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机灵弟 发表于 2019-10-24 11:22:54

中式商业竞争为何往往异常惨烈?


图源:《美国工厂 American Factory》剧照
在工厂的招聘现场,美国工人期待,却又畏惧着来自中国的工厂,以及它所带来的工作机会。
这一幕出现在2019年奥巴马夫妇投资,于Netflix播出的热门纪录片《美国工厂》里。片中讲述了中国福耀集团在美国俄亥俄州开设工厂的故事,在2018年这家工厂开始盈利以前,美方从工厂管理层到普通员工,都始终带着种种怀疑:
工资会不会被压榨,会不会没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没有工会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到底要不要接受类军事化的管理……
许多怀疑,来自于刻板印象,由于一种带着残酷血腥味的竞争策略存在,中国的商业世界,确实经历了草莽经营的时代。
这种竞争策略,便是竞底。
什么是竞底
“竞底”顾名思义,就是在底线处竞争,比拼谁更没有下限。该词发源于孙力所著的《竞底》,书中开篇便提及,90年代中国南方工厂普遍选择“竞底”,并举了李志强(化名)厂长的例子。

由李志强创立,深圳宝安的一家电话机厂从80年代末,就开始接美国的订单。他们提高竞争力的方式简单粗暴,主要有压缩成本,以及压榨工人两个方面。

电话机的座机和听筒由于配重需要,通常都要加重块。传统来说,这种加重块的材料是铅。在聪明的李志强这里,他把昂贵的铅改为不锈钢,再改为生铁和铸铁,一步一步的降低了成本。
电话机是低利润产品,李志强常常把自己的竞争战略挂在嘴边:“便宜就是硬道理”。
严格地控制成本,也必然带来产品质量的下降,于是在尽量低成本的情况下,让产品通过买方验收,同时不出现大规模维修,保持品质的边缘状态,便成为了李志强每天琢磨的问题。
另一方面,他也在努力保证工人不闹事的情况下,压低他们的工资。根据李志强提供的工资数据,结合物价,开厂18年,打工妹的实际收入竟然基本没有变化。
这种如履薄冰,让李志强的厂成为了每年有4亿出口额的大厂。但这之后,他依然不能放松。
因为每一次成本降低,必然伴随着同行的模仿。每一次拒绝加薪,也会带来工人的不满。18年来过去了,生产技术却没有长足进步,无法形成竞争壁垒。厂长只能在其中寻找着平衡,始终在痛苦和忍耐中,寻找着边缘状态。好在低毛利的情况下赚出利润。
“竞底”特点就是,它要求人们不断提高忍受痛苦和丑恶的能力,不断刷新自己的底线。它只追求狩猎,而不追求进步。
竞底,在当下
90年代的故事,依然在当今的科技互联网市场上演。
曾经在中美都有涉猎的投资机构500 Startups合伙人杨珮珊曾表示,中国和美国两个市场很不一样,中国创业项目的营运能力非常强,而美国则更集中于发展技术方面。
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同样面临“增长”这个难题,中美互联网公司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美国互联网公司中没有“运营”职位,增长更多依靠数据驱动。像营销邮件以及信息流这样的常规运营动作,各个互联网公司都倾向于通过算法,交由机器解决。
中国互联网公司拥有大量的“运营”职位。具体到工作,他们中有的每天在各个微信群中与用户互动,有的在写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有的则在社交网络中运作活动,有的在产品里做促销。
这种“重运营”的思路,其实是在默认,自身产品和技术并不会做得比别人强,成败的重点在于能否找到一个投机取巧的方式,快速地打击同行,占领市场。
与90年代相比,工人变成了运营,电话机变成了APP,但“竞底”的本质,并没有什么改变。
显而易见,中国企业无论新老,之所以热衷竞底,有三点原因:
快速见效。风险可控。表面上成本最低。
但事情也坏在这些看起来美的方面。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玩法,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有一个天花板。而“投机取巧”背后,也实际上欠下了很多隐性的、人文的债,诸如劳资关系、环境保护以及社会公益等本应该付出的成本,并没有计入到生意的账本中。但这笔债,迟早要还。
事情还能变好吗?
“竞底”实际上阻碍了企业对于创新的热情,且过于重视效率而缺少人文关怀等隐性价值,最终带来的结果也是悲剧的。
传统的民营加工厂,已经看到了“崩溃”的一幕。2014年,市场流传东莞有超过4000家企业关门。这一数字虽然没有得到官方认可,但东莞,乃至整个南方的“低端制造业”因为人口红利见底,跟不上产业升级而倒闭的事例,确实在持续发生。
而今天,随着微信逐渐开始封禁“朋友圈打卡”之类的玩法,用户也对加群等行为日趋谨慎,加之整体流量红利的衰竭,运营们需要用更加旁门左道,接近灰产的方式来攫取流量,也进一步刷新了自己的下限。
任何看起来是无限的下限,终归会有见底的一天。当底线无可“竞底”,当外部的环境已经改变,商业世界的博弈者们要么鸟枪换炮,到另一处竞底。要么改变观念,选择光明正大的“竞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式商业竞争为何往往异常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