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机灵弟 发表于 2019-8-18 21:19:42

从石料厂司机逆袭成大老板!这福清哥是怎么做到的?

城市高速发展的背后,有许多为城市兴建默默付出的群体,商品混凝土生产供应商就是其中之一,他们为城市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天的节目我们要介绍的这位,就是一名混凝土企业的经营者。他与混凝土有着怎么样的故事呢?一起去看看。
https://v.qq.com/x/page/j0915z27gx8.html
7月中旬,炎热的深圳迎来了大雨天气。位于光明区光明大道的振惠建混凝土有限公司内,刘家坤和副总苗伟在场站内进行一天的巡查工作。不论是刮风下雨还是晴空万里,每天巡查场站,确保每个环节的正常运行,已经成为刘家坤十几年来的习惯了。

结束完巡查任务,刘家坤领着公司员工开始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采访当天,公司格外忙碌,因为他们将迎来一位重要的领导。
下午时分,光明区人大主任周荣生乘坐大巴来到公司。此次,他们一行针对当地一些龙头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周荣生主任与刘家坤开玩笑说道,听说你们公司最近业务很多啊,许多工程都排着队找你呢。虽然是一句玩笑话,却让我们对于刘家坤的公司有了新的认识,公司能有今天的成绩,是刘家坤来深圳27年不断积累的成果,用“厚积薄发”一词来形容刘家坤与他的企业再适合不过了。
1992年,年仅18岁的刘家坤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告别家乡,到了深圳谋取生计。初到深圳,刘家坤在一家石料厂当司机,每天向各个工地运送砂石料。年轻而不气盛,埋头苦干的年轻小伙,受到了老板的赏识。
在老板的帮助下,刘家坤开始做一点物流配送的生意,拉一些砂石料到各个工地去售卖。不久后,刘家坤就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物流公司,为一些工地从码头运送地材原材料。

经过了10年的沉淀,刘家坤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市场基础。城市的高速发展和各项基础设施的兴建,他看到了混凝土行业的巨大发展前景,恰巧自己这十年来都是从事的地材原材料生意,而这些原材料正是混凝土所需的原材料,自己对这个行业再熟悉不过了。2002年,刘家坤决定成立混凝土公司,并把目光投向了待开发的光明区。
刚到光明区的时候,这里大部分还是荒地,仅有几家奶牛场和奶制品厂家在经营。区内还未开始规划兴建,公司没有什么订单。无奈之下,李家坤只能利用先前累积下来的人脉资源跑起了业务。

顶着烈日,刘家坤亲自去跑工地、找业务和联系工程队。一次巧合,刚好遇见原先合作过的一个开发商老板李总。一阵寒暄,他说:“只要你跟市场是同等价格同等条件把质量服务做好,我肯定是会给你做 ”。
李总的一番话,让刘家坤明白一个道理:要想在这个行业立足,就必须要把自己的品质做好,毕竟混凝土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项目的安全问题。为了企业更长远的发展,刘家坤并没有着急着发展企业,而是从全国各地吸纳人才,来确保自己的产品质量。

刘家坤介绍说,混凝土是一种单一产品,在运送过程中不能凝固、变硬,所以它的时效性很强,一般在2个小时内最好,浇筑后达到最佳成形的效果。如果超过了时间,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工程质量。所以为了保证自己产品的品质,刘家坤的业务范围仅是场站周边30公里内,超过的部分宁可不做也要确保自己的口碑。通过几年的努力,刘家坤的公司在当地发展了一批稳定的客户。

2007年8月,光明区的前身光明新区成立,这是深圳市设立的第一个功能新区。光明新区的成立,意味着它将步入大发展大建设的黄金发展期,区内规划了高新技术产业园、文化艺术中心、特色小镇等众多项目,对于混凝土的需求量十分庞大,许多项目的负责人都来找刘家坤寻求合作。他认为,这都是几年前自己的所累积下来的口碑为自己带来的效益。
从2002年至今,17年的时间,刘家坤见证了这里从荒地到如今的高楼耸立,从泥土小路到现在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光明新区在2018年也升级为了光明区,光明区也从“功能区”晋升为“行政区”……刘家坤每天往返公司的路上,看着周边都是自己参与建设的项目,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17年来,客户送来的牌匾摆满了刘家坤的书柜,对于他来说这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鞭策。在众多的牌匾当中,我们发现了一封特殊的感谢信,这是关于光明新区一次重大的山体滑坡事故。
当时,由于事故发生地离刘家坤公司所在区域比较近,刘家坤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出动公司人力、物力积极配合区建设局领导进行抢险救灾工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刘家坤响应党的号召,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亲自带领车队和设备奔赴灾区。
刘家坤一路上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所以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一方面为城市建设默默出力,另一方面,当地方有需求时,自己也绝不含糊,义无反顾地伸出援手。到深圳27年的时间,刘家坤靠着自己的不断积淀,在这个飞速发展的城市中开辟出了自己的“光明大道”。
来源:走南闯北福清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石料厂司机逆袭成大老板!这福清哥是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