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羊叔叔 发表于 2018-9-23 13:22:55

福清风俗简述

千百年来流行于民间的风尚,习俗,基本反映出福清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传统习惯、道德规范和精神风貌。是闽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鲜明标志。从历史沿革的脉络看,福清风俗具有4个较为明显的特点:
(1) 继承古越文化的遗风;
(2) 大量接受古代中原文化的影响;
(3) 受到宗教特别是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4) 近现代以来,对海外文化的吸收。
在福清传统时令节俗中,迎春、接春、迎年等生动体现了古越遗风的履痕;而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以及婚丧寿庆传统风俗中的合婚、定聘、禳寿、正寿、开吊等和信仰民风中的关公诞、迎城隍、魁星诞、土地诞、鲁班诞等则明显来自中原文化的影响,是古代中原文化的活化石。福清民间对海上女神林默娘(即马祖,俗呼马祖)和对陆上女神陈靖姑(即临水太后陈夫人,俗呼临水奶)的崇拜和信仰,说明道教对福清民俗影响之深,尤其是数百年来在民间被尊为妇女、儿童保护神的临水奶,几乎深入到民间的家家户广。信仰民风中的观音诞、地藏王诞、泗洲佛、浴佛节等等则充分展示了佛教的渗透。佛、道两教在福清民俗中间付受到信徒们的崇奉,往往一案同供佛、道两神位。相对而言,伊斯兰教对福清的习俗影响较小。近代以来,在福清的生活习尚中,也受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影响。脱鞋人屋、灯展、花展等则生动地反映了福清人又善于汲收外来文化习尚的传统。福清风俗在形成过程中,既具有吸收融汇外来习俗的融通力,又具有地域割据碎状性的排他型。生活民俗中则出现同乡不同俗,信仰民风中既有一炉香供道、佛两教的现象,又有"奉教"(指西方传来的天主教、基督教)是野教的排他型现状出现。福清风俗蕴含着尊重传统又勇于开拓,留恋乡土又热衷于外出的奇异双向型,培育了众多英才,使闽海乡贤辈出,诸如近代史上第一个放眼看世界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引进西方新兴资产阶级思想的启蒙思想家严复、中国翻译界奠基人林纾、中国近代史上在南洋开辟"新福清"的著名华侨领袖黄乃裳等等。福清风俗,充分呈现着"东南山国"与"闽海雄风"的封闭和开放双向交错的人文形态。
春节拜年 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履端,是辞旧迎新之节,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早晨吃太平面(线面加2个蛋),象征一年太平。初一至初三,整肃衣冠向家中长辈、亲友"拜年",讲吉利话。闹元宵正月十五,闹元宵,逛灯市。福清地区初七以后,即盛行灯市,观灯和送灯。南后街专门出售各种纸制花灯,街道两旁,屋槽之下,花灯高悬,琳琅满目。
过拗九 正月二十九,是福清地区独有的节俗。煮糯米粥,配以红枣、红糖、荸荠、桂圆、花生等佐料,谓"拗九粥",举家当早餐;出嫁的女儿也要送拗九粥给父母,意为祝愿平安度过"九"这一关。清明扫墓清明节,祭祖扫墓,食品主要是菠菠棵、光饼筹。
端午划龙舟 五月初五,又称五日节。初一至初五主要活动是龙舟竞度;初五中午"过节"要喝雄黄酒,吃花生粽和荷叶包。
七夕话鹊桥 七月初七之夜是神话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时间。福清地区在这个节日普遍互相赠送蚕豆,以作结缘纪念。
中秋赏月 八月十五,又称团圆节。家人团聚吃月饼、饮酒和赏满月。旧时笙歌达旦,谓之"待月华"。
重阳敬老 九月初九,谓之重阳节,是敬老日。旧时民众登高、放风筝,热闹非常。
冬至 又称冬节。全家欢聚一堂搓粞为丸,福清话叫"搓丸",是团圆的意思。
过小年 十二月廿四,也叫"祭灶"。家家户户打扫厨房,迎接新年,食品主要是灶糖灶饼。
过年 农历年的最后一天,又叫除夕,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全家团聚一起,欢欢喜喜吃年夜饭,给小孩分压岁钱。过了"年",第二天即是春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清风俗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