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姐 发表于 2019-3-20 11:12:13

福清教育志:第四章 普通中学教育 / 2-1 教学-学制、课程...

第二节 教学
一、学制、课程与教材
(一)学制
民国时期。县内各中学均执行民国11年(1922年)教育部公布的“壬戍学制”,初、高中修业年限各3年。此学制一直沿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66年。全县初、高中基本仍为“三、三”制,即初中3年,高中3年。其中福清一中1958年在高一(5)、(6)两班试行2年制。1963年在初一(1)、(2)两班试行五年一贯制。该校65届、66届、67届高中备有1个班试行2年制。
1966—— 1969年“文化大革命”学生搞串连,学校停课,全县中学没有招生。
1969年11月,福建省革命委会政治部发出通知,中学学制从1970年起实行四年制(即初中二年、高中二年分段);并一律改为春季招生。福清于1970年2月开始复课,招收初中一年级新生,学制2年。1972 年2月;全县完中开始招收高-年新生,学制2年。从1974年起,初高中恢复秋季始业。
1978年秋季起,全县各中学均按照全国统一要求, 学制从四年改为5年(即初中3年、高中二年分段)。1981 年教育部规定中学学制为6年(即初中3年、高中3年分段)。(看福清FQLOOK.CN)是年秋福清一中开始试行。1982年起,全县11所完中有5所招收三年制一年新生,到1985年,全县10所完中均从五年制过渡到六年制。
1988——1990年,为了贯彻<义务教育法),福清根据各中学实际,在个别初中学校试行“二年分流制”、“三加一制”改革。
(二)课程
清末融美中学堂主要课程是《圣经>、<五经>,英语和自然常识,后来,教学内容逐渐增多,除讲授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外,还设置了体操、音乐课程。
4民国12年政府刊布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后,福清各校设置课程按各校具体情况逐步按纲要规定安排,当时融美初中课程有:社会科、言文科、算学科、自然科、艺术科、体育科、并另设宗教科。社会科包括公民、历史、地理;言文科包括国语、外国语;艺术科包括图画、手工、音乐;体育科包括生理卫生和体育。县立初级中学创校伊始,困难较大,但课程开设也比较齐全。(看福清FQLOOK.CN)该校从民国14年8月入学到民国17年7月毕业的学生,在校三年中学习的课程有国语、英文、数学、“历史、地理、自然、手工、图画、体育等各年级共同开设的学科;初一、二年设生理卫生、音乐、公民;初三年设党义、党童军。
民国17年福建省规定私立学校要向省教育厅注册立案,课程不得任意设置,必须遵照国民政府颁布的课程标准,教会学校不能以传教为目的等。当时福清3所教会办的初中都先后成立了董事会并呈省教育厅注册立案,学校开设的课程有:三民主义、公民、历史、地理、国语、英语、算学、自然、生理卫生、图画、手工、音乐、体育等13科,宗教列为选修科。
民国12年始,童子军列为初中正式科目之一。
民国21年,福清各初级中学按福建省教育厅颁行<福建省中学课程实施纲要〉公布的初中课程安排上课。福清县立初级中学该年度开设的课程,初一年:国语(包括国音、习字)、英文、数学、历史、地理、生理、自然、体育(包括国术)、图画、手工、乐歌、党义等科;初二年:国语(包括国音、习字)、英文、数学、历史、地理、自然、体育(包括国术)、图画、手工、乐歌、党义等科;初三年:国语(包括国音),英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党义、体育、图画、手工、乐歌等科。此外各年级每周十上午第一节纪念周、每周三下午第三节周会。(看福清FQLOOK.CN)此时期各校还按实际需要另设置职业课程。县立初级中学设商业科(学习簿记);私立毓贞女子初级中学设家事科;私立明义初级中学设职业科等等。民国22年,该学年度下学期福建省中学生开始举行毕业会考,是年福清各初级中学毕业生参加会考考试的科目有:党义、国文、算学、理化、生物、史地、职业等科;民国25、26年毕业会考科目有:国文、算学、理化、史地、外国语等科。
民国27年(1938 年)各初级中学按教育部修订的中学课程设置,初一年:公民、童子军、体育、国文、英文、算术、生理卫生、历史、地理、劳作、图画、音乐、植物、动物;初二年:公民、童子军、体育、国文、英文、代数、物理、历史、地理、劳作、图画、音乐;初三年:公民、童子军、体育、国文、英文、几何、三角、化学、历史、地理、劳作、图画、音乐。
民国29年下半年,县4所公私立初级中学均按民国29年2月国民政府颁布的修正中学规程规定的课程开课。各年级必修科目有:公民、国语、英语、数学、历史、地理、体育、音乐、劳作、图画、童子军等。初一年另设博物,初二年另设化学、生理卫生,初三年另设物理、生理卫生。并规定各年级作文每周用国语课两节,英语作文从初二年第一学期起每两周占两节英语课,童子军课每周1节在课堂,1节在操场上课。每周星期一第一节为”纪念周“.
