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娃 发表于 2018-9-23 11:49:31

12年了 从重庆到福清 从三峡移民到福清人



崔坤涛展示他的毕业照
上世纪90年代初,百万三峡儿女响应国家兴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号召,舍小家,为国家,叩别故土,举家异地搬迁。2004年8月,港头镇义庄村镜头自然村迎来了位于长江上游、重庆万州鱼阳村的11户43名三峡移民。此后,他们成为当地一群不谙方言的特殊村民。
2004年-2016年,12年的时间,长到足以让少年成才、英雄迟暮。在这12年里,三峡移民在福清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经历着普通人的喜乐哀愁,也遭遇着特殊身份带来的新尴尬,还有那浓浓的故乡情结始终无法割舍……
1.喜:一年春又来 老乡互拜年
2月25日,元宵节刚刚过去没几天,港头镇义庄村镜头自然村16组的三峡移民聚居点,人烟稀少,户户大门紧闭,春节的气氛被凝结在家家户户挂着的红灯笼和新春联上。
每年春节,都有一大半三峡移民选择返回重庆老家过年,今年也不例外,11户人家有5户全家返乡。“大家都还没回来,还有的人去上班了,所以显得人很少。”镜头自然村三峡移民小组组长张攀华说,外人只能从他们的院子里有没有晾晒腊肉、腊鸭才能判断是否有人在家。
腊肉是重庆人过年的必备食物之一,迁居福清12年,三峡移民的过年方式仍然沿袭重庆那边的传统--吃腊肉腌白菜火锅。三峡移民崔坤涛的母亲托人从重庆老家带来几口小缸,用于储存腌菜,想吃时就捞上一碗,过年也不例外。
“除了腊肉、腌菜,自制的辣椒酱更是不能少的佐料,寒冬腊月,吃着腊肉辣椒烫火锅,仿佛这些年未曾远离故地。”张攀华说,重庆老家的过年习俗是,除夕中午,家家户户要举行祭祖仪式,祭祖结束,全家人齐上桌一起吃团圆饭。
“福清不一样,福清人看重年夜饭,我们除夕晚上简单吃。”张攀华说,重庆老家有句俗话是“三十晚上的火,十五晚上的灯。”火是烤火,一家人围着一堆柴火取暖,喝酒聊天守岁。
重庆人久居闽地,不同的习俗还碰撞出不同的火花,最有意思的是正月拜年。张攀华说:“按老家习俗是,初一不出门,初二走亲戚拜年,而镜头自然村是初一出门拜年,初二不出门,那这年是拜还是不拜呢?”聊天时,张攀华这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被崔坤涛的一句话破解。崔坤涛说,现在也不那么讲究了,邻里交往气氛融洽最重要。老乡之间拜年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正月里,他们会到龙田、渔溪等地的移民老乡家中拜年问好,互通信息。
2.乐:新家已建成生活有起色
移民小组的新楼房被一片旧房子包围住。这座只有一层楼的旧瓦房是他们刚迁入福清时暂居的家。每户移民分到两间房,厨房和卧室各一间;人口少的移民户基本够住,人口多的移民户就不够住了,大家只能挤在一起。全组人在老房子里住了9年。
2011年,移民小组启动建房计划,土地由港头镇义庄村提供,建房资金大部分来自市、镇两级政府的拨款,小部分自筹。11户移民户共筹得165万元启动资金,开始一步步完成建新房梦想。
作为移民小组组长,张攀华为新房建设付出很多,他带头出资、监督施工、调和矛盾,对每一笔费用都精打细算……一年后,新房子终于建成,新家是联排洋房,两栋三层楼,总面积880平方米,内部格局一模一样。2013年春节,11户移民集体迁入新房,每户的新家都装修得大气、舒适,现代化电器一应俱全,院子里种满各种鲜花盆栽。可以说,新房子浓缩了三峡移民在福清12年生活的硕果和变迁。
记者看到,在张攀华的新家走廊墙壁上,有一张小小的全家福。“这是那年搬进新家时拍的全家福,拍完没多久,我就病了。”张攀华猜测,可能是积劳成疾引发了心肌梗塞,后来他动了两次手术,才慢慢恢复。现在,他每天生活的大事就是接送孙子上幼儿园,中午放学后,孙子和伙伴们趴在窗前书桌上画画,阳光穿过玻璃窗洒落满屋,照在两个孩子身上,他们看后就觉得很幸福。
3.伤:命运虽无常希望在前方
