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娃 发表于 2019-5-3 00:38:23

清代福建首位状元林鸿年祖籍于福清

林鸿年曾就读的私塾古宅在沙埔镇砺坑村曾发现的一本族谱《东潘林氏支谱》在龙高一带林氏后人中掀起了不小波澜,他们口口相传当年有状元回乡祭祖的传说终于找到了有力证据,村内有关状元的各种事物也随之得以印证。林鸿年像这位状元郎便是福建清代首位状元林鸿年,系三山江厝、沙埔砺坑、东瀚莲峰等村林氏始祖安禄公的第22世孙。清朝267年间,福建先后出过三位状元,中叶以前近200年,福建未出状元,林鸿年大魁天下,改写了福建历史,也极大鼓舞了当时福建的读书人。据东瀚镇莲峰村老人回忆,祖辈相传林氏族人中有清朝道光年间考中状元者,而且还曾回到三山、东瀚祭过祖,大家还一起筹钱接待,林氏后人引以为豪的状元郎回乡祭祖的故事被口口相传了170多年。据说,林状元祭祖的路线是先到莲峰祖祠,再到东潘支祠(东潘村即今三山镇江厝村附近),后到福州的入籍地。《东潘林氏支谱》记载的始祖是宋宁宗嘉定二年(1209年)出生的林安禄,最后收录恰好截至林鸿年这一代,整整收录了林氏22代子孙。据族谱记载,林安禄以明经出身,选授为福清照略,从莆田义门迁居到福清城关。后来,由于天灾人祸,继室魏氏夫人孤儿寡母无处投身,无奈携幼子投靠舅氏,迁居到了东瀚镇莲峰村。林安禄的五世孙林足元末明初从莲峰村入赘东潘村,林足生有二子,万福、万寿。万福的子孙们或定居于东潘村,或迁居于东陈村、丽江村(今砺坑村)、田墘村、赤礁村;万寿一脉仍定居东潘,生有三子:亿致、亿月、亿柰。亿柰的七世孙林南山于明朝嘉靖32年为躲避倭寇之乱,举家逃到福州,随后入籍侯官县,林鸿年即林南山的十世孙。于是有了林鸿年祖籍为侯官的说法。莲峰村保存的是《莲峰林氏族谱》,自然未能穷尽支脉,然而《东潘林氏支谱》为入赘东潘的林足子孙所为所有,在记载支脉上更为详尽细致。林南山虽迁居侯官,但其繁衍的子孙仍入谱至《东潘林氏支谱》,一直记载到林鸿年这第22世孙。据福建省情资料库地方志之窗人物志记载,林鸿年,字勿村,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清嘉庆九年(1804年),少时勤学,与同县名流沈廷枫、陈淇、陈寿祺等人交往亲密,互相切磋学问。道光八年(1828年)中举,翌年赴京会试落第。道光十六年(1836年),再次赴京应试,果以状元及第,授职翰林院修撰。道光十八年(1838年),林鸿年奉旨为册封琉球国王正使,赐一品服。在琉球160天中,廉洁自守,屏绝馈遗,禁止随从人员携货勒迫销售。琉球国送使者的“宴金”,也却之不受。林鸿年访知该国人民生活困苦,便把清廷所发出使费节余钱240万贯,悉数交与琉球国王进行赈恤,赢得琉球举国上下的感戴。归国后,著《使琉球录》,记述此行的经过和见闻。道光二十年(1840年),林鸿年任山东乡试副考官,学差销缴后继任国史馆协修、文渊阁校理、方略馆纂修等职。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京察一等,简放广东琼州(今海南省)知府。任上,关心民瘼,澄清吏治,重视文教。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护理雷琼道。雷州、琼州濒海地区常受海盗骚扰,林鸿年诱使海盗登陆后纵兵截杀。海盗战败受抚,百姓得以安宁。咸丰二年(1852年),其母故,回籍丁忧。孝服满后,由两广总督奏调广东参赞军务。咸丰九年(1859年),赴京晋见,授职云南临安府知府。同治二年(1863年),升为云南按察使,不久补云南布政使,同治三年(1864年),授云南巡抚。同治五年(1866年)正月,清廷据骆秉章、崇实合劾林鸿年“畏寇逗留”及所招抚人有“借词投降,意图混入四川”,而将林鸿年革职。林鸿年回里后,正值闽浙总督左宗棠奏设正谊书院于福州,遂受聘为山长。光绪四年(1878年),福建巡抚丁日昌以林鸿年“掌教闽中,著有成效”上奏,诏交吏部从优议叙。光绪八年(1882年),吏部以“经术湛深,品行峻洁”回奏,并请特赏三品卿衔。林鸿年写真像(清代泥塑)光绪十一年十二月,(1886年1月)林鸿年病故于家,有《松风仙馆诗抄》传世。作者:杨国财

动网沙滩 发表于 2019-5-3 00:38:46

反正福清历史上没出一位状元的,就到处拉状元进福清!一都的黄镇宋朝时属于永泰的,到了明朝管辖权划为福清,成了福清状元了,有意思的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代福建首位状元林鸿年祖籍于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