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肉姐姐 发表于 2018-9-23 13:19:22

阳下村的“上元”节

阳下街道阳下自然村是多姓氏聚居村庄,已有五六百年历史,解放前总户数从不逾百,如今已有五百多户。我要说的是,这里的上元节别有一番滋味。

两百多年前,村民们为求神灵庇佑,集资建起两进“蓝田胜境”大王庙,供奉大王。每到元宵节,村里依姓氏轮流为大王作节日祀奉。 比如,每年农历正月初十日分配给刘姓祀奉;接下来几天依次分配给施姓、翁姓、余姓、刘姓;十五日“元宵节”,各姓联合祈福,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初十晚祀典节目是“盖道士”。村人扛着高照灯、灯牌,敲着锣鼓,四人抬着泥塑大王公回到祖厅,虔诚地点上香线红蜡烛,男女老幼争先恐后上前膜拜。妇女们忙着烧纸钱,小孩们则抢着放鞭炮。之后开始“盖道士”。“道士”是从农民中选出的一个自愿者,没有法衣、法器,只赤手空拳向黑暗的田野奔去。抓道士的两人,也赤手空拳猛追道士,把道士抓到并按到在地,然后用四人抬着的大王公,像烫衣服一样在他们身上来回滚压。锣鼓队及时赶到,用五种打击乐器敲击出同一节奏的“锵、锵、锵”的整齐声响,反复三次,才把大王公抬到大王庙。

十一、十二、十三日晚上,施、翁、余三姓的祀典节目略简单,只把大王公抬回祠堂或祖厅,照样点香烛、摆供品、烧纸钱、放鞭炮,虔诚跪拜,请福接福。十四日晚,刘姓独领风骚。他们把大王公抬回自己厅堂,照例点香烛,摆供品,烧纸钱,跪拜之后是“踢火堆”。主人在埕里放上一大堆茅草、马尾松枝叶,点燃起来。等到烧透之后,同样扛出高照灯和灯牌,敲击打击乐器,来到大埕;最后由四个头上戴着厚布帽、帽沿下倒插大麦苗、全身衣裤捆扎严实的壮汉,抬着大王公来到大埕。这时候锣鼓队紧锣密鼓地猛力敲击起来,四个壮汉雄纠纠气昂昂抬着大王公如箭离弦向火堆猛闯,踢起一团滚热的火灰。他们每踢一次,旁观者都齐声高喊:“发财哟!”连续踢了十几趟后,才收队来到另一住户大埕,继续踢火堆。直到大埕都踢完了,才收队回大王庙。

正月十五日晚上“元宵节”,各姓联合起来,在大王庙里的娘妈宫祀典。全村去年有添“头胎男”的家庭都来参加,他们挑来几十斤的小红蜡烛和三对大红烛到各殿点,先在娘妈宫前摆上一阵,然后挑到各户去分,每灶分两对,每丁分一对,一般农民负担不起,甚至要为此借债。还有的“头胎男”户,在分娩前许愿的,还要去定制焰火,在大王庙前燃放,同时配合锣鼓队伴奏,引来众多男男女女看热闹。“头胎男”户都在大厅里摆上供品和三对大红烛,还要送来木质红漆“斗灯”,里面也装着稻谷,周围插着十双红漆竹箸,还插有青竹叶、榕树枝。斗灯里面插着点亮的小红蜡,周围摆上十粒红蛋(俗称太平)和两个大福橘。元宵庆祝活动结束后,要抱着这个“斗灯”放在媳妇的衣柜上。元宵节最为热闹,每每要闹到半夜。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各地纷纷掀起砸泥菩萨高潮,阳下村不例外。尤是1958年发展养猪大生产时,把大王庙拆为平地,把椽、桁、砖、瓦、石料搬去建猪舍,并且把庙址开垦成良田。直到九十年代初,村民们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增加了收入,富了起来,他们自发集资十多万元,在原址重建起更大更富丽堂煌的大王庙。

至今日,阳下村改革了元宵节庆活动,不再“盖道士”,不再“踢火堆”,更不分姓氏;把上元节分为十三日和十四日两天,按居住地段把大王公抬到各户大厅进行“请福、接福”活动。主人们欢天喜地摆香案、放鞭炮迎接大王公。近两年还请道士跟着接福队伍到各户“忏年”,每户只逗留数分钟。户主都诚心接送,从中午直忙到半夜。不论白天黑夜,不论严寒风雨,村民对“请福、接福”热情丝毫不减。

十五,村人过元宵灯节。大王庙“毓麟宫”(娘妈宫)最热闹,各殿点上大红蜡烛,大厅多张八仙桌上专门安放各“头胎男”户送来的红塑料桶“斗灯”,斗灯一如既往,里面烛光向外射,外面电灯向内照,反映人们脸上,一派红光喜气,人人心花怒放。

大王庙前燃放焰火,铜管乐队、十番伬唱队和打击乐队,轮番演奏助兴,此起彼伏。最后是持灯游行,环游全村。各户都派人参加,几个乐队穿行在游行队伍中,沿途边燃放鞭炮,边各自展示花灯的风采特色,引来观者如潮,直到半夜才结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阳下村的“上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