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粿哥哥 发表于 2018-9-25 03:28:06

打咚鼓,久违的“非遗”重现福清民间

打咚鼓,新厝镇村民们对民间一种文艺表现形式的称呼,又称“盲鼓”、“乞丐歌”,“莆田俚歌”。其实,它的学名叫梆鼓咚,2007年已经入列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日前,记者在镜洋镇梨洋村一场大型民俗活动中看到它的倩影,赞叹梆鼓咚文艺表现形式得以传承时,感慨“非遗”项目的顽强生命力。
梆鼓咚,主要流行传唱于福(清)、莆(田)、仙(游)等莆仙方言区域,早期多由盲人进村入户、走街串巷演唱卖艺为主。在旧社会,文化生活非常贫乏,梆鼓咚在城乡广大贫苦民众中非常流行。街头巷尾、田间地头、桥头树下、婚庆场所均可见到演出者的身影。新厝镇民间艺人陈春华为记者做了阐述后,就梆鼓咚的曲调进行了演唱:“正月出来壶(雨)淋淋,财主举伞找长人(长工);不知长人如何请,子弟做好不论情(钱)。二月出来春草差(青),瑶明(青蛙)甲子(蝌蚪)豪(叫)加加;大人叠子(小孩)早已起,懒惰男人困(睡)加拉(至今)……”陈春华年轻时参加镇级文艺队,对民间各种流派唱法略知一二。他介绍说,梆鼓咚以莆田方言演唱,以梆鼓和竹板为主要伴奏乐器。梆鼓由长25厘米、口径5厘米的竹筒蒙上皮(青蛙皮或猪油皮)制成,两端系上彩色缎带。演奏时,艺人斜背于右肩上,梆鼓则夹在左腋下以备敲击。竹板则由两块8厘米长、3厘米宽、1厘米厚的竹片制成,演唱时左手击竹板,右手敲梆鼓。
据了解,梆鼓咚的唱词属多段体叙事诗,每段四句,每句七字,讲究押韵。可一段一韵,亦可数段一韵。语言多采用民间口头方言俚语,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通俗易懂,便于吟唱,也容易记忆。因此,有些唱词即使多至数百段千把句,如《英台山伯》共有379段,1516句,但艺人们却能熟记无误地从头唱到尾。
梆鼓咚的起源,最早可见南宋莆田诗人刘克庄诗句:“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时光流转,梆鼓咚这门古老的曲艺经历了近千年的社会变革,几成“绝唱”,从艺者已经寥寥无几,难得一闻。其主要原因有,由于梆鼓咚并不好学,且无法在现代社会中成为谋生技能,愿意学习的人越来越少。梆鼓咚拥有多种多样的击鼓打法,生动的口头方言俚语,多变的曲调,即兴的创作,这些既是梆鼓咚的独特魅力,也是梆鼓咚传承的瓶颈所在。陈春华说,民间音乐很多,新厝镇凤迹山区的民谣对唱、硋灶梆鼓咚等艺术,都在民间老艺人的肚子里,随着社会发展、村民们生活方式的变革,传承就出现断代问题。他希望有识之士能重视老艺人,积极挖掘民间题材,做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打咚鼓,久违的“非遗”重现福清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