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发表于 2021-3-1 10:52:49

福清斗垣三英杰(一)陈振芳

在革命年代的血雨腥风中,出身在福清海口镇斗垣村的陈振芳、陈振先、陈振亮三兄弟,在中共福清地方党组织的引领下,先后走上了革命道路,他们为了人民解放和共和国诞生,挥洒热血、顽强战斗有的甚至不惜献出了宝贵生命。在福清,陈家三兄弟的革命故事妇孺皆知,后人并称这三位兄弟为“斗垣三英杰”。
陈振芳陈家三兄弟的父亲陈宏宇,当年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民主思想的年轻人。民国初,其在福清县城中学读书时,和来自福清融城东门外龙山村的夏昌福同班。后来,两人又分别考上福建法政学校和福州乌石山师范学校。1917年,夏昌福把他的姐姐夏淑琼介绍给陈宏宇为妻。1919年5月,长子程序(原名陈振芳)出生。夏昌福师范毕业后,在福清阳下小学教书,他也是一位深得“五四”爱国主义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1928年,他把陈振芳带到阳下小学读书,认识了比陈振芳年长一岁的阳下村人余长钺。两人同班同舍,成了好朋友。小学毕业后,陈振芳考入福清龙田私立融美中学(今福清第三中学),积极参加社团活动。“九一八”事变后,日寇入侵,蒋介石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沦陷。1931年9月,年仅12岁的陈振芳满怀激情,挥毫写下《蒋日妥协感言》和《致张汉卿将军的一封公开信》,呼吁抗日。其中给张学良的《致张汉卿将军的一封公开信》写道:汉卿将军麾下:报载沈阳沦陷,日寇长驱直入,一道“不抵抗”命令,陷东北三千万同胞于水深火热之中。余乃区区东南一少年,虽不敏,但幼读史书,深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之大义,闻讯五内俱焚,夜不能寐,奋笔疾书,国人共鉴……

