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君 发表于 2018-9-23 13:24:51

福清春节前之习俗撷趣

又是一年佳节到,农村民间民俗又一次得以重现坊间。记者今日捋一捋福清春节前之习俗撷趣,以飨读者。
冬至:“冬至岁哥”,在新厝镇,民间流传着这句俗语,说明了冬至的重要性。每年的冬至来临时,新厝村民都会为一道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工序忙碌一番,那就是“搓圆”。
据新厝镇退休干部、民俗工作者郭说发先生介绍:“搓圆,一般在冬至日头天晚上进行。各家各户燃放一串鞭炮后,就进入搓圆制作了。”据介绍,搓圆时,厨房里要摆上一个大簸箕,簸箕中要摆上一个纸质的“糊春”,有迎春之意;“糊春”前方放置一捆(十双)新的红筷子,寓意合家团结团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家和万事兴;“糊春”两旁是一对红烛,表示喜庆;两个橘子,表示大吉大利;还有一双红粿,代表丰衣足食;一组生姜,既寓意抵御寒冬,又昭示来年生机勃发。
这些必备物品呈放后,就进入搓圆阶段啦。当然,搓圆也有讲究哩。搓圆时,村民们除了要搓出一个个大致圆形的丸供次日清晨给家人做早餐外,还要制作一些金元宝、猪啊、狗啊、鸡啊,以及石臼、猪槽等生活生产用品,留着次日上供用。其寓意:六畜兴旺、物阜年丰。
筅堂:其实就是辞旧迎新之前的一场大扫除。筅是用竹子等做成的刷锅、碗、杯等的用具,谓之筅帚。福清人的“筅堂”,就是从洗刷锅、碗、杯后延伸到打扫厅堂。筅堂在农历的腊月中。新厝村民要求是“双日”(即十二月初六或者初八,但是不得超过十六“尾牙日”),选个日子,然后全家总动员将房前屋后、天花板、厅堂、门窗户对打扫干净。
在具体操作时,农村对筅堂工具是有讲究地。此时的筅帚不是一般的扫帚,必须将新采集的“观音姆”(一种带锯齿的草)和早稻草捆扎在竹竿上,筅帚外面贴上红纸。“观音姆”锋利可以去除“歪风邪气”,早稻草寓意凡事“领先”,红纸表示喜庆。总之,筅堂的意思是“扫去天灾,迎来百福。”在福清农村,一场年底的大扫除,也会拥有诸多民俗元素。
祭灶:在腊月廿三、廿四进行。祭灶君(灶公),是福清农村一项传统的民间习俗。其民谚为:“三日(农历廿三)朝天呈善事,四时(正月初四)回驾赐祯祥。”
在新厝镇,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而灶王龛,大都是将墙壁挖凹进去若干,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但现在家家户户普遍没有设置灶王龛,但是,将灶君神像直接贴在厨房墙上是免不了的。
灶君神像有的只画灶王爷一人,但通常是画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妈”,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下方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这日历对村民们来说实惠,既买回了灶公,一年的季节日期还能做到早知道。灶王爷像的对联则书“灶得财丁地,公居富贵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聚宝盆”、“一家之主”等文字,在表明灶神地位的同时,寓意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祭灶时,要摆上红烛,要拈香祈求,还要化上若干“贡银”。通常供品有:果蔬、糕点。果蔬大多是苹果、橘子、花生等,用“平安”、“吉利”谐音寓意吉祥;糕点则主要是为了给灶公甜嘴之用,好让老人家汇报时,尽量为下界的老百姓“赐祯祥”。
“发心日”: “发心日”是新厝镇尚阳书院独具特色的一种民俗活动。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廿五,系尚阳书院的“发心日”。
“发心日”这天,来自福清、莆田、仙游的一些特殊民众,诸如五保户、困难户、残障人士、孤老,以及乞丐,都会不约而同、“不远万里”,从四面八方纷纷聚集在尚阳书院,自发地排着队等候尚阳书院工作人员“发心”:发放大米、衣服和人民币。“供应他们度年之需。”尚阳书院工作人员黄德明介绍说: “发心日,书院都得发放大米3000斤,人民币近3万元。”
“发心日”由来已久,至少已经数百年了,有案可稽的可以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当年莆田人林兆恩受家教熏陶,乐善好施,多行义举,变卖家产收埋被倭寇杀掠百姓,施舍钱粮赈济难民。因之,林兆恩在莆、仙和福清南部一带颇受百姓爱戴。尚阳书院,即由林兆恩指派门贤闽清县和福清县人创建。如今,这一习俗已经“蔓延”到与之相邻的尚阳桥(俗称桥尾桥,宋元祐五年建),以及一桥之隔的莆田市江口镇的东狱观。每年的“发心日”那天,东狱观、尚阳桥上也是人头攒动、水泄不通。民间有口愿得以实现者,往往也于十二月廿五上桥“发心”,了却自己年前许下的心愿。由于“发心日”历史悠久,民众口碑代代相传,难怪 “发心日”经久不衰,如此火爆。
祭年:大年三十,新厝镇村民有祭年习俗。祭年意在感恩,村民感谢一年来上苍对家庭的照顾,祈求上苍新年回赐大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祭年时,村民们要将供桌摆在厅堂,到正月十五后撤除。供桌上要摆上五果十斋,五果有苹果、橘子、香蕉、柚、梨和杨桃等五种水果。苹果,寓意 “平安”;橘子,寓意“吉祥”, 梨,是为利,合起来寓意“大吉大利”;柚,寓意“百子千孙”。十斋有黄花菜、香菇、红菇、木耳、油炸豆腐等。红菇,寓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豆腐,寓意“兜福”(谐音越吃越有)。供桌上必不可少的还有“岁饭”,“岁饭”制作独具莆、仙民间民俗文化特色。用陶罐盛满干饭,垒成尖形,好像粮仓状,寓意年年有余!干饭周围要插上一副(十双)筷子,均匀摆列(寓意十全十美)。筷子间隔中则插上大蒜头雕就的花朵装饰,以及红枣、花生和桂圆干,寓意“早生贵子”。贴近尖形干饭处,放置红色剪纸,剪纸造型系“福”和“添丁进财”字样,其上为“红团”(一种食用粿),寓意团团圆圆;再上是红橘子,寓意大吉大利;尖形干饭中央插上“五春”,“五春”早期系五个天官像,现在简化成为“金童玉女”,村民们俗称“迎春花”。祭年时要化贡银,燃放百子炮。随后,家家户户还要祭拜家中供养的其他神像和祖宗。
祭词基本上都是吉祥话,祈求天公作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祝福全家人身体健康、家庭幸福、招财进宝、马上有钱!总之,希望上苍普降祥瑞,赐福千万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清春节前之习俗撷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