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娃 发表于 2018-9-23 12:07:12

记融籍书法家、寿山石雕刻家林利敏



谈起从艺生涯,林利敏感慨地说:"爱我所爱,无怨无悔,性之所至,侠骨柔肠。每天有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艺术,把它做到完美做到最好,这就是人生最快乐最幸福的事了。"
1965年,林利敏出生于三山镇东埔村。在这个二三百户人家的偏避的小村子里,他是第一个靠读书走出去的人。林利敏三十多年如一日,净心研习书法,终有所成。随后他改习篆刻、寿山石雕和绘画,师从吴乃光、陈达等大师。4年前,林利敏辞去令别人羡慕的银行工作,做起了职业书画雕刻艺术这一行。
净心研书法 艺海摘硕果
一个成功的人,首先要耐得住寂寞。林利敏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近三十年,他洗却尘心,净心于书法艺术创作。他对书法艺术的热爱,达到痴迷的程度。他的夫人宋玉荣心疼地说:"他每天下班后就钻进工作室,或临摹大师的作品,或自己创作,我做好了饭喊他来吃,有时叫了老半天却没有反应,我干脆将饭和菜打好端到他的画桌边,叮嘱他马上吃,他吱唔一声,又忙他的艺术了……可第二天早上,经常看到饭菜一口都没吃,问他为什么不吃饭,他却说,吃什么饭?过了大半天才想起来,他忘记吃了。
1989年林利敏调回福清,那些年林利敏一个月的工资才五六百元钱,他省吃俭用,将一分一厘积攒起来,等到哪天笔墨纸砚快用完了,他又乘大巴车到福州,大包小包的采购。有时候,看到几本中意的艺术书籍时,他不得不腾出下个月的生活费来购买。在林利敏看来,他觉得值。每天下班后,就躲进10多平米的单位宿舍,一头扎进书贴中,孜孜求索。经年累月的熬夜,他的身体有些吃不消了,1995年还住进医院,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他仍手不释卷,当时也感动着身边的护士和医生,搞艺术就是需要靠这样慢慢的积累才能有所成就。
林利敏一直想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因为只有成为会员,才能更好地向同行学习与交流,同时也能更好地获得行业的最新资讯。但加入全国书法家协会,有一个硬指标,就是要两届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全国书法展。然而想要在高手如云的全国书法爱好者中脱颖而出,又谈何容易。
林利敏学书法是从硬笔书法中寻求突破的,他在1987年、1988年先后两次荣获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硬笔书法大赛一等奖,1990年加入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在硬笔书法取得成绩后,1991年开始,他开始转入对中国传统的毛笔书法的学习。古往今来,学习书法者无不自唐楷人手,但林利敏从报刊上的一篇文章得到启发,他大胆地从隶书入手。在他看来,楷书发展到盛唐已达到登峰造极非常成熟的地步,制约了后学者的创造力,而自汉隶入手,上可溯书艺之源,下可承唐宋明清,对书法艺术真正意蕴的把握也才会更直接更彻底。
林利敏在《乙瑛碑》、《张迁碑》、《石门颂》诸碑上下过苦功,初以汉隶为基调,后巧妙地融入六朝碑刻、造像等多种书体之精华,形成了一种朴茂、雄浑、个性鲜明的隶书风格,深得陈奋武、吴乃光两位先生的称道,吴乃光先生还收他为入室弟子。林利敏的行草书法也别具特色,宗法王羲之、米芾、王铎、赵孟睢⒍洳仁樘澹从兴葱隆R虼耍胁菰谛锌詈筒季稚霞攘髀冻鲋畲蠹业�情趣和气息,又矫健流畅、结字章法又时出新意,整篇如万丈瀑布一泻千里,气势如虹。看了他的作品,让人有种酣畅淋漓、荡气回肠的感觉。他的恩师吴乃光先生,也对这位弟子这种气势夺人的行草书赞不绝口,屡屡在行家里手面前提及。有了诸位大师的指点,林利敏在短短几年内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记融籍书法家、寿山石雕刻家林利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