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19791212 发表于 2019-5-29 08:59:45

那些不“趴”的宝宝,究竟会差在哪里?

现在主流的育儿观点都在强调让孩子多趴,但如果多问一句,为什么?
很多人可能也说不出个一二三。
其实从医学角度鼓励多趴,主要是为了解决两个问题。

[*]一个是宝宝的大运动问题:
近些年,一些儿科医生在典型的大运动里程碑上,发现了婴儿轻微的延迟,原因则跟过长时间的仰卧有关。
现在的宝宝应该平均做到:

[*]在4到7个月之间学会坐和翻身(从趴翻到躺以及从躺翻回到趴);
[*]在8至12个月学会爬;
[*]在11到13个月左右学会走。
而想要达到或超越这个标准,多趴是唯一的捷径。
趴着的时候,宝宝只有努力把自己撑起来,才能看到妈妈和周围的环境,这个过程可以锻炼头部、颈部、肩部、腰腹部的肌肉。
研究表明,宝宝趴的时间越多,他就能越早学会抬头、翻身、肚子着地匍匐前进、用四肢爬行和独坐。
而越是俯卧短、躺着时间长的宝宝,大运动发展滞后的比例就越高,因为躺着肌肉得不到锻炼。
而大运动发展滞后,也会直接影响精细动作的发展。
注:大运动存在个体差异,而且每个里程碑都有几个月的范围。所以没达到的妈妈先别急着焦虑和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从任何时候开始多趴多爬都不晚。




[*]另外一个就是头部畸形问题:
90年代初为了避免新生儿猝死,开展了“让宝宝仰卧睡眠”的运动,但随着宝宝仰卧时间变长,儿科医生注意到头颅不对称和头部畸形已经变得非常普遍了。
仰睡,将婴儿猝死综合症的总死亡率降低了50%,但是这也导致了扁头综合症的盛行。
据美国儿科学会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在4个月大的婴儿中,至少有50%的婴儿有“轻微”的头部畸形(平头或不对称)。








如果平头过于严重,颅骨就会向前移动,导致耳朵向前“剪”,前额、颧骨和眼窝会在同一侧更加明显。
平坦的位置越严重,头部和面部就会越不对称,几年之后当骨头越变越坚硬就可能出现耳朵、脸部和下巴“轻微”的畸形。
而且,扁头综合征不仅仅是头型不好看那么简单,它还存在和暗示着很多的健康隐患。
比如:斜颈,不对称的运动发展(就像只使用身体的左侧),视觉和前庭(平衡/内耳)问题,以及语言和语言技能可能出现的延迟或缺陷。



所以多趴,其实是从更大意义上解决这两个问题,每天只需要趴几分钟,就能帮助提高大运动技能,精细动作训练以及避免扁头综合症。
当然,那些从没趴过,也没出现平头现象,大运动也很超前的娃不也有吗?
是有,CC头几个月就趴得少,她的头却圆的不能再圆,但那都是她日夜挂在我身上,我一天天抱出来的。
老朋友们也都知道她翻身确实很晚,后来我重视了趴的时间,之后8个月会爬,11个月就会走了。
所以小表弟出生之后,从第一天就开始趴,大运动永远领先平均值于,感统功能和身体的协调性也比CC更好一些。
当然,大运动发展也要排除个体差异,只能说,趴不见得能让你的娃完全规避掉这两个问题,但是不趴,则很有可能会让娃出现这两个问题。
从什么时候开始趴?趴多久呢?
理论上说,从出生就可以趴了,而且趴的越早,宝宝的抵触心理越小。
目前对于不同月龄的宝宝趴的时间建议如下:

[*]0-3个月的宝宝,每次趴着的时间应该是1-10分钟,看宝宝的精神状态。
[*]3-4个月月龄的宝宝,建议每天tummy time至少20分钟以上。
[*]4个月以后的宝宝,应该可以达到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
时间只是参考,可以一次完成,也可以分解成几分钟到更多的短时间段完成。



