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丶未央 发表于 2020-4-13 10:14:38

福清抗清名将周崔芝



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北京沦陷,明朝灭亡。1645年,郑芝龙、黄道周等人扶持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登基称帝,改元为隆武,后世称为隆武皇帝。1646年(顺治三年)明守将郑芝龙投降,密撤仙霞关①的守军,清兵长驱直入福建,南明隆武皇帝朱聿键在汀州被掳,绝食而亡。同年九月十九日,清兵占领福州城②,十月占领福清县城。
清兵入闽后,在福建继续演出了一幕幕惨绝人寰的屠城悲剧:屠建宁,"合城自焚10万户";屠同安,被杀5万多人……全省各地被焚杀抢掠一空。福清人民在平夷侯周崔芝,兵部右侍郎、左佥都御史林垐的拥戴下,奉监国鲁王朱以海为正朔,跟清兵展开了殊死的斗争。
由于关于明末清初的文献汗牛充栋,对抗清名将周崔芝的名字和官职众说纷纭。周崔芝,时而为盗,时而为官;时而叱咤风云,时而不知所踪,被裹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在南明文献中,周崔芝有七个名字:周芝、崔芝、周崔芝、周鹤芝、周隺芝、周崔之和周鹤之,大部分文献是用周鹤芝。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顾诚、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南炳文和原南京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钱海岳各纂修了一部《南明史》,其中两部用周鹤芝,一部用周崔芝。
在南明史料中,周崔芝官职也有六种:平夷伯(一说平夷侯)、平虏伯、平鲁伯、平彝伯、平北伯和平阳伯。这些说法最有可能的是平夷伯、平虏伯,可能性最小的是平鲁伯。因为在抗清复明的统一战线中,有隆武帝、鲁王监国、郑成功等各个派系。南明隆武帝死后,周崔芝始终在鲁王、监国朱以海的派系中,鲁不可能授予自己手下大将为“平鲁伯”。
如果能查到周氏族谱,就会有确凿的证据还历史本来面目。庆幸的是,近期笔者查到了旅居印度尼西亚的94岁老华侨周廷秀先生(1912--2006年)保存的,于民国丁亥年(1935年)续修的周崔芝直系一脉的族谱,揭开了周崔芝的神秘面纱。
据松潭周氏支谱记载,松潭一世祖周昌系唐末入闽始祖周维岳的十三世孙,大概于南宋宁宗年间(1194-1224年)迁居到松潭村。松潭十世周信生六子,其次子周儒迁居西岐,为西岐始祖。周儒子二:德斋、德武,德武为周崔芝的祖父。德武生六子:大珪、大璋、大宇、大昭、大琬、大璇。大宇生三子:维植、崔芝、维兰,崔芝居老二。周崔芝,又名周雀芝,字民稠,号九玄。德武的十个孙子都是“维”字辈,只有周崔芝我行我素,不按行第命名。这样看来,在清初的文献中使用频率最高,当代还被顾诚、钱海岳分别在其《南明史》所著里使用的“周鹤芝”,以及其他的名字,显然都是讹传。


对周崔芝的官职,周氏族谱也记载得很详细。族谱载,“周崔芝,字民稠,号九玄。崇祯十三年,由将略应选,初授温州府磐石卫黄华关把总,兼卫绛营守备加御游击。隆武二年(1646年),奉钦加御营右翼正总兵。二年间,封升分守浙江温州等处地方前军都督府都督同知,挂平海将军印监国。鲁二年(1647年),晋封平夷侯。后四迁钦命总督、闽浙水陆官义节制文武兼理粮饷,挂平夷大将军印,赐尚方剑,坐蟒王带便宜行事,加太傅兼太子太保平夷侯,驻扎海坛、南日诸岛,卒于任所”。
对周崔芝封分,钱海岳的《南明史》也可作为佐证,上载“永历元年(顺治四年,1647年),鲁王次长垣,以兵入卫。二月,王封(周崔芝)平夷伯。”“王驻舟山,(周崔芝)晋侯。”

综合福清松潭周氏族谱及相关文献的记载,周崔芝,又名周雀芝,字民稠,号九玄,祖籍原福清县海口镇松潭村,其曾祖父周信迁居至东岐村西岐自然村。1647年初周崔芝受封平夷侯后,与郑彩会师,反攻福清,夺回了现位于海口的镇东城,继而进兵福州,而不利归。1647年(南明永历元年),周崔芝投至郑成功麾下,驻军平潭。1653年(清朝顺治十年),周崔芝随郑成功反攻福清、长乐沿海,再次攻下镇东城,后奉命驻守平潭,终卒于任所。
注释:①仙霞关:与剑门关、函谷关、雁门关并称中国四大古关口。位于今浙江省江山市保安乡的南仙霞岭上,南至福建浦城100余公里,地处福建、浙江、江西三省交界处,古人称之“两浙之锁钥,入闽之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末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据仙霞之险阻击清兵,后因郑芝龙暗撤仙霞守军,清兵遂越关南进,直抵福州。②清兵进占福州的时间,《福建省志•大事记》为九月十九日,海外散人《榕城纪闻•(丙戌)三年》为九月十八日。
作者:林谋述         来源:知福清zfq

tuvw866 发表于 2020-4-16 16:56:48

涨知识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清抗清名将周崔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