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蛎饼先生 发表于 2018-9-23 14:02:07

蟹屿村仙井的传说

上迳迳江入海口处东岸,有一个背山临海的美丽小山村。这个只有几十户、不到三百人亦农亦渔的小村,美中不足的是饮用水奇缺。风调雨顺的年月,村民不缺水,日子还好过;一旦遭遇干旱,村民尤其是妇女都得三更半夜起来,挑着水桶到一里外的山沟里排队取水。因为大家都在等水下锅,若是迟到了,全家人吃不上早饭,只得挨饿!据村里老人说,自有乡村以来,这种情形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也就见怪不怪了。
话说一江之隔的江阴屿礁村,人称“江阴头”,却是个富饶的鱼米之乡。村西南的松湖境(寺)里,有位叫朱猛的得道和尚。他的姑妈就嫁到蟹屿村。有一天,朱猛和尚到他姑妈家探望。那正是个炎热的盛夏。侄儿来了,自然要面浴和茶水侍候,可姑妈家里却一滴水都没有。姑妈让丈夫接待,自己火速提着水桶,带上鲎勺去打水。这朱猛和尚早已口干舌燥,都等了一个时辰,还不见姑妈提水回来。……好不容易盼着姑妈回来了,见到的不是一桶清水,而是小半桶黄黄的浑浊水!姑父尴尬地向内侄倾诉本村缺水之苦。末了,姑父摇了摇头,无可奈何地告诉朱猛和尚:“不是我们村里人懒,不去掘井,只是乡村离海太近了,不管我们在哪里掘下去的都是咸水,……”
朱猛和尚听完之后,轻轻地“噢”了一声,随后,他闭目养神,口中不停地念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接着他慢慢地站起来,提着禅杖踱出房门,来到门前空地上。姑妈一家人不明事理,紧跟着出来。只见朱猛和尚再一次闭目养神,口中念念有词。突然,他用禅杖在地上重重一撞,平地骤然塌陷下去一个直径一米多、深两米多的圆形大洞穴。一刹间,只见一股清洌洌的泉水涌上来,充满了整个空穴,不一会水还不断溢出来。姑父一家人都看呆了!这事轰动了全村,大家都赶来看奇迹。这时,朱猛和尚叫人拿来四根长棍架在空穴面上摆成“井”字形,再用一只米筛盖在木架上,并且叮嘱村民,要等七七四十九天才能揭去米筛。交代完毕,朱猛和尚请姑父母保重身体,之后他连一口水也不喝,饭也不吃,转身就要离去。一位大胆的老人还有点疑虑地问他:“请问大师,这水不会咸吧?”朱猛和尚慈祥地笑着摇摇头说:“不咸,不咸,让村上人吃的水怎么能咸呢?”他还怕众人不信,亲自伏下身捧了一口水来喝。围观的人也争先恐后地捧起水来渴,感觉不但不咸,还有点甜呢。这喜讯不亚于人们拾到金子,轰动了整个村庄,人们兴高采烈、欢呼雀跃!朱猛和尚在村民们的一片欢呼声中飘然而去。上年纪敬虔的老人还向朱猛离去的方向跪拜,全村人也给跟着跪下叩谢。
那些日子,全村男女老少像过春节似的,沉浸在欢乐和激动中,谁还去记朱猛和尚交代的要等七七四十九天才能开井吃水呢。只是这井底的中间部分,只有米筛一样大的面积内才有小孔泉水涌出来。后来村人说,大伙要是听朱猛和尚的话,待到七七四十九天才开井吃水,村上有多少人,水都够吃!可是后来,全村发展到100多户2000多人口,水就不够全村人饮用了。但是,人们为了永久地念怀这位得道和尚的神力和恩德,特地在井围花岗岩上,刻上“朱猛”二字。这刻字井围花岗岩文革时被红卫兵破“四旧”推倒,搬开,前几年又被村民找回,重新砌在井栏杆上,供人们留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蟹屿村仙井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