抗战胜利后,民国35——38年7月,福清各公、私立初级中学基本仍按民国20年所开设的课程有:公民、童子军、国文、英文、数学、生理卫生、动物、植物、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劳作、图画、音乐等科。教会学校选修科开设宗教或外国历史。(看福清FQLOOK.CN)但在实施过程中各教会学校仍规定圣经、英文为必修科,不及格就妻留级。私立文光高中普通科开设的课程有:公民、国文、英文、文法、代数、几何、三角、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劳作、图画、音乐、生物、军训等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取消国民党党义、公民、军训、童子军等课程,增设政治课。1950年度按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制订的《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规定课程设有:政治、语文、数学、自然(包括植物、动物、达尔文学说基础和生理卫生)、生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国语、体育、美术、音乐、制图等科。1953—— 1965年,各中学按教育部规定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生理卫生、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生产常识)等14门课程。在实行过程中,遵照教育部要求对个别课程设置作了调整: 1953—— 1958年高二、三年设有制图课,每周1课时,1959 年以后停开; 1957年生理卫生课停开: 1961—— 1962年初中外语改为选修,各校利用外语选修课进行珠算教学,同时规定历史、地理课程只在初中开设,高中不开设; 1963 年生理卫生与生物合在一起,不单独设课。
1970年复课,初中课程设:政治、语文、数学、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军体、音乐、外语等;高中课程设:政治、语文、数学、化学、物理、农业基础知识、军体、外语等。初高中取消历史、地理、生物、生理卫生等科;同时开门办学:学工、学农、学军、课程设置有名无实。
1978年1月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福清于是年秋季开始实行。初中课程有: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看福清FQLOOK.CN)生理卫生、体育、音乐、美术等13门;高中课程有: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体育等10门。
1983年,省厅颁发<福建省1983——1984学年度全日制普通中学教学计划》内含”六年制初、高中“和”二年制高中“两类教学计划,全县各中学根据本校学制分别实行有关的教学计划。
说明:全学年教学时间,包括劳动技术教育课和复习考试时间在内40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日假、农忙假12周,每周上课时效29—3l课时,初中形势教育l课时,班级团队活动隔周一次。每次1--2课时,体育锻炼2课时,科技、文艺活动3—4课时,自习3--6课时。每周活动总量42课时,每天不得超过7课时,星期六下午如不排课可减少3课时。
1984——1990年。全县各中学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逐渐稳定,同时各校都开始增设劳动技术课,还进一步明确规定了4种活动,即:自修、文体活动、校会、团队及班级活动的时间安排。1990年9月,根据福建省教委的安排,一中、三中均列为中学人口教育的试点校,在初一年和高一年分别开设青春期教育课和人口教育课(必选课)。
(三)教材
清末融美中学堂宗教课以<圣经>为教材,英文课由美国教师亲自讲授。国语以<四书>、<五经>为教材。
民国时期,教会办的初中宗教课仍以<圣经为主要教材,在融美中学美国传教士还自编所谓《创世纪的故事>和(《教训约翰福音的研读》两册作为初一年上下学期必修科,《旧约人物>和(新约人物》作为初二、三年学生修读。20年代该校还使用美国人编著的(英文津迷)、(看福清FQLOOK.CN)<实事英语》教材。30年代,福清县立初级中学和教会办的学校,多按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发教材标准由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出版的教科书讲授。
1937 -1945年抗战时期,福建省因国教科书供应困难,教育部颁发教材标准很难实现,福清各所初中使用教材除由省政府教育厅编订分发外,有的由各科教师根据审定本自行选编,印发讲义给学生学习。当时福建省政府还公布如下初中各科用书选定目录供各校选购使用。
公民 汪懋祖编 《建国初中公民》
国文 朱文翰编 《新编初中国文》
英语 薛俊才编 《新编中学英语》
算术 骆师会、卢明礼、余介石编 《复兴初中算术、代数、几何》
植物学 贾祖璋编 《初中植物学》
生理卫生 程翰章编 《复兴初中生理卫生》
动物学 贾祖璋编 《初中动物学》
化学 王羲珏编 《建国初中化学)
物理 陈杰夫编 《初级中学物理学》
历史 吕思勉编 《更新初中本国史》
地理 葛绥成编 《初中本国地理》
历史 傅彬然编 《初中外国历史》
