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蛎饼先生 发表于 2018-9-23 13:55:02

《玉融古趣》未有海口城 先有镇东城

海口一镇建两城,而且毗连相接,不明底细的人,以为是海口地方繁荣所致。其实,这其中记载着古镇的一段悲痛历史。
明朝初年,元朝残余势力逃到海上,与日本浪人勾结为匪,经常劫商船和侵犯沿海边境。为了保境安民,明朝廷于洪武二十年(公元一三八七年)派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滨要冲”。 周德兴倒是个有谋略有见识的人,他来福清巡察后,决定先建海口镇东城,作为福清的海防门户。他限期海口官绅民众建城“三月竣工”。军令如山,凿石砌基,运土夯城,海口民众负担着繁重的劳役,终于如期筑起高二丈三只、阔一丈、周长八百一十三丈的坚固石城。城上设雉堞一千三百四十二,四门建有城楼。过了一十八年,到永乐三年,又增设战楼三十个,四门增筑高二丈的月城。但是,此城只住卫所官兵和他们的家属,一般居民住不进城人,尽管如此,海口民众总以为卫城即在附近,可保地方安宁。谁知后来卫所官兵御敌无能,虐民有术,卫城竟在抗倭中成为海口民众的一个祸害。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一五五五年)倭寇在海口地区屠杀焚掠特别残酷,卫城官兵畏敌如虎,非但不出城搞击,反而对进城避难的难民进行欺压,乘机抢夺难民的财物。海口民众深感卫城不能保民,必须要自己的民城,才能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这时朝廷拨来七千七百两救济难民的赈金,于是负有众望的乡绅林公立等四人,受镇民委托,出面向来海口发放救济款的福宁府知府钟侍山请求,把这笔救济款用于口民城。钟侍山报巡抚阮鹗,阮鹗暗通倭寇,扣压建城呈文,不予批复。阮鹗离职后,代巡抚王询鉴于镇民恳切要求,派福州府推官徐必进到产地勘察。徐必进同情难民,但他考虑以“护卫镇民”的现由上报,上司不会批准。于是他在呈文中说了“民城不独为一方民里(海口古地名),实是镇东城之徛角,县城之咽喉保障”的理由,果然取得省、道、府各级衙门的同意。至此,建海口民城才有了定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玉融古趣》未有海口城 先有镇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