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姐 发表于 2019-3-26 10:30:00

福清教育志:附录四 教学理论(3)

润物细无声从<音乐家聂耳>谈低年级史情渗透教学福清市实验小学特级教师 薛凤英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史情教育因素是很不少的,但如何讲得恰到好处,这却很难,尤其对低年级的教学。他们的头脑里懂得的东西还太少,而近现代史对他们幼小的心灵来说,距离又是那么遥远;国情,对他们也似懂非懂。讲得太深,他们难以接受。讲得过浅,又恐言不及义,非得恰到好处,则只能从具体的故事中,深入浅出地渗透给他们。
我教《音乐家聂耳》就遇到这个问题。这是一篇包容着丰富史情的课文,但又不能繁文褥节地“灌”入“史情”,否则要教成思品课。语文终究是语文,只能从语文教学的渠道进行史情教育。
一、瞄准“结合点”,自然启迪
课堂教学的成败,备课是个关键。我认为一个课要渗透什么,何时渗透,备课时即应考虑周到,到了授课之时,相机行事,自然启导。如《音乐家聂耳>讲到聂耳学习的刻苦,先讲了家穷,穷全在一个“卖”字点破。他上不起音乐学校,便刻苦自学,而家穷,只好“把冬衣卖了。买了一把小提琴自己练”.从这一“卖”一“买”,引导孩子们去体味聂耳的精神境界。他热爱学习小提琴,到了忘记即将到来的寒冬怎样度过的地步;他家穷,到了冬天,当然不可能买得起寒衣的,拿提琴换回冬衣也决不可能。这就可以自然地体会到聂耳的刻苦精神是多么可贵。·个为祖国而勤奋学习的光辉榜样无形中站立在儿童的心中。语文教学要有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技法。如果生硬地把“国情”给加上去j就难以“渐入”这种精神“佳境”.有一位专家在语文讲座中批评了贴标签式的“渗透法”,我深以为诫。
二、抓住结合机,激发爱国情
所谓结合机。即:教者事先考虑到的某种激疑契机。这种结合机,在课文中可能一个,也可能二个三个。都要引导孩子们在读读之中议议,再从议议而回过头来读读。
我体会到,任何一个结论。都不宜事先抛给学生,要让他们在思维的跳高中,跳一跳,去摘取思维之果实。如让学生思考:课文中为什么说“聂耳成了一位出色的作曲家”?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学生在议论中找到了“他创作了许多革命歌曲。”.1935年,聂耳写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曲子“,”他还亲自指挥工人合唱队,到街头广场去演唱“等有关语句来证实。在这同时,我考虑到,聂耳的创作背景离孩子们久远。动用多种教学手段,方能把孩子们带到聂耳所处的年代。:动情的讲述,播放一曲<义勇军进行曲>的曲子,更能帮助他们进入课文的特定意境中去。尽管日寇的暴行儿童听过,国歌对于儿童是多么熟悉。从效果可以看出,孩子们听着讲述。听着音乐,那种神色,俨然是三十年代的义勇军战士了,俨然是正在入神地随着聂耳的指挥棒高唱着”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中的勇士了,俨然是全身心沉浸入三十年代满眼战火烽烟的抗日战场中去了,爱国之情溢于文外。当他们回过头来再读课文时,是那样的绘声绘色。情绪激昂,我想。如果拿掉这一曲的播放,效果定然不会如此。而在之前,如果不引导讨论,更不可能达到这种效果。
三、讲究渗透法,突出低幼特点
成人化的教育现象,在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亟待祛除的弊端。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低年级教学,对低年级教师的工作备极称赞。低年级儿童确实小,他们不大懂事,又十分猎奇探胜。对什么都要问个。为什么”.对于这样年龄阶段的孩子。要教会他们几百字的一篇课文,确实不容易,特别要讲求渗透方法。我在处理“音乐家聂耳”中,“日本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东北人民奋起抵抗”这样看似具体,实则抽象的语句时,干脆播映了一段电影镜头。这是很传神的一个教学环节,不但孩子们,连听课的老师都心神一道进入了历史烽烟中去。这是电化教学的优点。给课文的部分带来了有力的强化。
以上三点。也许可以作为我近几年语文教学中“史情”渗透方法尝试的小结。
1990年6月于实验小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清教育志:附录四 教学理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