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丸女士 发表于 2018-9-23 13:55:57

《玉融古趣》乐乐砌灶一无所有 知州丧儿哭声连天

话说明清之时,海口有一后生,为人勤劳善良,学就砌灶的一手好手艺,左邻右舍的炉灶,都是他砌的,从来不取人家的分文报酬,因此深得乡亲们的称赞。由于他心情开朗,性格乐观,大家都叫他“乐乐”,其本名倒被人忘记了。清顺治四年,乐乐正值廿五岁血气方刚。清兵围城时,乐乐在义军中当一名勇士,龙江书院一场激战,他奋力杀死几个敌人后,身负重伤,倒在血泊中昏迷过去。夜半一场大雨,乐乐苏醒过来,抬眼一看,夜色漆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摸摸倒在身边的战友,血肉模糊,都断气了,他感到绝望。心想“报大仇难遂,留残生何益”。拿起身旁的大刀准备自杀。恍惚中听到有人隐隐呼唤:“乐乐呀乐乐,你该遭此数,不该死于此地。”他侧耳再听,又听到连呼三遍,乐乐感到奇怪,暗想莫不是“神明示嘱”应留此残生,说不定有报仇雪恨之日,于是振作精神,爬到一口池边,小心擦干血迹,撕下血衣包扎伤口,连夜到乡下亲戚家治伤。数日后清兵把海口城洗劫一空,转攻兴化府去了。乐乐回家一看,只见自己的房屋被夷为平地,老母和幼弟被烧成焦骨。他咬紧牙关含泪掩埋了母亲遗体,准备再在原址搭一间草房栖身,可是东找西找,连一块可以砌灶用的完好的砖头都没有。真是“乐乐砌灶,一无所有。”
再说海口有一郭文祥,系郭万程曾孙。他于崇祯十三年(公元一*0年)中进士后,被朝廷派信任 胶州知州。到崇祯十七年(公元一*四年)因母丧丁忧南归福建,安置家属于福州后,就毅然参与隆武朝的抗清行列。福州失守后,他又只身返回海口,本想在家乡组织义兵,与清军决一死战。可是这时清兵把海口城围困,他只好转到城外乡下发动村民,策应城内义军对清兵实行内外夹攻。当他正在奔走呼号之际,海口城被攻破。清军移兵南犯时,郭文祥立即进城,只见满目颓垣残墙,横尸遍野,已找不到一个相识的乡亲,心中未免十分凄楚。他默默度步向前走去。走到乐乐家门口,见他一人呆呆地站在瓦砾上。文祥心中明白,走过去喊声“乐乐”,乐乐见是郭文祥,不禁泪水成串,痛哭失声。文祥安慰说:哭也无用,还是打算报仇啊!乐乐诉说自己无处栖身,郭文祥很同情,就约他一起生活。从此,乐乐和郭文祥暂住海口城内的一所空房子。数月后,见地方稍微平静,郭子文写了一封信,叫乐乐赶到福州接回家眷。时文祥有一幼子年方三岁,从福州返回的一路上,均由乐乐抱带,因此和乐乐混熟了,到家后,天天要乐乐带他去玩。乐乐不去,小孩就哭闹不休。文祥见乐乐心地好,是个可靠的人,索性把儿子托付他。
清兵的武力*,激起民众的反抗怒火,各地在暗中组织队伍,郭文祥感到“民心可用”,总想抗清复明有望,决意到各地联络。临走时对妻子说,乐乐是个忠厚有为的人,不可怠慢,即使有什么错处,也要等他回来处理。
一天,乐乐带小孩到大桥头玩,他把小孩放在石板上坐着,自己去小解,突然小孩凄声喊叫,乐乐急回头一看,只见一只白额猛虎向小孩扑去。乐乐惊出一身冷汗,心想郭相公是自己恩人,他儿子遇难哪有不救之理。于是奋不顾身,顺手拿起邻家一根门杠朝猛虎打去。一眨眼猛虎不见了,却把孩子打死了。乐乐惊呆,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惊魂稍定,还望小孩有救。就急急地抱小孩往郭家跑,可是小孩已经断气了。乐乐如实对郭妻说明经过,郭妻记起丈夫临别时所说的话,虽悲痛儿死,也未敢处置乐乐,只说待相公回来再说吧!就咽咽哭哭把儿子收埋了。到这年秋末,文见“大明无望”,带着沉郁的心情回来海口。到家后,妻子对他说儿子被乐乐打死,他感到疑惑,不相信乐乐会下此毒手。就在这时家人报说:“乐乐自尽了”。原来乐乐听说郭文祥回家,感到无面见他,就一头撞在墙上自杀了。郭文祥非常悲痛地对妻子说,儿子之死,定有原因,乐乐自尽,忠心难得,应以一家人看待,厚礼埋葬。妻子理解丈夫的心情,也凄然落泪。送葬之日,文祥夫妇跟在乐乐棺木后面,哭得非常伤心。至今海口一带,谁家有了丧事,哭得悲切时,邻居们都会说“某某人一家哭乐乐”,这句话成了口头语,一直流传至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玉融古趣》乐乐砌灶一无所有 知州丧儿哭声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