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丸女士 发表于 2018-9-23 12:04:39

《中国慈善家》曹德旺:二次创业不为赚钱


资料图
《中国慈善家》/慈讯网 记者:张枭翔
他是一个性格复杂的雄浑商人,他的财富挣得从容,也扔的洒脱。他心忧天下,对中国社会充满洞见。年近七旬,他还准备再进行一次创业——不为赚钱,而为一份沉沉的责任。
现年68岁的曹德旺,性格复杂,他有成吉思汗式的雄浑、俾斯麦式的铁血,还有林肯式的仁慈、陈嘉庚般的博爱。他在权贵面前表现出某种程度的疏离感,转过身来面对一位需要帮助的乞讨老人时,他又会心头发软,充满怜悯之意。
他的公众形象是倔强、脾气暴躁、不服输,但在关乎国家利益和大众福祉的事情上,他又会适时地妥协和收敛。他生性豪爽,未发迹时与朋友吃饭喝酒,总是抢着埋单;坐拥巨额财富后又非常“计较”,看不惯餐桌上的浪费现象。生意场上的他冷静异常,对后辈创业者又时时给予热情的指导和支持。他坚持自己的价值观,我行我素,但又会听取别人的意见,从善如流。他一边拼命创造财富,一边又豪掷约50亿做慈善,“这些钱不是我的,扔掉算了”。很多人尊称他为“活菩萨”,也有人看他不顺眼,对他颇多微词。他自信,对自己充满肯定,“我从小就很聪明”;面对赞誉,他又说:“我只不过做了我力所能及的事情”,“政善才是最大的善”。
经商40余年,这么一个性格复杂、我行我素的人物,在波诡云谲、政商关系错综复杂的中国商业环境中,何以成为商界不倒翁?
行善近30载,在以积累财富、挥霍金钱为极大推动力的社会氛围里,他又如何能够将善行持续坚持30年,并且还一次性地舍出近半家财,以强大决心破除重重制度阻力,打造一个前无古人的慈善机构?
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慈善家》记者与曹德旺前后深谈十余次。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曹德旺,接受本刊记者三次约见。3月12日,北京雾霾弥漫,在东三环边上的昆仑饭店顶层旋转餐厅,曹德旺刚刚和合作伙伴谈完生意,然后又精神抖擞地坐在我们面前,花了两个多小时,与我们分享了他最近的商业计划和内心思考,还有关于河仁基金会的一些内部真实情况。
二次创业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在专注做了30年汽车玻璃(1393,-27.00,-1.90%)后,近古稀之年的曹德旺,告诉《中国慈善家》记者,他要进军豆浆产业。考虑到中国食品安全令人忧虑的现状,他决定放弃晚年休息的时间,为中国的儿童造一杯放心的豆浆。就像30年前,他决意“为中国人造一片自己的玻璃”。
在他的心里,早有了一本账。他打算用五年时间,来认真打造这个产业。他希望提供优质豆浆,改变中国儿童对牛奶的过分依赖。
他已经确定在湖北荆门建一个豆浆加工厂,他看重那里高品质的水源。豆浆原料则来自黑龙江,因为那里不但有高品质的水源,有未受污染的空气,还有可供轮作的大片土地。
最快的话,两年之后,曹德旺的豆浆就可以推向市场了。“这是个大工程。我们这次动员了很大的力量,真正做成这个事情需要花掉我们上百亿的资金。”曹德旺说。
“只有动机端正,才会有好的结果。”曹德旺说,“我们做这个生意,头两三年亏本都没有关系,我和合作伙伴达成了共识:品质高于一切,一丝不苟地做。”他斩钉截铁地补充道。
这是曹德旺的第二次创业。这是一个好生意吗?现在还很难说。但曹德旺显然将其中的责任看得无比之重。“时代和社会在呼唤一个有道德、有人品、有责任的企业家出来担当食品安全的责任。”他不加掩饰地表达着他的焦虑和决心。
1984年,曹德旺第一次创业不久,他去武夷山旅游,给腿脚不方便的母亲买了根拐杖。在坐汽车时挨了司机一句骂:“你的拐杖小心点,这几千块钱一块的玻璃碰坏了你赔得起吗?”做水表玻璃的曹德旺感到疑惑:难道中国人就造不出一片汽车玻璃吗?不久,不服输的曹德旺就决定进入汽车玻璃行业,立志“为中国人造一片自己的玻璃。”
1985年5月,曹德旺的汽车玻璃项目投产。中国人从此告别了不会制造汽车玻璃的历史。
凭借着灵敏的生意嗅觉和超强的前瞻眼光,用了20年不到的时间,曹德旺将福耀做成了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制造商。
