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哥闯天下 发表于 2019-10-2 00:07:03

刘莉生眼中:在日本打拼的福建人

上世纪90年代,在日本打拼的那一批福建人“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随着上海人来日本的大潮之后,福建人来日本应该是非常多的。有各种方式来的,有来求学的,很多人花了很多钱,也不可否认有一些人通过‘蛇头’偷渡来到日本。这要从那个时代的大形势来看,当时中国跟日本收入差距非常大,有的地方差距能达到近100倍。许多人都是举债,风险非常大,来这里就要拼命去打工,一是还钱,二是还要寄钱回家养家人,一些人无法继续学习,就“黑”了下来……对于在日华人社会、对于闽籍新华侨来说,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经历,大家可能都不愿意再提起这段往事。但是我认为,这是一个不可忘记的、巨大的精神财富。在这当中,也有很多人正面直视,有人看到中国人这么辛苦,又看到日本这么繁荣,就毅然决然地提前回去了。”刘莉生近影。(本人提供)
说起著名侨乡福建,以及福建籍华侨华人的传统,刘莉生侃侃而谈:我自己就出生在一个华侨家庭,母亲就是在印尼出生的华侨。当年,很多福建人下南洋,成功的人就回老家捐建学校、医院,修路造桥,做公益事业,给大家产生很好的影响,对后辈来说,无形中也起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说到福建人、在日闽籍华人的特点,刘莉生总结说:第一个是吃苦耐劳,第二个是家乡观念非常强。说起吃苦耐劳,因为大家都是从农村出来的,家庭条件也很艰苦,在异国他乡,好几个人挤一个房间对城市人来说,可能很辛苦,但对农村人来说并不算什么;说同乡一家亲,福建农村人的互助观念、家族观念比较强。亲戚的亲戚就是自己的亲戚,朋友的朋友就是自己的朋友,同乡过来的大家互相多照顾。最后,记者请刘莉生总结一下在日闽籍华侨华人的特点,他翻开他们公司出版的最新号《中国纪行》杂志,翻到其中一页,那是福建省工商联办公室的一张照片,墙上贴了几个大字“善观时变、合群团结、敢冒风险、恋祖爱乡”,刘莉生笑着说:那便是最贴切的总结。(本报实习记者范筱汐整理录音)(刘莉生,出生于福建省福清市, 1995年-2000年任中国新闻社东京支局长,2000年-2008年任中国新闻社图片网络中心主任,2008年-2014年任香港中国旅游出版社副总编辑,2014年底起出任日本亚洲太平洋观光社社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刘莉生眼中:在日本打拼的福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