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发表于 2021-1-18 17:05:14

福清后埔街因他改名吉云路!曾捐20支枪1500发子弹给游击队

       戴祥滋故居及戴氏宗祠位于福清市音西街道云中洋村。戴祥滋故居为四合院式民居,建于民国初期,系穿斗式木构架,面阔五间。      大门前有大埕,正座建有前轩廊,后院有天井和单坡顶的回廊,正厝右侧有附厝,左侧50米处设有门楼和石构3层碉楼各一座。       戴氏宗祠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闽中游击队基点,中共福清县委扩大会议曾在此召开。该宗祠为四合院祠庙建筑,约建于晚清,面阔五间。       大门前亦有大埕。前座已改建为水泥结构的戏台,台前为小天井,两厢房为二层看楼,中三间用大阑额减柱,后部设神龛。      戴祥滋(1870~1958),字吉云,福清市音西街道云中洋村人。民国9年(1920年),他发动侨胞捐资,在县城孔子庙创办华侨小学。       民国17年(1928年),福清城关发生特大火灾,数百住户遭难。为防患未然,戴祥滋捐资创办了福清县救火会,并赴印尼筹募巨款购置灭火器。      民国时期,福清通往闽侯、长乐的道路难以通行,戴祥滋捐资5000多银元,在可洛溪建造一条长58米、宽2.45米的钢筋混凝土桥梁,名为可洛桥。       与此同时,还独资修建小桥街、后埔街的下水道,工程费用达2万元。群众为了感谢他的恩德,以其别号命名后埔街为“吉云路”,并立碑纪念。       民国时期,他独资创办云中小学,还集资为县立初级中学(现福清第一中学)修建一座宿舍楼。同时捐款兴办文光高级职业学校、玉融小学、融城小学和西园小学等。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共产党地下组织在云中洋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戴祥滋捐款献粮,把房屋让出供地下党人员使用,并把家中自卫用的长短枪20支连同子弹1500多发悉数交给游击队,还缝制黑色服装30多套送给游击队员。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国民党军队“围剿”地下党游击队时,戴祥滋不顾安危,毅然掩护受伤的原闽中游击支队副司令陈亨源。       陈亨源伤愈后,他还捐赠黄金数两,作为革命活动经费。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福清县政协委员。
来源:文化福清

大雄 发表于 2021-1-18 18:30:39

向先烈致敬!

z8800668 发表于 2021-1-18 18:31:00

我们村的人,小时候听说过他的故事

一路柳墙花 发表于 2021-1-18 18:31:35

戴氏骄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清后埔街因他改名吉云路!曾捐20支枪1500发子弹给游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