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头侄儿 发表于 2018-9-23 16:10:01

“骡江”、“永平”、“龙江”,福清这座古石桥竟然是这样建成的......

水横村隔万般哀,
僧俗赞襄喜庆开。
黄定应谶游海口,
龙江桥竣状元来。
“五马山叫出宰相,江南沙合接龙首”。福清县不知什么时候起就流行这两句谶言。但传到海口民间,却演化成“五马山崩出宰相,龙江桥成状元来" 。叶向高出生或入阁时,五马山曾经“崩”(或“叫”)过,清邑人黄师升在所著《玉融志异》中过有过记述。而“龙江桥成状元来”则应了状元来海口的预言。


宋宣和四年 (1122) 海口桥落成,再过43年,宋乾道元年(1165),一都状元黄定来海口游玩。黄定这一“来”,打破了海口“三十六富翁”想在造桥中积下功德,圆一个子孙中状元的美梦。因为古谶中原就说是状元“来”,而不是海口自己“出状元”。这且不论,现在说说建桥的经过和始末。


海口桥未造之前,依靠小渡船往返载运,十分不便。旧志载:"龙江跨方民 (海口)、仁寿 (赤屿一带),为南北之要冲,往来不绝。”可见当时过往行人之多。然每遇春潮暴涨台风暴雨,山洪汹涌,就好几天不能过江。如有人因急事冒险强渡,常常是“舟溺人亡”。
人们希望有条长桥横跨两岸,避免“舟济”之苦。但工程浩大,用巨额,谁也无能为力。到北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太平寺惠图、守中二禅师顺应民愿,下决心要在龙江口造一石桥。
消息传出两岸人民奔走相告,但也有人在泼冷水,说修龙江桥"为不可成之功。”难得里人林迁、林霸、陈侈等人挺身而出,表示支持,“使之相与协成",这自然使二位禅师增强了信心。于是他们共同商量,请了地理先生勘定,看什么地方造桥有利。



地理先生说,从龟山接连青屿,此得 "海口全胜之局。",但经实地观察,因水深流急,不易施工。后经多处摸索,终于决定在现在桥身地方下基。



方案定下来后,他们就着手组织班子,分工负责,惠图、守中二禅师“统其事者”,负全局责任,金峰辉禅师瑞岩臻和尚、太平登和尚诸僧人,负责四处游说,募缘集资;惠曼、妙觉等26个和尚“典石局督工匠”,负责现场施工,林迁、林霸、陈侈、王思致、陈猷、潘保等30余人,分别负责采石料、装运船只和出入账目等事。他们同心协力,朝夕不遑。辉禅师、臻和尚和登和尚不辞辛苦,在很短时间内就募缘7万缗,可见民心所向 "功易成也”。


当然也遇到许多困难,首先是基下了3年,潮落江底,而石犹未露水面,工程遥遥无期。陈侈等人感到束手无策。还是惠图、守中二僧毫不动摇,鼓励说: "天下无不可成之事,唯靠心思坚定,何况还有‘佛法无边’,我决心和你们同甘共苦,不要害怕困难。” 一日,二僧带领众人登上山头,凭高瞭望。忽见在下基处有水鸟立于江中。
众人惊喜的说“吾事济矣!”这一喜讯,也鼓舞了四乡百里人民,乐捐为助。有助缘数十百贯的,有自报负责三五条桥梁费用的。于是工程进度加快。经十年辛苦经营,大桥终于建成了,命名为“螺江桥”。


桥长530余米,中间42孔,桥两旁 “翼以护栏。从桥尾到赤屿山脚,还有一段小洲泥泞难走,他们再接再厉,又运石砌堤接到桥尾寺(凤山寺)前,后来成为小桥。从此“若履平地矣”。桥建成后,福清人龙图学士林遹写了建桥记。提刑学士刘骄更改桥名为“永平”。



意思说,从此过江,永保平安。可是一班读书人却咬文嚼字,推敲又推敲:“永平者,永远平平也。” 他们读书人岂肯永远平居无出人头地之日?于是结论说:“于士子不利”,可老百姓说:“我们过江能平安无事就是万福,还是‘永平’好”。这样争论了38年不得结论。
到南宋绍兴三十年 (1160),也是福清人官居少师的林栗,据“江南沙合接龙首”的古谶,更名为“龙江桥”。宋宣和五年(1123),进士林梦与在桥头建“龙首亭”,撰文刻碑。到明朝正统元年(1436)重建碑亭。


再说惠图、守中二禅师“圆寂”(逝世)以后,人们思其功德,在现在的桥头村建“二禅祠”,塑二僧佛像置祠中,每年祭祀,并将建桥时各任事人名单、石料工匠数目造册装在佛像腹中。可惜到清顺治四年 (1647)清兵破城,庙毁像坏,簿册被人捡去,传阅之后,不知落入谁手,此实一憾事。不过“石梁跨海”,至今民仍享其利此实一幸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骡江”、“永平”、“龙江”,福清这座古石桥竟然是这样建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