愤怒的商人
在与政府官员打交道的过程中,曹德旺很多时候体现为“不圆滑”,这有时这将他置于危险境地。但他又能一次次化险为夷。究其根源,乃在于这个桀骜不驯的人始终坚持走“正道”,令一些官员对他可以恨得牙痒痒,却抓不住治罪的把柄。
1986年,曹德旺开除了玻璃厂里几个游手好闲的工人,恰好这几个工人是当地官员的子女。曹德旺很快被人戴上了“贪污犯”的高帽子。豪爽大气的曹德旺也有谨小慎微的一面,1986年7月23日,他带着保管好的各种票据,在高山县政府与官员们激辩四小时,最终还自己清白。
1987年,曹德旺把玻璃厂搬到了福清县城旁的宏路镇,他看重那里便捷的交通。一名副县长硬是要求让自己的外甥来承包新工厂厂房的建设工程,曹德旺多次推辞,未果,只好无奈答应。工程验收阶段,曹德旺执意要挖一堵墙,看工程所用的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副县长的外甥眼看就要露陷,威胁曹德旺:“你这不是在拆我舅舅的台吗?”曹德旺平静地答道:“完全没有,我是公司的总经理,我只是对公司负责。”副县长听说后,骂了一句:“曹德旺欺人太甚。”却也无可奈何。最后,副县长的外甥只好按照曹德旺的要求重新建造厂房。
工厂建好后,在招考工人的时候,曹德旺又碰上了棘手之事。为了避免弄虚作假,考试一结束,曹德旺就把试卷上的名字和考号封上拿到福州,请了几名没有利益关系的教师帮忙批改。改好的考卷拿回来了,办公室主任告诉曹德旺:“很多领导写信过来,要求录取他们的亲朋好友,就连副县长也指明准考证号为1至10号的,都是他想安排进来的,不管考多少分都要录取。”他命令办公室主任给每一封信都编上号,他自己也给所有的试卷编了号。两相对比,凡对上是“关系考生”的,考卷一律作废,立马刷掉100多人。这下,曹德旺得罪了几乎所有的福清官员。有领导找上门质问曹德旺,曹德旺毫不留情地回应道,“今天我如果听从了你的意见,把那批人招进来。明天他们偷我厂里的玻璃,后天他们迟到早退,我还不能处理。这样的话,工厂还办个屁!两天就没有了。”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在一次福建国际龙舟赛上,主办方违反协议,没把冠名权授予交了赞助费的“福耀”,曹德旺当着外国运动员和多名官员的面,把奖杯扔进了水库里,愤然离去。被得罪的当地一位体育部门官员,也就是收了曹德旺赞助费却违反协议没给福耀冠名权的人,怒火中烧,坚决要告倒曹德旺。最终闹得中纪委派调查组到福州调查。调查结果:曹德旺无事。
“全得罪等于谁都没有得罪。”曹德旺得意地说道。这是他处理政商关系时的独家智慧。
因为从来不和官员勾搭,曹德旺得罪了不少人。曹德旺对此看得很开,“虽然说他们是当官的,但有的不能够代表政府,很大的官我都得罪了,无所谓。反正我办我的事情,只要不犯法,你也没有办法,说我做假,那你把证据拿出来。”
政府的贴心人
他也不总是扮演跟政府“对着干”的角色。 他从内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政府来领导中国,才是符合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也才是我们国家的利益所在。”因此,他也经常急政府官员之所急。
1988年,县政府看到灵石寺年久失修,找到曹德旺帮忙。曹德旺一口应承下来。20多年来,曹德旺先后投入2000万元扩建灵石寺。即便是在企业资金周转出现困难时,他仍然通过借款资助灵石寺。
2001年,福清市当初为了修建水库发行的国债到期了,市政府无力偿还。曹德旺为解政府燃眉之急,以8000万的价格买下了福清一条高速路的收费权。刚开始,经常有官员或官员亲戚的车子不交费闯关,曹德旺下令加强安保,授意保安把闯关的汽车拦截下来,开到自己的办公室外面。“过路费是小事,但这有损福清人的形象。”曹德旺对官员们解释道。一年半后,曹德旺不但收回了成本,还赚了5000万。他下令拆除收费站,并用那5000万给高山镇修了两条公路,还修建了五马山福耀公园,以及福清一所中学的科技楼。“我从不赚福清人的钱。”曹德旺说。
