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般的壮志 发表于 2020-3-18 15:34:13

疫情之下,能跳槽吗?

文 | 维小维
来源 | 维小维生素

最近,大街上的车渐渐多了起来。广州的春天,有了些微温暖的气息。
大家都开始陆陆续续上班了。
我身边的朋友,有的已经复工,有的在家办公,但还有一些是待业、找工作。
按照以往传统,现在本该到了“金三银四”的求职旺季了。
但今年受到疫情影响,有的小企业熬不住倒闭了,大公司就收窄招聘口。
年前离职的一批人,慌得有一匹。
其实,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
这次疫情,改变了以往的招聘方式,你需要适应这些新变化,改变以往的跳槽思维。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这些有用的新信息。

疫情当下
新招聘方式你想象不到
有几个朋友跟我说,现在很多线下招聘会都取消了,改成线上招聘。
比如说一个在咨询公司做猎头的朋友,她说公司开发了一套AI识别系统,这个系统可以为求职者和企业之间高效精准匹配,省去了很多人力成本。
还有很多企业尝试“视频面试”,招聘网站拉勾网的CEO说:
自打尝试视频面试之后,他们猎头部门两周时间帮客户约出去951个一对一面试,效率比线下面试还要高。
除了通过传统的简历招聘以外,我还发现了其他招聘方式。
比如我一个高中同学阿木,偶然的机会,参加了朋友组织的线上故事分享会。
无非就是在社群里,分享自己行业里的职场心得。
没想到在故事会结束之后,有个人加了阿木的微信,说是某保险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问阿木有没有兴趣,负责他们公司新开发的线上业务。
阿木万万没想到,那个说自己从事保险业务的人,居然是人力资源总监!
阿木刚好之前做过用户运营和数据分析,对这方面很熟悉。
所以就勾搭上了!
现在的人力资源总监啊,都潜伏在各大微信群悄然出击呢。
你可能觉得,这人纯粹是好运,哪会经常碰到这样的机会。
但我想跟你说的是,不少机会都在你眼皮底下,只是你没发现,就错过了。
比如说朋友圈。
这段时间我就发现,有很多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人,都通过朋友圈的方式来招人,虽然不是很正式,但比投简历来的要高效。
你可以想一下,如果你是我朋友,是我推荐你进公司的,是不是比那些通过简历进去的人,多了一份信任?
一般好的职位,企业首先会考虑内部能提升的人,再通过熟人介绍,实在招不到了,才发布招聘。
所以划重点了——
你要从求职者的思维转变为雇主思维,对雇主的心思摸得透透的,出现在他们线上的眼睛范围内。
往往一个机会,就能决定你,能否搭上职场的快车道。

骄阳般的壮志 发表于 2020-3-18 15:35:23

“待机青年”需要耐心而不是盲目跳槽前段时间上“脉脉”App,看到这样一个调查:竟然,现在有64%的职场人可以接受“跳槽不涨薪”。这说明什么呢?疫情当下,很多人都意识到,未来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包括行业轮动、企业经营、员工流动等因素,在心态上变得理性和实际。其实这是一个好事情。因为只盯着工资这个变量,或者说把它看得很重,会导致你忽略更为重要的东西。比如说有没有更大行业平台、更好职业前景,能不能实现自我价值等等。经济学上有一种说法叫“无差异曲线”,说的是在这条曲线上面,虽然商品的组合不同,但它带给人们的效用是一样。打个比方:比如你要喝三瓶可乐来解渴。那么,如果在不挑牌子的情况下,你会有多种选择:可以是1瓶可口可乐+2瓶百事可乐,或者说2瓶可口可乐+1百事可乐,等等。但无论你选择哪一个,对你的效用都是一样,都是解渴。把它类比到跳槽上,有一个工作可能薪资待遇好一点,但实际上工作量大;另一个工作环境好一点,但晋升空间有限。但总体来看,无论换哪一份工作,对你的影响都是一样的,都处于“无差异曲线”上。也就是说,不能实现更高的职业价值。会跳槽的人,绝不会把对当前工作的厌恶,作为跳槽的动力;而是把目光聚焦到长期的发展因素上,耐心等待破局的出击点。我们总是说,疫情给就业造成了多大多大影响,那都是虚的。到自己生活实际来说,这种消息成为一种行为矫正器。这使得大家心态变得更加冷静,伺机而动,而不会轻举妄动。不是有句话这样说吗:永远没有我赶不上的机会,如果现在赶不上,我就先待机。想一想,你真的做好准备“待机”了吗?

骄阳般的壮志 发表于 2020-3-18 15:36:38

跳槽前想清楚这四个问题跳槽的正确姿势有一个公式。如果:新工作的正面价值 >新工作的负面影响+现在工作的负面影响那么,你就可以选择跳槽了。如果你真的考虑要跳槽,当下最保险的是,既不换行、也不换岗。什么意思呢?比如你是做美妆品牌营销推广的,最好考虑换一个消费品牌,继续做推广,因为同时换行和换岗的话,需要投入大量精力成本和时间成本。说不定,你还没能在试用期适应和改变,就被认为不合格淘汰了。其次是换行不换岗,或者换岗不换行。这里就谈及一个你必须具备的能力——可迁移能力。比如说我原来是做财务总监的,后来转成了投资工作。其实两者的核心能力都是洞悉业务,转换为数字思维。虽然工作内容换了,但是学习的速度可以非常快。我还有个朋友,原本在快消行业做销售,但后来去了互联网公司当产品经理。这么大的一个职业转型,让不少人很疑惑。这两个外人看来好像风马牛不相及的职业,在她看来,核心能力是互通的。她干销售的时候,沟通能力很强,对用户非常贴心,经常被评为“金牌销售员”,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客户满意度都很高。而产品经理这个岗位,本质也是从用户角度出发制作产品,客户沟通和心理洞悉同样重要。因此,她两份工作都能做得得心应手。所以,永远不要说跳槽好“南”,老板们都阵亡了,小土豆更难生存了……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就像巴菲特买下可口可乐之前,潜伏了8年,只为了等一个最好的买入点。而你动手换工作之前,有没有真正“潜伏”过哪怕8天,认真思考未来的定位和能力迁移方向?沪江网副总裁徐华说过:永远不要为了现在不好的环境而跳,而是为了已经确定下来的更好的环境和机会而跳。虽然疫情还有一段时间才结束,但好的职位和机会,从来不会缺席。也许你当下处于职业倦怠期;也许你对目前的工作有很多不满;也许你对未来还抱有焦虑。但请记住这句话:如果你选择了逆风飞扬,请千万不要随波逐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疫情之下,能跳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