怎么让宝宝喜欢“趴”
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千万不要强迫。不要让宝宝把趴和不愉快的感觉联系在一起,当下不想趴,那就换个时间换个姿势换个情绪再试。
大部分宝宝更习惯于仰卧睡眠,趴着的姿势让他们感到陌生。
所以如果宝宝不愿意趴,趴着烦躁、哭闹,是非常正常的,如何让孩子更适应?
1、让宝宝趴的不孤单
宝宝不喜欢趴的一个原因是,趴的时候他们不能像平时一样看到爸爸妈妈以及熟悉的环境,陌生的感觉会让他们抵触。



可以先让宝宝趴到妈妈的肚子上,让他看到你的脸,听到你的声音,鼓励他、跟他讲话、做鬼脸、唱歌,让他感觉自己不孤单。
也可以让宝宝趴在床边,妈妈坐在床前的地上,脸靠近宝宝,这个姿势也很方便互动。
等宝宝能控制头部之后(一般在4个月左右),还可以飞机趴。(如下图)



扶稳宝宝,然后慢慢弯曲双腿,宝宝会很喜欢这个运动哦。
2、让宝宝趴的不寂寞
找一些宝宝喜欢的玩具:一面小镜子、一本书、一个新玩具…



新鲜的玩具,能够非常有效的转移注意力,让宝宝忘记趴着的不适感,有助于延长一会tummy time。
3、让宝宝趴的更舒服
宝宝3个月之后,颈部有一定力量——能控制头部,但还不能支起前臂的时候,可以在他胸前垫一个枕头。








把他的手放在枕头前方,这样可以帮助宝宝支撑,撑起来的视野也更广阔。
等他能独自用前臂支起身体以后,再把枕头拿走。
4、让宝宝趴的更有趣
也可以尝试使用运动球/瑜伽球:让宝宝趴在瑜伽球上,妈妈双手扶住宝宝胯部或大腿外侧,前后、左右摇摆瑜伽球。
这个会更有趣,也能帮助训练宝宝的前庭功能和身体平衡,但是难度会更大,开始的话最好让爸爸帮忙。
5、选对宝宝趴的正确时机
选对了时机,趴就成功了一半,选错了时机,趴就满盘皆输。
太饿不能趴,太饱不能趴,太困不能趴,心情不好也不能趴。



那到底什么时候能趴?

[*]可以在餐后一小时趴,会有效的避免吐奶或反酸,这个时间精神状态也尚可。
[*]有的孩子喜欢在换尿布的时候顺便趴一会;有的孩子喜欢趴着被抚触;也有的孩子喜欢小睡之后趴一会。
总之,就是娃趴的时候,你也别闲着,尽量让趴看起来更舒服有趣,把趴跟一些快乐联想建立在一起,找出宝宝的喜好,顺势而为。
希望每个宝宝都能早趴、多趴!
本文参考文献:
The Incidence of Positional Plagiocephaly: A Cohort Study(APP)
《TUMMY TIME—WHEN DO I START? HOW DO I DO IT?》
《What is Flat Head Syndrome?》
《Tummytime: How to help your baby get comfortable on his belly》

void_ty 发表于 2019-5-29 08:14:28

我家的两个月7天,特别喜欢趴,哭闹哄不着的时候,一趴就马上不哭了

安静丶飘过 发表于 2019-5-29 08:29:40

我家6个多月了,五个多月的时候才翻身,但是会了后就特别喜欢拉都拉不住那种。结果现在我看都开始爬了,我心里都有点慌

长缨27号 发表于 2019-5-29 08:44:41

在我家,这就不能让老人带,老人一带都在怀里抱着,孩子自己翻身趴着不到十秒钟,老人们就会怕累到孩子,哪怕孩子自己想趴着都不行,[捂脸][捂脸]要想科学带娃真的还是有条件自己带好,老人也好,都是爱孩子,但是观念差太多了

wu_devil 发表于 2019-5-29 08:59:26

对的,我大儿子出生就没趴过,一直躺着直到四个月头才竖起来,小儿子月子里就趴,二十多天是就能抬头,但时间撑的不长几秒钟,现在38天,趴在我身上可以毫不费力的抬头,我把他摁下来他自己又抬起来,一直抬着头看着我,一点都不像刚满月的宝宝

墨镜哥哥 发表于 2019-5-29 09:14:05

小女儿五个月,每次带大宝出去玩,回家总是看到女儿被爷爷奶奶抱在怀里,身体都蜷得不行。说了多少次,让趴着玩。不听就是不听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那些不“趴”的宝宝,究竟会差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