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姐 发表于 2020-5-16 17:55:13

避坑指南丨你真的会“案例分享”吗?

文 | 柏奕晗《培训》杂志特约作者来源 | 培训杂志(ID:trainingmagazine)
2019年末,聆听了一位上市公司企业大学校长做分享,其中有一句自嘲,说公司营销负责人对他提了一个不情之请——2020年尽量不要自娱自乐。 “自娱自乐”四个字真是扎了培训人的心了,明明全心全意想助力业务成长,为什么业务部门就是不领情呢?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企业经营的节奏,许多企业为了活下去,不得不采取减薪裁员等严厉措施,而培训竟然也成了高风险岗位,Why?!
一位朋友说出了心里话:培训和人才发展的职责,在每个企业都必不可少,而且至关重要,但是否需要专门设立培训岗位或部门,就需要好好权衡了。
培训岗位如何发挥专长,帮助业务人员更好地应对业务挑战,达成业务目标呢?
邀请业务团队成绩优异的同事做案例分享是一个很好的形式,但容易掉进两个“坑”。一是分享之后,可以直接拿起来就用的干货不是很多;二是培训岗位容易沦为“组织策划”角色,没有真正发挥“培训专家”的作用。
所以,今天我们就以小见大,共同探讨:如何才能设计一场“内容切中要害、后续发挥实效”的案例分享呢?


循序渐进抛出你注意到的全部事实
首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你觉得在应对挑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开放式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个人觉得,相较于思考方法、协调资源而言,观察细节、收集信息、分析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可能更加重要,能够让我们事半功倍。
做案例分享时,通常会开门见山抛出案例的背景信息,帮助学员理解案例。
举个例子,有一次我参加一位英语老师的案例分享,介绍自己如何提高孩子课堂积极性,背景信息摘录如下:我看到这个孩子上课闷闷不乐,了解到是因为妈妈生了二宝,觉得自己在家里受到了冷落,所以我就去做了什么什么…… 言简意赅,没毛病。
但我们深入思考,会发现这样直接抛出背景信息,跳过了“分析问题”这个最重要的步骤,直接给出了最终结论——妈妈生了二宝、在家受了冷落。至于这个结论是怎么来的,只用“了解到”三个字一笔带过,而这些在实战中,往往是需要我们一步一步深挖思考的。
所以我们在给出案例背景信息的时候,可以尝试以下两个技巧:

[*]抛出我们注意到的全部事实,而非大脑加工后的判断或结论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提醒学员在具体工作场景中,可以注意观察哪些细节;二是可以引导学员训练信息敏锐度,信息是正确决策的基础。
什么是事实呢?比如与客户的电话录音、聊天记录、往来文件,或当时你看到的、听到的、联想到的等等,只要引起你注意、对你做出决策有影响的,都是事实。
[*]循序渐进,还原真实过程,而非和盘托出

