爱的源泉是对被满足的营养需求的依恋。”多拉德和米勒特别有针对性的指出,“爱起源于依恋关系中对营养需求的满足。”但这类理论是基于假设而未得到观察和实验证实,并成为依恋行为研究中精神分析领域次级驱力理论的核心。
首先对这一依恋行为源于被喂养的次级驱力理论进行严肃质疑的是劳伦兹对小鸭和小鹅的印刻行为的研究。劳伦兹的研究成果发表于1935年,但截止到1950年的的十几年间几乎没有得到多少关注,但之后却对心理学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37年,奥地利科学家劳伦茨在观察小灰天鹅破壳出生时发现,小灰天鹅第一眼看见什么动物就把什么动物当成妈妈,如果孵出时看到的是母鸡,它就跟着母鸡走;如果孵出时看到的是劳伦茨,小天鹅就认劳伦茨作妈妈,劳伦茨去什么地方,一群摇摇摆摆的小天鹅就在身后跟到什么地方;劳伦茨下水游泳,小天鹅也跳进水里,并且亲热地啄着他的头发和胡子。
劳伦茨把这奇妙的现象称之为“印刻现象”。
劳伦兹的研究毫无疑问显示了小鸭和小鹅的依恋行为可以在接受没有食物或其他任何常见奖励的情况下发展出来。在小鸭或小鹅被孵化出来的几个小时内,这些幼小的生物会跟随他们看到的任何移动的物体,无论是一只鸟、一个人或一个纸箱板。此外,他们一旦开始跟随这个特定的物体,他们就会更偏好这个物体并在一段时间内不在跟随其他物体。
当劳伦兹的印刻行为研究被重复实验证实后,人们不再相信或者期望精神分析领域的次级驱力理论能够拿出足够多的令人信服的证据来证明。
接着,很自然,人们就会想到哺乳动物和人类的依恋行为是否也会以相似的方式发展出来,这个想法给了很多心理学家无限的想象和研究动力,并逐一付诸于实践。
关于人类的 印刻与依恋行为的认知,认为——
1.人类婴儿的每种社交反应一开始都可以被很大范围的刺激引发,但随后这一范围会缩小几个月后,缩小到一个或几个特定个体产生的刺激上。
2.有证据表明婴儿的社交反应对某些刺激比另外一些刺激更存在显著的偏好。
3.婴儿对一个人的社交互动体验越多,对这个人的依恋就越强烈。
4.大部分婴儿对一个偏好人物的依恋行为是在第一年发展出来的,可能存在着依恋行为发展的敏感期。
5.敏感期不大可能在六周以前开始,很可能在再几周之后出现。
6.比起更小的使用后,在六个月甚至八九个月之后的婴儿对陌生人更可能出现明显的恐惧反应,并且更有可能会以强烈的恐惧反应来回应他们。这会导致婴儿对一个新人物的依恋行为产生在第一年末尾以及之后的时间里会变得更加困难。
7.一旦一个婴儿对一个特定的人物形成强烈的依恋,那么他就会偏好这个人远超过其他人,并且这种偏好在分开的时间也会继续。
很不幸或很幸运,以上依恋行为的研究在其他动物、哺乳动物和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甚至更深入。

