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丸女士 发表于 2018-9-23 13:18:20

清明·光饼·蛎饼·鼠曲粿


“清明”包含两个意思:一是指农历节气;二是指风俗节日。
《易通挂验》中说,“春分”这个节气加15天为清明,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农谚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所以,清明是每年农事的重要节气,广大农村普遍开始农耕生产。

清明作为风俗节日,主要活动是扫墓(福清叫祭墓)。这一习俗始于寒食节,相传春秋时代,晋国的晋文公重耳坐上王位之前过了十多年流亡生活。他平日里非常爱吃肉,可是在流亡生活中没有钱买肉。有位随从名叫介之推,他偷偷割下自己身上的肉煮给重耳吃。重耳知道了非常感动,当他当上晋国国王的时候,便对所有有功之臣一一封赏,只有介之推不要封赏,同他母亲一起到绵山过隐居生活。晋文公派了很多人上山去找没找到,最后便放火烧山。他以为介之推是位孝子,看见山火一定会背着母亲下山。万没料到,介之推的母亲到了山上不久就逝世了,介之推为了给母亲守墓,不肯下山,烧死在墓前的一棵柳树下。晋文公悲痛万分,为纪念这位忠孝两全的爱臣,下旨从这一天起,全国包括王宫一律不得举火一个月,只能吃冷的食品,称为“寒食节”。后来国人受不了,第二年寒食节改为3日,第三日刚好是清明节气。因为春秋时代全国分割成7个王国,而寒食节只有晋国才有,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已经没有人知道曾经有过寒食节。但清明扫墓的习俗被一直沿袭下来,至今清明扫墓还有人从山上带柳枝或松枝回家,正是为了纪念介之推,也为了纪念祖先,还有茂发千枝之意。
福清清明祭墓有两样东西不可少:一是光饼;二是蛎饼。

光饼是福清特色食品,外人叫“福清饼”。相传明嘉靖年间,戚继光领兵来福清消灭倭寇,针对倭寇流窜作案的特点,采用了奔袭战术,这样军队就不能按日常三餐时间吃饭,只好随身携带面粉做的烧饼充作部队的干粮。为了携带方便,在饼的中间戳个孔,用麻线串起来挂在士兵的腰间或军官的马鞍旁。后来,因为这种饼吃多了容易便秘,而且这种饼没味道,容易引起厌食,同时奔袭多出汗,汗水带走将士们体内的盐分,感觉没有力气,长此以往必将削弱部队的战斗力。于是,戚家军管伙食的军官们集思广益,在做饼的面粉里加入碱和盐,碱帮助消化,盐一方面增添口味,另方面补充战士流汗带走的盐分;还在饼的一面拍上芝麻,起到润肠作用,预防便秘。再后来,这个制饼方法传到民间,人们为了纪念戚继光抗倭功绩,把这种饼称作光饼。自那时候起,清明祭墓光饼不可少。一是纪念在抗倭战斗中牺牲的戚家军官兵,二是告慰已故的亲人,倭寇被戚家军赶走了,活下来的人再不会遭受倭祸之苦。三是感戴民族英雄戚继光,“喝水不忘挖井人”。

蛎饼也是福清特色食品,全称“海蛎饼”。 它是油炸食品,先将大米加入一些黄豆(有的还加入些许花生仁)用水发透,磨成浆;把浆均匀涂抹在铁制的专用炸具----蛎饼勺上,放上馅料,再涂抹上一层浆把馅料封住,然后放在热油锅里炸熟。因为最初的馅料以海蛎为主,所以叫“海蛎饼”。后来馅料发展了,以蔬菜为主,还加入紫菜、猪肉等。福清话还保留“炸”的古音“烰(fú)”,称“烰蛎饼”。古汉语的“烰”通“浮”,一是现象:所有油炸的食品因受热体内的空气膨胀都会浮上油面;二是吉意:浮即上升,并且颜色从白色慢慢变为金黄色,象征光明和蒸蒸日上。所以,福清人逢年过节大多数人家都烰蛎饼。蛎饼之所以成为清明节祭墓不可少的食品,那是因为人们赋予它另一个文化意含,把蛎饼比作倭寇,用光饼夹着蛎饼吃象征戚家军包围了倭寇。光饼夹着东西吃称“光饼夹”,光饼夹蛎饼是福清“光饼夹”最普遍的一种,还有光饼夹海苔,光饼夹糟肉、光饼夹炸豆腐等等,形成福清独特的光饼文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明·光饼·蛎饼·鼠曲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