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机灵弟 发表于 2019-7-1 09:46:15

福清龙山街道一个旧房屋,70多年前是福清县委机关!

在龙山街道里美村有一个旧房屋,在高楼耸立中很不起眼。但就这小小的一间房屋,却是70多年前中共福清县委机关的所在地。县委机关为何能在这个小小的村落安营扎寨近三年呢?这一期的节目,我们一起去开启那段红色记忆。https://v.qq.com/x/page/k08918w1ox5.html
俞文泉,出生于里美北厝村,如今已81岁高龄。70多年前,年少的他在自己的祖屋,目睹了父亲俞兆恒和福清那段红色革命。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迅速上升为国内的主要矛盾,内战的危机日益严重。国民党福建当局秉承蒋介石旨意,不顾全省人民的和平民主愿望,采取“特务和武装相结合”的手段,强化法西斯统治。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共闽中特委决定撤销中共福清中心县委,成立中共福长林、福长、福平3个工委。
1947年初,福清革命力量受到严重摧残,全县有100多位共产党员和游击队员被国民党保安团抓捕、杀害,幸免于难的同志都分散各地隐蔽起来。1947年7月5日,闽中游击纵队直属支队在戴云山暗林口与敌遭遇,队伍被冲散,仅20多人突围脱险,第一中队队长俞洪庆身负重伤。

俞洪庆的老家塘头村,与北厝相距只有一公里多。当时,塘头村反动势力猖獗,族群斗争激烈,俞洪庆在塘头村熟人多,难以隐蔽。而里美村的地形、地貌他都比较熟悉,相较于塘头村,里美的群众基础更好。
北厝一共有三十余户人家,大多房屋陈旧低矮且面积狭小,容不下受伤的俞洪庆。只有两家住房相对宽绰,其中一户就是俞兆恒,当时有新、旧两幢房屋。俞兆恒的新房屋位于北厝西北面,东二十米外与错落低矮的陈旧房子相邻,南面和西面没有房子,都是耕地,视野开阔,便于观察敌情。北面二十米是一片地形复杂的农耕地,山坡竹林成排,树木成荫,农耕地上多种植甘蔗,极易于隐蔽。所以俞建海领着俞洪庆到了俞兆恒的家中。

当时,为了打消俞兆恒的后顾之忧,俞建海保证不进入、不占用新房子。对于俞洪庆而言,首先必须在安全的环境里养伤,进而考虑建立秘密据点来配合前线解放大军开展有效的革命斗争。

度过了1947年的寒冬,俞洪庆的身体日渐好转起来,革命形势也逐步走出了阴霾,陆陆续续有地下工作者来往,俞兆恒一家也开始以不同的形式接触到了地下工作的同志们。
到了1948年春天,逐渐转热的天气和日益繁重的接待任务,俞洪庆所在的柴火房已经满足不了他日常的生活和工作。

俞兆恒的家分成两个场所,前厅开放着,是俞兆恒一家饮食起居的场所,后院便成为俞洪庆他们办公、接待、会议的活动场所,一般人不得进入。1948年5月,闽中地委在闽侯南阳顶大岩山召开“六二三”会议。1948年7月,闽中地委派俞洪庆、沈祖澄等人回福清恢复党的组织活动。他们在俞兆恒的家中召开大会,贯彻地委“六二三”会议精神,会议决定恢复整顿党组织,组织武工队发动群众,开展“双减”、反霸、反“三征”斗争,并开始重新组建中共福清县委,由俞洪庆兼任县委书记。俞兆恒的房屋成为了当时福清革命的重要战地。县委成立后,经俞建海介绍,包括俞兆恒在内的6个人申请入党。
为了县委机关和主要革命领导人的安全,县委决定成立中共里美党部,由俞兆恒担任党支部书记。除了掩护县委机关和主要领导,里美党支部还要配合协助县委开展革命宣传工作和协助县委健全地下交通网络。虽然保密工作做得十分严谨,但是还是引来了他人的猜疑。1948年8月的一个傍晚,国民党密探俞昌添来到了俞兆恒的家中。

1949年,中共闽中地委各项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俞兆恒家中往来的人逐渐多了起来,除了日常的骨干人员,游击队也会到俞兆恒家中向俞洪庆报道。
来的人越来越多,俞兆恒接待的任务越来越重,经济压力也越来越大,粮食紧张,开销激增,俞建海的建议,卖掉两块地来解决供给。然而卖地还不能解决供给,父亲只得靠借债解决燃眉之急。
年老的俞兆恒因革命工作,落下了一身疾病。自1947年开始参与革命以来,他不辞辛苦,为福清的解放尽心尽力,最终在北厝村留下一段佳话。
现如今俞兆恒故居由他的儿子俞文泉代为看管,每每回到祖屋,当时的那段红色革命,他都历历在目。为了让后人能够记住那段历史,俞家每一年都会组织几次聚会,让子孙们都回到俞兆恒故居来看看。

2016年,为纪念俞兆恒诞辰103周年,俞兆恒侄子俞建南特题诗一首来缅怀自己的叔父:
《五月抒怀》五月杜鹃红满山,端午团聚回家乡。凝眸老屋心澎湃,回首往事气浩然。投身反蒋我叔父,参与革命有婶娘。一九四九缚苍龙,驱散乌云见太阳。
来源:走南闯北发福清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清龙山街道一个旧房屋,70多年前是福清县委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