接近性是依恋行为的核心

婴儿依恋行为的发展形成进程概述

1.婴儿出生第一年的前依恋行为
三个月左右的直觉辨认: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三个月的婴儿已经存在直觉辨认,他们对母亲的反应已经区别于其他人,相比于其他人来说,这个时候的婴儿看到母亲会微笑,更愿意发出声音,更长久地跟随妈妈的眼睛。但是如果没有证据表明可以辨认出母亲并明显表现出想要保持与母亲接近行为(母亲离开房间婴儿哭泣或者哭泣并想要跟随)的倾向前,还难于说明依恋行为已经存在。
六个月婴儿的依恋行为:不仅表现在母亲离开婴儿房间时候的哭泣,而且表现在当母亲回来的时候孩子用微笑抬起的手臂。以及发出愉快的声音接近母亲。孩子被单独留在陌生人身边的收更有可能哭泣,但这个年龄段不是每次都哭。
9个月婴儿依恋行为:上述依恋行为出现的更有规律而更生动,对目前的依恋行为更加强烈也更加巩固。这个年龄段,婴儿基本都会爬行,所以母亲离开房间的时候会跟随,在母亲返回的时候会迎接并尽可能爬到母亲身边。
上述所有行为模式会保持到第一年的最后三个月以及整个第二年。满9个月以后,离开房间后婴儿回跟随母亲,这个时候哭泣的情况会减少。这个行为在9个月后会变得十分明显,尤其是当有什么事物导致孩子警觉的时候,譬如陌生人出现。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上述行为也会发生在其他熟悉的家庭成员身上,但对母亲的依恋总是最早出现且最强烈也最持久,且通常发生在9个月以后。
在依恋出现的前几个月,婴儿指向依恋的对象数量越多,对母亲作为主要依恋对象的强度越大,婴儿处于警觉状态时,依恋行为会更加强烈。
2.婴儿在2和三岁的依恋行为
尽管婴儿在出生第一年的依恋行为发展很好地得到研究,但后续几年的发展过程未得到详尽的记录。
有证据显示在第二年以及第三年的大部分时间,依恋行为出现的强度和频率并不亚于第一年的末尾,但是随着婴儿的直觉范围和理解周围事件能力的增加,引发依恋行为的环境事件也会发生。
首先是婴儿对即将到来的母婴分离有越来越多的意识和预判。在第二年和第三年,婴儿会通过对注意母亲的行为来预判即将表现出的离开,并且在离开之前就开始抗议。有经验的母亲会隐藏她们对离开的准备,尤其是对于要离开家门上班的母亲(或母亲人物)。
3.婴幼儿在3岁以后的依恋行为
大部分婴幼儿在2岁半或3岁的时候回到保育院或幼儿园,这个时候的依恋行为就会发生变化。
他们要去幼儿园离开母亲的时候,大部分会感到不安。
尽管哭泣会保持一段较短的时间,但他们很容易会保持安静且不活跃,并寻求老师的注意——这与他们在相同的设置下母亲在的时候的表现大相径庭。
等孩子过了3岁生日以后,婴幼儿会更好的接受目前暂时的离开并加入到其他孩子的游戏中。这一变化来的似乎很突然,表明这个年龄孩子可能达到了某个成熟阈限值。
这个年龄段的婴幼儿最主要的变化是他们变得可以在陌生的地方带着安全感和次要依恋人物待在一起,如亲戚或老师。但是这种安全感是有条件的。这些次要人物必须是熟悉的人,最好是在孩子在母亲的陪伴下认识的人,且必须在孩子健康且不警觉的状态下,其次,婴幼儿必须知道母亲在哪里且有信心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恢复与母亲的接触。否则就会发生“孩子气”状态,或出现其他紊乱行为。
婴幼儿在3岁以后的依恋行为在紧急程度和品临床上要低于之前,却仍然是他们行为中很主要的一部分。
此外,即使在减弱的情况下,在4岁孩子身上有一种相似的行为在学龄早期仍会持续。
5~6岁时,外出的时候会喜欢不时握住甚至很紧的抓住父母的手,如果被拒绝还会充满怨气。
在和其他人玩的时候,一旦发生不好的情况,他们就会立即回到父母或替代人物的身边。一旦恐惧的感受更多一点,他们就会寻求接触。
所以说,在一个普通孩子的整个潜伏期中,依恋行为仍然是其生活中的一条主线。
到了青春期,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就会发生变化。其他成年人可能会拥有和父母等同甚至超过父母角色的重要性。而同龄人之间性的吸引力又会扩展这一范围,导致的依恋行为就演变为对父母的依恋继续保持,对其他人的联结也同等重要。
在很多社会中,女儿对目前的依恋要比儿子对母亲更加明显。
当一个人进入老年期,依恋行为无法指向更年长一代的成员或同一辈的成员时,就有可能会指向年轻一代的成员。
且在青年期和成年期,依恋行为不仅会指向家庭以外的成员,还会指向家庭以外的组织或机构。
有研究认为,成年期依恋行为是儿童期行为的直接延续,而以前的“退行”理论现在别认为是对成年期依恋行为的病理性误导,退行的认知实际上忽视了依恋行为对一个人的一生中所扮演的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些依恋行为的强烈信号

一些引发思考的依恋行为

将母亲作为出发探索的基地
当婴儿会爬行的时候,婴儿就不总是要寻求与母亲的接近,而有时候会离开母亲一点去探索周边事物、环境或人。如果得到允许的话,他会离开母亲的视线,前提是,时不时,他会回到母亲身边,好像要确信母亲还在原来的位置。
这就像婴儿以母亲为基地探索周边世界。
当母亲在的时候,婴儿对探索明显要显得更有信心。当母亲不在的时候,他们会更加胆怯,甚至会常常陷入痛苦当中。
母亲移动时的依恋行为
如果你是一个妈妈,你遇到过走在自己侧面的孩子是如何突然移动到你面前并举期双臂的吗?且这个动作如此突然到容易让母亲不小心把孩子撞倒。
有研究表明,婴儿这么做是一种基于适应性环境进化出来的本能行为,婴儿的这种本能行为是处于移动的母亲而诱发的,这一诱发的基因驱力是人类进化时移动母亲对于婴幼儿的运载功能。
3岁以下跟随母亲走动的笨拙分析
一般一岁多点婴幼儿就具备了跟随母亲走动的接近性能力,但一个婴儿通过目标校准型的移动跟随母亲移动的年龄大约是在三周岁时,比人们认知能力要晚得多。
尽管一个两岁半的孩子可能已经能够非常好的行走并且有能力在母亲保持静止的情况下进行长期且具有良好指向的短途旅程。但是一旦母亲开始走动,婴儿就会变得异常笨拙。
这一个婴幼儿发展的现象不大为人知,对这一现象的忽视产生了很多养育中的烦恼。
安德森对十二个年龄不坐婴儿车而他们的母亲在公园里不幸的孩子的观察确认了婴幼儿跟随行为的极度无效性。孩子会不断停下来,通常是与母亲有一定距离的地方。以至于在每个5到8分钟的时间段内,母亲停下来等孩子的时间要远超过行走的时间。分析认为这是孩子有让母亲携带运载的适应性安排进化的需求表达。
只有在三岁以后,幼儿才开始具备恰当的目标校准系统,能够在母亲移动的时候很好的跟随。
母亲替代物的信号
幼儿园晚期或小学生,对于母亲的依恋行为,有时候不再是接触性,而是母亲的替代性。甚至有一些是纯象征性的,譬如依恋强度不高的情况下,目前的一个电话、目前的照片、都会起到某种“保持接触”的依恋效果。
(注:本文为英国心理学家、依恋理论创始人约翰·鲍尔比《依恋》三部曲的读书心得,部分为直接引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识别10种婴儿依恋行为,看懂婴儿哭与笑,孩子长大更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