在采访中,曹德旺多次地对记者说一句话,“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他认为,所有的中国人,特别是有识之士,应该主动担当责任。曹德旺对当下中国房地产的狂热局面颇为担忧。他犀利地指出:几十年来我们都没有自己真正的“产品”,硬要说有,那只能是房地产。房地产只能卖给中国人,不能包装起来出口到美国。“我希望国人能够多做一些可持续发展的事情。”
他公开坦率地指出政府的错误,并给出自己的解决之道。在曹德旺看来,这是对政府和国家负责信任的表现。
“国五条”出来后,很多人对政府的这项调控举措大为不满。曹德旺认为这些不满者很不懂事。“所得税所得税,所得就应该交税。”同时,他也对政府的优柔寡断断甚为不解,“不是调节不调节的问题,实际上中国政府根本没有下定决心调。谁有房子谁交税,很公平。 应该开征房产保有税,且要比出售所得税重得多得多。这才叫到位。”
扔掉财富
2011年5月5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面对众多官员和媒体记者,曹德旺高调宣布河仁慈善基金会正式成立。至此,他为之奔走呼吁了四年的中国首例股权捐赠,终于尘埃落定。曹德旺捐出了自己家族持有的3亿股福耀股票,按照当日市值计算,总价值约为35亿元人民币。
根据2011年4月的胡润中国慈善榜,曹德旺以44亿的捐赠高居榜首。据不完全统计,从1983年的第一笔捐款开始,曹德旺总共向社会捐出了50亿元,其中有18亿是现金捐赠。
“我当初捐是为了促进政府对慈善事业的重视,去引导企业家们把财富捐出来,学会感恩中国政府。”回忆当初股捐动机,曹德旺如此告诉《中国慈善家》。当然,他也承认,他一直在熟读的《金刚经》对他“扔掉财富”的决定起到了很大作用。
有几个人对曹德旺后来的德行善举影响甚大。一是他的父母,教给他善良、正直的品格。二是陈嘉庚,这位南洋橡胶(20355,-1075.00,-5.02%)大王,以一己之力,捐建了厦门大学和集美大学。在他的生意陷入困境之际,他坚持“宁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
曹德旺的慈善之路,从1983年时他捐赠给小学母校的2000元起步。之后,他陆续进行捐赠。数额越来越大。1997年的一次甘肃考察,让曹德旺发了慈善大愿:要为这个时代做点事情,要为这个时代留下一点东西。“我因我的成功而感激我们国家的政府。”曹德旺说。
那次在甘肃,曹德旺参观莫高窟时了解到,“丝绸之路”并不经过敦煌,但是驼队在出塞之前,都会拐进敦煌许愿。平安回来的商人会到莫高窟完成心愿,开窟造佛。日积月累,成就了莫高窟上万个洞窟。一条凶险的“丝绸之路”,记载了1000多年来商人的痛苦。
曹德旺醒悟过来:历代的中国文明,寺庙文明,是商人做的。除了皇家寺庙,普通人谁有钱盖寺庙。“我是这一代的企业家,这一代企业家在历史上会有争议。这一代的政权,在历史上也会有争议。那我应该怎么来帮它?替这个时代留下一点东西。”曹德旺顿悟。
十年前发愿,十年后还愿。2007年,曹德旺去安徽办事,办完事后到九华山玩。路遇一位老和尚,为修建一座佛塔化缘,化了很久才化到两三万。曹德旺当即对老和尚说,我帮你盖塔。光九华山一座佛塔,就花了2000万元。
2011年5月10日,曹德旺修建在普陀山捐建的万佛铜塔开光,造价7000多万。
下一步,曹德旺将要出资修潭柘寺。“我是发宏愿修寺庙的。前天晚上和门头沟区区委领导谈判,就是为修潭柘寺的事。”曹德旺告诉《中国慈善家》记者。谈到佛和寺庙,曹德旺顿时兴趣高涨。
曹德旺的慈善义举,和他豁达的财富观以及社会化的财富视野不无关系。“谁有水平,钱就留在身边多玩几天,没有,就少玩几天,反正钱是不会永远留在你身边的。”
曹德旺是这个浮躁慌乱年代里,一块巨大的正能量磁场。
坐在北京昆仑饭店的顶层,68岁的曹德旺并不忌讳谈论自己的年龄。当《中国慈善家》记者问他有没有追求一些延年益寿之道时,他轻松地答道:“我现在68岁,活到90岁只有20几年了,活到100岁只有30几年了。就算再给我30年又怎样?”
“人家说‘仁者寿’,何谓‘寿’?虽死犹生,就是说人不要在乎你一定要活多少年,而是要看你活着的时候,是怎么活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慈善家》曹德旺:二次创业不为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