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丸女士 发表于 2018-9-23 11:48:55

医德高尚—记福清市中医院退休老护士林莹

福清市中医院退休老护士林莹,今年70岁,原籍福州,其父林文如曾是省立医院妇产科主任,精通中医,医德高尚,在当地有口皆碑。林莹是家中长女,父亲对她疼爱有加的同时,对她的要求也特别严格。他常教导林莹做人要堂堂正正,做事要认认真真;要同情穷人和弱者,从事医疗工作要把救死扶伤视为自己的天职。几十年来,林莹始终谨遵父教,在退休后的二十年来,默默无闻奉献着余热,做了数不清的好事。


照顾病人充满仁爱
未退休前,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林莹时常遇到病情危重却得不到家人照顾的病人,虽与病人们无血缘关系,她却经常忙里抽空来照顾他们,当病人存在困难时,她总是那个愿意伸出援手的“热心人”,守护着他们的身体健康,有时还陪着聊天,时不时宽慰病人,让他们勇敢面对病魔。
一次,她同科室的一位同事的婆婆得了血癌,病情危重,尽管家人竭力挽救,省级权威医院也无可奈何,最终只得回到自家保守治疗。病人的子女都有公职在外,老伴也身患冠心病,又常有公务缠身,无法过度操劳,同事又是医院妇产科的主干,无法两头兼顾。
林莹得知此情况,主动担起协助这位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连续一个多月,一天不落,忙完医院的活,就赶往几里外的后山顶服侍病人,为处在痛苦危重中的病人翻身、捶背、滴注、喂水、端屎、端尿等,经常彻夜未眠,对病人体贴入微。虽然这位病人最终还是无法战胜病魔,但临终前脸上带着笑,对林莹充满了感激之情。林莹还帮忙料理病人的身后事。此后二十多年来,这位病者的家人都把林莹当作亲人,逢年过节都有“世事”来往。
1995年,林莹退休后,她参加市老体协、老年大学各种老年人体育保健和养生活动,因此结识了粮食局一位退休干部王瑞珍。王姐生性活泼开朗, 舞蹈、音乐,各项老年健身活动样样精通,成了林莹的好搭档。不幸,王姐长期身患严重肾炎,每天都要靠服药打针过日子,到医院门诊,排队买药,打吊瓶,十分折腾。林莹知情后,天天都到王姐家为其挂瓶,一直坚持数年,从不间断。
2001年的一天,王姐病情突然恶化,引发脑溢血住院抢救治疗。王大姐子女均在外地(国),丈夫又忙于工作,无人照料。林莹就陪护在王姐身边,曾经连续三个昼夜守护在病榻前没合眼,医院的医生、护理人员都为之感动。王姐临终前,儿女来不及从外地赶回,陪在她身边的依旧是林莹。王姐去世后,林莹亲手为其清洗沐浴,为她精心化妆,抹上香水,让王姐走得庄严、体面,并护灵到火葬场,为其选择了安放骨灰的墓地。林莹的仁爱行为,深深地感动了王姐的家人。王姐的女儿曾硬塞给林莹5000元作为酬谢,但被林莹谢绝:“我这么做不是为了钱财,只为能够好好陪伴她走完最后一段日子。”
关爱弱势传导温情
退休后,林莹热爱体育运动,舞太极剑、打腰鼓、慢走等。2006年的一天,林莹在市体育公园晨练时,听一起晨练的吴永同大爷说,霞楼有一位可怜人,叫王桂兴,无妻无子,是一位五保户,因为聋哑,无法与人沟通,近期又得了一种怪病,痛苦不堪,苦于没人看护,虽然亲属也曾帮他雇了一位护工,但病人脾气古怪,又是哑巴,护工无法与之沟通,忍受不了,扔下病人走了。林莹听了之后,就将他记挂在心上,经常到王桂兴家中看望,就像亲人一样为他提壶续水,料理家务。
凭着林莹多年护理病人的经验和知识,她很快就发现王桂兴的淋巴体征异常,林莹设法与较关心他的近亲家属商量,把王桂兴送到省城较权威的医院做病理穿刺检查,林莹也陪着他到省城医院。由于王桂兴的亲属不识字,挂号、联系医生、辅助病人检查,全由林莹帮忙。穿刺检查过后,林莹让其亲属先陪王桂兴回福清,自己则留在福州等待病理报告,所有开销也全由自己掏腰包。
