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匆匆 发表于 2020-9-8 15:13:23

福清【坊间记忆】即将飘逝的背影

8年前,小编为了给“坊间记忆”栏目组稿,在辖区内寻寻觅觅。终于,在新厝镇坂顶街北端,在一间低矮的瓦房中,找到方圆10公里内惟一的一家夫妻打铁店。当年,67岁老公郑祖胜操小锤主打,62岁老婆林玉英抡起十斤大锤配合老公辅打,铿锵有力,节奏和谐。“叮当!叮当!”夫唱妇随,一曲旋律单调的“交响曲”就这样肆意地在村头演奏了数十年!打铁店的简单线条,黑乎乎的生存空间,夫妻俩的模式化举止,在新厝镇坂顶街营造出一幅独具特色的乡村“水墨画”。当天,为了“寻古”在打铁店“泡”了大半天,感受了郑祖胜夫妻对民间农具铁器的眷恋,也领悟了社会变革带给打铁店的冲击力,更留恋那道即将飘逝的背影。
郑祖胜14岁开始学打铁,那是因为祖传。他外公在清末年代从长乐迁徙到福清新厝镇的坂顶街定居,从事的就是打铁生涯。到他父亲时代,继承的还是打铁匠手艺。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郑祖胜的孩子在12岁上学的童年时代,由于人手紧张,也早早地当起父亲的帮工。郑祖胜早年也带过2个学徒,那是自己的兄弟。俗话说,天下三大苦:打铁、走船、磨豆腐。由于打铁既苦又累,真正的徒儿们收不到了。没人做助手,就由老婆林玉英上场“辅打”,她又做家务又抡大锤。这一打,也有30多年了。
夫妻俩对民间农具铁器样样精通,挖地的锄头啦,砍柴的柴刀啦,做饭的菜刀啦,割稻的镰刀啦……不管农业还是厨具,只要有需求,他们就打得出。其中,尤其是锄头,四里八乡就属他们打制的锄头既锋利又好使。记者那天在店里“蹲候”,无意间就看到感人的一幕:一位老伯裸着上身挑着7把锄头到打铁店“打锄头”。采访获悉,老人姓林,是莆田籍人士,其住家官庄村距坂顶街打铁店走山路有10多公里路程!除了官庄村周边没有打铁店外,林老伯说主要是慕名郑祖胜夫妻店“打锄头”的口碑。由于出山一趟不容易,所以乡邻都托付他,只是苦了林老伯,“叮叮当当”走山路还得负重。“打锄头的生意还是蛮红火的嘛!”小编羡慕。郑祖胜却叹了口气:“今不如昔喽!”他介绍说,原先一天下来最多的能打制40把锄头,现在打铁店是“硕果仅存”了,可是平均一天还打制不到一把锄头哩。究其原因,种田的人少了,村民们大都出国谋生。剩下为数不多的土地,村民们也种植上龙眼树等果树以减轻劳动强度。再者,村民们生活水准提高了,不用砍柴烧饭,煮饭菜用的是液化气、电磁炉。因此柴刀、镰刀、“枪担”等铁件也很少有人修理和打制。小编看到郑祖胜夫妇虽已进入老年,但身体都很硬朗,便恭维道:“你们身体都很健康,看不出是60多岁的人嘛。”郑祖胜顺水推舟自嘲道:“权当爱好,锻炼身体。”郑祖胜说,近年来他们改革了制作工艺,动用了切割机、电气焊、电锤、砂轮等一批现代化的机械,不然早就“收摊”啦。令他们担忧的是,打铁的老行当,眼下后继乏人。他们的3个儿子,分别在意大利、法国谋生,再过几年,老两口终究要退役,这门传统的民间手工技艺恐怕就要失传了。两个背影抡着大锤砸在铁砧上通红的铁块上,你一下,我一下,小锤的“叮”声和大锤的“当”声,又响起了有节奏的“叮当!叮当!……”打铁声。这一独具民间韵味的画面此时不但定格在我的数码相机中,也定格在脑海中。在与我的交流中,在一阵流畅的韵律和动人心弦的力量中,经过切割、电焊、加温、锻打、成型、砂磨、淬火等工序,又一把锄头制成了。我直希望这道靓丽风景线能够继续延续下去……入炉加温.郭成辉摄
剪切钢板.郭成辉摄
焊接.郭成辉摄
电锤冲压.郭成辉摄
砂磨柴刀.郭成辉摄
锻打成型.郭成辉摄
莆田籍林先生步行10公里为了加工锄头.郭成辉摄

文/图 郭成辉

绝色 发表于 2021-6-7 00:20:44

老手艺慢慢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清【坊间记忆】即将飘逝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