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头侄儿 发表于 2018-9-23 14:02:24

巧!福清历史名人与对联故事

薛廷宠与对联故事
明代进士、福清市龙田镇上薛村人薛廷宠,曾弹劾过权奸严嵩。薛廷宠童年时家境贫寒,整天耕天酝地。有一天,他挑着秧苗走在窄小的田梗,远远看见一个人挑着担子迎面走来。正当薛廷宠左右为难之际,来人放下担子说:“假如我出一个上联,你能对得上,就给你让路。”薛廷宠一边答应,一边放下秧苗筐。只见来人若有所思,随即道出上联:“稻草捆秧娘揽子。”薛廷宠见来人挑的是笋担,就想起生母不幸早逝,自己随父艰难度日的情景,不禁触景生情,随口对出下联:“竹担挑笋父背儿。”

下联对得通俗而巧妙,足见薛廷宠思维敏捷。来人听后大喜过望,赶紧拨开竹笋,抱出一大堆书,对薛廷宠说:“果真名不虚传。我把这些书送给你,望你来年造福黎民百姓。”
原来挑笋者是长乐的一个读书人,只因屡试不第,遂对功名心灰意冷。有一次听说薛廷宠聪颖过人,特地从家乡赶来面试赠书。薛廷宠后来入朝为官,果然不负众望,勤政廉洁,造福百姓。
林则徐与对联故事
福州的楹联大师梁章钜与祖籍福清市海口镇岑兜村的林则徐是一对好友。梁章钜与他互赠对联一时传为佳话。梁章钜赠林则徐最有名的一联是“麟阁待劳臣,最难西域生还,万顷开荒成伟绩;凤池诏令子,喜听东山再起,一门济美报清时。”林则徐获得梁章钜此联后,也答赠了一联,曰:“曾从二千石起家,衣钵新传贤子弟;难得八十翁就养,湖山旧识老诗人。”

鸦片战争失败后,林则徐被革职,后又被充军到新疆。林则徐被重新起用之时,其子林镜帆也被朝廷选拔为翰林院编修。听到这些喜讯,作为朋友的梁章钜便写下上面的对联以表恭贺。而梁章钜初入仕途所任官职是知府,相当于汉代郡守(俸禄为两千石)的地位。他的儿子梁恭辰和父亲当初一样,初任官职是杭州知府,所以叫做继承衣钵。林则徐的对联是回赠给梁章钜的。两副对联可以看出两个老朋友亲密无间的友谊。
黄歧与对联故事
当你从福清市渔溪镇黄檗寺前拾级而上时,会看到大厅前壁有一副对联:“黄歧灯盏明千古,宝寿生姜辣万年”。关于这副对联的来历,流传着两则佳话。
黄歧是明朝时黄檗寺的总务。他给寺里立了一条规距:晚上点灯,做私事用自己的油,办公事才能用寺里的油。他自己做总务,公是公,私是私,从来不含糊。每逢他有私事非得晚上做不可又没有油时,也只好向别人借,不肯动用公家的油。当别的和尚来借点公家的油时,他也总是婉言谢绝。黄歧几十年如一日,清明廉洁,众口皆碑。

宝寿是黄檗寺管仓库的和尚。有一天,住持病了,就叫一个小和尚到宝寿那里拿一片生姜来烧汤喝。宝寿不肯。这小和尚就回去禀报住持。住持深为感动,连声说:难得!难得!”就叫小和尚拿了钱去买生姜。这件事被人们传为佳话。后来,黄檗寺的和尚们为了不忘前辈的好传统,就以这两则佳话写成了一副对联,挂在堂大厅的前壁上,保留至今。
翁独健与对联故事
翁独健(1906-1986年),原名贤华,福清市三山镇坑边村人。曾任燕京大学代校长、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主任、中科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全国政协委员等职,是我国著名史学家、教育家。他精通多国文字语言,为蒙元史泰斗,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

吴世昌(1908-1986年)乃我国文学史研究家、红学家。浙江海宁人。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亦是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师。
两位大师名虽如雷,造诣高深,但皆有缺憾。翁独健跛一足,吴世昌眇一目。两人又同住一室,遂在燕园成为趣闻。有一年春节,两位大师的同学邓嗣禹(字持宇,著有《中国考试制度史》等,乃贯通中西之著名学者)突发灵感,戏作对联云:“只眼观天下,独脚跳龙门”,另取《左传》中“盲跛相助”之语为横批。两位大师看过对联后拍案叫绝,直赞这是一副绝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巧!福清历史名人与对联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