病理报告出来后,王桂兴被确诊为“淋巴癌晚期”,林莹建议住722医院采取保守治疗后,让病人亲属为其聘请一位男护工照料,林莹每天都赶几里路前往看望病人,指导护工如何护理病人,尽量减轻病人痛苦。没过几天,王桂兴的病情突然恶化,那天深夜,病人突然大出血去世,护工打电话向林莹求助,已是凌晨一点,林莹二话没说,立刻赶到722医院,一边让护工去通知死者近亲,一边与火葬场取得联系,同时帮着料理死者的身后事宜,最后,她又与其亲属送死者到殡仪馆,直到火化。林莹的所作所为,深深地感动了王桂兴的近亲远友。
紧急关头救死扶伤
2005年5月25日,福清市老体协在市体育场举行近3000人参加的老体协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那天下大雨,突然有人大声呼救:“一位老年妇女昏倒在体育场厕所内 !”林莹闻讯迅速赶往,只见一位50多岁妇女脸色发青,昏倒在厕所旁。林莹将满身粪泥的昏迷妇女紧紧抱在怀里进行紧急抢救。不久后急救车赶来,将这位危急病人送往医院,由于抢救及时,脱离了危险。
有次在街心公园,一位老大妈在锻炼时突然休克倒地不省人事。林莹二话没说给这位大妈做人工呼吸,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抢救,终于让这位大妈转危为安。这时,120急救车也刚好赶到,林莹与几位热心的群众把这位病人抬上急救车送到医院继续治疗。
2010年的一天清晨,林莹在体育公园晨练,经过健身器材区,发现许多人在围观着什么。她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位大姐从健身器上摔下来。林莹上前一摸,发现没了呼吸,人处于昏迷状态。林莹毫不犹豫地为受伤的大姐做人工呼吸,为挽救她的生命赢得宝贵时间。这时有人打了“110”和“120”,警车、急救车来后,林莹又帮她送上急救车,并陪送她到医院,直到伤者完全脱离了危险才离开。
大爱无私助弱助残
退休老教师林瑞先、陈兰玉夫妇住在双旌路。这对老夫妻有一个儿子,十多年前因离异受到刺激,精神状态有些不正常,整天把自己关在楼上,连饭都要让人送上楼,经常吃完饭就把饭碗往楼下摔,有时连小便都尿在床上,弄得整个房间臭不可闻,谁都不愿接近他。有一年,陈兰玉到新西兰探亲,林瑞先又恰在这时有急事要到武汉办理,林老师夫妇拜托林莹代为照料其子。林莹明知其子情况,但毫不推辞地揽起了这件差事。每天为其煮饭、送饭、清除卫生,上街采购生活必需品,一直坚持到林老师回家,儿子也因这段时间的朝夕相处,对林莹产生了好感。
后来,林瑞先、陈兰玉夫妇的儿子精神病大发作,老夫妇急得办法全无。林莹建议立即将其送往福州精神病院治疗,也凭着患者对林莹的“信任”,家人才将其“骗”到医院。几个月后病情好转,允许出院,但需要及时服药,而这种药只能每周购买一次。因林家夫妇年事已高,出门不便,这差事又由林莹担下。在林莹的精心照料下,这位患者的精神状况现已基本恢复正常,林家夫妇对林莹十分感激,把林莹当作自家人。林家夫妇说,只要听到林莹的说话声,我们就像吃了颗定心丸,感觉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她了。
2014年,陈兰玉不幸中风。住院期间,林莹搁下自己的家务事,到医院专门协助照料陈大姐。经抢救,陈大姐终于脱险,但相当长一段时间无法起床活动。陈大姐请求林莹每天都抽出一点时间,哪怕是几分钟陪她说话,或者能让她看到林莹的身影也可以。
林莹为了陈大姐顺利康复,不管自家多忙,都抽空去陪陈大姐,甚至为了安慰陈大姐,把本来应当放在自家做的活都带到陈大姐家去干。有时林莹实在脱不开身,没法到陈大姐家作陪,陈大姐就情绪激动,哭着、闹着要见她,因此,林莹不管多忙都得抽空到陈大姐家照顾她,安慰她,至少也得与陈大姐通个电话沟通。在林莹的悉心关怀和专业护理下,陈大姐现在已基本康复,林莹也早已融入他们的家庭。林家在外工作的子孙每次回家探视父母,都一定要请林莹到家吃“团圆饭”。
