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羊叔叔 发表于 2018-9-23 13:48:40

“相思岭”名字的三种由来

相思岭,是福清县境北陲一条东西走向的山岭,位于福清与闽侯交界处,是福州城来往闽南的交通要道,学子进京赶考的必经之路。对于相思岭的原名及其传说有好几种版本,现特摘录如下,以供参考。
从“尚书岭”改名“相思岭”
相思岭,唐时名尚书岭,因南侧山麓的村庄上曾出过一位尚书老爷而得名。后来易名为相思岭,据说其中有一段痴男怨女悲欢离合的故事。
很早以前,尚书岭上住有一户人家。母亲张王氏年巳半百,守寡多年,女儿张翠姑,年方二八,虽出生在贫寒之家,却长得花容月貌。母女俩相依为命,在岭上驿道旁搭了一座茅草屋,常年靠卖糯米汤圆谋生。
有一年冬天,鹅毛大雪把山岭给封住了。这天早晨翠姑到屋后抱柴时,见草堆里卧着一个昏死的男子。她吃了一惊,忙唤出母亲。张王氏见那人面带饥色,衣衫褴褛,一息尚存。急忙端出一碗汤圆,经翠姑帮助给那人灌下。那人渐渐缓过气来。张王氏问那人姓氏籍贯,答曰:“小生家住泉州府南安县,姓王名安,因父母相继弃世,自己又是一个文弱读书之人,不善谋生,以致家道中落。今只身欲往京城应考,几天前所带盘缠又被盗匪抢光,船漏偏遇顶头风,昨路经此地,又逢一夜大雪,饥寒交迫,以致昏倒这里。倘不是恩人搭救,必死于荒草丛中,成异乡之鬼。”张王氏当即说:“如不嫌弃穷乡草舍,就在小店里将息一时,攻读诗文,以待来年春闱”。王安挣扎着起身作揖,千恩万谢。
两个多月过去了,考期在即。王安即将离开尚书岭小店晋京。在这两个多月里,王安与翠姑朝夕相处,男才女貌,情同兄妹,双方都有了爱慕之情,因而在张王氏的应允下订了终身。王安启程之日,翠姑带着早就准备好的衣裳、干粮、盘缠把王安送到山下,一路上海誓山盟,相约再见之日,就是婚礼之时,此生此世永不变心。两人难依难舍,挥泪而别。
一晃,半年过去了,有一天,山下敲锣打鼓,原来是王安高中榜眼的报喜队伍。母女俩赶忙打点行装,以待王安派人接进京城完婚。一年过去了,两人终日倚门而望,杳无音讯。有一天,母女俩从过路差役口里得知王安被招为附马,这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张王氏大骂王安是忘恩负义小人,当即一病不起而死。翠姑不相信王安是那种忘情负约之人,一直在等待着,终日离愁别恨。十年又过去了,翠姑身心憔瘁,终于病瘫床上,茶米不进,气息奄奄。一日傍晚,翠姑在昏迷中听得屋外有人在喊着自己的名字,猛醒过来细听知是王安声音,想起来开门好把忘恩负义之人痛骂一顿。但尽管万般挣扎,却是徒劳。立在门外的王安敲门半天不见动静,以为母女俩已迁移他乡。十多年前昏死柴堆遇救的情景以及之后与翠姑相处的美好时光历历在目不禁仰天长叹:“尚书岭上日日冬节”,屋内翠姑听得真切,又气又恨,用尽最后力气对曰:“金案殿里夜夜良宵”(本应对元宵,但气愤讽刺王安当驸马,故改良宵更贴切。),王安一听,惊喜参半,喜是翠姑没有搬迁,惊是翠姑错怪了自己,便用力推门进屋,想把自己殿试后不愿被招为附马而受贬边蒙劳役十年的原委向她倾吐,可趋至床前,翠姑已含恨而死,翠姑死后,王安抚尸痛哭说:“生不能相伴,死亦当为陪”,即把她埋葬在屋后自己十年前昏死之地,他终身不娶,老死在尚书岭上。后人为了纪念这对历尽坎坷的笃情男女,便将尚书岭称为“相思岭”。
以上这一故事,摘自《福清纪略》“传说轶闻”之《相思岭的故事》。
从“相似岭”到“相思岭”
相思岭,原名相似岭,古时候是闽南一带进入福州的必经之路。岭上独有一家卖冬节圆(即汤圆)的小店,那边风景幽静而秀丽,是路人歇脚的地方,汤圆生意顶好。
店中只有父女二人,父亲五十多岁了,女儿还是豆蔻年华,姿色十分俊美。当时有一个闽南才子进京考试,路经此店,停下吃汤圆,被女子的姿色惊呆了,即向其父求婚,其父说:“我做个对子给你对,对上了,就答应你的婚事,对不上,就拉倒。”父亲的上对是:“相似岭上日日冬节”。谁知才子想了老半天,对不上,羞愧难当,撞死在岭上。然而至死不忘对此女的眷恋之情,竟然变成了一只会说话的鸟儿,天天停在岭树上,一直讲:“相似岭上日日冬节…”
过了三年,又有一个闽南才子进京赶考路过此店,发现了这只会说话的鸟儿,感到十分惊奇。店中妇女守口如瓶,经问知情的路人,才知道三年前发生的憾事。这个才子又对鸟儿说:“此对极易嘛,你是赴京考试之人,何不对:‘金銮殿中夜夜元宵’。”鸟儿听完后,心情十分激动,又去撞死。所以,人们见不到此鸟了。
这才子见景生情说:“我若此番能中(进士),回来时为你报仇雪恨。”果然,这第二个闽南才子高中进仕第一名。回来时,见岭上这家汤圆店闭门,父女逃之无影,一怒之下,一把火烧了此店。而今尚有地基和残墙留在岭上。从此“相似岭”改为“相思岭”。
以上这一故事流传于福州、闽侯一带。
从“常思岭”到“相思岭”
相思岭,原名常思岭。《读史方舆纪要》载:常思岭,在府东南百二十里,高数百仞,袤三里许,一名相思岭,闽县东南尽处也。另据《榕城考古略》记载:“常思岭在方岳里,距(福州)城东南一百二十里,界于福清。高数千仞,袤二三里,又名相思岭。”
为何原叫“常思岭”,后来又改叫“相思岭”呢?原来这与明朝内阁首辅叶向高有关。从相思岭附近的东台村当地老人口中得知,说是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叶向高之子叶成学,自京城返故里福清途中,路死此岭。后来叶向高常常思念早逝的儿子,而将此岭取名叫“常思岭”。后来,由于“常思岭”与“相思岭”福州话同音,人们传来传去,后来也就把它叫做“相思岭”了。
据说在此之前,闽侯与福清的县界不在相思岭,而是在相思岭以南5公里的五埕铺桥一带;因古人忌讳路死他乡,地方官吏为宽慰叶向高失子之悲切,而将县界移到相思岭。目前在相思岭西南的福清方向还有好几个小村庄仍隶属于闽候县,这似乎给古老的传说提供了可考的依据。
另外,叶向高的墓就建在离相思岭东面不远的一座小山上。为何叶向高将墓地建在这个地方呢?当地人说是除了此地风水好之外,可能是出于对相思岭的特殊感情。小山丘正对着相思岭近在咫尺,能看着相思岭披上第一缕晨曦,收敛最后一丝残霞;能与英年早逝的儿子孤魂朝夕相处,无言相吊。也许这正是叶向高将墓建于此的真正用意所在,当然这也赋予了相思岭真正的相思之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相思岭”名字的三种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