上述这些教科书到民国36年除社会科学课本按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中学课程标准>进行部分修订外,其他自然科学课本- -直沿用到民国3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学校废除公民、童子军等课,其余课程维持原状。当时初中国文教材是采用活叶文选结合政治形势进行教学;英语是选用林汉达编<初中标准英语课本);数学选用改编的解放区课本和比较通用的旧教材;物理、化学继续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旧课本;历史是暂用本;地理是临时代用本;生物除生理卫生是翻印老解放区的教材外,其余多为修订的旧教材。
1951年秋季开始,陆续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重编和修订的中学各科课本,此套课本一直使用到1956年春。其中1952年初中代数,平面几何,平面三角,直接采用前苏联课本的中译本;化学使用第-套化学课本;物理用仿苏的课本;历史一部分仍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所用的课本,还选取了一部分 前苏联世界史为蓝本的改编本。根据教育部通知,中学政治课从1951年秋季开始,初三年教中国革命常识;高中二、三年级上学期教社会科学基本知识;高中三年级下学期教共同纲领:初中一、二年级和高一年不排政治课,每周两小时的时事学习仍予保留;已设政治课的年级,时事学习不列入正课内。(看福清FQLOOK.CN)1952 年,初中政治是以中国革命常识和时事政策有关教材在初三年讲授。同年,“国文” 改称“语文”.1953年,地理课分为自然地理,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1954 年,教育部为了减轻学生学习的过重负担,决定初中停设外国语,高中继续开设,1955年福清--中高中英语课改为俄语课,使用<高级中学暂用课本俄语>第一、二、三册。1956年秋季开始,各校使用全国统编十二年制中小学各科教材,包括各科教学大纲,课本和教学参考书。使用过程,师生普遍反映教材要求高,分量重,内容深,教与学都过分紧张,同时课本内容多,学习前苏联教材结合我国实际不够。于是1957年秋各校按教育部颁发《关于中学,历史、地理、物理、生物等科教科书精简办法)的通知精神讲授。1959 年秋,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中学数学课本暂用本,高中平面几何和二次方程下放到初中。高中增设解析几何(主要是平面部分)。1961年秋,福清一中,在初中一年级(1)、(2) 两班试行五年一贯制,该年两班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十年制中小学初一年实验教材。1961 年9月到1962年,政治教材初中一、二年级使用(道德品质教育>,初中二、三年级使用<社会发展简史〉、高中一、二年级使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高中二、三年级使用<辩证唯物主义常识>.1963 年秋季开始,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通用的十二年制中小学课本各科第-册,包括教学大纲和教学指导书。1964年秋,各校根据教育部发出关于精简中小学各科教材的通知》精神进行教学。
“文化大革命”期间,使用省编政治、语文、数学、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军体等科初高中教材。
1977年,全县各中学执行省颁教学计划,使用省编教材。政治课第一学期学习中共十一大文献和<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有关著作,第二学期开始,先后开设(社会发展简史>、《科学社会主义常识>、<辩证唯物主义常识)、<政治经济学常识>等4门课程。1978年,初中-年级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课本和相应的教学参考书。1979 年,初中一、二年级使用人民教育社出版新编的课本。高中一、二年数、理、化采用省编教材,其他各科陆续过渡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的课本。1980 年秋,全县各中学十年制各年级都使用统编教材。政治课教材,初-年使用《青少年修养);初二年使用(政治常识>,(看福清FQLOOK.CN)后改为<法律常识);初三年使用<社会发展简史>;高一年使用<政治经济学常识>;高二年使用<辩证唯物主义常识>等5门。1983年秋,六年制中学开始使用全国统编教材。到1985年,全县10所完中全部由五年制过渡到六年制,从这-年起,各完中均使用全国统编的六年制课本。1983 年秋,省教育厅还编写<福建乡土历史教材》和(福建乡土地理资料》由任课教师从初一年开始到初二年结合历史、地理教学进行讲授和指导学生阅读。1984 年秋,全县10所完中按省教育厅通知:高一数、理、化三科实行两种教学纲要,有甲、乙两种课本;省重点中学使用甲种本,-般中学使用乙种本。
1981——1987年,福清教师进修学校还编写《中学各科教材教法学习资料>、<中学教师教学参考资料>、(单元过关练习、<初、高中毕业班总复习有关资料》等供初、高中毕业班师生学习。1990 年,中共福清县委宜传部组织编写组编写<松柏常青> (第一辑), 作为全县初、高中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补充教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清教育志:第四章 普通中学教育 / 2-1 教学-学制、课程...