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家粿爷爷 发表于 2018-9-23 13:48:15

国际佛教圣地之一黄檗寺


福清第一个最大的水利工程叫天宝陂(bēi),建于福清置县43年后的唐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从而得名天宝陂。天宝陂位于新丰里(今龙江流经的观音埔,即玉融大桥西百米处)。陂由大石垒筑,把上游淡水拦住,通过渠圳把水引到远处田地。史称:天宝陂灌溉了自霞楼至梧屿10洋数千亩田地。它改写了一句成语远水解不了近渴。同时,陂比坝矮,还能起到溢洪作用。所以陂不设闸门,而坝要设闸门,用于灌溉和泄洪。
历史上天宝陂经过多次大修。据《福建通志》卷33《水利》载:福清县新丰里有天宝陂,唐天宝年间建。宋祥符五年(1012年),知县郎简重修,改名祥符陂。还有资料说,宋元符二年(1099年),知县庄柔正再次大修,并熔铜汁固基,还修渠4里,更名元符陂。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按察使佥事陈灏文招募民众重修。万历年间(1573年---1619年),两任知县欧阳劲、王命卿先后主持修筑。清咸丰十年(1860年)秋,一场暴雨袭来,山洪暴发,龙江泛滥成灾,天宝陂被毁。咸丰十五年(1865年),天宝陂才得以修复,曾一度改名为咸丰陂。同治十三年(1874年)夏,遭遇大旱,天宝陂却因年久失修,丧失拦水功能。知县石鸣倡紧急发动群众抢修,使得天宝陂灌区的旱情得到缓解。1948年,又遇大旱,在福清各界名流呼吁下,国民党省政府迫于社会压力,才拨款再修天宝陂。
新中国成立后,天宝陂被列为县重点水利工程之一,1951年成立了天宝陂水利管理委员会,配备专门管理人员养护。一千多年来,天宝陂经过风风雨雨的考验,至今依然造福于人民。2003年被福建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① 指事业或派别首创者所在的地方。


临济宗创立人法号义玄,他是黄檗寺住持希运禅师的继承人。黄檗山万福寺成为佛教临济宗的发祥地①,所以临济宗也叫黄檗宗。在佛教界有天下临济出黄檗之说。从而确立了黄檗寺在佛教界不可替代的地位。
其二,黄檗文化传播广泛,影响深远。
黄檗寺最辉煌最具有影响力的时期应当在明末。因为那时候黄檗寺出了一位高僧叫隐元。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隐元继承临济宗第三十一世祖费隐的法座,成为黄檗寺的住持。在他苦心经营下,黄檗寺不但扩大了规模,并重振了禅门法规,经常举办大型法会,僧人云集,曾一度超过千人,使黄檗寺成为国内著名的大禅林,福建省佛教文化的中心。后来隐元东渡日本弘法,临济宗成为日本佛教界的一支盛宗,常有日本僧人和信士到黄檗寺朝圣,因此黄檗寺也成为国际佛教圣地之一。
为此,上世纪80年代就成立了以佛教界泰斗赵朴初先生为名誉主任的黄檗山万福寺修建委员会,在海外乡亲的资助下,经过10年的整修,黄檗山万福寺再现了昔日的辉煌,成为海内外各界人士旅游观光、朝谒参拜的佛教圣地。值的一提的是,日本友人山冈容冶多次来黄檗寺朝拜,并捐建了隐元纪念堂。
黄檗山风景区还是旅游的好去处,这里群峰耸立,有大帽峰、紫微峰、狮子峰、香炉峰、佛座峰、罗汉峰、天柱峰等十五峰。奇岩异洞众多,其中一石一洞最为著名。石为飞来石,高近4米,三面悬空,屹然而立。石下有一小潭,深不可测。石上有古人留下篆书题刻振鹭之瀑。洞为蟒洞,相传唐代有蟒神在此与民间女子成婚生子,因而得名。这里瀑布很多,奇特的有三处:一是珠帘瀑布,在龙湫潭顶上,沿悬崖挂下,水花飞溅,酷似珠帘,尤其在阳光照射下,幻化出七彩珠光,煞①是好看。二是月亮瀑布,溪水从20米高处的陡崖泻下,落入底下一个如月牙形状的水潭,蔚为壮观。三是玉箸②瀑布,10多米高处的悬崖上,挂着晶莹的水柱,远远望去,恍如玉箸,平添许多神奇。这里还有许多野生动物,群猴嬉戏,山羊临崖,处处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① 极;很。
② 古汉语称筷子为箸(音同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际佛教圣地之一黄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