林莹对双旌社区原糖厂职工郭珠梅、林瑞英夫妇的关心和照料也同样令人感动。这对老夫妻都年过83岁,子女都在国外谋生,两位老人生活自理都有困难,丈夫郭珠梅几年前动完手术后,状况就更差了,卧床不起,连翻身都要让人用绳子将其病腿拉转过去。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林莹经常义务照料她们的生活。
林瑞英到日本探亲期间,拜托林莹照料卧床不起的郭大爷。林莹每天替郭大爷上街买日常生活必需品,到医院买药、喂药、煮饭,郭大爷又住在楼上,每次送饭、送药、送水、倒大小便,都用一根绳子吊上吊下,直到林瑞英老太太从日本回来。林瑞英从日本回来后身体也不好,子女又无法回到身边,林莹就帮着与托养院领导商量托养事宜,里里外外打点一切。
对此,托养院的院长深受感动,特批郭珠梅每月托养费减少500元。林莹还每月定期代林瑞英大妈去探望其夫,定期替其代缴托养费、伙食费、代买日常用品。每年郭、林夫妇的孩子回国探亲,都亲自到林莹家登门拜访。
简朴克己宽厚待人
林莹退休20年来,对年老病弱群体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人们所称道。只要林莹家的大门开着,或者得知林莹在家,时不时就有上了年纪的大妈“探头探脑”要进去和林莹唠唠嗑,拉拉家常,诉诉苦或者请求帮忙做些什么。林莹的家并不是什么豪宅大院,家里的卧室是一张70年代的木板床,一具大衣橱都掉了一扇拉门,唯一还算过得去的就是客厅摆着的几张沙发,那是为了来访的大爷大妈们能坐得舒服点。至于厨房或者说是餐厅,更只能用简朴来形容。林莹三餐吃的是稀饭,主菜是自制的糖水浸萝卜,还有就是不知用了多少餐的豆腐干、鱼仔干。最近经人劝告,每天才增加了一个鸭蛋或较为廉价的鱼。
林莹的生活简朴克己,但推动老年人健康活动满腔热情。由她组织、辅导、教练的老年人健身活动项目多达10多项。为了推广这些活动,她足迹遍及5个镇。1998年,林莹受福清市老龄委委派,参加高龄老年长寿监测服务调查活动,被中国老龄委授予“全国优秀调查员”光荣称号,并获得1000元奖金,但为了能顺利开展调查工作,林莹已经先自掏腰包并以调查组名义,向各位受调查的长寿老人赠送各类营养礼品。为了更好地开展调查工作,她还拉来自己的长子帮忙,因此本来规定的3个月调查任务,林莹仅用了一个月就完成了。
林莹虽然自己生活简朴,但对老年的公益事业出手却非常大方。她自己掏钱几百元,为龙江老妪腰鼓队无偿赠送腰鼓;她在玉塘村教习剑舞,因为没有道具剑,只好用竹片当剑用,后来,还四处托人到浙江购回40多把长剑供老年练习者使用;教授柔力球,没有球拍,林莹自己掏钱,用自己的巧手制作不少球拍无偿提供给大家练习,还与柔力球专业组成员一起到她的亲戚、朋友、老邻居那儿募集了1万多元,作为柔力球专项活动资金;福清市老体协有马鞭舞活动项目,曾获省老年人舞蹈比赛奖。该项目没有鞭梢道具,林莹买来柔软毛线,穿扎在竹条上“土法上马”,有模有样地甩起了马鞭舞;今年1月,林莹到金桥托养院,看到老年人显得无聊没趣时,自己掏钱向托养院赠送十多面适合老年人用的手摇鼓,并多次到托养院教托养者练习使用;在走家串户过程中,林莹看到许多老年人坐在冷冰的木头椅子上,为让老年人坐得舒服点,她就掏钱买来羊毛线,为老年人家庭编织羊毛蒲团,几年来编织了近百只。
林莹以自己的微薄收入,无偿地捐献给社会需要关心爱护的老人或老年公益事业。她亏待了自己,却把爱心和温暖洒向了社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德高尚—记福清市中医院退休老护士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