这样做,更容易引导学员参与其中,比如之前的案例,加工之后如下:
片段1:你是一家教育机构的英语老师,在最近两周的课堂上,你观察到一位8岁的小女孩总是闷闷不乐,上课不像以前那样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 问题1:你觉得从这句话里能找到哪些有价值的信息?(例如最近两周、8岁、以前那样积极,都是有价值的信息)初步思考,你觉得这位小女孩之所以闷闷不乐,可能是什么原因?
片段2:这天晚上下课后,你送这位小女孩离开教室,注意到是爷爷在学校门口接她,想帮她背书包、拉她的手,但小女孩见到爷爷也不说话,情绪还是很消沉;你又联想到,之前都是小女孩的妈妈来接她,但连续好几周都没见到她妈妈了,要么是爷爷,要么是爸爸过来。
问题2:通过以上这些信息,你可以进一步得出哪些判断? 片段3:你突然意识到,之前见到妈妈的时候,她明显怀有身孕。 问题3:注意到这些信息后,你能分析出这位小女孩闷闷不乐的原因了吗?
先让听者自己答题然后再公布参考答案
案例分享通常是由嘉宾主讲、学员倾听,但我们都有表达自我、展示成就的冲动,这样就容易变成单向灌输式的培训,自娱自乐地开讲,所以主讲嘉宾一定要学会克制,在给出自己的参考答案之前,抛出问题,让学员先思考答题。
这样结合我们循序渐进抛出的背景信息,更容易塑造互动启发式的培训。 比如之前的案例,还可以继续追问:
问题4:现在你想要进一步了解这位小女孩的家庭情况,验证自己的猜想,你会怎么做?
问题5: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妈妈在半个月前顺产生下二宝,是一位小男孩,奶奶有点重男轻女的思想,家里都围绕二宝忙活,冷落了这位小女孩,没有充分考虑她的感受和需要,你希望改变这种情况,让这位小女孩能够开心起来。你觉得小女孩的需要是什么?你可以怎么做?
通常,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抛出问题:
[*]信息收集:这段描述中,有哪些值得我们注意的事实?从中你能找到哪些有价值的信息?具体有什么价值?
[*]问题分析:你觉得这个问题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策略制定:如果你遇到同样的问题,你可能会如何应对?此外,还能想到其他什么方法?
[*]效果评估:你觉得想要做成功,需要特别注意什么?如果你是客户,听到对方说这样的话,你可能会有什么反应?是你想要的吗?
[*]现场互动:你认同他的观点吗?能否复述一下他的观点?你觉得他的方法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了吗?你还能想到其他什么好办法?

大家可以预估一下,这样一场案例分享,需要用时多久?根据个人经验,即便人数较少,也需要一个小时以上。磨刀不误砍柴工,挖得越深,时间投入就越值。
作为分享者,“你是怎么做的”更重要
之所以组织案例分享,就是希望把别人优秀的做法提炼出来,供其他同事参考。但是分享之后,我们往往感觉参考答案也就那样,没多少参考价值。为什么呢?
核心原因,在于没有抓住“行为”这个关键词,而是在讲空泛的道理、感悟或笼统的渠道、方法。
相比于道理/感悟/心得/体会,我们更关心分享者具体是怎么做的,所以做案例分享时,一定要尽量真实全面地还原行为,越具体越好,可能就是某个当事人完全没有意识到的细微之处,决定了事情的成败。
举个例子,比如团队主管如何带好团队的问题,笼统的案例分享会告诉我们:要做好工作计划、要赏罚分明、要充分授权、要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安排发挥其个人所长的工作内容等等。
这样的参考答案,作为“培训专家”的你能验收通过吗?当然不行,因为没有聚焦到具体行为之上。
什么是具体行为呢?我们讲的每一句话、打的每一个字、做的每一个动作,甚至我们当时的身材、外貌、衣着、表情、语气等等,这才是具体行为。
比如一位团队主管,每天清早到办公室,都能中气十足地和大家问候一声“早”,敲醒惺忪朦胧的灵魂,这就是具体行为;再比如每天下午至少一次借着倒水的机会,走到你工位前,问你“有没有什么需要支持的地方”,进行工作过程管理,这也是具体行为。
以“问题5:改变这种情况,让这位小女孩能够开心起来”为例,这位英语老师是这样说的:“所以我联系孩子家长,沟通这个情况,在下次课堂上,请孩子妈妈悄悄来到课堂,陪伴小女孩一起上课。”
这就是在尝试还原行为,但是细节还不够丰满,比如:

[*]沟通的目标具体是什么?
[*]联系的是爸爸还是妈妈?
[*]是什么时间联系的?
[*]是在电话里沟通的,还是约出来见面沟通?
[*]之前客情关系如何?
[*]妈妈来到课堂的方案是你提前想好的,还是一起商量出来的?
[*]妈妈以怎样的方式出场?
[*]要对这个小女孩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

行为还原地越细致,越能“切中要害”,越有利于我们分析优劣利弊,在类似情境下复制。当然有些是可以直接拿来借用的,有些是通过反复练习可以学会的,还有些是只能暗自羡慕嫉妒的……因人而异,因情境而异。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避坑指南丨你真的会“案例分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