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发表于 2021-12-21 17:56:23

福清玉涧陈氏始祖陈崇及陈仕贤史迹考略

<p>陈崇,河南固始人。荐辟。曾任御史中丞。乃入融玉涧陈氏始祖;陈仕贤,玉涧陈氏后裔,曾任户部主事、郎中,杭州知府,湖广副使,广东参政,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右佥副都御史。为了考证陈崇、陈仕贤在福清史迹,记者连日来到有关地方进行了实地采访。</p><p><br/></p><p>记者首先采访了后山顶八旬老人陈永芝。“我小时候去阳下镇(今改街道)北林村看望妹妹,都要路过金鸡山脚的油黄自然村前面的一个古墓,听大人说那是陈家的祖墓。”福清退休干部陈永芝见到记者,如此回忆。</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为陈氏老人陈永芝</p><p style="text-align: cente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为玉涧陈氏宗祠合影</p><p><br/></p><p>根据这番话,居住龙山街道后山顶的陈氏后裔判断,这个古墓的主人有可能就是入融玉涧陈氏始祖陈崇。当然,要证实这个推断,还需找到古墓或有关资料进行佐证。</p><p><br/></p><p>先来看看陈崇的简历:陈崇,字尚德。河南固始人。荐辟。唐光启元年(885年)任御史中丞。入闽后居住福州石井巷。五代时,封地福清城关涧下(原高巷)。其后裔号称“玉涧陈氏”。</p><p><br/></p><p>在福清,与陈崇的有关记载很少。清乾隆《福清县志》一处曰:“陈崇墓,在修仁里太平山……”一处曰:“鹫峰山,在北隅。五代乾祐三年,有异禽来集,或曰此灵鹫也,故名。有鹭峰寺,后唐御史中丞陈崇开创。</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为鹭峰山鹭峰境</p><p style="text-align: cente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为鹭峰境石碑</p><p><br/></p><p>另在“斗牛悬阁图说”中说:“鹫峰,体秀峭,西折凤山,一派东绵亘至县治,其入脉处突起为冈。明邑侯邬公元会建阁踞冈上,阁高势耸,俨然逼青汉而挂于斗牛……”太平山是否金鸡山,还有待于证实。鹫峰山尚存,鹫峰寺已不存。鹫峰山的鹫峰境经过重建,位于今玉屏街道融北社区。鹫峰境可能就是鹫峰寺所在地。</p><p><br/></p><p>根据有关线索,与陈永芝的侄子陈兴明、陈远松一起,在鹫峰境找到了两块清代、一块民国石碑。其中光绪年间的石碑记载:“吾乡鹫峰社学,建自明代,盖仿古人州序党庠之法……”遗憾的是,由于年代久远,鹫峰境没有记载陈崇的有关信息。&nbsp;</p><p><br/></p><p>随后,记者采访了陈兴明。他说,今龙山街道后山顶半坡处是玉涧陈氏聚居地,称“陈厝底”或“陈家底”,人口多达数百。小时候,大人都说他们是“陈都堂”或“都堂爷”的子孙,有时直接称是陈仕贤的子孙。</p><p><br/></p><p>对于“都堂”的解释是&nbsp;:一,唐尚书省署居中,东有吏﹑户﹑礼三部,西有兵﹑刑﹑工三部,尚书省的左右仆射总辖各部,称为“都省”,其总办公处称为“都堂”。宋、金沿之。二,明代称都察院长官都御史﹑副都御史﹑佥都御史。另外,派遣到外省的总督、巡抚都带有都察院御史衔,亦称“都堂”。</p><p><br/></p><p>查明代福清曾任“都御史”“副都御史”“佥都御史”的官员只有3名,分别是夏伸,左都御史;陈仕贤,副都御史;傅镇,右都御史。照此,居住在后山顶的陈氏先祖就是陈仕贤,理应是“陈都堂”或“都堂爷”的子孙。由于陈仕贤属于玉涧陈氏,他们自然就是玉涧陈氏后裔。</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陈仕贤概念图</p><p>&nbsp;</p><p>看看陈仕贤的简历:陈仕贤,字邦宪,号希斋。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郎中,出知杭州。“布衣素食,克已苏民,事简政平,吏民感乐”。后历湖广副使,广东参政,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累官右佥副都御史。巡抚湖广时,楚中王府逼民采木。</p><p><br/></p><p>陈仕贤“以水灾,民不堪命”,奏请免去这项额外劳役,却因此被科臣攻讦“不任事”而罢官。居乡时仍救济灾民,施棺给无力葬父母者。</p><p><br/></p><p>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福清县学毁于倭寇。7年后,陈仕贤捐金重建。著有《四留堂存稿奏议》《经验良方》。其墓在善福里仙董山。那时后山顶有庞大的古民居,七落透后,再加两附堂,燕尾脊,仅大门就有18个。门前有一对旗杆碣及练武石。当时陈氏有两个马槽,至今尚存,一个被搬到后山顶竹溪寺前面,另一个在改造前的利桥街“接书楼”后面。还两个石鼓,前几年有人出高价收购被拒。后来一个失窃,另一个如今放在一户陈氏的门前。</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为后山古民居石鼓</p><p>&nbsp;</p><p>陈永芝说,古民居于1958年被拆,石材用于建设福清商业局。同时被拆除的还有元帅庙、五显堂。陈兴明说,时80岁的奶奶告诉他,以前后山顶陈氏人口很多,逢年过节无法一一通知,就用敲锣的方式叫大家来领取年货或食物。这面锣他曾见过,后来找不到了。</p><p><br/></p><p>陈永芝回忆说,他小时候经常跟着大人去高巷头的玉涧祠堂祭拜先祖。每年清明节,还经常到南门外的南涧寺附近的一个大墓祭祀先祖。那时南涧寺和水南塔位于一座小山的山脚。大墓前有两尊石人、两尊石马,这个墓主可能就是陈仕贤。如今,在南涧寺前面有一尊仆倒的石人,它很可能就是陈仕贤墓前两尊石人其中的一尊。</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为南涧寺石人</p><p><br/></p><p>根据《闽都记》的“陈仕贤墓,在善福里……嘉靖进士,积官都御史”之记载,再查找《福清市志》,得知“善福里”的范围包括原宏路镇的小南洋、观音埔(今皆属于龙江街道)一带。这跟陈永芝所称的陈仕贤墓的位置大致一样。至于那座小山是否叫“仙董山”,还有待于考证。</p><p><br/></p><p>此外,新厝镇凤迹村的溪西陈氏宗祠,乃纪念陈仕贤恩庇而建。祠内供奉陈仕贤的神位。城区西涧寺,陈仕贤曾在这里读书。</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为福清城区西涧寺</p><p><br/></p><link rel="stylesheet" href="//www.fqlook.cn/source/plugin/wcn_editor/public/wcn_editor_fit.css?v134_RQf" id="wcn_editor_css"/>

绝色 发表于 2022-1-4 21:20:02

呵呵,后山顶这石鼓就是我邻居家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清玉涧陈氏始祖陈崇及陈仕贤史迹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