1931年10月9日,以莆仙军阀林靖部的民团、土匪收编而成的福建省防军混成旅第二支队驻防福清。林部进驻福清后,横征暴敛,烧杀奸掠,鱼肉百姓。龙高地区人民不堪忍受其蹂躏,在一些中共地产党员的串联下,组织救乡团,以“除暴安民”“除一人,救万民,消灭林靖匪帮”为战斗口号,约定联络暗号,密谋起事反抗。12月26日晚,龙高各村上万名群众揭竿而起,同时举事。驻守龙田林匪营部设在文昌阁,融美中学只隔一条窄巷。民众高举火把喊声震天动地,把匪巢团团围住。农民俞泽南仔登竹梯,提煤油,掀开屋顶瓦片,并投入火把。陈振芳也组织同学与广大民众一起,在教室楼道向匪兵投掷火把,躲在文昌阁内的林匪死伤无数。最终,林靖匪帮慑于群众反暴威力,带着余部逃出福清。余长钺1932年初冬的一个夜晚,余长钺带着时任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部长黄孝敏来到斗垣村找陈振芳,希望他的爷爷、乡村医生陈国祥给黄孝敏治病。陈振芳非常乐意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对家人说黄孝敏是自己的老师,倾慕爷爷的医术。取得长辈的同意后,黄孝敏被安排在小阁楼上治病。黄孝敏利用在斗垣村治病为掩护,深入乡村了解情况,总结了福清龙高暴动经验,把福清革命引上了土地革命的轨道。黄孝敏为人和蔼可亲,尊重长辈,又像兄长一样关心陈振芳,向他们一家宣讲革命道理,把陈国祥、夏淑琼和陈振芳都引上了革命道路。陈振芳等在家乡斗垣村创办民众夜校,组织秘密农会。余长钺偶尔也带着革命同志来到小阁楼和黄孝敏见面,商讨工作。从此,小阁楼成了福清党组织最早建立的地下交通联络站之一。黄孝敏1934年4月,中共福州中心市委被破坏,黄孝敏、刘突军等领导人转移到了福清斗垣村。这也是黄孝敏第二次来福清,他和刘突军继续隐蔽在斗垣村陈家小阁楼开展秘密工作。7月11日,由黄孝敏、刘突军介绍,夏淑琼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初中毕业的陈振芳加入了共青团。8月,中共福清中心县委在镜洋角楼村成立,黄孝敏任书记,刘突军等人为委员;当年12月,经黄孝敏、刘突军介绍,年仅15岁的陈振芳转为中共党员,并被增补为共青团福清中心县委书记,成为当时肩负福清革命重任的年轻领导人之一。1935年夏天,闽中特委在一次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在开展农村游击战争的同时,开展城市斗争。6月,特委组织部长黄孝敏派陈振芳、池亦妹仔分别以读书和拉黄包车为掩护开展工作,建立活动据点,恢复福州城市工作。9月,陈振芳奉命考进福州协和高级农业职业中学。入学时,黄孝敏亲自带他前去报到,并把堂弟黄孝铢介绍给他认识,做陈振芳的助手。两人在附近凤凰池开办一所夜校,成立读书会,轮流讲课、唱抗战歌曲、宣传救亡道理,影响带动了协职中学的一大批进步青年师生。10月,中共福州协职中学支部成立,陈振芳任书记,受闽中特委和福清县委双重领导。从此,中共闽中特委在福州市区有了一个新的立足点。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爆发后,陈振芳抓住时机,发挥协职党支部带动作用,发动进步学生夜以继日写材料、刻蜡板、印发传单,宣传抗日主张,声援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1937年2月10日,王于浩、黄孝敏、余长钺、潘涛、陈炳奎等人在莆田县梧塘镇洪度村举行特委会议,商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闽中如何进一步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但因叛徒出卖,遭国民党宪兵围捕押送福州。6月23日,王于洁等特委领导人在福州鸡角弄英勇就义。那一天,协职中学处于期末复习阶段,陈振芳惊获信息,急忙赶到鸡角弄。看到旁边还有荷枪实弹的国民党保安人员,陈振芳强忍心中悲痛,返校后告诉了黄孝铢。入夜后,陈振芳带着“协职”党支部几位同志,趁保安团撤离,借着月光,将五位烈士的遗体安葬在文林山下。1937年3月,闽中工委决定陈金来任福清县委书记,陈振芳任副书记。9月,陈金来带队伍加入莆田独立大队后,由陈振芳任县委书记,至1938年5月陈金来返回福清,复任福清县委书记。1938年8月,福清县委升格为福清中心县委,受中共福建省委直接领导,书记陈金来,副书记陈振芳,下辖福清境内东西南北4个区委、协职支部和长乐工委。1938年9月,福建省委抽调一部分知识分子出身的领导干部,前往福建内陆地区组织抗日救亡工作。陈振芳奉命调到南平,担任中共闽江工委委员、组织部长,领导沙县、永安等地抗日救亡工作。1939年7月22日至27日,中共福建省委在崇安县坑口乡村头村召开党员代表大会,选举新一届省委领导班子,还选出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的代表,范式人、聂显书、毛彪、方子明(方言)、许威、彭莲玉(因故未出席,后同中南局提名改为徐莲娇)等7名代表入选,年仅20岁的陈振芳也作为闽江工委的代表参加中共七大。1939年11月30日,陈振芳从崇安县大安村出发,北上延安。来到延安后,他先后进入马列学院、中央党校学习,参加延安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1945年,根据党的工作需要,陈振芳奉命挺进东北,参加解放战争,先后担任沈阳蒲河总区区长,沈铁抚联合县县委副书记、书记,沈阳市工委民运部部长等职,先后两次被授予“人民功臣”勋章。解放后,陈振芳历任中共沈阳农委书记、组织部长、财政贸易部部长,沈阳市委常委,中共辽宁省委委员、工业部部长,辽宁省科委主任兼中国科学院辽宁分院院长、党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东北局科委副主任,为东北重工业基地的社会主义建设殚精竭虑,呕心沥血。1976年后,陈振芳先后担任本溪市委第一书记、革委会主任,抚顺市委书记兼军分区第一政委。1981年,陈振芳调任福建省委书记兼组织部长,参与主持落实政策,平反冤假错案。1983年兼任省委工贸领导小组组长,参与和推动福建早期的改革开放。1985年7月至1993年1月,他担任福建省第六、七届人大常委会主任,为推进福建的民主法制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1998年9月3日,因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陈振芳同志与世长辞。陈振芳一生革命,矢志不移。在几十年戎马生涯中,他转战南北,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作者:翁家春,福清市革命史研究会。
参考资料:《中共闽中地方史》(中央文献出版社)、《福清市革命老区发展史》(厦门大学出版社)、《中共福清地方史大事记》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清斗垣三英杰(一)陈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