2013年的春节,对三峡整个移民小组来说,都是一个喜忧参半的春节--那年腊月的某一天,崔华吉失踪的消息传遍整个小组。
原来,2004年的时候,崔华吉带着妻子、女儿、老母亲一起迁来福清。来之前,崔华吉已经有些“神经不受控制”的毛病。在福清住了几年间,也偶尔会发病。他失踪后,整个移民小组的青壮年都自发参与寻找,大家报案之后,从各镇村街区到田野海边,到处贴寻人启事,但始终都没有他的消息。历经一年多的等待无果后,2014年春节前,崔华吉的妻子带着老母亲返回重庆老家生活,大家只能偶尔能从返乡的乡亲那里听说一些关于她们的消息。
“这件事在移民小组说起来大家总会伤心。”张攀华说,这几年,大家日子越过越好,从事各行各业,有建筑、保险、电焊、装潢、餐饮等,每家的年收入都会达到十几万元,有7户人家还买了小轿车。村委也很关心移民的生活,专门为移民小组打井、修路、安装路灯;每年春节,市、镇两级政府都前来慰问。大家庭的温暖、小家庭的和睦,让11户移民安心在福清置业安家,没有一户有迁回老家的想法。这12年里,伴随着婚嫁迁入、新生儿出生,该村移民小组新增人口7人,如今,总人口已经达到47人,年龄最大的为81岁,年龄最小的只有半周岁。
“在这边一切都好,就是冬天风太大。”黎建芬一边做午饭,一边跟记者聊天。谈话间,记者隐约觉得,黎建芬“命运无常”的唏嘘被时间的风慢慢吹散,随着阳光出现,生活的希望又重新燃起。
4.愁:青年愁婚姻 老人恋故土
崔坤涛时在13岁那年跟随父母来到福清的。
“当时以为是走亲戚,都来不及和同学告别。”崔坤涛说,他在港头中学度过了中学时光,高中毕业后他去参军,现在在一家保险公司上班,事业顺风顺水。毕业多年,他始终感谢当时的老师和同学帮他融入校园生活。“我是初来乍到的孩子,老师同学对我非常好,最大的遗憾就是当时没多向同学学讲福清话。现在觉得,不会说福清话已经影响到我的婚姻大事。”
崔坤涛今年25岁,和许多适龄青年一样,他也面临着被催婚的困扰,过年期间,家人安排了3次相亲机会,都被他以各种理由推掉。
“移民身份很尴尬,说是福清人但又不会说福清话,说是重庆人但现在家却在福清。”崔坤涛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的感受越来越深刻:参加同学婚礼,满耳的方言让他觉得自己像个误闯婚宴的莽撞少年;适龄的伙伴,回重庆老家找对象,再将媳妇从老家带到福清;除此以外,还有繁琐的地方婚俗、曾经异地恋的伤痛……
25岁的青年人内心假设了无数种关于未来婚姻的模样,但依旧看不清未来路的方向。崔坤涛说,比他年纪稍小的年轻人,都在看他怎么做,好有个参照,这也给他带来一点压力。
对于崔坤涛的烦恼,张攀华不觉得是个大问题。他说:“多走出去认识朋友,真诚待人,缘分自会来,这不像当年的迁移,是个无法改变的事。”12年来,张攀华回过两次重庆。他回家祭祖并看望姐妹和女儿,拍了很多照片,偶尔想念亲人时就拿出来看一看。“老家是回不去了,只能放在心里想。”
5.盼:诸事渐解决 尚缺放心水
这段时间,移民小组一直在商讨修建公共活动场所的事。崔飞元说,有一个公共活动场所,逢年过节时,老乡们可以一起聚餐,感受乡情温暖,婚丧嫁娶也有一个办酒席的地方。“我们有土地,目前缺的就是资金。”
义庄村村主任王建明对此也很理解。因为,移民小组迁居福清10周年时,大家本想办一场联欢晚会,却因为没有场地而罢事。
王建明经常到移民小组走访,对移民小组的大小事都很关心,小到卫生保洁有没做好,大到公共事务共同筹划。王建民说,建公共活动场所的事,还能缓一缓,移民小组的饮用水问题是他目前最盼望解决的事情。2012年,该村为移民小组打了一口机井,但水质太差,并不适合饮用。现在,移民小组只能家家户户安装净水器,将就使用井水。他多次向上级部门反映此事,希望能早点解决问题。采访结束时,他拜托记者也帮忙呼吁。
“十几年相处下来,大家都有感情了,移民把我们这里当成家,我们也希望他们在这里能过得幸福舒心。”王建明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2年了 从重庆到福清 从三峡移民到福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