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发表于 2019-4-1 09:23:00

福清城乡建设志:村镇建设第一节集镇建设—高山镇

高山镇

地处龙高半岛南端,面积40平方公里,距县城39公里,与平潭岛隔海相望,东与东瀚 乡交界,西和三山乡相连,曾是高山、三山、东瀚、沙埔等1镇3乡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历史上曾有“高山市”之称。清朝末年,高山镇已初具规模,民国28年(1939年)正 式设镇。
历史上最早的“高山"市,位于镇东北500米左右有数块巨大滚石排列的地带。后因交通关系移到如今的上街,接着又发展了中街。至于丘区厝街和水陆街还是在中华民国初 年,由印尼归国华侨集资兴建的。上街,中街和邱厝街自东而西连成一条长街。镇内有一 条小溪,南北贯流,上架桥梁2座,把中街和邱厝街、水陆街连接起来。街道路面是泥土铺筑,晴天飞尘土,雨天路泥泞。1983年春,旅外侨胞和各有关单位共集资21万元进行全面整治,铺设一条全长700米、宽为6米的方整石块街道,平展展地横贯全镇。
镇内道路共有8条:一是由镇政府门口至街道,长80米,宽6米的水泥路面,二是从高山中学至大真公路,长360米、宽4.3米,为砂土路面,三是从汽车站至高山医院,长230米、宽9米,为砂砾路面,四是从高山医院至煤炭仓库,长500米,宽6.4~9米,为石铺 路面,五是由煤炭仓库至粮食仓库,长200米、宽4.2米,为砂土路面,六是从煤炭仓库至 平潭县,全长37公里、宽7.5米,为砂砾路面,七是从汽车站至县城,全长39公里、宽9米, 为沥青和砂砾路面,八是从汽车站至沙埔乡,长7公里、宽7米,为砂砾路面。汽车站位于 福(清)(平)潭线与高(山)锦(城)线交叉口上,属于直达站性质,中转也较多,年 客运量72万人次。
镇辖23个行政村,人口56532人。1986年,住宅建筑用地为27.9万平方米,公共建设 用地7.84万平方米,工业仓库用地3.73万平方米。居民住宅多系旧房,一般为土木结构和 木结构,层数为1~2层。80年代新建楼房,主要为石结构和土木结构,一般为2~3层。由于层数少,密度高,卫生条件差,缺乏良好的通风和日照,加上垃圾堆放混乱,排水沟遭阻塞,居住环境很差。镇内人均建筑面积为18.6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仅6.4平方米。
30多年来,高山镇工业从无到有,现拥有乡镇企业五金、塑料,服装,抽纱、造船, 日用化学和异型玻璃等905家,从业人员共1.1万人,年收入4896万元。198.8年,工农业总 产值为3537万元,其中工业产值2675.77万元,农业产值为861.23万元。全镇有9个渔业 队,有机动船32艘,木帆船5艘,共10403力,吨位为399.5吨,此外,还建有虾场,海带 场各一所,建农贸市场一个,占地面积为4499.9平方米,建筑面积1535平方米。
1986年,镇内有高山中学和职业中学各1所,小学2所,计占地2.3万多平方米;文化站占地200平方米,电影院设有1250个座位,服务半径约10公里,设高山医院和卫生院各1所,共占地1万多平方米,高山医院建筑面积为7267平方米I建有侨联大厦l座,建筑面 积为350平方米。   
高山是著名的侨乡,旅外华侨和港澳同胞有2万多人,广大侨胞爱国爱乡,自1976年 以来,全镇共收到侨汇490多万元,建设各项公益事业,为改变家乡面貌做出了贡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清城乡建设志:村镇建设第一节集镇建设—高山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